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英雄目标序列
英雄目标序列
第4章英雄目标序列
永遠不要滿足于任何點子,始終确信會有更好的。
第1節優秀故事的23個故事鏈
創建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線始終是最艱巨的挑戰。
首先找到一個預期可以抓住讀者注意力的有力引發事件,篇幅大概占據故事的2.6%左右。
随後的驚人意外#1占1.7%-2.6%,且必須迅猛和震驚。
中間點4.3%-5.2%
聲勢浩大的第二幕高潮4.3%
驚人意外#2占2.6%左右
必需場面4.3%
結局2.6%
以上占比皆為大概,不是絕對精确,但是基本架構這樣最佳。
除去以上所有內容才完成整個故事的24.3%,那麽剩下的75.7%該做什麽呢?
——那就是能夠吸引讀者的20~23個獨立的目标段落,成為英雄目标序列。
英雄目标序列是線性的、漸進的、環環相扣的邏輯流,以此構建持續和強力遞進的戲劇張力。
Advertisement
英雄目标序列可以讓我們準确預知故事需要多少字數、具體情節糾葛以及何處的具體情節需要突轉。
一個英雄目标段落通常占比2.6%-6.1%
再次主人公追求一個短期的有形目标,向着實現故事中最終勝利跨前一步。随後,主人公發現新情況的某種形式的新信息,這标志當前目标的結束并帶出一個新的短期的行動目标,由此開啓下一段英雄目标段落。
解讀:例如《将進酒》中每次目标段落結束以後,沈澤川都會發現一些有關中博兵敗案新的線索,一開始審問紀雷得知一切因太後構陷東宮太子而起,沈衛是阿木爾和太後兩方的棄子,後來和蕭馳野交換信息,得知沈衛得到的軍事圖是從兵部而來,再後來沈衛楊誠魏懷古得知中博兵敗案是為了補厥西空缺的糧食,審問海日古得知沈衛是蠍子……每次目标段落得到一個新線索,直到最後真相大白。
主人公在每一個目标段落結束時發現新情況的情節信息總會解決當前的短期目标,同時也給主人公帶出下一個目标,或偶有将他引入簡短的探查來找到下一個目标。每一個新情況都将戲劇張力推到一個新高度。發現新情況的連續鏈條是從頭到尾鏈接整個故事的關鍵元素。
英雄目标段落可長可短,根據故事的需求,但必須要求緊湊、清晰和緊扣主旨,這樣才不會讓讀者覺得乏味或者偏離主題。
如果主人公每一次采取行動都是為了完成當前緊急的目标,消極主人公也會變成積極主人公。
英雄目标序列還能确保原創性和保證你的故事不至于過度冗長,因為每一個段落都包含一些為了完成故事中之前沒有出現過的某個短期目标的新行動。
為了達成終極目标的每一個階段性小目标都必須是獨一無二的,目标段落可能與之前的階段目标類似,但是任何時候,一個類似目标必需注入強力的新元素。
通常,第三幕會在3-5個目标段落間變化,但僅限于第三幕,其他幕都是定死的。(小說或電視劇除外,小說或電視劇因為篇幅的原因,可能遠遠不止23個目标段落)
目标段落中沒有主人公出現的場景該如何計算?
根本不用計算。
通常,主人公切出的次要情節用來表現對手的某些方面,來揭示他不可戰勝的力量。或者旁切到愛戀對象來表現他處于何等危險的境地,或者是他也經歷着情感傷痛。
次要情節的旁切場景還可以是關于夥伴、盟友、導師,甚至是一個次要的對立人物。
但是故事中主人公沒有出現的次要情節場景中的所有意外、震驚、轉折和新情況出現的時刻都不能計算到故事主線,因為主人公沒有經歷這些。
如果兩個主人公在一個故事中都真正承擔主人公的功能,那麽英雄目标序列範式必須應用到他們兩個人身上。
一個故事中有三個或更多主人公時,除非所有主人公總是抱團共享新情況時刻,否則目标段落變得異常複雜。
英雄目标序列範式
淡入
第一幕
英雄目标序列#1
英雄目标序列#2
英雄目标序列#3
英雄目标序列#4
英雄目标序列#5
英雄目标序列#6驚人意外#1
第二幕
英雄目标序列#7
英雄目标序列#8
英雄目标序列#9
英雄目标序列#10
英雄目标序列#11
英雄目标序列#12中間點序列
英雄目标序列#13
英雄目标序列#14
英雄目标序列#15
英雄目标序列#16
英雄目标序列#17
英雄目标序列#18驚人意外#2
第三幕
英雄目标序列#19
英雄目标序列#20
英雄目标序列#21
