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拉攏晉國
楚若跟東方陌走出去,其他三人見他們神色輕松,都笑着去鬧東方陌:“楚兄給東方兄送了什麽好禮?可得讓我們開開眼界,總不好我們在這裏白坐一場!”
東方陌笑道:“楚兄給了我一劑良藥,你們若是眼饞可以也問他要去。”
楚若坐在殷琅身邊,見他對戲臺上的《霸王別姬》很是癡迷,問道:“今日這戲殷琅兄覺得可好?”
殷琅點頭:“虞姬深明大義,跟楚霸王的感情也是可歌可泣。”
楚若卻諷笑:“一個連自己的女人都保護不了的男人,這不是可歌可泣,這叫窩囊沒用。”
殷琅臉色變了一瞬,又繼續看向臺上:“有些時候根本就沒有選擇。”
楚若盯着他說道:“若是我的女人,哪怕已到絕境,我也絕不會讓她做出如此選擇,那是一個男人的無能。”
殷琅瞳孔猛地一縮,楚若轉開頭看着臺上的虞姬拔劍自刎,輕嘆:“芳華早亡啊!這楚霸王最後也沒落到個好結果,被劉邦逼的自刎于烏江,所以說這男人啊,還是得有籌碼,否則就只能任人宰割,就連自己的女人也得拱手讓人。”
殷琅嘩啦一聲站起身,死死瞪着楚若:“你說什麽?”
原本正在說笑的三人都停下,莫名其妙看着他們這邊:“你們怎麽了?吵架了?”
“沒事,殷琅兄看個戲看激動了。”楚若不慌不忙的倒了一杯茶放在殷琅面前:“殷琅兄,不過是談論個戲本子,不必如此激動。”
殷琅重新坐下,卻再沒什麽心情看戲,他敢肯定楚若方才說的絕不是什麽戲本子,那邊其他三人又轉過頭繼續說笑,殷琅壓低聲音問道:“楚兄方才那話,不是無的放矢吧?”
楚若笑了笑:“我最近聽說了個故事,殷琅兄有沒有興趣聽聽?”
殷琅放下茶杯:“正好我也覺得這茶味有些淡了,聽聞楚兄那裏珍藏了上好的茶葉,不知舍不舍得請我去喝一杯?”
“自然。”楚若站起身,攔住清風跟明路的跟随:“你們在這邊伺候着就行。”
司炜跟夜闌奇怪的看着楚若跟殷琅的背影:“這楚兄今日是怎麽回事?難道只有你們兩個是他的好兄弟,我們二人是外人?怎麽這大禮就沒我們的份?”
東方陌笑道:“想是楚兄為你二人準備了更好的禮在後面呢,少安毋躁。”
楚若依舊讓墨香跟倚翠守在門外,慢裏斯條的煮了茶:“殷琅兄嘗嘗,我們楚國特貢的茶滋味如何。”
殷琅沒心情品茶:“比起茶,我現在倒是對楚兄口中的故事更感興趣。”
楚若也不賣關子,放下茶杯說道:“我也是從別處聽來的:有一小國,國中太子自幼與丞相之女定親,青梅竹馬相伴長大,互許終身,可奈何國中君王寵愛貴妃,貴妃生有一子,也看上了丞相之女的美貌,欲奪其為妻,貴妃因惦記丞相在朝中的權勢,便撺掇君王想要弟代兄成親,但丞相之女與太子感情深厚,死活不依,丞相亦在朝中極力反對,朝野上下議論紛紛,以至于貴妃母子名聲一落千丈。”
殷琅捏緊拳頭,眼底抽動了兩下,楚若看了他一眼,繼續講述:“丞相一家的舉動惹怒了貴妃,她怕丞相跟太子聯手,正好那時這個國家不敵另一強國的侵犯,同意投降為其屬國,為表示誠意,貴妃竟又撺掇君王要将丞相之女送去做美人,用國家大義逼她屈服,後又陷害皇後,逼的太子只能保全皇後而顧及不了未婚妻,就這樣丞相之女被送去做了美人,而那個太子也在三年後以質子身份被送去強國,只是今時已不同往昔,二人相對卻已經不能相認了。”
砰一聲,殷琅猛地站起身,因為動作太猛烈身後的椅子應聲而倒,他死死盯着楚若,雙目赤紅:“你是怎麽知道的?”
楚若瞟了地上的椅子一眼,淡然自若:“很難嗎?太子與丞相之女定親舉國皆知,只要有心,随便一打聽就能知道,殷琅兄以為大禹皇帝能接受淑妃娘娘,會不知道她曾與殷琅兄定過親的過往?”
殷琅拳頭握的死緊,嘴唇顫抖了兩下:“那又如何?”
