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章節
其妻有雒氏。”
這是殺河伯奪妻的後羿。這裏的“有雒氏”就是大名鼎鼎的洛神宓妃。傳說宓妃是伏羲的女兒,曹植《洛神賦》:“黃初三年,餘朝京師,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後羿似乎成為上古時期的英雄代表。
關于後羿的傳說的這三個版本,每個版本中都有一個美豔萬方的女人。她們分別為嫦娥、玄妻、宓妃。嫦娥和宓妃可能家喻戶曉,因為她們都被美化為神,世世代代受後人膜拜。可是嫦娥和宓妃再美好,也只是傳說, 而玄妻卻見于正史。她被後羿搶來,又和後羿的宰相寒浞同謀殺死後羿,成為寒浞的妻子,她一生經歷了三個男人,又參與陰謀,不是人們想像中那麽聖潔,因而不被後世所推崇,逐漸被人們遺忘。
在“少康複國”的這段歷史中,還有一位女性她叫女艾。
話說,太康被後羿篡位,逃到了陽夏(今河南太康縣)病死在那裏。之後,後羿扶立仲康為傀儡。仲康不久駕崩,後羿幹脆趕走仲康的兒子相,自立為王。後羿又被寒浞所殺。被後羿驅逐的仲康之子相投靠同姓的斟灌氏和斟尋氏。寒浞怕相的勢力壯大,回來複興夏朝,就派大兒子澆帶兵去進攻斟灌氏和斟尋氏,殺死了相。相的妻子後缗有孕,她躲開澆的搜捕,逃了出來,投靠自己的娘家有仍氏。有仍氏,是一個小部落,地處現在山東省濟寧縣一帶。相的妻子生下一個兒子,取名叫做少康。
幾年後,寒浞的兒子澆殺死父親篡位當上國君。
再說,少康他自幼才識過人,又發憤圖強,後來得到虞舜的後代有虞氏的賞識,将女兒嫁給他,并且給他一塊封地,和五百名士兵。夏少康在岳父虞侯的鼎力支持下,發展生産,吸附忠于夏氏的親信,很快發展壯大。聯合各諸侯消滅澆奪回王位。
女艾(又做女歧),《左傳哀公元年》:“(少康)使女艾諜澆,使季杼誘豨,遂滅過戈,複禹之績。”這是史料關于女艾的記載。就是說,少康派女艾到澆身邊當間諜,掌握澆的動向,一次,少康派人刺殺澆,結果殺手拎回人頭,打開包袱一看,竟然誤殺了女艾。
屈原《天問》:“女岐縫裳,而館同爰止,何颠易厥首,而親以逢殆。”
意思是:女岐為少康縫衣裳,并同他一起住宿,為什麽少康卻砍下女岐的頭,親信之人反而遭殃?
屈原《天問》裏還有:“女歧無合,夫焉取九子”
王逸《楚辭章句》:“女歧,神女,無夫而生九子也。”女歧無夫而生九子,被稱為“九子魔母”,“九子魔母”是中國民間主掌生息的女神,傳說就是女艾的化身。
九子魔母在唐代以前的名氣并不大,到唐代時,香火卻忽然旺盛起來。在唐人小說中,九子魔母或為年輕嬌豔的美女,或為妖媚豐腴的美婦,風流多情,美豔萬方。
50
50、婦好 ...
