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第48章
那日過後,謝徇義随即回了西北,陵游則留在了恒州。
上元節一過,京中以新君的名義集結兵馬,以劉豫為天下兵馬大元帥,攜軍南征。
姜行雲這邊一早便得到了消息,随後便拟好勤王令,廣布天下,號召天下兵馬齊聚恒州,勤王護駕。
一時間,整個大周成南北對峙之勢,時局一下緊張起來,大有戰雲密布、劍拔弩張的跡象。
“今日請老将軍來,就是想聽聽老将軍的意見。”姜行雲對着堂下的嚴霆恭敬地說。
這幾日,對于如何應對劉豫大軍,營中各人意見不一,有的希望主動出擊,有的則認為應該守住恒州,以逸待勞。
對于姜行雲招募的新軍,嚴霆一向甚少過問,怕手伸的太長,惹得姜行雲心中不快。
但既然姜行雲問出了口,他也絕沒有藏着掖着的道理。
“依老臣的想法,陛下還是應該主動出擊,擇日北上。”嚴霆的話剛一落地,嚴文琦心中不免有些開心。
祖父的意見與他的想法不謀而合。
嚴霆解釋道:“自古,以北攻南易,以南攻北難,若是等到劉豫一路打到恒州,陛下再反擊,為時晚矣。”
嚴霆短短的幾句話,直擊問題的症結,姜行雲不禁在心中大呼佩服。
“臣贊成嚴将軍的觀點。”靳葦站出來說:“劉豫與陛下對峙,各地大都持觀望态度,不敢輕舉妄動。”
靳葦的話,引得嚴霆側目。這時他才發現,一旁這個身材瘦小的男子竟然是姜行雲的未婚妻靳葦。
靳葦繼續說:“大敵當前,陛下應該用行動表明自己的态度和決心。兵貴神速,遲一日,便失一日的民心。”
Advertisement
靳葦的話,讓嚴霆對她有些刮目相看。
他知道這個永安年間的狀元,在京中名氣大的很,但也知道,姜行雲淪落到今日,與她不無幹系。
可在恒州,見了幾次,她都是一副淡然恬靜的樣子,看上去與京中那些官家女子并無兩樣。
然而今天站在這裏,她的氣度和自信與他之前所見判若兩人。
各地在觀望,這是事實,但是旁人未必敢講。
他看着靳葦,眼中流露出一絲贊許。
“臣也贊成。”本想着祖父在這裏,自己多少避避嫌,然而靳葦的話一落地,嚴文琦也憋不住了。
“戰争一事,最是消耗民力,劉豫貪婪自私,不會愛惜,所過之處必會遭到極大的破壞,就算将來陛下完成一統,恢複民力也是難事。”
“不如主動出擊,将交戰的地域縮小,這樣下來,波及的範圍小一些,受難的民衆也少些。”
嚴霆萬沒有想到有朝一日能從嚴文琦口中聽到這番話。
在西南,嚴家秉承的原則一直是“不畏戰,不戀戰”,嚴家雖然以戰力卓著而聞名,但是骨子裏,是不希望陷入戰争的。
他打了一輩子仗,戰場上,最勇敢的是年輕人,最戀戰的也是年輕人。
沒有一個士兵不想在戰場上博取軍功,沒有一個将軍不想在戰場上證明自己。
嚴文琦這個年紀,正是想要在戰場上有一番作為的時候,此時卻能跳出戰争本身,從長久來看問題,實屬難得。
三人的話,姜行雲很是認同。
有人說眼下時機不成熟,不宜貿然出擊,但時機什麽時候才能成熟?敵人會等你做了萬全的準備之後才來攻城嗎?
戰場之上,瞬息萬變,本就應該審時度勢,這才是用兵。
在三人連番的表述之下,原本持反對意見的人最終噤了聲。
姜行雲等了一會兒,見沒有人再說話,便一錘定音:“那便做好出兵的準備,擇日出征。”
一說起打仗,嚴霆與嚴文琦這對祖孫的矛盾似乎消失殆盡。
二人結伴回府,難得的,心情都不錯。
“靳葦這個小姑娘,大氣,咱們嚴家,正需要這樣一個媳婦。”嚴霆回想起今日的事,有感而發。
嚴文琦聽到這話,吓得趕緊回頭看了看,好在路上沒有其他人。
“祖父還是死了這條心吧,借孫兒一百個膽子,我也不敢同皇上搶女人。”
誰知嚴霆話鋒一轉,突然來了句:“不過,張家那個女孩兒也不錯。”
嚴文琦不再搭話,也不打聲招呼,長鞭一揮,就沖了出去。
嚴霆見狀,也快馬加鞭追了上去,嘴裏還喊着:“臭小子,等等我!”