楚若站起身走到他面前:“一個男人不在意女人的過往,只有兩個原因:一是他足夠強大,根本不将那些放在眼裏;二是他眼中根本就沒有那個女人,可天下誰不知道淑妃娘娘深受恩寵,誰都知道陛下喜歡她,大禹皇帝當然足夠強大,淑妃娘娘的過往于他而言壓根不用在意,可是他為什麽偏偏要把你弄來做質子?難道就是為了放在眼下添堵,還是為了看你跟淑妃娘娘愛而不得的痛苦?我想大禹皇帝應該沒這份閑心吧?”
殷琅一把揪住她的衣領,咬牙質問:“你到底想說什麽?”
楚若毫不在意,繼續說道:“大禹皇帝明明早就洞悉了你們的過往,卻全做不知,還有,他能統領諾大的江山,難道會監視不到自己的愛妃私下跟別的男人見面?稍微有心一點的男人都無法忍受自己的女人另會他人,更遑論他還是一國之君!可為什麽他至今都沒戳破呢?殷琅兄從來就沒想過這其中的緣由嗎?”
殷琅有些震驚的呆住,慢慢送開她的衣領,腦中快速轉動,越想越覺得後背發涼:“你的意思是?”
“大禹皇帝在意的從來都不是淑妃娘娘,他是要用淑妃娘娘來鉗制你,利用你國中的親弟弟與貴妃之子拼個你死我活,然後再讓你奪了皇位,只要有淑妃在,這晉國将來的國土還不是非他莫屬?這才是真正的李代桃僵計劃!”
殷琅倒吸口氣:“這不過都是你的猜測而已。”
“可這是最合理的猜測不是嗎?連我都能輕而易舉打探到的過往,大禹敢接納淑妃娘娘,他們能打聽不到?”楚若繼續坐下,嘆了口氣:“大禹連年征戰,雖說收服六國,但也早已被掏空了,若是再繼續征戰下去必定會拖垮江山,可就此收手再給六個屬國恢複元氣的機會,這也是大禹不樂見的,最好的辦法就是能兵不血刃的徹底收複其他六國,而內鬥則是耗損一個國家最好的辦法,鶴蚌相争漁翁得利,大禹想做的就是黃雀。”
殷琅也慢慢冷靜下來,扶起椅子坐回去:“你說的對,這的确是最好的辦法,可我已經讓出了太子之位,我母後也被貶為妃,只剩下我弟弟早已沒有跟貴妃之子一争皇位的能力,大禹皇帝這盤棋只怕是下錯了吧?”
楚若呵了一聲:“貴妃扶正不代表将來太子就一定會是她兒子,我們現在是屬國,若要立儲君必定是先上奏大禹的,到時候只要大禹一句話,就能把你弟弟推上儲君之位,貴妃必定不會甘心,到那時候才是真正的刀光劍影、不死不休,她會無所不用其極的替她兒子奪回儲君之位,大禹也必定會暗中相幫你弟弟,讓他能有跟貴妃之子相鬥的籌碼,等到雙方內耗的差不多,他們二人也就該死了,到時候再把你這個質子放回去,只要大禹握住一個喬珍兒,那時讓你往東你還敢往西嗎?”
殷琅咽了咽口水,想起昨日晉國的使臣朝拜他時,說起父皇順便寫了折子,上奏請立貴妃之子為儲君的事,身上驚出一層冷汗,慌亂的握緊茶杯:“楚兄今日告訴我這些,想必心中另有打算吧?”
楚若目光精厲的看着他:“要麽坐以待斃;要麽奮起反抗,為你跟心愛之人争取一次堂堂正正執手到老的機會,殷琅兄,你想怎麽選?”
“你是要結盟?”
“我們幾個屬國如今皆國勢虛弱,若單槍匹馬定然不是大禹的對手,只有結盟方才有與大禹對峙的實力,你我相識也不是一兩日了,我不信當初能替我出頭的殷琅兄,是個甘願卑躬屈膝、連自己女人都拱手讓人的軟骨頭!”
“你可有對抗大禹的計策?”
“當然,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殷琅沉默了一會兒:“此事我需要考慮一下。”
楚若點頭:“那我靜候殷琅兄的佳音!”
殷琅心不在焉的回到府裏,身邊的侍衛連忙回禀:“公子,使臣大人來半天了。”
殷琅走進房間,就看到他們晉國的一個使臣坐在那裏,見他進來連忙行禮,殷琅打發侍衛守在門外,這才問道:“出什麽事了?”
使臣湊近他:“公子,昨日關于要立貴妃之子為儲君的折子已經遞上去了,可是今日卻被大禹皇帝駁回了,說貴妃是妾室扶正,不合倫理,妾生子不能為儲,并且還因此駁斥了國君,還提議立咱們小公子為儲君呢。”
這個使臣是殷琅在晉國時的心腹,說起這事自然是幸災樂禍,興奮不已,然而殷琅想起楚若的猜測,霎時卻起了一身雞皮疙瘩:“竟然全被他說中了!”
使臣不解:“什麽說中了?”
殷琅搖頭,匆忙站起身往外走去:“你趕快回去,我有東西拉在楚國質子府了,要去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