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章節
更不能失去母親。請夫人回國再與國君商量如何更好更有效的救助衛國。”
我被他們挫中軟肋,想起我年幼的孩子,我怎能忍心舍棄他們去赴死。如果今天我執意前往漕邑,我将永遠不能再回許國,我的孩子不但失去我的庇護,還可能遭到國君的遷怒,別說保住世子之位,甚至在王宮裏都難立足。
我內心洶湧澎湃,艱難的抉擇,讓我焦躁。
想起母親,她一生都在盡力地庇護我們,我現在也是母親,我怎能棄他們不顧。
我沮喪地調轉馬頭,往回走,正值暮春時節,兩邊的麥田裏的麥苗長勢正旺,陣陣風吹過,麥田裏的麥苗像波浪一樣,此起彼伏,正像我此刻的心情,我任随馬在大道邊,邊走邊吃。
我在馬背上陷入沉思,即使我不能回漕邑祭悼哥哥申,寬慰三哥燬,我至少應該告訴他,我在心裏對他的支持和挂念,于是我寫了一首詩,名曰《載弛》,派人奔赴漕邑,表達我的哀思。
衛國一直期盼齊桓公能出兵打敗北狄,拯救衛國于危難之中,可齊國出于國家利益的考慮,有意避開北狄的兵鋒,遲遲不肯召集諸侯出兵救衛。二哥死後,三哥燬繼位為君,他将我這首血淚相合的詩作,呈獻給齊桓公面前,齊桓公受到震撼,召集諸侯毅然出兵,趕走北狄,資助哥哥遷出漕邑,定都楚丘,衛國得以複國。
哥哥不負衆望,帶領衛國的百姓重整旗鼓,勵精圖治,終于使衛國得以中興。
【八】絕望的悲歌
衛國在衛文公的領導下,修複創傷,恢複生産。
我從心裏感到高興,但在這次大事件中,我徹底看清了許穆公卑劣的嘴臉,我從心裏厭惡他,讨厭生活在許國王宮,這片令人窒息的空氣裏。
我憂郁,我整夜整夜的失眠,對食物沒有胃口,身體健康也每況愈下。
如果不是顧念我的孩子,我早就自行了斷了。
但即便這樣,我也感覺我支撐不了多久了,我感覺不到疼痛,就覺得自己的身體被什麽掏走,空蕩蕩的,只留下一具行屍走肉,我仰躺在寝宮的榻上,在漫漫長夜裏等待黎明的到來。
熹微的晨光賣力的清掃着黎明前的黑暗,由東向西,掃過山嶺,掃過江水,掃過許都,掃過我的窗前。我走出寝宮,躺在廊檐的卧榻上,黑夜過去了,遠處的的山巒、田野、人家、樹林全都在晨曦中漸漸顯露略帶憔悴蒼涼的容顏。枝頭上的鳥兒,仰着頭,抖動着翅膀,發出心事重重的啼叫。可晨光能掃走黑暗,卻掃不走我心底的悲涼。
目及庭院,幾株梧桐樹下,滿地花堆積,粉白中透着淺紫色,一朵疊着一朵,一團挨着一團,零落成泥碾作塵,令人悵然。
Advertisement
一切的景物在我視線中越來越模糊。
我仰望着澄淨的天空,我心裏只有一個願望,希望我死後,我對祖國的眷戀能讓我的靈魂升騰成一股霧氣,變成雨水,灑落在衛國的土地上,滲進家鄉的土壤中。
我閉上了眼睛,我将永遠的睡着,那一年我三十四歲。
17
17、弄玉(上) ...