英雄目标序列#22必需場面
英雄目标序列#23
淡出
第2節第一幕:英雄目标段落#1-6
引發事件必不可少。
每一次出現一個新情況信息意味着當前目标段落接近尾聲,而應該建立讀者對接下來段落的期待。
英雄目标段落#1應該包括:
a、 呈現一小段主人公當前的日常生活。(沈澤川寄養在紀綱家,過着平凡幸福的生活)
補充:動作故事中,先以一個驚心動魄的情節鈎子開場,然後再放緩節奏展現主人公安靜的日常生活。比如97的《南禪》,開場就是主人公淨霖颠覆聖壇的宏大打鬥場面,之後才是娓娓道來的日常生活。
b、 給讀者迅速喜歡上主人公的理由,即使是非傳統英雄。(沈澤川咬死沈衛沒有通敵,聰明,且意志堅定,是個努力執着的積極主人公)
c、 初次使用主人公的個人情感保護殼。(《将進酒》中是以夢魇的形式闡述)
補充:通常這不是真正創傷(過往事件引起的情感傷害迫使他穿上保護殼)或痛苦本身的揭露。這僅僅只是主人公保護殼的呈現。主人公的這種自我防衛反應暗示他內心的不安,并點到為止。
解讀:《将進酒》中第一次描寫夢魇是先給一段溫馨的中博兵敗時的慘烈場景,加上一點點,過往溫馨只是用了幾句臺詞來表現,點到為止。
d、 當主人公追求某個積極目标時,某種危險或不公平的傷害出現。(沈澤川追求求生目标時,遭遇土袋壓沙暗殺)
e、 建立主人公對日常世界的現狀的不滿情緒。(沈澤川遭遇這種深痛巨創,肯定是不滿的,但是文中我沒有找出明顯的旁白或對話來表現)
補充:在英雄目标段落#1中,主人公的保護殼被揭示——他如何保護自己。但是沈澤川的保護殼是什麽呢?就是表面看起來冷情冷血、睚眦必報,沒什麽能夠羞辱到他,以至于讓薛修卓和奚鴻軒都找不到他的弱點嗎?我的理解是這樣的。
英雄目标段落#2包括:
a、 故事的總體沖突開始。(太後、鹹德帝、蕭家陸家等各勢力之間錯綜複雜的關系鋪陳展開)
補充:讓讀者第一次清楚地看見主人公所處的核心情節沖突,但只是概括性的提及。主人公更為專注和特定的任務尚未開始,直到第二幕開始。
b、 引發事件出現。(中博兵敗案)
補充:引發事件可以發生在第一幕的任何地方,通常在英雄目标段落#2中。故事線要盡可能快地讓人感覺其方向和動能。
c、 第一次呈現由過往創傷引起的主人公內心的情感痛楚。(原文:“紀雷說的對,此刻活着便是受罪。他受了沈衛給的血肉,就要受着這般的罪。他頂替了沈衛的惡,成為這世間冤屈忠魂們咆哮的罪人。他戴上了這枷鎖鐐铐,他往後都要負重前行。可是他不甘心!”這裏第一次以沈澤川的心裏獨白呈現他內心的情感痛苦,也是幾乎貫穿全文沈澤川需要克服的內心障礙)
補充:在英雄目标段落#2中要讓讀者通過主人公內心痛苦的暗示而深刻理解他最初帶着保護殼生活的必要性。這并不是說引起主人公內心折磨的過去特定的創傷得以揭示,這僅僅是呈現由此産生的痛苦瞬間。(沈澤川保護殼的必要性在哪裏呢?他的保護殼是無欲無求,冷情冷血。必要性:他身處雲谲波詭的阒都,如果暴露弱點,就容易被人拿捏。沈澤川認為一旦被拿捏了,很可能就前功盡棄,甚至粉身碎骨吧。這是他自認為應當需要這樣的保護殼)
解讀:相對後面的目标段落,開篇的兩個段落在《将進酒》中是非常緊湊的,除了#2b,其他所有因素在第一章就已經全部有所交代,這可能也是網文弊端,開篇需要很快的節奏抓住讀者的注意力。但#2a這個因素在原文第三章一紀雷的臺詞籠統地交代太後與沈澤川的人物關系;在第四章通過蕭既明、陸廣白的臺詞籠統的交代了離北和啓動與阒都之間的關系,啓動和阒都雖然還沒有交代,但是已經向讀者傳達了陸廣白很不受阒都待見,後面再詳細展開原因。
英雄目标段落#3常包括:
a、 主人公面臨歷險召喚。(拜齊惠連為師,替齊惠連殺宿仇)
補充:這裏指沈澤川面臨巨變的機會,認齊惠連為先生,以後的生活肯定會發生驚天巨變。
b、 引入新的故事提升人物。(永宜年間東宮太子被構陷謀反的前程往事)
c、 故事節奏加快。(《将進酒》第一幕的節奏都挺快的)
d、 愛戀對象人物第一次出現,或已有人物顯露擔起挑戰主人公感受的愛情功能。(蕭馳野在第三章就第一次出現,第四章才算清晰的交代了他的身份)
e、 針對主人公的陷阱已就位。
解讀:關于#3e這一點,如果從篇幅來看的話,針對主人公的陷阱可能是指紀雷想讓沈澤川死,又不能自己動手,于是故意将沈澤川拉到蕭馳野面前給蕭馳野洩恨,還煽動蕭馳野企圖讓蕭馳野殺了沈澤川,這是紀雷為策舟二人準備的陷阱。
