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 17 章
—— 桃花桃葉亂紛紛,花綻新紅葉凝碧。
錢大娘正在做飯,石蓁蓁提着雞進到廚房,說明了來意。錢大娘和她寒暄了兩句,飯桌上放着一把打着花苞的芍藥,拿過來遞給石蓁蓁道:“院子裏的花兒長得太茂盛了,今兒我們家老頭子給修了修枝,剪下來這把芍藥,這個你拿回去插瓶也好,別嫌棄它沒開花。”
石蓁蓁見這把芍藥,有紅有白有紫,顏色特別好看,接過來笑道:“怎麽會嫌棄,謝謝錢大娘了。”石蓁蓁捧着這麽一大把的芍藥花苞回去,問趙嬸要不要屋子裏插一些,趙嬸拒絕了,“這麽鮮豔的花兒□□房裏,這花兒也得嫌棄我這張老皺巴臉,放你房裏吧,正襯你們這些年輕姑娘呢。”
然後問阿誠他也不要,石蓁蓁在自己的卧室插了幾枝,莫絕的房裏插了幾枝,又在書房插了幾枝。莫絕看她插瓶,笑問道:“隔壁錢大娘給你的?”
“對呀。”
“李先生種了一院子的花,錢大娘年年都給我們送一些李先生修下來的花枝。”莫絕看她把插花好像很有講究,疏落有致。便道:“你還學過插花?”
“嗯,以前跟我娘學過,不過我還沒學到家。跟我娘比起來,我插的花帶着一股俗氣。”石蓁蓁一邊拿着小剪刀修剪花葉,又去院子裏剪了一些石榴枝搭配,然後給莫絕看,“芍藥打團紅,萱草成窩綠。老爺,你看好不好看?”
“好看。”莫絕誇道:“往年趙嬸都是随便往花瓶裏一放,那花和葉子密密麻麻地擠在一起,一點兒美感也沒有。就算你插花手藝不到家,也比趙嬸強多了,我看着一點兒也不俗氣。”
把花瓶擺在桌案上,收拾好那些殘葉殘枝,石蓁蓁對莫絕道:“那是因為你沒見過我娘插的花。普普通通的山花野草到了我娘手裏都好像有了自己的性格,或孤傲、或淡薄、或濃豔。美人如花,花亦如美人,我娘的插花,便如同欣賞各有風情的美人一般。而我的插花,沒有自己的性格,便只是花。”
“讓你這麽一說,我可真好奇了。不過你也不用妄自菲薄,天長日久終有一天你插花的手藝會跟你娘一樣好的。”
石蓁蓁噗嗤一笑,“我可沒想跟我娘比,插花是生活情趣,若這都要比個高低,就什麽趣味都沒啦。”
莫絕翻了一個白眼,“切,我白安慰你了。”
第二天,石蓁蓁幫着趙嬸收拾那些青杏,拿了洗衣服用的那種大盆洗杏子。洗了第一遍水都黑了,因為是趙嬸準備給懷孕的女兒吃的,所以洗的格外仔細,來來回回洗了五六遍,那水才清澈,這時候已經過去半個多時辰了。然後又是切杏片、鹽漬、糖漬、控水、晾曬。等把這些杏子都處理完,一個上午就過去了。
石蓁蓁捶着腰嘆了口氣,本來做杏脯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可是這麽多的杏子處理完,什麽趣味都磨沒了,光剩下累了。石蓁蓁切實體會到在家的時候做什麽都是生活趣味,在外面做什麽都是過日子。
這日子如同流水一邊走過,石蓁蓁的話本也寫好了,話本拿去當地的書肆,因為她是第一次寫話本,而且還是一個女孩子,那些書肆的老板都不看好她。原本以為自己能靠買話本賺錢的石蓁蓁,被這種情況兜頭潑了一盆冷水。手帕荷包的單子也結束了,總共三十個荷包、五十條帕子,去繡坊交了單子,老板娘檢查過後付了工錢。她一共賺了七百四十文錢,
同時也到了月底,石蓁蓁從莫絕那裏領到了來到莫宅後的第一份工錢。因為她來莫宅不過七八天的功夫,所以只有二百七十文。所有的進項加起來她這個月總共賺了一兩又十文錢。将将把她買筆墨紙硯的錢給賺回來,石蓁蓁被這殘酷的現實逼得再次在她寫的日志上發出賺錢難的感嘆。
Advertisement
莫絕見她出去推銷話本,卻捧了一堆要抄寫的經書回來。便問道:“你這是準備抄經書了?”
“嗯,抄經書賺錢。”
“那你的話本呢?”
“沒賣出去。”石蓁蓁沮喪道:“老爺,你也看過我寫的話本,你也覺得不錯是吧?”
