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三叔困惑:“豆腐幹?是下河村豆腐王那樣的豆腐嗎?”豆腐王家裏幾兄弟鬧分家,傳的附近幾個村都知道,聽說現在還沒分出個勝負呢。“豆腐王家裏做慣的生意,咱家要是現在插手,也搶不走吧?”
“不是豆腐,是豆腐幹和腐皮。”林嶼耐心解釋:“算了三叔,你跟我回去瞧一眼就明白了,這些日子我一直在研究改進配方。”
林嶼絮絮說着,他想着尋一門能賺錢的生意,要說本錢不高還适合目前狀态的,也就只有做豆腐幹了吧?而且做豆幹也跟豆腐王區別開了,但是他不知道最合适的鹵水配比,一直在試探着摸索,現在總算是搞出來了。
三叔豎起耳朵聽着,聽了明白,原來小嶼并不是沒把他們放心上,反而在尋摸最合适的法子。
到了家,林嶼把廚房裏的豆腐幹,腐皮拿了出來,略帶褐色的豆腐幹看起來意外的好吃,聞起來還有淡淡的香氣,至于腐皮就是白白生生的,卷成長長的一條。
三叔撚了一塊兒嘗了嘗,唔,味道居然不錯,帶着大豆的香氣。
“吃起來還可以吧?不僅可以生吃,熱水煮過涼拌吃,還可以炒着吃,拌肉吃。”說着林嶼就幹脆起鍋燒油,在大鍋裏炒到微微焦黃,加入菜幹,這就是一道好菜。
“豆腐幹比豆腐耐放,而腐皮幹透後,甚至能放半個月,冬天菜少,賣這個最合适。”林嶼把炒好的菜幹豆腐裝進盤子裏,“怎麽樣,這個生意做得吧?”
“做得做得。”三叔連連點頭。
“那您回家跟家裏人商量商量,看看到底怎麽合夥做,我等你消息。”林嶼把剩下的豆幹都裝到籃子裏,讓三叔一并帶回去跟人商量。
林三叔拿着東西,心事重重的回了家中,他現在不發愁賺錢的問題,反而是....怎麽分紅啊?
一個好方子,足夠家裏吃三代,他如果做得好,未必不能像豆腐王那樣蓋個豆腐作坊,可關鍵是,本錢從哪裏來?全家上上下下,能掏出二十兩就不錯了。
這麽好的方子,就是賣個一百兩二百兩的,他都覺得小嶼吃虧了,當長輩的抹不開面兒。
“哎呀爹,你買的什麽東西回來?聞起來還怪香的。”廚房裏傳來大兒媳婦的叫聲,她端着籃子出來,“我咋沒見過呢?”
三叔擺擺手:“小嶼給的,你切成塊炖菜或者炖肉都行。”
“喔。”大兒媳婦聽完解釋就沒在意了,反正以前林嶼也經常送東西,就是炸了碗小魚幹都要分一半,她已經習慣了。
大鍋飯吃起來肯定沒有小炒美味,三叔家裏也是一貫的做熟就行,即使這樣,吸飽菜汁的豆幹也顯得滋味十足,格外好吃。飯桌上為了搶最後剩下的幾塊豆幹,幾個小孩子差點打起來。
最後還是三嬸出面,分給了最小的孫女。
搞的三叔更糾結了。
飯後,三叔把自家三兒子攏到一堆,叫到正房裏,細細把這事說了出來,詢問他們的意見。
“這不是好事嗎!不僅好吃還方便存放的菜,肯定有賺頭!”林青山是第一個響應的,他空有一把子力氣,卻找不到賺錢的門路,現在門路擺在面前,再不抓緊就是傻瓜。
林青河跟林青樹也是這麽想的,他們兩底下也有兒子女兒,過個七八年就要考慮娶媳婦嫁女兒的事情,不賺錢能行嗎?
“賺錢是真的賺,可買方子的錢從哪兒來?”林三叔終于說出重點了,怎麽給?給多少?銀子從哪兒來?統統都是問題,沒有本錢,天上掉餡餅也接不住啊!
這話一出,室內的幾人都沉默了,是啊,本錢呢?
“要不然,咱們跟小嶼商量商量,賺了錢再給?”三嬸試着說。
她說完這話,遭到一致反對,空手套白狼,他們可沒這麽大臉面!說出去都要被人笑死!原來平時威望很高的三叔一家,碰到利益就變了嘴臉,真是裝模作樣!
一想到會被人這麽議論,林青山自己先紅了臉。
“既然這樣,咱們先想辦法湊錢,各自找親朋好友借一借,到手多少算多少。”三叔作為一家之主,最後給了這麽一個主意,勉強算是合格。
主意說定,三房人連忙出動,分別是借錢,打算湊起再說,到時候借到多少錢,就占多少份子。
林嶼還好奇,他以為三叔家頂多一天就該回複他,結果等了五天才回消息,一見面,三叔手裏拿着個包袱,攤開一看,裏面全是零碎銀子和銅錢。
“這是.....”他楞了。
“一共有九十兩,再等幾日還能湊到一百。”三叔背後悄悄打聽過豆腐坊方子的價格,沒有一個巴掌的數目拿不下,他也知道一百兩太少,所以,占個分成就不錯了。
“啊?”林嶼聽着三叔絮絮叨叨說了半天,終于弄明白他的意思,哭笑不得的:“我本來也只是打算占幹股的。”
方子要說珍貴也珍貴,但是,做豆腐多麻煩的事!它不比做挂面,要洗要泡,要磨要煮,要點鹵水要壓幹水分,林嶼一個人做,産量根本上不去,頂多供應自家人吃喝。相反,三叔家裏至少有七八個壯勞力,孩子歲數大不用大人操心,他們做這個,剛剛好!
合适很重要。
林三叔聽完林嶼的設想,只覺得算是頂好的解決辦法,松了一口氣,畢竟他們的确一下子拿不出那麽多錢來。
可是,針對具體的分成,兩人争執不下,三叔堅決要給五成的利潤,林嶼只要兩成。林嶼覺得自己只出方子,辛苦受累的都是三叔家,他們多拿些應該的。而三叔家覺得,就算林嶼雇人做,也花不了這麽多錢,他們怎麽能白占便宜?
說着說着兩人就急了,差點吵起來,聲音越來越大。
最後還是在門口偷看的康平說了句,各讓一步,最後林嶼占了三成的利潤,他們當場寫好了契約,各自簽字按手印,這事就算是敲定了。
三叔在村裏受人尊敬德高望重,他不是輩分最高的,但遇到家族裏有什麽事情,林姓族人都樂意請他去調解,因為他做事公道人人皆知。
所以就算涉及都自家,他也不肯占便宜。
林嶼把契約收好放進室內,而三叔因為放下心頭大石,常年皺着的眉頭松開,吐出的眼圈都高興的飛舞着。
“對了,黃豆夠不夠?要做豆腐豆子少不了。”
“我已經讓青山他們去收購了,先收個五百斤。”三叔眉飛色舞的說。
“五百斤未必夠,算了,三叔我先跟您說說,具體的做法。”林嶼開始把豆腐幹的做法一一将來,具體到放多少鹵水,熬煮多久,他都詳細記在本子上。
三叔聽的直點頭,雖然記在心裏,但最好還是實際做一回才更清楚。他家裏有石磨,已經迫不及待想要上手了。
作者有話說:
在純靠人力的古代,做豆腐挺麻煩的,光是磨就很費力,所以林嶼自己不打算做,吃幹股多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