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章節
小冤家,這書上是說我爹爹沒有事了麽?”
沈天福笑着點頭,“方才小厮隆兒回來說,岳丈已然從牢中出來家去了,只是判了與那苦主燒埋銀子二十兩。明日我便使小厮隆兒去給那苦主二十兩銀子,将這官司結了。”
“哎呀,小冤家可讓我如何謝你才好。奴這一世怕都是還不了你這情了,不定連下一世也還不了……”蘭香說到後面越發動容了,竟捧着沈天福的頭在她唇上重重親了一口,也不管房中還有丫頭燕兒。
小丫頭燕兒見了便知趣的笑着退了出去。一時房中只有兩人,沈天福便笑道,“姐姐,你瞧,你這樣竟是連貼身丫頭也給吓走了。我倒是願意姐姐多欠我些。”
“為何如此說?”蘭香睜着水眸問。
沈天福貼在蘭香臉頰喃喃道,“那樣我和姐姐便生生世世糾纏不清了……”
蘭香聞言便環定沈天福脖頸,靠在她肩膀只不作聲。一時間,房內寂寂,唯有暖香彌漫,窗映日影,讓人沉溺其中。
晚夕在沈氏房中用晚飯時,沈天福便将岳丈蘭自新的官司已了的事說與了沈氏聽。沈氏聽後只說,“雖花了些銀子,到底官司結了,人沒有事便好。”
蘭香一聽便忙站起來矮身向着沈氏福了一福說,“奴家知謝婆婆和官人為奴爹爹了結這官司,奴粉身難報。”
沈氏擡手讓蘭香坐下,方說,“你只需盡心服侍好我孩兒,你官人,便是報恩了。哪裏用得着粉身碎骨。”
蘭香坐下後,沈氏又說,“此番你爹爹結了官司從牢裏出來,雖是你官人出面去提刑司替你走動打點,但也多虧菩薩保佑。你和秀兒以後也需常常吃些兒齋,念些兒經文,只當是為你每官人求福。下月初八,便是佛祖誕辰,你每便一起随我去賈姑子那珈藍庵裏去上香。”
秀兒和蘭香便忙應了。當晚回房後,沈天福便對蘭香說,“我娘是年紀大了的人,吃些齋飯尚可,你和秀兒正當青春年少,何苦來念甚經文,吃甚齋飯。才将我娘跟前,我不好說的。你每面兒上應了就成,無須與我娘一樣。我明兒也與秀兒如此說。”
蘭香卻說,“婆婆所說也不差,吃些齋飯念些經文,只當是為你常在外走動求些兒平安也好。”
“我只信為人處事,自己心正行正,哪用得着甚菩薩保佑。”沈天福不以為然,複又問蘭香,“那珈藍庵裏的賈姑子又是怎回事?”
蘭香拉沈天福在交椅上坐着,一面吩咐丫頭春紅去端熱湯來洗漱,一面叫燕兒去熨燙熏香床榻。吩咐好了方才對沈天福說,“那賈姑子年前慕名來宅子上募修珈藍庵,夫人相助了她五十兩銀子。落後,那賈姑子便又來了宅上兩次,後一次說珈藍庵修葺好了,請夫人下月二月初八佛祖誕辰去她那廟上燒香吃齋。”
沈天福聽完便奇道,“這些事兒如何我一些兒不知道?”
Advertisement
蘭香“噗”的笑出聲道,“你成日家如一個男子漢似的在外交朋會友,做買賣賺銀子養活着一大家子人,一來家吃了便睡,誰又來與你說這些雞零狗碎的事兒。”
不一時,春紅端熱湯來兩人洗漱了,燕兒也将床上收拾得又暖又香。沈天福與蘭香鑽進被窩摟在一處,嘴中仍在嘀咕,“我只不愛這些僧尼,更不愛你和秀兒吃齋念佛,清心寡欲起來教我如何處。”
蘭香聽了笑個不止,又伸出尖尖的手指重重戳了沈天福額頭,“我把你這小冤家,竟日家只顧着貪歡逐愛,這般的不敬佛祖,仔細他罰你來世去做個光頭皮的姑子,日日在青燈古佛前坐着口念阿彌陀佛那才好哩。”
“你若是那古佛,我便願做那光頭皮的姑子天天守着你念經,念得你耳朵生繭子。”沈天福哈哈笑道。
兩人又說笑了一會兒,方滅了燈,相擁睡去。
正月二十七,沈天福去生藥鋪子上,照列先教小厮慶兒去知會小月兒,落後才去她那裏。到杏花巷宅子裏時,小月兒來迎着她倒比往日更顯熱絡。兩人攜手進房內坐下,小月兒便與她斟滿暖酒,笑道,“哥,奴在這裏想你想得好苦,今日你可來了。奴心中好生歡喜。”
沈天福便說,“月兒,你年過得可好?我宅子中事多,好容易今日才能來瞧你。還請你恕我則個。”