莫絕道:“是不錯啊,中間書生認錯人去參加招親比賽那段,特別出彩,既顯示了書生的才華,又設置了懸疑。”
石蓁蓁氣道:“可是那些書商都說我寫的沒味道,說什麽女人就不應該寫話本。”
莫絕聽了撫掌大笑。石蓁蓁瞪他,“老爺,你笑什麽呀?”
“你知道那些書商說的味道是什麽嗎?”
“什麽呀?”石蓁蓁皺眉奇怪道:“總不能是酸甜苦辣鹹吧?”
“是缺點顏色。”莫絕壞笑道:“市面上的話本哪本不寫風月私情?你寫的太雅了。”
石蓁蓁羞紅了臉,咬了咬唇一會兒後不服氣道:“難道雅也有錯嗎?”
“雅怎麽會有錯呢?只是這話本它本就是一件俗事,你寫的太雅了,這不矛盾了嗎?”
石蓁蓁聽了覺得莫絕說的有道理,可又氣惱自己話本賣不出去。反問道:“老爺,你早就知道我寫的話本不好賣,怎麽不早提醒我?”
“我怎麽提醒你?”莫絕聽了好笑道:“難不成教你在話本裏加點兒顏色?那不就成了教唆你了?!”
石蓁蓁捂臉,天吶,她無論如何都想不到她的話本賣不出去是因為這個。他們兩個在說什麽話題?她的面子裏子在莫絕面前都沒有啦。
莫絕看石蓁蓁害羞,便覺得極有意思。逗她道:“喂,你是在害羞嗎?”
“沒有!”石蓁蓁把手放下來一口咬定自己沒害羞。
莫絕覺得石蓁蓁嘴硬的時候更有意思了,追問道:“哦?那你剛才是在幹嘛?”
“我在思考。”
“思考?嗯,這可真是一個重要的事情。”莫絕裝模作樣的點頭肯定,“那你在思考什麽呀?”
“當然是怎麽掙錢了。”
“啊,這個問題确實值得你思考,距離一月之期已經過了三分之一了,你掙了多少錢了?”
“一兩又十文錢。”石蓁蓁苦着臉道,她把一半的時間用在了寫話本上,雖然早有藍本,可是一個字一個字寫出來也需要時間吶。
“差的有點多啊,你還是要想想別的辦法才行。”
石蓁蓁點頭,她是得想些別的辦法才行。
這天莫絕抽空去琴行買了一張古筝回來,讓石蓁蓁彈琴給他聽。石蓁蓁理好琴弦,問他想聽什麽曲子。莫絕問道:“有一首曲子叫《夏日荷風》,你知道嗎?”
石蓁蓁搖頭,“沒聽說過,是你們這裏流行的曲子嗎?”
莫絕的眼神中流露出回憶,他笑了笑道:“不是,是我姑姑沒出嫁的時候常彈的曲子,我姑姑嫁去漢中後,我就再沒聽人彈過了。”
石蓁蓁點了點頭,問道:“有曲譜嗎?我學會之後彈給你聽啊。”
“沒有。家裏沒人會彈琴,就沒那種東西。”莫絕笑了一聲,又問道:“《洞仙歌》會彈嗎?”
石蓁蓁搖頭,莫絕再道:“《寒鴉戲水》呢?”
石蓁蓁再次搖頭,然後道:“老爺,你點的這兩首曲子難度太大了,我還沒學到那裏呢。”
“那你會彈什麽曲子?說來聽聽。”
石蓁蓁想了想,把自己會彈的那些比較出名的曲子報了出來,“蔔算子、一剪梅、高山流水、紫竹調、梅花三弄、長相思,這些我都會。”
莫絕便點了一首梅花三弄,因為家裏有琴了,莫絕晚飯後的節目便從讓石蓁蓁他讀書,變成了石蓁蓁彈琴給他聽。
窗外夜色沉沉,窗內燭火輝煌,佳人靜坐撫琴。琴音如水,細細長流。莫絕趴在書桌上看着彈琴的石蓁蓁,不覺癡了。天下女子各有性情,什麽樣的人家會養出石蓁蓁這樣活潑可愛又堅強伶俐的女子呢?
眼看着快到端午節,要包粽子吃了。趙嬸泡了十斤糯米、五斤黃米、還有粽子葉和紅豆、芸豆準備包粽子。
作為一個小丫環,石蓁蓁也來學習怎麽包粽子。可是那粽子葉在她手裏一點都不聽話,趙嬸包一個粽子用上五六片葉子就可以做一個粽子筒,把那些米、紅豆、蜜棗包的嚴嚴實實,一粒米都掉不出來。可是她學着趙嬸的樣子卷了一個粽筒插葉子,□□片葉子都包不嚴實,最後給把粽子葉擰起來打結的時候,那米全都從縫隙裏跑了出來,這種粽子一下鍋煮還不得散架了?
