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周氏問了問桓翕在邺城的見聞,桓翕撿着簡單有趣的的說了, 而自己出意外那茬兒絕口不提。
不止沒跟父母說, 就是兩個丫鬟和馬師傅, 桓翕也沒透露過半點。
那日她在福靈寺後山失蹤一天, 被救回來後丫鬟詢問,桓翕只說是自己掉進一個洞裏暈了過去,後醒來走了好久才走出來。
采蓮小桃不疑有他。
她那話其實算是半真半假,的确是意外摔下山洞, 只不過略去了遇見樓骁那群人還差點送命的情節。
從邺城回來,桓翕看似還同之前一樣, 溫溫柔柔不發脾氣, 時常跟丫鬟們笑鬧。
但其實,還是變了的。
之前冬日裏犯懶, 大多時候桓翕某窩在家裏不出門,看看書,要不就叫丫鬟講些趣事兒來聽。
現下卻隐隐有了些許變化。
開春過後天體體沒那麽冷,漸暖和起來, 采蓮和采荷晚上是在屋子裏伺候的,于是就見她們太太在做一些奇怪的動作。
其實桓翕是在做一些基礎訓練。
出遠門一趟, 她深覺這身體的素質實在太過廢材,既嬌且弱。
桓翕本是朝氣蓬勃朝氣昂揚的的少年人。如今, 這外在的軀殼和內外的靈魂不太相襯。
前日她坐在妝臺前拆發髻的時候,在一頭黑發裏發現兩根白的。
桓翕當時的感覺就是,完了完了, 她老了!
當真一點不誇張。
Advertisement
桓翕慌了。
若是這根白頭發在自己十八歲的身體上發現,桓翕會不屑一顧視而不見,但是現在的她三十歲。
這兩個年齡是截然不同的,她覺得這是一個危險的訊號。
再想想在邺城那會兒,她在都護府醒來,人家丫鬟叫她什麽,叫夫人,之後莫誠也叫她夫人。
桓翕沒告訴別人自己多大,那些人人就喊她夫人,不就是看出她年紀了,不然為什麽不叫她姑娘?
桓翕越想就越是耿耿于懷。
還委屈。
慕艾之齡突然變成三十歲的孩子媽,不是那麽好接受的。
年齡大改變不了了。
桓翕能想到的,只有認真鍛煉身體了,不然又廢又材的,以後遇到點事跑也跑不掉不是拖累別人麽。
桓翕把心态調整過來,每天晚上抽出二十分鐘來,在房間裏地上鋪毯子,做些卷腹平板撐俯卧撐這些。适應了幾天,又在白天加了瑜伽一項,既能舒緩情緒平心靜氣,還能練對身體的把控力。
其他人不知道,每日進出伺候她的采荷采荷知道,又沒過多久,桓翕開始每天晨跑起來。
桓姐兒這一步三搖倒的身體,活這麽些年從沒做活這些“激烈”的事,頭兩天累得很,心肝腸都要喘斷了,手軟腿軟腰軟,哪哪都不舒坦。
見此桓翕更不肯懈怠,生生堅持下來。
之後直接讓木匠給自己院子削紮了幾根高地杠子,沒事就去撲騰兩下。
趕着有一天,三胞胎來給桓翕請安,見了個正着,一雙好奇的眼睛就盯上了。
桓翕比之當初心态又變了一些,一開始望着這三個娃,她心裏給貼的标簽是拖後腿的。
後來接受自己穿別人準備好好過日子後,就開始想方設法不讓他們繼續歪下去以防日後拖自己後腿。
因為桓翕知道,在這個時代,自己能生活得舒舒服服全是仰仗桓家,桓家要是沒了,她就得慘。
從感情上來講,桓翕看三胞胎就跟看鄰居家小孩一樣,要指望她無關生出母愛不太現實,桓翕才大他們幾歲?要是她爸媽當初生二胎的話估計二胎也就這個年齡。
桓姐兒活到三十歲一直是在父母的庇護之下的,盡管嫁了人生了孩子,但因為她的這種婚姻形态,致使她從始至終都沒成長起來。
桓家迫切需要一個承擔門楣繼承家業的子女,但桓姐兒挑不起這塊大梁,從一開始她就安心當着一個閨閣小女兒,無憂無慮受着父母的保護。
于是桓老爺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在桓翕生下三胞胎之後,桓家就像有了希望一樣。
然現實總那麽不盡如人意,沒有父母言傳身教的正确教導,三個孩子被養壞了,又沒有及時的糾正,所以偏離了原先的設想。
桓老爺老了,孫兒卻還沒長成,更不成器,這才有了原著裏後面桓家的敗落。
而桓和桓姐兒終究是不同的人。
桓姐兒軟弱嬌氣心思纖敏自卑且自負。桓翕确實精力充沛,昂揚,自信,好學,充滿希望。
桓翕有了教孩子重任,教他們是非對錯和責任義務,但桓家的家業和未來她不準備放在到他們身上。
或許何嘗不是因為知曉桓家偌大家業将來都是自己的,三胞胎才會那麽有似無恐。
而如今,桓翕要把這個可能從一早就掐斷。
她想出了神,直到桓定過來,軟乎乎的小手拉着桓翕撒嬌,道:“娘,這是什麽,好不好玩?”