小月兒将那锺暖酒遞到沈天福手裏方說,“天冷,哥,先将這锺兒酒喝了,暖暖身子。”
沈天福依言将小月兒遞過來的酒喝了,便聽得小月兒說,“今兒年倒是過得好,只是花費忒大了些。我家中,爹爹出去與人箍桶,不曾想跌了一跤,斷了骨頭,現在家養着哩。我那哥哥又是個不長進的,竟日家在外胡混,不落家。爹爹傷後,家裏斷了生計。奴便将你給我的銀子拿去貼補家用,如今也剩不下多少了。”
說到後面,小月兒竟是掉下淚來。
“月兒,快別哭了,我這裏還有些碎銀子,你且拿去用。你爹爹傷了,你貼補些銀子與他每用也是應當。想你爹爹再将養些日子,待他好了,你也不用發愁了。”沈天福一面安慰她,一面将袖中銀子包裏約莫二十幾兩碎銀子倒出來與了小月兒。
小月兒将銀子收了,便拿出汗巾子拭幹淚,重又陪沈天福吃酒說笑。末了,不免拉着沈天福進裏間床榻上雲雨了一回。事畢,兩人起來穿上衣裳,對鏡理容,沈天福就在床邊盆架上洗了手,兩人方又才攜手出來。早有底下丫頭鹂兒送了茶上來,兩人又吃了一會兒茶,小月兒方才将沈天福送出門去。
見沈天福走了,小月兒方才叫小厮招弟兒關了門進去不提。
轉眼便是二月初八,一早,沈氏便命管家永安雇了三頂暖轎來,沈氏,李秀兒,蘭香各坐一頂暖轎,各房中兩個丫頭随轎伺候。永安又親自帶領兩個小厮在前開路。一行人迤逦往臨安城南的珈藍庵去。
那珈藍庵以前也是一座香火頗盛的廟,後來漸次衰敗下去。而那姓賈的姑子以前并不是尼姑,原在那珈藍廟前與丈夫一起賣燒餅。專一與廟裏的和尚調嘴弄舌,眉來眼去。趁那丈夫出去了,茶前酒後,與那廟中的和尚刮剌上了四五個。後來她丈夫病死了,因與佛門情熟,便做了姑子。後來珈藍廟被了火,廟中的和尚都走散了。這賈姑子就起願募修,将那珈藍廟修葺好了,做了一個尼姑庵。
此番沈氏正是帶着宅中的李秀兒和蘭香來這珈藍庵裏做佛事,燒香吃齋,祈福。
到那珈藍庵裏時,賈姑子早命庵中小姑子将裏外打掃幹淨,今日專一接引沈氏等人來做佛事。沈氏出轎來,便命管家永安将施舍的香燭燈油擡了進去。賈姑子便領着沈氏一行人進到珈藍庵中。
沈氏便領着李秀兒和蘭香依次到庵中供奉的菩薩跟前逐一的跪拜上香。賈姑子領着兩個小尼姑在旁邊伺候。拜完佛上完香,賈姑子便領着沈氏等人去靜室坐着吃茶說話。
只見那賈姑子親自将一盞芝麻香茶端上前來遞到沈氏手中道,“你老人家此番來這小庵中,我這裏也沒甚好茶,且将就吃一些兒罷。”
沈氏笑着接過茶盞道,“賈師父說笑了。莫說你與我盞茶吃,就只你與我這裏的一碗井水喝也是造化。”
賈姑子又命底下的小姑子依次奉上兩盞玫瑰香茶與李秀兒和蘭香吃。李秀兒和蘭香接了便聽賈姑子和婆婆沈氏說些甚佛家的因果,姻緣之類的事。先說了個五祖出家成佛的故事。
後又說道,若要升天成佛,凡人須要打齋聽經。
沈氏便接話問道,“老身從若幹年前便一直打齋念經聽經,可有功德,能否升天,只不落地獄便好。”
賈姑子笑,“似老夫人這般的敬佛念佛的人,落後定能升天成佛。是人都說,人生在世,佛法難聞,人身難得。《法華經》上說得好,‘若人有福,曾供養佛’。今生不舍,來生榮華富貴從何而來。”
沈氏聞言便點頭稱善,又說自己也教家中的兩房媳婦打齋念佛。賈姑子看了李秀兒和蘭香,又贊兩人看上去深具佛法因緣。落後又說道,自己打小跟師父學了些望氣之術,說沈氏理當還有位深具佛法因緣的媳婦在跟前,方才完滿了。
“還應當有一位媳婦?師父所說可真?”沈氏聽完也有些吃驚。
賈姑子念了句佛號,“我師父傳我的望氣之術在這臨安城中不是第一,也是第二,絕錯了不去。你那位媳婦是前世得道之人轉世,今生到你家中帶發修行。”
“真有這等事,那師父可否告知老身這房媳婦甚時候進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