第33章
第三十三章
“雷公木?”蘇揚來了興趣。
老伯:“是啊,就是雷公劈過的樹木,因為雷是至陽至剛的天物,所以這種木頭有驅邪避災的功效。”
“真的?”蘇揚摸着打磨得光滑的簪頭。
老伯笑而不語。
蘇揚舉到陳樂的眼前說:“好看嗎?”
陳樂看着明顯純手工制作的木簪,簡單中又帶着純粹,很符合蘇揚的審美。
“好看,喜歡嗎,給你買。”陳樂準備掏錢。
蘇揚摁住了陳樂掏錢的手:“是你喜歡嗎,我給你買。”
蘇揚還調皮地眨眨眼。
其實蘇揚聽到一兩銀子的時候已經打算不買了,雖然現在他們家裏的情況是不愁吃喝,但蘇揚并沒有養成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
但雷公木蘇揚是聽過的,聽說可以驅邪避災,可以說是可遇不可求,蘇揚又有點心動。
蘇揚想買給陳樂,現在蘇揚有自己的荷包了,裏面有陳樂時不時塞給他的零花錢。
蘇揚看沈風意這麽精心地為他夫君準備祈雨澤的禮物,蘇揚也想送陳樂禮物。
但荷包香囊蘇揚已經送了好幾個給陳樂了,一時間又想不到送什麽好,一直猶豫到今天。
所以老伯說這是雷公木做成的簪子,蘇揚就決定買下來了。
Advertisement
雖說木簪子的樣式是簡單了點,但雷公木意頭好啊。
蘇揚小聲地跟陳樂說:“回去替你绾發。”
陳樂看着蘇揚那又乖又甜的樣子,像咬了顆夾心的軟糖,心裏甜滋滋的:“好。”
蘇揚從他自己的小荷包裏掏錢,付給老伯,然後把簪子在前襟的口袋裏。
陳樂和蘇揚看了大戲雜技,吃過午飯,參加了求雨儀式,已經是到了黃昏。
陳樂和蘇揚一同站在江邊,天公作美,今天傍晚的晚霞特別美。
江流鎮之所以叫江流鎮,是因為南平國一條最富集的河流的其中一條主支幹流淌過鎮上,所以取名江流鎮。
所以這裏的河運發達,不時能看到商隊的船舶停靠在江流鎮的港口。
江流鎮也成為商船隊休息補給的地方之一,鎮上的船塢行業正新興發展。
陳樂和蘇揚并肩看着落日餘晖。
天邊的晚霞與江水相映,波光粼粼,好像江水一直流向天邊。
陳樂那一刻明白了什麽叫“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好詩,好詩。”陳樂的左邊響起了掌聲和贊美聲,然後一道熟悉的聲音響起。
陳樂和蘇揚望過去,就看到沈風意和站在他身後的春柳在不遠處。
是岸邊上有太多人來看商船,人滿為患,陳樂才沒留意沈風意和春柳。
蘇揚高興地道:“沈公子。”
“揚揚。”沈風意聽過陳樂這樣叫過蘇揚一次後,他也跟着這樣叫了:“怎麽,你們也過來看商船嗎?”
沈風意用目光示意他身後的一排船只。
船雖不是很大,但勝在數量多,目測有八九只那麽多,一排停靠在岸邊,一眼看不到頭,近看頗為壯觀。
蘇揚搖了搖頭:“不是,來看晚霞的,我們看到今天的晚霞紅紅的,很漂亮,特意過來看呢,剛剛夫君還抱怨那些船擋住了霞光,要不然更好看呢。”
“一次來這麽多商船,江流鎮可不多見啊。”沈風意打開了扇子。
沈風意看着晚霞,橙紅的晚霞吧他半邊側臉照的微微發燙。
沈風意說:“剛剛陳兄有感而發的詩句,出口成章啊,半江瑟瑟半江紅,應景,十分應景。”
“啪”的一聲,沈風意把扇子打在手心上收起。
陳樂想,應該是自己太入景了,不小心把詩說出口了。
陳樂謙虛地說:“謬贊,謬贊,沈公子怎麽也在這裏?”