Advertisement
婦好: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據可查的女将軍
婦好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生活于公元前12世紀的前半葉,武丁重整商王朝時期,婦好是我國最早的女政治家和軍事家。婦好并不姓婦,從其墓中挖掘推斷她的名字應該是叫“好”,她的父姓是一個亞形中畫兕形的标志,當她嫁給武丁成為王後,武丁給了她封地,在她的封地上,她得到了“好”的氏名,尊稱為“婦好”,或者“後婦好”,婦好的廟號為“辛”,商王朝的後人們尊稱她為“母辛”或“後母辛”。她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據可查的女英雄。
商朝的鼎盛時期就是商高宗武丁時代。武丁通過一連串戰争将商朝的版圖擴大了數倍。而為武丁帶兵東征西讨的大将就是他的王後婦好,甲骨文記載,有一年夏天,北方邊境發生戰争,雙方相持不下,婦好自告奮勇,要求率兵前往,武丁猶豫不決,占蔔問天後,同意派婦好出兵,結果婦好凱旋歸來。此後,武丁就讓她擔任軍隊統帥。
據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蔔辭記載,有一次,武丁親征巴方,令婦好設伏兵,巴軍中伏,為婦好所殲滅。那時社會生産力很低,戰争的規模應該還很小。但根據甲骨文記載婦好攻打羌方的時候一次帶兵就達到一萬三千多人。甲骨文蔔辭還有關于婦好多次受武丁派遣帶兵打仗的記載,北讨土方族,東南攻伐夷國,西南打敗巴軍,婦好先後打敗了周圍二十多個方國(獨立的小國),為商王朝拓展疆土立下汗馬功勞。
婦好不但能帶兵東征西讨,而且還是國家的祭司,經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靈等各類祭典,又兼任占蔔之官,刻寫蔔辭。在保存下來的甲骨文中,有些蔔辭甚至是婦好親自手刻的。商朝是個迷信鬼神的國家,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婦好又會打仗,又掌握了祭祀與占蔔的權力,其在商王朝的權力和地位可想而知。
商高宗武丁前後立過三個王後,婦好是他的原配。而最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武丁授予婦好獨立的封邑,婦好并不和武丁住在一起,而經常待在自己的封地裏。這種現象在後來的中國歷史上再也沒有出現過。不過在當時這似乎是個普遍的現象。武丁手下的老婆兼女将除了婦好應該還有好幾個,有名字記載的還有一位叫婦邢的,地位僅次于婦好,也曾多次率領軍隊遠征,同時為武丁管理農業和內政。她被封在井方,也就是今天的河北邢臺。
河南安陽發掘的婦好墓,現今出土的甲骨文,關于婦好的生卒年代和死因沒有明确記載。
有一種資料說婦好死于公元前1200年,死因不明。但戰死或受傷不治而亡的可能性最大,因為那時作戰和大規模械鬥差不多。安陽的婦好墓出土的數件武器中有一把龍紋大銅钺和一把虎紋銅钺。因為上面刻有“婦好”字樣,可以斷定是婦好生前曾使用過的武器。這兩件武器應該是商朝王權和軍權的象征,一件重8.5公斤,另一件重9公斤。婦好使用如此重的兵器,可見其武藝超群,力大過人。而在婦好之後的中國女将,就再也沒有使用大斧的了。
保存下來的甲骨蔔辭顯示,武丁很倚重婦好,他經常向鬼神祈禱婦好健康長壽。然而,婦好還是先他而去了。婦好死後,武丁十分痛心,把她葬在今河南安陽小屯村西北約100米處。婦好死後,武丁十分悲痛,每有軍事行動,常通過祭祀祈禱婦好在天之靈助戰,這也反映出婦好生前的名字,已經足以威懾敵人。婦好有獨葬的巨大墓穴,而且享受獨祭的隆禮,這在商朝是很少見的。
一九七六年在河南安陽殷墟發現的“婦好”墓,墓葬被發掘,保存完好。除發掘出大量青銅器外,其中所出玉器共755件,是商代玉器出土最多、最集中的墓,另有63件石器、47件寶石器及象牙雕刻等物。使這位湮滅三千多年的女政治家和軍事家的事跡,重見天日。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認為應該給予這位古代的傑出婦女以應有的歷史地位。
公元前十二世紀時,正是中國殷商之期。由于頻繁的戰亂,商王朝留給今人的痕跡已經非常稀少,但是就在這些為數不多的遺物中,卻有相當一部分屬于這位特殊的女人。武丁見于史料的“諸婦”多達六十多位,其中有三人擁有王後的地位,婦好則是第一位。在現存于世的甲骨文獻中,“婦好”的名字頻頻出現,僅在安陽殷墟YH127甲骨穴中出土的一萬餘片甲骨中,她就出現過兩百多次!而且武丁在這些占蔔中向上天祈告的內容,包括婦好的各個生活側面:征戰、生育、疾病,甚至包括她去世後的狀況等等。
51
51、鄧曼 ...
鄧曼:楚國第一位賢明的國後
鄧曼,鄧國人,曼姓,史稱鄧曼,《國語齊語》稱楚曼,鄧國國君之女。《左傳莊公六年》載,公元前688年(楚文王二年),楚文王讨伐申過鄧,鄧祈侯說是“吾甥(鄧曼為楚文王母)也”,于是設宴款待楚文王。鄧曼是楚國歷史上一位享有盛譽的賢明國後。
熊通在位時,楚國強大,要求周王提高楚國的爵位,周王堅決拒絕,熊通一氣之下自立為王,與周室分庭抗禮,是為楚武王。
鄧國,歷史悠久,西周初年即已存在。故城在今湖北襄樊市西北,一說即今河南鄧縣(鄧州市)。因其地處楚國北上争霸要沖,故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