或者往後看,薛修卓和奚鴻軒雖然和沈澤川一起結盟謀劃禦前行刺案,但是二人對沈澤川并不是完全信任,甚至想要找到他的弱點,拿捏他,最後也确實找到了齊惠連,困住了沈澤川。
對于蕭馳野的陷阱還有泉城絲事件。
英雄目标段落#4常包括:
a、 新人物和關系得到發展。
解讀:沈澤川直接拜新人物齊惠連為師,這是很大的發展。對紀綱和葛青青,也算是新人物吧,雖然前文有提到他們的行為,但是并沒有提及在沈澤川背後提供幫助的人是誰,也算是新人物的發展。
b、 導師、愛戀對象或夥伴第一次出現。(齊惠連出現,紀綱雖然是沈澤川的師父,但我覺得嚴格意義上應當歸屬于夥伴分類;夥伴包括葛青青和喬天涯在之後相繼出現)
c、 當主人公追求他的總體目标時,故事節奏加快。
d、 主人被迫冒險一博。(這幾章的內容能體現沈澤川冒險一博的感覺只有暗殺自救,審問時咬死沈衛沒有通敵;或者在昭罪寺裏沈澤川命懸一線,掙紮在生死邊緣;又或者是指禦前行刺案沈澤川冒險救駕,搶了功勞。這一點不太清楚是指哪一個,第一幕實在太緊湊了,每個目标段落之間又相互雜糅,并沒有很清晰的明确的分割點。)
e、 主人公陷入陷阱。(這裏應該指蕭馳野陷入薛修卓設下的泉城絲的陷阱)
英雄目标段落#5常包括:
a、 主人公的目标(主要渴望)得到揭示,為實現目标提供個人情感動機。(踏上巅峰龍椅)
補充:渴望并非聚焦在情節的行動目标,這将在英雄目标段落#7中得以呈現,但是主人公的渴望實現了尚未建立的高度具體、可見目标的情感動機。此時,主人公尚未意識到自己需要人物成長,這将在之後的第二幕出現。
解讀:沈澤川樹立為齊惠連殺宿仇的目标時,是有所行動的,并且在第一幕,他僅靠口舌就想分化八大家,只是失敗了。
在沈澤川發現齊惠連和紀綱失蹤,和奚鴻軒一番心理戰失敗以後,對喬天涯說的那番悖逆之言就是對踏上巅峰龍椅這個目标的揭示,情感動機是為了救出齊惠連。但是之後一段時間都沒有什麽行動,主要行動在第二幕也就是驚人意外之後。
沈澤川将奚鴻軒轉移到自己的私人監獄監管,企圖從他最終獲知齊惠連的下落。
在疫病案中立了功,于是利用查案子的理由搜查薛修卓的宅院,實則是為了找到先生。
b、 向主人公直接展示對手的力量。
解讀:但是薛修卓這個人不簡單,早就将先生轉移了,而且此人早在鹹德八年就給蕭馳野早早布局,線埋的那麽長……都可見此人的強大之處。
c、 主人公對歷險召喚感到遲疑,或直接拒絕歷險召喚。
解讀:歷險召喚應該就是齊惠連交代給沈澤川的目标:分裂八大家。沈澤川表示了遲疑,他對自己能不能出昭罪寺都感到懷疑。
感覺對這個歷險召喚的解讀是不對的,在篇幅上感覺就不對,這都已經到段落#5了,怎麽還在說之前的事。
但是後文并沒有描寫沈澤川對于其他歷險召喚感到遲疑和拒絕的态度,從分裂八大家到努力救出齊惠連,沈澤川一直都積極主人公。
補充:主人公重新考慮歷險召喚中存在的任何危險的可能,主人公随時有可能拒絕召喚。神話結構需要主人公最初“拒絕歷險召喚”,這适合《将進酒》的故事,此處常常是疑惑出現的時候。
或者說更為符合的本定義的是:沈澤川面臨的歷險召喚是打破自己內心的防禦機制,這時候的沈澤川已經意識到對蕭馳野不一樣的情愫,二人在秋獵後的第一場床戲讓沈澤川痛苦不已,丁桃都能看出他不太開心的樣子。此時沈澤川應該已經意識到自己的保護殼,并且有拒絕面對的意思。不知道自己分析的對不對。
d、 主人公必須踏入之前布下的陷阱,因為在#6中陷阱機關必須生效。(如果在英雄目标段落#4沒有踏入的話,就會在這一部分,這也說明英雄目标段落是靈活的,不是固定不變的)
補充:對手或他的影響力出現在主人公的世界,這一介紹應該或者可能是早已存在于主人公世界的對手第一次真正和主人公産生切實的交集。有時,對手并沒有親自在出現,但仍然可以感受到對手的存在,主人公首先感受到他的對手的社會地位或權力。
不過,主人公并不知道這個人就是他勢均力敵的對手,兩人真正的對坑要在第二幕才開始。
第一幕結束前,對手必須作為強大的力量出現在主人公的世界。
解讀:《将進酒》中我們姑且認為有兩大對手:阿木爾和薛修卓。
以上所說的d補充都是完全吻合的。
