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瞬時記憶(2)
今天,是歷史系文博1班的學生迎接新班主任的日子。學生們都在猜測會是位怎樣的老師,枯燥乏味的課程使得學生們更願意接受一位思想新潮,談吐幽默風趣的老師做他們的班主任。
在一片小聲的議論中,一個男人夾了公文包走了進來。男人很有氣質,穿了一件灰白色連身長褂,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樣式卻襯得男人的眉目越發清俊。男人很年輕,長身連襟,俊朗挺拔,仿如他就是位晚清走來的文人才子,十分的英挺儒雅。
他把公文包往講臺輕輕一放,簡單地作了自我介紹,“同學們好,我是新來的班主任盤長生,希望能和大家相處愉快。”
班上早有不少女生在竊竊私語,“這老師好年輕啊!”
“氣質很好啊,那麽高挑,真是天生的衣服架子。”
聽了臺下竊竊私語,被這一群如此直白的女孩一說,盤長生臉微微一紅。而男同學裏見他年輕,都不把他放在眼裏,張狂而言,“在我們這裏能教授歷史學的都是大有來頭的教授,我看老師也太年輕了吧。”
他微微一笑,道:“我是師從首博文物專家唐宋元和教授李成的,所以這個職位我覺得我完全能勝任。”
此話一出,大部分學生都被震住了,單是李教授就已經分量十足了,更別提赫赫有名堪稱學術界翹首的唐宋元。而且李教授從不收徒弟,如此器重他,他肯定有過人之處。而盤長生卻也淡定自若,他的老師是名家大師的多了去了,唐宋元只是其中很微不足道的一個,所以他的表情仍是淡淡的。
“盤老師那你指點一下我們吧,”說着舉起了一個銅杯,挑釁地看向他,“這是我哥收來的一個銅杯子,我們琢磨了半天也吃不準是什麽器型。”
他接過男生的杯子,看了不由細笑,道:“你覺得它是銅器?”他看着男生的雙眼不怒自威,清澈卻又剛毅,隐隐有股殺氣。
“這不是銅器?”名叫茍定遠的男生開始對答案感到搖擺不定。
“這是戰國玉杯,禮地之器。遠古人們講究的是蒼璧禮天,黃琮禮地,都屬禮器。黃銅不但辟邪,其黃土之色更屬五行裏的土。而這玉杯長12.5公分、寬8.3公分、邊厚0.3公分,如此完整碩大的器型真的很難見到了,上面有火漆,典型的回流器,雙耳為陰刻雙螭,杯碗內刻:看似簡單卻內容深奧的線條圖案,線條的勾勒是禮地的植物生長藤,象征生命和富足,且巧妙而對稱地形成了北方星系。此玉是用了仿銅器的秘法雕鑿而成(這仿銅技法早已失傳),再加土沁的完美裝飾使得乍看之下,與銅器無異。”說着把玉杯小心地放回明黃的繡玄鳥的明代蘇州缂絲錦盒內,再遞還給他,“這可是國寶了,好好保管,別再外銷。如果你仍不信,可以去做碳十四鑒定。”
這一來,解開了茍定遠的疑問,他自己也是學鑒定專業的,他哥哥在圈內也算是有份量的收藏家,所以對盤長生的回答,經過自己的分析也認為是對的。
盤長生完全沒注意班上投來了男生佩服,女生傾慕的眼光。因為他看到這只戰國玉杯和裝它用的明代缂絲錦盒時,心裏再難平靜。
“老師你真帥,像極了港片《幕後大老爺》裏的那位沈君博呢!”一個活潑的女孩跳出了座位,一手拉過老師的手,還一邊對着周圍的一群女生喊,“大家輕松點嘛,老師這麽年輕,像咱大哥哥一樣,一定是很好說話的啦。再對着他說,‘你說是不是嘛?’一口臺灣腔噎得盤長生啼笑皆非,被這個古靈精怪的小女生說得紅了臉。盤長生心裏嘆氣,他對着女孩就會發憷,一點辦法也沒有。”
坐在清陽旁邊的另一位女孩拉了拉她的手,低聲道,“小師妹,別捉弄老師。”
“大家不必拘束,除了上課時間,平常裏也就當我是你們的大哥哥就是。我還白賺了這麽多聰明伶俐的弟弟妹妹呢。同學,你叫什麽名字?”盤長生滿臉揶揄,兩指弓起在她的桌面上輕敲。
“哎,我叫谷清陽呢!也是班上最小的、跳級上來的,屬于大家的小師妹。”她甜甜一笑,滿臉晶亮亮的。班上的同學都很喜歡她,見她那麽逗,都笑了起來。氣氛一下融洽不少。盤長生一眼掃過,林七月也在這個班上,于是清了清嗓子道,“最近學校也是有些事情,不過大家都不必驚慌。李成教授請了假,所以讓我接上。為了多了解學校方面的情況,早前我以學校巡查員的身份對一些同學做了詢問,言語上也有些魯莽沖撞,現在向大家陪個不是。眼下大家也和我正式見了面了,以後大家多關照,我也會盡力帶好大家的。”
這樣一說,林七月的臉色馬上緩和了許多,他要騙過大家是很容易的事情,畢竟上次問林七月時,他就沒說他是警察。
“好了,長話短說,我是暫時的代班主任,而且也帶你們的文物鑒賞課。一周一堂,兩節連上,所以現在馬上上課。”
“天啊,不是吧!”下面馬上傳來了學生們的嚎叫。盤長生溫和一笑,從公文包裏取出了一塊布料,劍眉一挑,含笑的半星眸子看向大家,“現在進行小測試,答對的期末成績加五分,條件還不錯吧。”
大家原以為是一方容易辨出何物的古物,誰料擱手上一看,心裏都覺說不好。古玩行裏鑒別古物,有句行話就是“說不好”。這裏的學問也不少,饒是兩層意思,一是覺得這東西不好,二是‘說不好’也是‘不好說’的意思,有可能是真品也有可能是假的,一半一半,所以不好說。一般帶着懂行的圈裏人去逛古玩街,聽到這句話,也就是給自己提了個醒,考慮買的話就要慎重了。而此時已經有個別學生抛出這句話了,盤長生聽了一笑,“看來有同學很愛逛古玩街。”
那位男同學聽了,吐了吐舌頭。盤長生帶了鼓勵,道:“多走走多看對你們有好處,我很贊同。”随後眼風一轉盯着谷清陽,谷清陽撇了撇嘴,并不打算回答這個問題。
“難道真是缂絲?”茍定遠取出了自己的錦盒和這個作比較,真的有幾分相像。
“有誰來說說什麽是缂絲?”