“啊,這個嘛。”沈風意頓了頓:“現在萬粒果不是正是時候嗎,家人送了些萬粒果過來,放在冰窖後再吃會更甜。”
“岑,岑午言非說什麽萬粒果剛從冰窖拿出來,凍太久了,吃了對身體不好,我嫌他太唠叨了,就跑出來看船了。”沈風意有點漫不經心道。
陳樂和蘇揚啞然失笑,心想,這性子應該是岑午言自己寵出來的,他自己受着吧。
“那是岑爺心疼公子您,早上您還腹痛呢,岑爺吩咐小的了,這方面啊,吩咐小的們得看着您。”站在沈風意身後的一個年輕人開口說道。
這時陳樂才發現,沈風意帶着的人,除了春柳還有,嗯,陳樂看了一會兒才認出這個年輕人是影蹤。
影蹤是跟在岑午言身旁的侍衛之一,陳樂之前見過,也聽過沈風意和夏剛喊他的名字。
影蹤常站在岑午言的身後,這次應該被派來保護沈風意的。
沈風意知道影蹤是個機靈圓滑的人,他人也如他的名字一般,擅長輕功和追蹤。
別看影蹤年紀輕輕,他說話做事很是周全,不然也不會年紀輕輕就被選上當岑許的貼身護衛之一。
連岑許都在沈風意面前誇過他,但影蹤有一個缺點,他是一個護主狂魔。
沈風意就知道影蹤一定會站出來替他家王爺說話,于是瞪了他一眼,輕輕哼了聲。
“不過這次真的來了好多船,他們也是來參加“祈雨澤”的嗎?”蘇揚踮起腳看向那一排望不到頭的商船問。
陳樂還沒來得及說話。在陳樂的右手邊就有人回答:“這位小公子,你有所不知,這些人啊。是可鹽國的人。”
他的話吸引了在場人的注意,有人認出說話的人是周發:“周大嘴,你又怎麽知道?”
周大嘴被人叫出诨名也不介意。還頗為得意地說:“這點小事,我周發還能不知道?”
看得出來,周大嘴很為自己的消息靈通而感到驕傲。
其實,這是周大嘴常做的事情,為一些富家公子答疑解惑,那些貴人聽得開心明白了,出手打賞的銀錢很可觀。
這也是周大嘴的營生手段之一,既可以賺錢也可以顯擺一下自己的能力,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當陳樂一行人站在那兒,當周大嘴認出那是陳樂和一品茶樓的少東家時,已經向陳樂他們這邊靠攏了,就等合适的時機插話。
陳樂蘇揚穿得不差,沈風意更是穿得貴氣,連身後的護衛都有種不怒而威的氣勢,一看這一行人就不是普通人,這類人正是周大嘴的目标。
所以,周大嘴剛剛抓緊了時機,适時插話就進來,率先回答了蘇揚的問題。
陳樂他們沒說話,旁人有人配合地問周大嘴:“那他們這些船是幹什麽的,這麽多。”
周發很滿意周圍人的捧場,侃侃而談:“這些可鹽國的人是來陽草縣購買糧食的,船上都是他們今年剛買的糧食,現在他們沿水路從陽草縣一路北上,回自己的可鹽國去。”
可鹽國是在南平國的北方,是友國
聽名字就知道,可鹽國生産食鹽,但在糧食方面就稍遜一籌。
于是南平國與可鹽國有簽訂過協議,協議上規定,在兩國可允許的數量上,進行糧食和食鹽的貿易。
南平國和可鹽國的人可以互相進入對方國土進行采買自己所需的東西,可以說是互惠互利。
當然,出進關的人和貨物還有所購買的數量都要經過嚴格的盤查。
可鹽國的人一直在南平國遵紀守法,所以,南平國的人對他們的評價都不錯。
“哦,是嗎。”周圍有人附和道。
周大嘴看陳樂他們一行人臉色平平,忙說:“我還打聽到,他們每艘船都裝有兩百石的糧食。”
“哇。”四周一片嘩然,顯然,這些糧食數目對一個普通百姓來說,是天文數字,這話也惹來了蘇揚的側目。
但對沈風意來說,小場面。
對陳樂來說,更是心無波瀾。
畢竟在陳樂穿越前,就生活在畝産八百的社會裏,他甚至還覺得每艘船只裝兩百石的糧食有點寒碜。
所以都沒有太大的情緒起伏。
陳樂看了一眼周大嘴,又看了那些停靠在江邊的船,可有可無地說了句:“那可不一定。”
周大嘴聽到陳樂這樣說,立刻站出來反駁:“嘿,這位公子還真別不信,這話可是他們商隊的人自己說的,可不是我信口開河。”
陳樂剛想解釋給周大嘴聽,就聽人群中有人往這邊喊:“公子,公子。”
衆人看過去,只見是夏剛艱難地在人群中擠過來,好不容易到了沈風意這邊,喘了口氣才說:“王。”
剛想說話,就瞥見了陳樂和蘇揚,差點把岑許的身份說漏嘴。
所以夏剛把“爺”字硬生生地憋回去,說話都打磕巴:“王,王,晚了,岑爺說您的果子再不吃就不冷了,過後會變得軟趴趴的,叫可以您可以回去吃了,不然晚了您又吃不下飯。”
沈風意擺擺手:“行了行了。”
沈風意轉身就邀請陳樂和蘇揚去一品茶樓一起品嘗萬粒果。
顯然,陳樂對沒見過的果子的興趣明顯大于周大嘴的話,之後就再也沒有理會過周大嘴,陳樂拉上蘇揚,就跟着沈風意一起往一品茶樓走去。
陳樂沒看到的是,自從他說了那句“那可不一定”後,影蹤的視線總是若有若無地飄向陳樂身上。
可影蹤也沒發現,自從他時不時地看陳樂,蘇揚就留意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