對于蕭馳野:薛修卓給他設下的陷阱是将下品泉城絲記錄成上品泉城絲,以構陷蕭馳野貪污私養親兵。不過後來被傅林葉急功近利毀掉了這步棋。
秋獵中,喬天涯已經感知到混在錦衣衛裏面的神秘殺手(哈森)的強大,相信策舟也感覺到了。
對于沈澤川:表面上沈澤川只是和奚鴻軒合作,并不知道背後居然還有薛修卓的指使,奚鴻軒只不過是薛修卓的對手代理人。薛修卓有意尋找沈澤川的弱點,這一點也只是在薛修卓和奚鴻軒的對話中有所體現,并沒有直接描寫薛修卓是如何讓奚鴻軒發現齊惠連和紀綱并抓住他們的,說明他們在背後早已有所行動。
所以在英雄目标段落#5d中完全符合兩點:
1、 對手均已出現,并且很強大。
2、 主人公和讀者都不知道他們是主人公日後的對手。
英雄目标段落#6包括:
a、 陷阱機關觸發,困住主人公。
解讀:蕭馳野被誣陷貪污泉城絲,只是他将計就計,不光不解釋,還揪出了和自己對立的所有對手。
疫病案,沈澤川需要晉升,冒着死亡的危險處理官溝堵塞,且身患疫病,生死難料,同時齊惠連和紀綱失蹤。
b、 驚人意外#1出現。(齊惠連、紀綱被奚鴻軒抓走)
c、 故事主要情節和主人公追求的特定目标都變得清晰。(主要情節:沈澤川建立宏圖霸業。目标:踏上巅峰龍椅,誰就是正統。)
分析:可能因為《将進酒》畢竟是網文,為了更加抓住讀者的眼球,所以将引發事件放在開篇,沈澤川的過往片段則是放在後面以夢魇的形式呈現,我個人覺得97的處理更好一些,藝術創作本就是變化莫測的,可能也并不完全需要按照套路的條條框框加以限制,但其實萬變不離其宗,很多本質是一樣的。而且這裏的總結也說了‘常包括’的‘常’字,說明就不是一定的。
而且根據以上分析,感覺前5個英雄目标序列未免也太緊湊了吧,6一直要持續到72章?可能這也是網文的弊端,前面的情節必需要緊湊緊湊再緊湊才能鎖住讀者,不過這本書是根據電影故事總結的,《将進酒》屬于長篇小說,并不受制于區區23個英雄目标段落,而是遠多于英雄目标序列的額定數量。因此不完全符合。但該包含的全部都有,只是序列分界并不清晰,有些沖突還可以在加入過新元素的相似基礎上,重複使用。所以看起來就比較混亂雜糅。
且網文小說最忌諱就是開篇節奏不夠快,所以能感受到尤其是1-5的序列快到飛起,後面需要加快一點節奏的後文已經沒辦法在此基礎上更快了,怪不得我個人在閱讀《将進酒》的時候,總感覺後面的篇幅,尤其是第二幕中間點到結局的情節節奏相對緩慢,且尤其是第三幕的高潮沈澤川和薛修卓的終極對決算不上很精采,最起碼遠遠不如第二幕的兩大高潮:阒都圍殺案和端州守衛戰更加激動人心。
按照本書的指導。
本書三個高潮:
阒都圍殺案。
端州守衛戰。
終極對決。
這三者之間的沖突應該是逐漸增強的,但是我看此書的時候反而認為是逐漸遞減的。
這是我認為的《将進酒》為數不多的還算不上是缺陷的地方。
另外,我之前的很多分析可能是錯誤的,有些內容分析可能和前面會有所出入,沒關系,不斷學習,不斷進步嘛,盡量以後面的分析為最後定論。因為我看到這裏知道有的目标段落居然可以這麽短,先前的部分理解會被推翻。
且看前面幾個英雄目标段落的總結,《将進酒》中對于前面的幾個目标段落基本是雜糅的狀态,但是總體全部都表達清楚了。在第60章枷鎖中也明确的指出了沈澤川的個人問題:他就是一個假老虎,表面看起來沒什麽喜好,什麽都能迎合,但其實只要是二公子這樣能有機會和他親密相處的人就能看出沈澤川喜好分明。假老虎的面具應該就是沈澤川內心情感防禦的隐喻。
第二節 第二幕前半段:段落#7-12
英雄目标序列#7
a、 主人公絞盡腦汁尋覓良策,獨立應對與他人合作。
解讀:齊惠連被抓走這件事是及其私密的,如果讓阒都的人知道了,別說齊惠連,就是沈澤川肯定也會遭受牽連。奚鴻軒或者說薛修卓不着急把齊惠連這個人拿出來威脅沈澤川,一來是留着齊惠連還有大用(教李劍霆如何做一個皇帝),二來是尋找還能拿捏沈澤川的機會,畢竟他們二人确實暫時還不知道沈澤川的目的和弱點。
所以,沈澤川只能獨當一面,絞盡腦汁在阒都還沒有發現之前救出齊惠連重新占據上風。
他采取的行動是利用職權之便将奚鴻軒轉移到自己的地盤由錦衣衛看管,試圖從奚鴻軒的口中得出齊惠連的下落。無奈失敗。
又用将費盛調往江萬霄旗下作為籌碼,讓費盛幫忙打聽齊惠連的下落(獨自應對與他人合作),最後得知齊惠連曾被關押在秦王府中,後被轉移。雖然最終下落不明,但憑着沈澤川敏銳的洞察力,奚鴻軒和薛修卓不一般的交情,知道此事一定和薛修卓脫不開幹系。
