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章節
高人。弄玉可以不在乎別人的輕視與嘲笑,簫史卻不能。能夠吹奏得出世間難得妙曲的人,簫史其人必定是脫俗而高傲的。
在弄玉的眼中,蕭史是她的愛人,是她的知音,是她生活的全部;在別人的眼中,可能蕭史除了吹簫別無所長。更何況,秦地人粗犷豪放,他們欣賞不了過于婉轉優美的簫聲,也可能直接把它指斥為鄭衛的靡靡之音,只會敗壞秦人尚武的民風。
蕭史斷然受不了別人的漠視和不屑,更受不了寄人籬下的富貴生活。
再甜蜜的愛情也有冷卻的時候,而世俗的眼光卻一日比一日刻薄。
終于有一天,蕭史不願再忍受世俗社會的冷眼,直接向弄玉攤牌。
要麽,他們倆一起出奔,去過清風明月般逍遙自在的生活;
要麽,他獨自離開;
要麽,弄玉請她的君父殺了他。
弄玉的心裏自然是說不出的痛苦,一邊是親人,一邊是愛人。弄玉面對痛苦的抉擇,肯定有過掙紮。最後她還是選擇與蕭史私奔,從此銷聲匿跡。
秦穆公所受的打擊是可想而知的,自己已經一把年紀,從小悉心呵護的愛女,不告而別,現在世事紛亂,弄玉少了自己豐滿羽翼的保護,她安全嗎?能過得衣食無憂嗎?能過得幸福快樂嗎?
然而弄玉她離去了,至此再也沒有弄玉的點滴消息,更別想能見上一面,秦穆公一定帶着很大的擔憂和遺憾離開人世。
堂堂的公主與人私奔,對一個君王來說,是個多麽不體面的事,秦穆公如何給天下的子民一個交代。悵然無助之際,悲戚的秦穆公,他編造一個美麗的傳說,使人們相信,他的女婿是神仙,她的女兒由龍鳳接引,随着丈夫成仙去了。并在少華山立蕭女祠,只為給天下人一個體面的說法。卻給後人留下一段令人心醉的傳奇。
44
44、芳名永駐 ...
樊姬,樊國之女。樊國歷史也很悠久,近年在河南信陽市郊發現有樊君夫婦墓,故樊國地域在信陽一帶。據《史記楚世家》、《韓詩外傳》和《古列女傳賢明傳》等記載,楚莊王年輕即位,左抱鄭姬,右抱越女,坐鐘鼓之間,日夜為樂。又好狩獵,三年不理朝政。忠臣伍參力谏,樊姬也屢屢勸誡,楚莊王不聽。樊姬乃不食狩獵之食物,朝臣蘇從又冒死力谏,楚莊王才罷淫樂,聽政,從此楚國政治煥然一新,迅速崛起。
楚莊王是知人善任之君王,在位二十三年中,曾任用過六位令尹。其中孫叔敖是這些令尹中之佼佼者,而其得以出任,據說是得虧于樊姬薦賢之力。
Advertisement
且看《楚史梼杌》一段記載:
莊王聽朝罷,樊姬下堂而迎之曰:“何晏也!得無饑倦乎”莊王曰: “今日聽忠賢之言,不知饑倦也。”樊姬掩口而笑,王曰:“何也?”姬曰:“妾得尚湯沐,執巾栉,振衽席,十有一年矣,妾未嘗不遣人梁、鄭之間,求美人而進于王也。與妾同列者十人,賢于妾者二人,妾豈不欲擅王之寵哉 不敢私願蔽衆(美),欲王之多見則娛。今沈令尹(虞丘)相楚數年矣,未嘗見進賢而退不肖也,又焉得為忠賢乎?”莊王旦朝,以樊姬之言告令尹,令尹避席而進孫叔敖。叔敖治楚三年而楚國霸。
這段話翻譯過來就是:楚莊王散朝很晚。樊姬下殿來迎接他,問:“為什麽散朝這麽晚?也許饑餓疲倦了吧?”楚莊王說:“跟賢人在一起,就不知道饑餓疲倦了。”樊姬問:“大王所說的賢人是誰啊”楚莊王說:“是虞丘子。”樊姬聽了,掩着嘴笑起來。
楚莊王問:“你笑什麽呢”樊姬說:“虞丘子算是賢臣了,但不能說是忠臣。”
楚莊王問:“為什麽這樣說呢”樊姬說:“我伺候大王十一年了,派人到梁國、鄭國、等地尋求賢女獻給大王,現在比我賢良的有兩人,跟我并列的有七人,我難道不想獨占大王的寵愛嗎我聽說堂上女子多,就可以用來觀察她們的才能,我不能固守私情蒙蔽國事,想讓大王多見到一些人,了解別人的才能。我聽說虞丘子擔任楚國丞相數年,沒有聽說他推薦賢人斥退不賢的人,這樣做是蒙蔽國君而堵塞賢人進身的路。知道賢人不推薦,這是不忠;不知道那些人是賢人,這是不智。我笑這些,不也是适宜的嗎!”