趙嬸看她這個樣子,笑道:“你放那麽多粽子葉怎麽紮的起來?粽子葉太多,一擰就太厚了不好打結啊。”
“可是我怕粽子葉太少了,那米從縫隙裏跑出來。”
“你看我就幾片粽子葉,這米不是沒跑出來嗎?”趙嬸說着又包好了一個粽子放到笸籮裏。
“可是我不知道為什麽,插粽子葉的時候還好好的,慢慢地就有縫了。”石蓁蓁說着又卷了一個粽子筒插粽子葉,可還是弄不好。
趙嬸用圍裙擦了擦手,站起來道:“你等會兒,我給你拿個東西來。”
過了一會兒,趙嬸回來遞給石蓁蓁一個縫厚衣服時用的頂針,“你用這個箍住那個粽子筒,然後插葉子就容易了,試試看。”
石蓁蓁接過頂針,又卷了一個圓錐形的粽子筒,然後放進頂針裏箍住,然後一片一片地往粽子筒裏插果然輕松很多。不過她速度依舊很慢,她包一個的功夫,趙嬸三個粽子都包出來了。
包着粽子,石蓁蓁想起在家的時候,也會包鹹鴨蛋粽子,便問趙嬸,“趙嬸,家裏有鹹鴨蛋嗎?”
“有啊,你想吃鹹鴨蛋啊?”
“不是,我想包幾個鹹鴨蛋黃粽。”
趙嬸一聽就不同意,“瞎胡鬧什麽?那鹹鴨蛋包的粽子怎麽吃啊?鹹不鹹甜不甜的,別糟蹋東西。”
“很好吃的。”石蓁蓁努力讓趙嬸接受鹹鴨蛋粽,“江南那邊就包鹹口的粽子,不光有鹹鴨蛋黃粽,還有鹹肉板栗粽,還有火腿粽、臘肉粽等等很多花樣。”
趙嬸越聽石蓁蓁說臉上的表情越嫌棄,“那肉還能包進粽子裏?油膩膩的,一聽就不好吃。”
“那油都滲進了糯米裏,不油膩的,其實味道還不錯。”
可無論石蓁蓁怎麽說,趙嬸都沒辦法接受,石蓁蓁想包幾個鹹鴨蛋黃粽的想法只能打消掉了。
煮好了粽子,大家一起吃粽子的時候,趙嬸自然而然地說起石蓁蓁想包鹹鴨蛋粽子的話,撇撇嘴道:“怎麽會有鹹粽子這種東西?粽子就應該吃甜的,紅棗花生紅豆配糯米,鹹鴨蛋和鹹肉配糯米那能吃啊?”
莫絕聽了笑道:“怎麽不能啊?趙嬸你做的荷葉糯米雞不是挺好吃的嗎!”同時他注意到石蓁蓁的表情有些低落,心想因為吃不到喜歡的粽子就不高興了?怎麽跟個小孩子似的。雖然有些孩子氣,但蠻可愛的。
趙嬸語塞,又嘴硬道:“那荷葉糯米雞是菜,這粽子又不是菜,這倆不一樣。”
莫絕和石蓁蓁笑笑不和趙嬸擡杠,莫絕對趙嬸道:“趙嬸,我還沒吃過鹹鴨蛋粽子呢,蓁蓁說好吃,我就想嘗嘗了,累你再包些鹹鴨蛋的粽子呗。”
莫絕發話了,趙嬸再不樂意包也得包一些。等趙嬸重新泡了米和葉子,包好煮好後,莫絕拿了一個吃,然後又讓趙嬸也吃。
趙嬸不大樂意,就是認定了鹹粽子不好吃,莫絕勸她,“好不好吃嘗過後才知道啊。”
阿誠也拿了一個吃,“活了十幾年,這還是第一次吃鹹口的粽子,還真有些不習慣。”
莫絕道:“突然換口味難免不習慣,不過我覺得味道還行,明年還可以再接着包。”
而石蓁蓁吃到愛吃的鹹鴨蛋粽子,心裏別提多滿足了。莫絕看她吃的開心,問道:“怎麽樣?趙嬸包的跟你以前在家吃的味道像嗎?”
石蓁蓁笑道:“不大一樣,但是一樣的好吃。”
作者有話要說: 我是北方人,從小吃的就是甜粽子,長大了去了南方,我第一次買鹹肉粽,當時吃的第一口我就吐了,那肥肉太膩了,我是從小吃肥肉就吐的人。不過鹹鴨蛋的粽子倒是蠻好吃的,我喜歡那個鴨蛋黃,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