沈澤川查舊案,想借刑部的舊案找到一點蛛絲馬跡,但是光憑卷宗難窺全貌,蕭馳野引薦參與過或者知道詳情的人——姚溫玉。此時齊惠連和紀綱被薛修卓偷偷帶走,薛修卓搬空奚家銀庫(現實對手的強大)。
沈澤川接到費盛的禀報回想起奚鴻軒對薛修卓非比尋常的信任,發現自己有所缺漏,感到焦躁(絞盡腦汁尋覓的良策)。此時,策舟已經獲知薛修卓手中可能握着皇嗣。
之後發生了離北黴糧案。明理堂內商量查辦魏懷古,蕭馳野擔心三司會審時間過長,魏懷古位高權重,時間太久會節外生枝。
李建恒提出把此案移交錦衣衛的沈澤川辦理。
薛修卓以沈澤川品階不高為由,要求給交給指揮使韓丞更加合适(他深知他和沈澤川之間有過節,雖然現在沈澤川在明,他在暗,但肯定還是不想節外生枝,給沈澤川打壓自己的機會)。
蕭馳野以退為進,說沈澤川年紀輕,資歷淺,與他宿怨已久,也不同意讓沈澤川來辦理此案,反讓海良宜放心把此案交于沈澤川。
于是,借着調查職務之便,深夜,沈澤川帶錦衣衛搜查薛府。表面是是查離北黴糧案,其實是尋找齊惠連的下落。但是薛修卓早已将而惹轉移(在此表明對手的強大)。
b、 主人公擔起故事的特定目标,這需要相當的掙紮和努力。(如何從薛修卓手中救回齊惠連,這讓沈澤川焦躁不安,絞盡腦汁。)
c、 主人公的內心沖突顯現。
此時,人物成長弧的第一步——表達對改變的需求,可以發生在段落#7-10之間,但起碼在段落#7中因驚人的第一幕結尾而造成的情感波動時,主人公會表達出對改變的需求的更多證據。
通常,出自主人公的反諷或雙關語,或由親近主人公的某人與他的沖突時刻顯現。主人公未完全清醒的認識這一點,但起碼有所察覺。
解讀:沈澤川的內心沖突,我個人認為是從奚鴻軒的對話中顯現出來的。奚鴻軒說:“早死晚死都是被你玩弄于鼓掌中,太憋屈,這世上的人早就把你當作眼中釘,排着隊要殺你。紛争永無休止,你殺人,人殺你,我走了,你就能穩操勝券嗎?”
對于沈澤川來說,沈衛通敵之事在未來必将是他成功路上最大的障礙之一,雖然他也只是無辜受害者,但是天下人不這麽想,這層血緣是他很難跨過去但是必須跨過去的屏障。
但是此時的沈澤川并沒有完全意識到這一點,不然他也不會不屑于‘血脈正統’的言辭。
90章有句話“他們(指策舟)伫立在這深宮牆影下,都戴着看不見的鐐铐。”這句話是沈澤川的內心獨白,說明沈澤川也意識到了二人內心的情感沖突。
d、 揭示故事的主題。
解讀:主題就是沈澤川必須要跨過沈衛這個屏障,克服自己內心的情感障礙才能達到目的。
e、 新人物走進主人公的掙紮,他必須辨別敵友。
主人公會遇見新人物,從節外生枝的麻煩制造者中分辨出幫手的需求,為接下來爆發的沖突選擇立場的過程增加額外的張力。
解讀:離北軍糧案出現了許多新人物,前文沒出現過的,或者出現過但只是提到名字沒有交集的,我懶得找了,大概算得上的應該有費盛、楊誠、工部尚書魏懷古、福滿、兵部尚書陳轸、韓丞等等,沈澤川必須在這過程中辨別盟友。
從後面的劇情可以看出來,出去一些無關緊要的人,韓丞福滿算得上對手代理人,費盛是盟友。
英雄目标序列#8
a、 對手的力量顯露無疑。
對手充當核心人物,顯示出令人信服的強大實力。
b、 風險增高。
主人公擡高賭注。
c、 主人公經受訓練或得到教導來掌握前路鬥争所需的特定技能。
主人公還需要受訓,他們必須掌握特殊技能以備應對将來。
解讀:關于主人公受訓這一段在41章齊惠連就利用如何使用錦衣衛的利弊來教導沈澤川制衡之術。但這是比較靠前的第一幕的內容了。也不知道我分析的對不對。或者說是齊惠連臨死之前教導沈澤川說的那一大段話,但是那也算不上技能。
d、 盟友和敵人在這一階段陸續登場,主人公需要進一步确認敵友的能力。
人物成長的第一步也常在此出現,主人公表達或傾聽他內心沖突的本質并渴望改變。內心沖突的确認必須清楚而自然流露,甚至是不露聲色,避免大張旗鼓的宣揚作者的寓意。
這一時刻通常用對白來表露,甚至是反諷。
解讀:這是第二幕的內容,其實在《将進酒》的第一幕中,就有奚鴻軒、高仲雄、薛修卓、孔湫、陳轸、傅林葉、魏懷興、魏懷古、花思謙等等許多人物登場,沈澤川已經辨別出了一些人的敵友之分。
這部分暫時沒找到沈澤川表達過內心沖突,但是蕭馳野是有的。
