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章節
今河南鄧縣),專朝政。封同父弟芈戎為華陽君;封一子王子悝為高陵君,後又封于鄧(今河南孟縣西);另一個親兒子公子市,封為泾陽君,封地在今陝西泾陽,後來又換了一塊封地是宛(河南南陽)。合稱“四貴”,富于王室。秦昭王四十一年(前266)用範雎為相,她失勢,次年十月去世,埋葬在芷陽郦山。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其子惠文即位,時年一十七歲,殺商鞅,任用公孫衍為大良造。公孫衍在雕陽(今陝西鄜縣北)大敗魏軍。張儀來到秦國,憑縱橫家的謀略取代公孫衍,公孫衍被迫離開秦國去了魏。秦惠文君十四年,改稱為王。基于秦國的強大,楚懷王想結盟秦國,把風華絕代的芈八子嫁到秦國,成了秦惠文王的妃子。芈八子兩個弟弟芈戎和魏冉,還有一個親戚向壽也随她來到秦國。
芈八子為太後,定名號為“宣”。宣者,大玉也(璧大六寸為宣),布新也,合起來是“大玉布新”之意。芈八子成了宣太後。
經過長達三年史稱“季君之亂”的王位争奪戰,魏冉所代表的公子稷一方最後勝出,由于秦宣太後在助子奪位的過程中,明智地創立了将軍一職并由魏冉擔任,她對親黨的合理利用得到了回報,嬴稷托母親和舅舅的洪福,成為新一任秦王。
而倒黴的公子壯、惠文後,以及惠文王其他的兒子們,都被魏冉殺得幹幹淨淨,武王後也被趕回了娘家魏國,真是倒黴。——本來按照嫡長之分,怎麽說也輪不着芈八子這個小小姬妾的兒子繼位,可是權力向來青睐有智慧有膽識的人,所以芈八子終于翻了身,并且成為了堂堂的秦國宣太後,她的兒子嬴稷也成為了秦昭王。
關于芈八子,有歷史翔實記述的有三個經典片段。
第一:秦昭王元年(公元前306年),楚國圍困韓國雍氏(今河南禹州市東北)長達半年之久,韓國派了使者向秦國求救,一撥又一撥,接連不斷,歷史誇張地說那些後面的使者可以見到前面使者的車蓋,但是秦軍就是不出崤關。韓國遂派了尚靳出使秦國,尚靳對秦昭王說,和平時期韓國為秦國的屏障,戰争時期就像排頭的大雁,現在韓國有難,秦軍竟不去救。唇亡而齒寒,希望大王考慮。在一側聽政的芈八子聽得高興了,說韓國的使者來得多了,只有尚先生說的有道理。于是招尚靳進入內室,用一定十分調侃諧谑的口氣對尚靳說,
“妾事先王也,先王以其髀加妾之身,妾困不疲也;盡置其身妾之上,而妾弗重也,何也?以其少有利焉。今佐韓,兵不衆,糧不多,則不足以救韓。夫救韓之危,日費千金,獨不可使妾少有利焉?”
大致意思是:先王把大腿搭在我身上,我就會覺得很累;但他整個身子趴在我身上,我卻一點也不感到壓迫,為什麽呢?因為那對我有利啊。現在你要我去救韓國,兵不衆,糧不多,就不足以救韓;反過來說,要救,必日費千金,你這就是不能對我有利啊。
芈八子當着外交使節說出的如此露骨的話,而且見之史冊,語出驚人,在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兩千年後,清代著名詩人、官至刑部尚書的王士桢對芈八子這段話憤慨不已,說:此等淫亵語,出于婦人之口,入于使者之耳,載于國史之筆,皆大奇!