桓翕回神,挑眉嗔笑了下,随後彎腰,一把把桓定抱上幾根杠杠,松手離開,邊走邊說:“定兒自己體會下好不好玩。”
話說完人也進了房,吓得桓定扒拉在杠上一動不動,差點沒哭。
等桓翕洗完澡換了一身衣裳出來,三胞胎已經都在幾根杠子上面爬來爬去了,桓翕笑的不行,然後才示範了幾根杠杠的正确作用。
母子四人一起吃早飯。
以前三胞胎嬌貴又挑食,吃飯就沒有好好吃的時候。
在桓翕這裏不存在這個情況。早飯讓各人只需點一個自己愛的,其餘桌上有什麽吃什麽,不吃拉倒。
就這樣的規矩,三個人再不敢在桓翕這裏矯情造次了。
桓盛心裏惦記着桓翕上次送給和他們打架那小孩的竹鞠,吃了一個芝麻糖糕,小聲說了一句:“娘,今日夫子給我們放假,不用上學。”
桓翕嗯哼了一聲。
小孩子還是不怎麽會拐彎抹角,見桓翕好像沒放在心上,登時急了,道:“娘,我們想玩蹴鞠!”
桓翕一省,她倒是忘了這個。
上次讓人做了幾個完全是為了哄孩子,那球是用藤條編制成的,對孩子來說是個好玩的東西。
桓翕便讓小桃去把東西找出來,給了桓盛,道:“去玩吧,不可無故打人闖禍。”說完又把小厮叮囑了一遍。
四月中旬的時候,桓老爺因前夜下雨,氣陡然降溫,大意吹了冷風,翌日早晨就沒起身,病了。
上了年紀的人身體抵抗力就差,病情來勢洶洶,桓老爺躺了幾天,非常明顯地形容消瘦下去。
周氏私下哭了好幾回,轉個背擦了眼淚又沒事人一樣給丈夫熬藥去了。
桓翕早視桓老爺為親人,桓老爺疼愛女兒是從骨子裏起的,他把桓姐兒護在羽翼下,現在桓翕也受了一場疼愛。
桓翕信些因果,她想自己同桓家必定有些緣分,不然不能半道當了人家的女兒。
以真心回報真心,桓翕把桓老爺當成父親。
做女兒的侍疾是孝道。
桓翕親自熬藥親自端過來。
原本該在寝間休息的人披着外衣坐在外頭開間,案桌上看賬本,勾勾劃劃。
風一吹,就引得桓老爺咳嗽了幾聲。
桓翕連忙走過去,放下手裏的藥碗,說:“爹你怎麽起來了,這些東西等病好了再看不遲啊。”
桓老爺一擡頭,看着女兒笑了笑,搖頭嘆說:“爹老了,怕沒有多少時間了。”
桓翕驟然聽見這話,鼻子一酸,眼眶淚意翻湧。
想起了些往事。
桓翕爸爸是她上初二的時候去世的,當時在醫院裏桓爸爸生着病還要給女兒輔導功課,也是說了一句‘爸爸怕沒多少時間了’。
桓翕把藥過去,忍下心頭的難受,說:“爹好好養病就一定會身體健康長命百歲。你不用擔心,不用憂心桓盛他們太背不起桓家的擔子,以後,我會幫你看賬本,會管人養奴,會談生意查賬。”
“爹,你把這些交給我,我會學,我會讓桓家繼續興旺下去,不會讓家業敗在這兒。”
桓翕目光清明,語氣堅定、堅韌。
說出的話,有着一股果敢和決絕。
這話,她認真而又鄭重地在桓老爺面前說出來,做出承諾。
桓老爺定定地看着桓翕,許久。
手中的筆墨汁滴在冊子上,暈出一團漆黑的墨汁。
老人手指似乎有些抖。
“好、好好。”終于,桓老爺一連說出三個字,而後又道:“翕兒懂事了……”
桓老爺病養好了之後,開始帶着女兒,把家中的産業生意,一樣一樣交給她。
帶她去田莊看奴仆怎樣勞作,一邊跟她講官府的稅收制度,每年如何上交各種賦稅,如何管理田産,以及馭人之術。
桓翕不再和以前似的清閑,沒事看看書在家閑聊插花。
她跟着桓老爺早出晚歸,頭一件事,就是數清楚桓加到底有多少産業。
這一步桓老爺就帶她走了五六天,每一次都要先見下面的管事和掌櫃。
當然別人并不會一次就把桓翕放在心上,這些人都精得很。
桓老爺也指望一次就能讓人忠于自己女兒,但他這做法就代表自己的态度,傳達了一個意思,所以即使下面那些人會生出許多心思,卻能知道桓老爺是把桓翕放在一個什麽樣的位置上的。
弄明白的桓家的家底,然後是了解下面那些人。
桓家的每一片田地,每一處樁子,沒一家鋪子,大大小小的管事掌櫃,桓翕都要對他們熟悉起來。
桓老爺給了桓翕一個冊子,上面記了他下面得用之人的背景資料。
姓甚名誰,祖籍籍貫,家庭成員,乃至個人性格喜好等等。
桓翕道怪道桓家能傳承幾代,這樣的做事手段不愁不能管住家業。
桓翕背書記東西的能力一流,個把時辰的功夫就把這些資料記在了心裏。
之後跟桓老爺出門見人的時候,自然是心中有數,游刃有餘。
作者有話要說: 晉江抽了,把我之前寫的沒修改不完整的發出來,還一直修改不了,真的抱歉抱歉!大家再看一遍啊。
謝謝支持~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31129706 10瓶;36578492 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