蕭馳野對于大周差點将離北兵權交給阒都的人而感到寒心,說:“我們是在離北做銅牆鐵壁,不是亂臣賊子。”這裏就能看出來蕭馳野內心沖突的掙紮并且是渴望改變的。
e、 當主人公或他的親近之人言語間表達出他內心的情感問題時,人物成長的第一步時常出現。
補充:人物成長的第一步可以出現在英雄目标序列#7到#10之間的任何地方,但最常出現在#8。
解讀:待定。
英雄目标序列#9
從驚人意外#1讓讀者大為震驚到這裏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這裏需要新的能量迸發,是時候抛出另一個推高張力的令人關注的情節反轉。
一個好故事不僅僅是內心焦慮和沉思,必須表現在行動上。此刻,主人公冒着巨大的風險,但是事與願違。主人公甚至可能考慮放棄主要目标,但是其他人對他都把希望寄托在主人公身上,他不能讓大家失望。
a、 推高緊張度和提升節奏或故事力量的行動迸發或情感強烈的時刻出現。
b、 主人公展現出他的身體能力。
c、 主人公冒險一博,卻事與願違。
d、 主人公考慮放棄。
解讀:在找齊惠連這件事上,緊張度和故事節奏都得到了強化,沈澤川展現了他超高的能力,甚至願意冒險一博,搜查薛府無果後,和薛修卓撕破臉,一日不交出先生,就殺一個薛修卓的寶貝學生。只是事與願違。但是沈澤川考慮放棄了嗎?暫時沒找到有這方面的打算。
英雄目标序列#10
a、 主人公受挫備受打擊。(找不到齊惠連沈澤川備受打擊)
b、 主人公咨詢新的導師。(沈澤川內心焦灼,蕭馳野提議咨詢姚溫玉,但是文中好像并沒有描寫咨詢過他)
c、 一個出人意料的行動障礙突然出現。(費盛查到秦王府,線索中斷,但這個不算是出人意料吧)
d、 主人公沒有出現的次要情節的旁切場景展開。(喬天涯和姚溫玉的感情線這一次要情節展開)
英雄目标序列#11
此時沖突愈發激烈,達到一觸即發的臨界點,戰鬥原則變成一對一的搏鬥,通常是主人公和對手代理人交手。
事态持續惡化,主人公最後一次請教導師、訓練和獲得工具的機會,也是他退後的最後一次機會。
a、 主人公接近對手的虎穴或權力中心。(薛宅)
b、 沖突變得越發激烈。(二人撕破臉)
c、 主人公和對手代理人的戰鬥爆發。(策舟對韓丞)
d、 風險和緊迫性都猛烈飙升。
e、 由導師提供培訓、指導或咨詢的最後機會。(齊惠連臨終之前的鼓勵教導)
f、 主人公放棄他所追求的目标的最後機會。(沈澤川放棄了分化八大家這個目标)
英雄目标序列#12中間點
故事給人的長短感覺很大程度上與中間點段落的優劣有關。如果#12中沒有出現必須的戲劇事件,故事會讓覺得前半段空洞無物,讀者興趣驟減。
a、 主人公達到無路可退的十字路口,一旦跨過便再無回頭的可能。(阒都圍殺案)
b、 人物成長重要的第二步出現,此時主人公直接對抗阻礙他實現自我目标的內心沖突。(沈澤川重現夢魇,內心沖突顯現)
c、 戀人第一次事實上或隐喻上的親吻或發生關系——或是同夥伴的搭檔關系正式确立,加深了彼此的承諾。(沈澤川對蕭馳野的談話,反思自己曾經以為僅靠權術制衡就掀翻八大家的掣肘是多麽的愚蠢)
d、 基調敘事風格不同于故事中的其他部分。
e、 主人公與對手的沖突變成個人問題。(沈澤川對韓丞的個人恩怨,沈澤川暴怒,要殺了韓丞)
f、 倒計時開始。(蕭馳野調援軍回程救沈澤川的時間)
g、 卸下假面,事實上或隐喻上的。(沈澤川願意跪下叫韓丞三聲爹,以換取齊惠連的生命)
h、 事實上或象征性的死亡和重生的出現代表主人公幼稚的結束和成熟的開始。
第3節第二幕後半段:段落#13~#18
主人公視死如歸,從中間段落發起沖鋒,無路可退,節奏加快。
第二幕的後半段應該關于對抗和回報。除了已經得以确定的對手代理人,讀者很少發現有重要的新人物出現。
英雄目标序列#13
a、 主人公帶着重拾的勇氣向前挺進,主人公內心情感防禦重新出現,他再次退回保護殼後。在中間點段落,主人公嘗試對抗和戰勝迫使他使用情感防禦的內心沖突,主人公暫時從他的防備中走了出來,但是進一步,退兩步,在#13中,自我孤立的內心重新出現。
b、 一個新的難題突然出現。(如何過茨州)
c、 主人公再次拿起他那破損的自我保護和孤立的內心情感保護殼。
d、 主人公和對手的沖突已經變得極為私人的額外證據出現。
英雄目标序列#14