白天在軍營中,雖然統一了意見。但自古以來,打仗用兵事關國家社稷,更關系到萬千黎民的生死,畢竟不是兒戲。
況且以姜行雲眼下的處境,這是絕地反擊,不成功便成仁,一旦行将踏錯,再無回旋的餘地。
他不得不慎重。
于是晚間,姜行雲專程到嚴府,拜訪了嚴老将軍。
似是知道姜行雲要來一般,嚴霆早早便在書房等候。
姜行雲一到,進門便看見嚴霆請出了太1祖皇帝的手書,擺在案幾的正中央。
他立馬整束行裝,掀起衣袍跪倒在地,雙手交叉放在額前,朝着手書深深叩了一個頭。
這是他第二次見存放在嚴家的太1祖皇帝的手書,手書上的內容,他到恒州的第二天便知道了。
“若失祖業求到此處,必先痛思其咎……”先前的三日面壁,便是老祖宗的意思。
起了身,嚴霆請姜行雲上座,姜行雲拒絕了。
他站在原處,躬身作揖,朝着嚴霆就是一拜。
“出兵打仗,于我是頭一遭,還望将軍教我。”姿态放的極低,态度極為虔誠。
嚴霆立馬上前一步将人扶起,謙虛地說:“老臣不敢,不過有些細微處,要囑咐陛下罷了。”
“陛下,請。”
于是嚴霆憑着自己多年行軍的經驗,将出征前的準備一項一項說與姜行雲聽。
從點将到衣甲、器械、馬匹、糧草等物資,再到軍誓和行軍路上要注意的事項,事無巨細,一一點到。
聽到自己未曾注意到的,姜行雲便牢牢記在心裏。
一番交談下來,足足有近兩個時辰。
“行軍打仗,有常法,卻無定法。陛下只需記得,遇事沉着冷靜,切莫急躁冒進。”嚴霆耐心地說道。
姜行雲點點頭。
“西南軍中有幾位将軍,跟着我多年,無論是武力謀略還是人品性格,都是上等,陛下若是不嫌棄,這一趟,可以讓他們跟着。”
嚴霆話說的小心,對姜行雲而言卻是極好的消息,他新軍初建,正是需要這樣有經驗的老将來壓陣。
若不是考慮到西南還需嚴霆震着,他甚至想請嚴霆出山。
“這再好不過,謝老将軍。”姜行雲愉快地應下。
兩日後,在營中,姜行雲當衆點将。
聽到張懷的名字,嚴文琦吃了一驚,那不是他“未來的岳父”?
他可是祖父帳下最得力的将軍之一,祖父竟然舍得。
“各人回去,迅速查點衣甲器械,有問題的速速上報,五日後,大軍出征!”點完将後,姜行雲當即下令。
“是!”衆将領命。
五日後是農歷二月初二,二月二,青龍昂首。
這天一大早,姜行雲站在高臺,面對着臺下的千軍萬馬,內心激動萬分。
這一刻,終于來了。
“朕,大周皇帝姜行雲,在此通告三軍!”
“我軍即将北征,與劉豫老賊較量厲害,各部要嚴整隊伍聽我指揮。朝中劉豫攜兵自重,扶立僞帝,亂我大周皇室血統,如今不請自來,妄圖流毒于百姓萬民。希望各部将士英勇向前,做一等一的勇士,而不要貪生怕死,做個逃兵。等到得勝入京,作戰勇敢者自有獎勵發放,而畏縮不前者也有軍法等着。”
姜行雲的誓文,一字一句砸在地上,铿锵有力。
底下的将士們無不群情激憤。
這個時候,嚴文琦站出來,振臂一揮:“殺劉豫,進京城!”
“殺劉豫,進京城!”
“殺劉豫,進京城!”
……
将士們的呼喊震天動地。
姜行雲也被眼前的豪壯景象所感染,胸腔裏熱血沸騰。
“拿酒來!”
一旁的士兵雙手捧着酒碗,來到姜行雲面前。
只見姜行雲從腰間抽出寶劍,對着左手掌心劃了一道,鮮血瞬間順着傷口滴落下來。
他伸手接過士兵手裏的碗,就着左手,血滴進碗裏,頓時殷紅一片。
靳葦的心一下揪了起來。
不顧掌心的傷口,姜行雲把混了血的酒慢慢倒在地上。
“今日朕以血祭天地,來日定要拿劉豫來祭軍旗!”姜行雲将碗一摔,對着天地,立下重誓。
将士們看見皇帝的決心,心中更是激情澎湃。
“祭旗!”
“祭旗!”
空曠的山野回想着十幾萬将士的呼喊。
出征儀式結束後,各部收攏軍隊,準備開拔。
營帳裏,靳葦拿着從張天祜那裏讨來的金創藥,均勻地灑在姜行雲的手心,然後用幹淨的白布一圈一圈将傷處纏了起來。
“陛下對自己也真下得去手。”她一邊包紮着傷口,一邊嘴上埋怨着。
姜行雲幹笑一聲:“氣氛烘托到那兒了”,見靳葦繃着個臉,又帶着幾分撒嬌說道:“娘子這樣在意我,不疼,真的。”
靳葦看着他嬉皮笑臉的樣子,雙手捧住他的臉,認真地說:“玉郎,日後上了戰場,往前沖的時候,請你一定想想我。”
姜行雲從靳葦的眼裏,看到了不安和擔憂,他才明白,她是真的怕。
“我們一定要活着回京城!”靳葦堅定地說。
“一定!”姜行雲看向靳葦的眼底深處。他此生發過的誓,都不如這兩個字珍重。
嚴文琦正在營中四處走着,做着最後的檢查,一晃卻看到了個熟悉的身影,頓時氣不打一出來。
張語禾?她怎麽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