第二天,楚莊王把樊姬的話告訴了虞丘子,虞丘子離開座位,不知道怎麽回答。于是讓出自己的房子,派人去迎接孫叔敖,把他推薦給莊王,楚莊王讓孫叔敖擔任令尹,治理楚國三年,楚莊王得以成為霸主。
《韓詩外傳》還另加有一段記:
“楚史援筆而書之于策日:楚之霸,樊姬之力也。詩曰:百爾所斯,不如我所之,樊姬之謂也。”
楚莊王是名垂千古的賢君,樊姬又佐楚莊王有功,故荊楚人對她懷念至深,幾乎到了家喻戶曉的地步。其墓在楚都紀南城西南拍馬山,因離荊州城九裏路,又叫“九裏冢”,墓葬邊長約15米,呈正方形土臺,雖經歷兩千多年的風雨,封土仍高達10餘米,墓周圍松柏肅立,郁郁蔥蔥,遠遠望去,芳草如茵,翠綠一片。是楚國遺留下來的一座珍貴的楚國婦女墓葬。
唐代詩人張九齡在《樊姬墓》:
楚子初呈志,樊姬嘗獻箴。
能令更擇土,非直罷縱禽。
唐詩人周昙《春秋戰國門樊姬》:
側影頻移未退朝,喜逢賢相日從高。
當時不有樊姬問,令尹何由進叔敖。
樊姬之賢,成為後世賢內助的理想标準。西漢成帝之妃班婕妤的賢德有口皆碑。漢朝時 皇帝在宮苑巡游,常乘坐“辇”裝飾華麗,前有兩人牽拉;而皇後妃嫔所乘坐的車僅有一人牽挽。為了能與班婕妤形影不離,漢成帝命人特制一輛較大的辇車,以便同車出游。但班婕妤卻拒絕了漢成帝的美意。她說:“看古代留下的圖畫,聖賢之君,都有名臣在側。夏、商、周三代的末主夏桀、商纣、周幽王,才有嬖幸的妃子在旁邊陪坐,最後他們都落到國破家亡的境地,我如果和皇上同車進出,那就跟他們淪為一類了,實在令人凜然而驚!”太後王政君聽說此事之後非常高興,對左右親随說:“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在這裏,王政君把班婕妤與樊姬相提并論,以此作為給這個兒媳的最大嘉勉與鼓勵,可見樊姬賢德之名的廣泛影響。
還有一則樊姬力勸楚莊王的故事。
據傳當時有一架名為“繞梁”的古琴驚現于世。“繞梁”的典故出于《列子》,說的是周朝韓國有一個著名的歌女韓娥,在去齊國的途中盤纏用光,萬般無奈之下,于雍門賣唱求食。她的歌聲凄美動聽,催人淚下,使聽者無不癡迷感動。韓娥離開之後三天,人們仿佛還聽到韓娥的歌聲回蕩在屋梁之間,令人回味。
而此琴以“繞梁”為名,可見其音質之優美世所罕見。“繞梁”古琴落到楚國華元手中。為了讨好楚王,華元将此琴獻給楚莊王。楚莊王得到“繞梁”以後,彈琴作樂,如癡如醉,有一次竟連續七日不曾上朝,不理朝政。樊姬見此情景十分着急,便不顧後果,直斥楚莊王過失:“大王過于沉淪音樂了!當年的夏桀沉迷于‘妹喜’之瑟,而招致喪國之恨;商纣王醉心于莺歌燕舞,而致焚身鹿臺。而今大王因為喜歡琴聲而七日不臨朝,難道是願意喪失國家和性命嗎?”
楚莊王聞言十分慚愧。為了徹底抗拒“繞梁”的誘惑,楚莊王忍痛命人用鐵如意将琴身捶為數段。
看來那句話不假:每個成功男人背後,都有一個賢惠的女人。
45
45、子見南子 ...
﹝一﹞南子其人
南子,宋國的絕色美女。衛國國君衛靈公的夫人。
南子的丈夫衛靈公是一個絲毫不避諱自己有同性戀傾向的人,坦誠的可愛。他寵愛男寵彌子瑕(在韓非子的著名《說難》中被當作實例提起)。南子在宋國時,與公子朝自由戀愛。公子朝是個超級美男子,與南子是一對璧人,恩愛無比形同夫妻。後來衛靈公不知用什麽辦法娶了南子,立為夫人。誰也不知道他是寵愛南子愛屋及烏,還是垂涎公子朝的姿容,反正他做出讓人不可理喻的事——經常把南子的初戀情人朝召入衛國王宮中。
《東周列國志》說:
“衛靈公外嬖子暇,內懼南子,思以媚之,乃時時召朝與夫人相會。”
書中認為衛靈公是取悅南子才時時召公子朝入宮,也許更大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