“缂絲是我國古代用來制作皇帝龍袍和臨摹複制名家書畫的一種特殊絲織品,素有一寸缂絲一寸金的美譽。”一位女生馬上答了出來。“不錯,加5分。”女生因着得了老師表揚高興不已,而大家見那麽容易就能拿到學分都搶着要回答。
盤長生揮了揮手,讓大家安靜些,道:“要分辨缂絲的真假倒不是件容易的事。‘缂絲’是根據顏色換線的,每一根每一點都要斷掉,所以才得了一寸缂絲一寸金,如此高的評價。明代的缂絲則是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因此常用作龍袍制作,歸入了宮廷,地位很高。制作缂絲的都是經驗十足的從蘇州聘來的皇家大工匠,其精細華美程度可見一斑。區別宋元,就在于多了裝飾味很濃的‘鳳尾戗’。即由兩種色線交替缂織長短、粗細不同的線條,線條的戗頭一排粗鈍一排尖細,粗者短,細者長,粗細相間排列,因形如鳳尾狀而得名。”
他再拿出另一塊缂絲,上繡麒麟送子,滿地石榴。因織造的過程要随着作者的意圖,和根據題材變化而變化,所以又創造出了另一種技法,也即是‘雙子母經缂絲法’,用一根緯線在兩根經線上纏繞,各種圖案也就信手拈來,可謂巧奪天工。盤長生讓大家都發表意見,歸納出了它的特點和辨別方法,最後向大家道:“因明代獨創出可以随意變換織法的技巧,使得缂絲制品更加層次分明,疏密均勻而富于裝飾性。這兩種織法都是辨別明代缂絲的重要依據。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明晚期,随着手工業的沒落,上述兩種織法或可能随地域而有所變化。上述方式只是經驗的總結,是基本的分辨方式,若需辨真假還是看實物更好。而我們面前就有三件實物,真是難得的機會了,要知道在古代尚是一寸缂絲一寸金,在現代就是一寸缂絲數兩金了。三件實物三種技法,我手上的兩件是鳳尾戗和雙子母經缂絲法都屬早中期,而晚期明末清初的則是茍同學的那件了。因着大家積極發言,全班加十分,都在同一起跑線上,所以期末成績還得努力。”
底下再次怨聲四起,到了最後誰都沒在學分上撈到便宜。谷清陽暗罵了句“老狐貍!”“我們的班主任還真風趣幽默呢!”一群花癡在小聲說着,谷清陽聽了鄙視起這群花癡來。
下課後,谷清陽紅着臉低着頭站在了走廊上,怯生生地小聲說着,“盤老師你能不能……能不能把你的電話給我啊?”
旁邊的女生忍不住笑了,一些腼腆的女生更是佩服她的勇氣。而男生們眼看着自家班上的漂亮小師妹再也不屬于他們了,個個都懊惱不已。清陽的臉透着夕陽的餘晖點上了一抹緋紅,一直紅到白瓷般的頸上。眼睛亮亮的,唇邊含了一抹羞澀的笑靥,真真的是楚楚可憐,讓人不忍拒絕。“倒是老師忘了把聯系方式告訴大家了,有什麽變動也來不及通知。”于是把手機號告訴了還沒走的學生,讓大家互相轉告全班同學。
待只剩下他們倆人時,谷清陽仍是嬌滴滴怯生生地說道,“老師請我吃飯吧。”
盤長生冷笑,“你還真會演戲。”
谷清陽眼珠骨碌碌地轉,一抹壞笑點在了淡淡的酒窩上,“切,你不是比我還會演。看來你很閑嘛,都當上班主任了。”
盤長生不答話。“你到底發現了什麽?”谷清陽一副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架勢。
“當班主任的收獲還不少,今天不就見着兩件重大文物了。”
聽出他的揶揄,谷清陽倒是撲哧一笑,“你懷疑茍定遠?”
“我翻看你們班的名冊,他的姓引起了我的注意,我馬上想到了《晚清異聞錄》裏的茍子。本來我也只是抱着試探的意思當上班主任也方便保護你,但沒想到才第一次見面,他就亮出了那兩件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