a、 #15最常包括第二幕的第二個行動爆發,#14是作為暴風雨來臨前的片刻平靜。在這個安靜的時刻,戀愛對象或者夥伴、導師,可能揭開主人公內心的創傷,這能保證他專注于尚未完成的人物成長。內心成長的第三步,對抗和戰勝內心沖突,在#16或#17中出現,所以在和對手對決之前,主人公可以表達那仍在削弱自我實力的情感煎熬的最後機會之一。
b、 節奏略微放緩,為主人公提供一個沉思片刻。
c、 愛戀對象或夥伴,或者甚至是主人公帶出他自己此刻尚不願意面對的內心的沖突問題。
d、 一個挑戰主人公的重要的新想法出現。(沈澤川建立茨茶槐商路)
e、 重要的新想法為在英雄目标序列#15中即将出現的第二個行動迸發做好了鋪墊。
英雄目标序列#15
現在,第二個重要的行動迸發正好出現在第二幕中段。一個激勵的情節應該主人公自認為他贏得了與對手的這次交鋒,暫時的。因為很快真正的實力就會見分曉。
當主人公第一次感受到勝利,或至少覺得和強大對手勢均力敵時,他信心倍增,他認為自己最終能完成這不可能的任務。
這個情緒高漲的時刻被叫做勝利假象,帶給主人公轉瞬即逝的、虛假的安全感。
a、 行動迸發中的行動或能量,又或戲劇沖突讓事件驟然激烈起來。
b、 主人公體驗到勝利的假象,或至少相信他能和對手平分秋色,所以他的終極目标看起來也不是遙不可及。
c、 主人公短暫的安全感轉瞬即逝。
d、 牢固的感情關系可以激勵主人公闖過行動迸發。主人公卷入到第二次行動迸發可以通過戀愛對象的沖突得以激起。
英雄目标序列#16
a、 英雄目标序列#15釋放的戲劇能量繼續擡升,沒有片刻喘息,不是作為更多的動作沖突,而是作為沖突的強度持續上升。
b、 主人公對自己的能力和判斷信心滿滿,并重新投身到終極的現實目标。
c、 主人公對核心的故事沖突發生了一些新的視角。主人公從新角度看待問題或者發現了之前沒有考慮到的點。
d、 人物成長的第三步可以發生在此(或在英雄目标序列#17),主人戰勝了他的內心沖突。
英雄目标序列#17
現在,強烈的即将獲得回報的感覺必須得展開。
戰勝內心沖突的主人公終于可以抛開僞裝坦誠生活。
a、 為與對手或對手的代理人在第二幕的高潮中攤牌決戰做好了最後的準備。
b、 對手的力量再次呈現,但這次主人公可能以更為個人的方式出現,證明。
c、 倒計時接近零點,或致命危險步步緊逼。
d、 當主人公證明他為何與衆不同時,他充滿勇氣和力量,通常通過戰勝他的內心沖突的人物成長的第三步(如果這沒有發生在英雄目标序列#16的話)
英雄目标序列#18
第二幕高潮,必須包含驚人意外#2.
a、 一個比常規更長的段落。
b、 第二幕的高潮到達了沖突和行動的頂點——但這沒有徹底解決故事的核心問題。
c、 主人公展現成長的新自我,證明自己脫胎換骨。
d、 主人公相信自己已經戰勝了內心沖突。(撫仙頂戰役,沈澤川看似戰勝夢魇)
e、 驚人意外#2帶給主人公整個故事中最大的反轉——通常是消極的。
f、 在浪漫喜劇中,感情中核心的謊言或欺騙常在驚人意外#2中得到揭露,背叛的痛苦讓戀人看似徹底分手。
第4節第三幕解決:段落#19~23
第三幕的戲劇需要:
1、 主人公必須引發結局。(沈澤川主動挑起守衛端州的大梁,并且收複了人心)
當主人公卷入任何與對手的最後對抗時,一路患難與共的人物會助他一臂之力,夥伴盟友會擋住對手爪牙,或對手代理人的暗箭。但一旦主人公和對手進入終極對決,不應該再有任何人介入他們的直接戰鬥。
2、 主人公在整個第二幕中不斷追求的求勝計劃因為驚人意外#2而被摧毀或證明行不通,所以在第三幕中必須用即興的方式解決問題。
他用第一幕不曾具備的洞察力和內在力量對抗對手來證明自己的成長。
解讀:蠍子煽動群衆,再次用沈衛之事攻擊沈澤川,但是被沈澤川化解。
3、 必需場景不可或缺。(沈澤川和薛修卓對決)
4、 每一個關鍵的次要情節必須結局。(比如姚溫玉和喬天涯的結局)
5、 結局必須緊随必需場景。
讀者想看到主人公的正常世界重回和平,或者至少是平衡。
當第三幕只有兩個目标段落:
1、 英雄目标段落#19必須包含目标場景,英雄目标段落#20必須包含結局。
2、 對主人公來說,在驚人意外#2最有可能出現一個積極反轉。
當第三幕包含三個目标段落:
1、 如果驚人意外#2是一個殘酷的消極反轉,那麽主人公必須在目标段落#19中理清思路和重整旗鼓,這一切在#20的必需場景之前完成。
當驚人意外#2是一個消極反轉時,主人公最後一次嘗試在退回到自我保護的情感保護殼後,他想放棄人物成長,但一會就發現自己已經徹底改變,并且人物成長一旦達成,就将持續終生。主人公不可能長時間回到過去,原有的防禦機制也不再不可或缺。
2、 主人公在英雄目标段落#19中想要在此回到自我保護的情感保護殼之後,發現不起作用,事實上他現在已經為英雄目标段落#20中的決戰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3、 在進入目标段落#20的必需場景之前,#19需要額外的段落來結束某些次要情節或關系。
當第三幕包含4個目标段落:
1、 一些重要的次要情節必須在必需場景之前結束。
2、 全新的場地元素或環境必須在故事解決之前得以建立。
第三幕包含5個目标段落比較少見,因為這把觀衆的耐心推到了極致,即任何一個如此長的解決必須有獨一無二的沖突的碰撞和出乎意料的結局。
以上只是電影劇本的英雄目标序列,在小說中同樣适用,但因為小說相當于電視劇一樣是長篇巨作,所有文中可能會有遠超于23的英雄目标序列,但大致故事結構是一樣的。
《将進酒》英雄目标序列範式
(因為目标序列過多,所以以典型事件作為代表)
淡入
第一幕
英雄目标序列#1:沈澤川入都受審,目的是求生,成功。
英雄目标序列#2:小福子案,目的是出寺,成功。
英雄目标序列#3:南林秋獵案,目的是站隊,站隊楚王。
英雄目标序列#4:分裂八大家,手段:用口舌說服奚鴻軒踢姚溫玉出局,失敗。
英雄目标序列#5:禦前行刺案,目的是晉升,成功。
英雄目标序列#6:疫病案,目的也是晉升,成功。
驚人意外#1:齊惠連紀綱失蹤,沈澤川的渴望得以揭示。
第二幕
英雄目标序列#7:沈澤川和奚鴻軒交涉,尋找齊惠連無果。
英雄目标序列#8:薛修卓搬空奚家銀庫。
英雄目标序列#9:沈澤川獲知薛修卓藏匿皇嗣。
英雄目标序列#10:啓東離北軍糧案。
英雄目标序列#11:搜查薛修卓宅子。
英雄目标序列#12中間點:阒都圍殺案,策舟再也沒有回頭路。
英雄目标序列#13:茨州剿匪戰。
英雄目标序列#14:建立茨茶槐商路。
英雄目标序列#15:敦州撫仙頂戰役。
英雄目标序列#16:智取三州收複中博。
英雄目标序列#17:蕭馳野經過奪回沙三營,圖達龍旗中埋伏等事獲得成長。
英雄目标序列#18:蕭方旭被殺,蕭馳野成為信的狼王。
驚人意外#2蕭馳野墜入茶石天坑。
第三幕
英雄目标序列#19:端州守衛戰。
英雄目标序列#20:姚溫玉舌戰群儒。
英雄目标序列#21:沈澤川對決薛修卓。
英雄目标序列#22:蕭馳野手刃阿木爾。
英雄目标序列#23:各人物收尾。
淡出
心得:
後面一部分沒有再仔細分析了,原因如下:
1、 內容實在太多。《故事策略》這本書是專門針對于電影篇幅設計的,而《将進酒》的篇幅相當于電視劇,英雄目标序列遠超過23個,所以整合成23也不完整。
2、 文中很多情節符合序列條件,卻不符合序列歸屬。更多的狀态是雜糅,或颠倒。雖然大致框架(骨架)完全符合,但目标序列作為文中的細節(血肉)卻不是一一對應,所以分析起來比較難。且我感覺将他們放在同一章就是三萬字也寫不完。所以我接下來打算仔細分析文中的目标序列,有多少就總結多少,把這一章的空缺補上。
3、 我能意會到沈澤川的情感屏障是什麽,但是我不知道該如何用語言表達。
這些都是學習寫作之前必不可少的工作。因為作為作者,要涉及到書中的每一個細節,可能我選擇這本包羅萬象、工程量巨大的書就是在自虐吧,但是等以後自己寫書的時候,寫大綱,這些都是想寫一本好書必不可少的工作,所以必須要克服。也說明我之前在寫章綱和總綱的時候工作做不到位,偷懶的下場就是後期一定會以更加耗時耗力的另外一種方式償還回來。
接下來的工作內容就是先總結目标序列必須包含的特征。
然後總結《将進酒》中所有的目标序列,找出與特征對應的點。
在總結一下感情線,人物成長弧,就是上面所說的主人公建立了怎樣的情感保護機制,然後如何化解它,最後不受制于它,變得強大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