第二個:公元前三一一年秦惠文王死時,宣太後才三十來歲。宣太後成為北戎義渠王的情人,《史記匈奴列傳》記載:秦昭王時,宣太後與義渠王亂,有二子。
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二七二年),宣太後和義渠王都年近古稀,已是老太太的芈八子邀義渠王到甘泉宮相會,芈八子冰冷而決絕地将義渠王斬殺掉,并立刻派兵滅掉了戎狄,将甘肅、寧夏一帶原屬義渠王的領地全部收歸大秦。
司馬遷說,芈八子為義渠王生有兩個兒子,但有關史冊卻并沒告訴我們這兩個兒子的下落。或是夭折;或是被殺;或是隐姓埋名的生活下去。
第三:芈八子的晚年,範雎以“遠交近攻”的大策,蠱惑秦昭王破除母親的幹預,集中王權,獨霸朝綱。一舉打破了宣太後統治權力網,結束了他們執掌秦國三十多年宣太後自治時代。兩個弟,兩個兒子都被趕回封地,芈八子退回後宮頤養天年,老太太選了一個叫魏醜夫的年輕後生随身侍奉。她重病卧床時,竟留懿旨:為我葬,必以魏子殉。
魏醜夫求救于庸芮。庸芮勸說太後說:“人死後沒有知覺,那麽您讓魏醜夫殉葬豈不是白白犧牲了他的的性命,豈不枉費了你們之間的情義。假如人死後有知覺,那麽先王(秦惠文王)這幾十年來,在地下,也積攢了足夠多的怒火,太後您去了陰間,補救還來不及,哪還能把喜歡的人帶在邊?你又置先王于何地。”
芈八子說,說得倒也是啊。
Advertisement
芈八子對放蕩的私生活不遮掩,不避諱,甚至對庸芮絲毫不含蓄說她,一點不惱怒,不發火,敢作敢當,沖這一點她也是女中豪傑。
她最後終于還是決定不要魏醜夫陪葬了。
秦昭王四十二年(公元前二六五年),芈八子過世,享年七十五歲,葬在陝西芷陽郦山。
那位有智慧,有膽識,又開放的秦國太後、昭襄王的母後芈八子,是女主垂簾聽政的先行者,其對秦國的貢獻可以彪炳史冊,成為後世的垂範。
《史記》在《秦本紀》、《穰侯列傳》、《匈奴列傳》中有詳細記載。
《戰國策》也有關于芈八子的記載。
49
49、兩個女人與夏王朝的更疊罔替 ...
兩個女人與夏王朝的更疊罔替
夏代留給後人的史料如鳳毛麟角,大禹之子啓建立夏朝,還是屬于口口相傳的傳說。夏朝從禪讓制變成世襲的“家天下”,其中有過波折和反複。
“後羿射日”以及後羿和嫦娥的恩怨情仇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而嫦娥的故事終究還是一個傳說,可歷史記載卻有一個超級美女與後羿息息相關,她就是玄妻。
《幼學瓊林》裏有句話:“玄妻發光可鑒,绛仙秀色可餐。”從這句話,大家知道了這位叫“玄妻”的美女有一頭光可鑒人的長發。玄妻的記載還見之史料,據《左傳昭公二十八年》記載:
“昔有仍氏生女,湛黑而甚美,光可以鑒,名曰玄妻。樂正後夔取之,生伯封。實有豕心,貪婪無厭,忿類無期,謂之封豕。有窮後羿滅之,夔是以不祀。”
這段話的意思是:從前有仍氏生了個女兒,頭發稠密而烏黑,而且很美,光澤可以照人,取名玄妻。樂正後夔娶她為妻,生下伯封,(伯封)性情跟野豬一樣,貪婪而無滿足,兇暴而無限制,所以大家叫他封豕,就是大豬的意思。有窮氏的後羿滅了封豕,後夔因此而斷了祭祀。據《史記》記載夔是掌管典樂,後來又掌管桑林祭祀,封為伯爵,官居樂正為八伯之一,諸侯稱之為“封伯”,封伯娶了玄妻,玄妻生下兒子即伯封。夔死後,夏後氏啓讓伯封世襲了樂正之位。
後羿操縱仲康為傀儡,伯封卻一心擁立仲康,後羿起兵征讨封國。伯封被羿射殺。為了洩憤,後羿将伯封剁成肉醬,又用伯封祭天,以此來威逼仲康讓位。
這次戰争讓後羿奪得王位,還俘獲了一位美豔無雙的女人——後夔的遺孀玄妻。後羿貪圖玄妻的美色,将其據為己有。玄妻表面上順從後羿,心底卻暗藏深仇大恨。為了給兒子伯封報仇,她忍辱負重,暗中串通心懷叵測的宰相寒浞,又請來伯封的同族逢蒙相助。經過周密的策劃,終于将後羿殺害。
後羿死後,寒浞登上了天子寶座,玄妻成為寒浞的王後。玄妻為寒浞生下了兩個兒子,其中有個名叫澆,傳說澆是個大力士,他後來弑殺了君父自立為王,被少康所滅,夏朝歷史上有名的“少康複國”講的就是這段歷史。伯封對夏朝有舍生取義之功,少康封伯封之子于封邱(今開封一帶),統領封人,承繼祖業。
上古關于後羿還有兩個版本:王逸的《楚辭章句》:“淮南言堯時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堯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烏皆死,堕其羽翼。”
傳說堯時,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堯命令後羿射日,後羿射落九個太陽。太陽中的九只金烏都死了。這是射日的後羿。
王夫之的《楚辭通釋》:
“河伯,古諸侯,同河祀者,羿射殺河伯,而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