弄玉:為愛逐風而去
【一】
秦國偏安西陲,秦穆公雄才偉略,禮賢下士,知人善任,秦國因此一度稱霸諸侯。
卻說秦穆公有位幼女,出生時,有人敬獻了一塊碧色璞玉。幼女周歲時,秦穆公命人在其跟前擺放了許多奇珍異寶,琳琅滿目,這塊美玉,也放在其中。這位小公主好眼光,獨獨抓上了這塊美玉把玩,愛不釋手。故為其取名為:弄玉。
弄玉長大後,天資靈秀,對音律無師自通,尤其擅長吹笙。
秦穆公鐘愛此女,将那塊美玉,讓能工巧匠雕琢成玉笙,贈與弄玉。弄玉吹起玉笙,音調悠揚婉轉,不禁讓聽者側耳屏息,時常引來百鳥缭繞。
秦穆公溺愛弄玉,單獨為其修築一處別苑,名曰:鳳樓。
鳳樓在後宮深處,背靠北坂,是一座獨立的庭院,裏面有一灣荷花清池,光照之下,迎面波光粼粼,四岸垂柳,西南角有一座亭,分外清幽。
弄玉公主,姿容絕世,性情空靈,閑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舉止言談不俗,一言一動都散發着一種“美人香草”的韻味和清氣通人的風格。
她住在鳳樓,那裏伺候她的人有上百人,裏面幹淨的不落一粒塵埃,不沾一絲煙熏。
坊間傳說:弄玉飲得是露水,吃得是山珍,穿得是輕絲,戴的是美玉。走起路來,腳底下踩着一片祥雲。
只要鳳樓裏笙聲一起,國內青年男女都把宮牆圍得水洩不通,虔誠傾聽弄玉的吹奏,看百鳥朝鳳般齊集的盛況。
蕭史祖上是周王室的史官,王室衰微後,家族流散到各諸侯國。
蕭史通古今,曉音律,擅長吹簫。一把蕭吹地出神入化。他性情恬淡,游歷四方,喜歡過閑雲野鶴般無拘無束的生活,是當時時尚潮流的隐士一族。他一路往西到達秦國,聽說秦穆公為人氣度非凡,重用賢臣,國內政治清明,他一入秦境,就深有感觸。可他在民間聽到最多的還是關于秦穆公愛女弄玉的各種傳說,非常好奇!遂在一日随衆人,圍觀在宮外,傾聽弄玉的笙聲,人都說:樂品如人品,聞聲就能品出幾分人相來。蕭史就是抱着這種觀念來湊熱鬧的。
果然不多時,笙聲起,那悠揚的音韻,在靜谧的黃昏下,在雍地大鄭宮上空萦繞開來,極其空靈動聽。蕭史禁不住拿出他的赤玉簫,合着笙的音調,來一首曠古絕有的笙簫和鳴。
天邊的晚霞氣象萬千,時而如萬馬奔騰,時而如松濤陣陣,時而如天女臨凡。
人們在這悅耳的音樂中,在這美麗的幻境中如癡如醉……
蕭史悄然隐去,在少華山結廬為家,酌酒吹簫,怡然自得。
【二】
弄玉是秦穆公的掌上明珠,不假,但她絕沒有民間傳說的那樣神奇,那樣不食人間煙火。她只是通曉音樂,擅長吹笙,喜歡風輕雲淡的生活,喜歡把周遭的環境拾掇的幹淨雅致,喜歡讓自己的生活如詩如畫。所以外人看來,她就是一個纖塵不染的下凡仙女。
秦穆公是個胸襟開闊的君王。音樂是自然界萬物之音的精髓。他是一個懂得欣賞音樂的人。音樂裏沒有爾虞我詐,沒有征戰殺伐,只有純淨和美好,而弄玉就是能給他帶來美好的人,因此他溺愛這個女兒。讓她在自己豐滿的羽翼保護下過單純快樂的生活。
這樣一晃十幾年過去了,弄玉已然出落成一個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姿容秀美,輕盈靈動,精通音律,能歌善舞。國內和鄰近的國家的王公貴族都久慕弄玉的美名,希望把她娶回家,更希望成為秦穆公的乘龍快婿,得到他的賞識和蔭庇。
秦穆公每每提起此事,弄玉總是顧左右而言他,托辭是,希望常伴君父左右,不希望嫁給一個不懂得欣賞和疼惜自己的人,活得不自在!
一日穆公病倒,怕自己一病不起,擔心愛女的終生還沒有着落。他把愛女召來詢問:
“弄玉,你已年近十五了,君父該為你考慮終身大事了。你坦誠的說,你心裏是怎麽想的?”
“君父,自古帝王家的兒女都背負着政治婚姻的責任,她們都過得很辛苦。姐姐懷贏先嫁給公子圉,又嫁給重耳,現在在晉國的深宮裏孤單度日,忍受別人的歧視。夫人穆姬一輩子夾在娘家和夫家之間左右為難。王公貴族三妻四妾,平白糟蹋了多少女兒的心,他們中有誰會懂得憐惜女兒這樣的人。君父若是疼愛女兒的話,就讓女兒自己挑一個情投意合的如意郎君,白首偕老。不然女兒情願在王宮裏陪伴君父,至死不嫁。”
“你這孩子,君父已經老了,還能陪你多久。已經長大的女兒家長留在閨閣中,也不像話。可是将你随意許與別人,君父也着實不放心。”秦穆公沉思片刻說:
“這樣吧!我給你兩年的時間。兩年內,你若留心上合适的,君父尊重你的選擇,如若不然,就有君父為你做主,替你選個合适的人出嫁。你看怎麽樣?”
弄玉起身輕輕地飄至窗前,凝神望着窗外,過了良久,才開口說道:“就依君父所言。”
至此,王宮貴胄中許多人都來向弄玉讨巧、獻媚。
弄玉只是留心,并不上心。
秦穆公看在眼裏,急在心裏。
18
18、弄玉(下) ...
【三】
百裏奚的兒子孟明,心慕弄玉,別出心裁,命門客中頗有文采之人,做詩一首,贈與弄玉,取其首字名曰:蒹葭。
蒹葭蒼蒼,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