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1)
陽明先生認為:道家說這世界是虛幻的,儒家是不會跟老道們擡杠的,你說虛幻就虛幻吧。佛家說這世界是無有的,儒家更不會跟和尚頂牛兒,你說無有就無有好了,随你說。但是,道家說的虛幻,是從養生的角度下的定義。而佛家說的無有,則是從生死苦海的角度下的定義。儒家不會反對道家的定義,也不會反對佛家的定義,但是儒家也有自己的定義。讨論問題的時候,如果你說儒家,就要用儒家的定義來闡述,不可以拿佛家的定義來擡杠。如果你說道家,那就要用道家的定義,也不可以拿儒家的定義來頂牛兒。
一句話,人與人之間的争執,往往不是因為理論上有什麽沖突,而是因為大家使用的定義不同。
世界不是你開的
話說龍川縣內,有個款爺,叫池仲容,家裏巨有錢,結果引起窮朋友們的憎恨。恰好前不久縣裏鬧了賊,光天化日竟然殺人劫財,鬧得沸沸揚揚。朋友們認為這是搞掉老池的絕好時機,就舉賊不避親,趕到衙門擊鼓告狀,硬說那殺人劫財之賊,就是款爺池仲容。
池仲容被拘押到衙府,聽了這情形不由得連聲叫冤,急忙出示自己不在犯罪現場的證據。但是朋友鐵了心,一定要把老池搞死,反說池仲容不在現場的證人都是他殺人的同夥,讓老池怎麽也說不清楚了。
當時池仲容很傷心,就在衙府悄聲問那個朋友:兄弟,這些年來我可沒少資助你,連你父母的養老費,你生了一大堆孩子的贍養費,都是我替你掏的,我還時不時地替你找門路,想讓你也發財。我真的沒有得罪你啊,你為何如此仇恨我,非要置我于死地呢?
朋友回答:老池,你不會這麽缺心眼兒吧?難道不知道人和人是要比較的嗎?你這麽有錢,這不是存心要把我給比下去嗎?你的成功就是我的失敗,你的人生成功就是得罪我的地方,就這理由,搞死你還不夠嗎?
池仲容氣結,知道這位朋友已經鐵了心。無奈之下,只好央求先行交保,容官府再行調查。
官府答應了,池仲容家裏推來幾車銀子,總算是暫時回到了家。但事情還沒完,他被監視居住,禁止出門,而且每天還要定時去衙門報到。怒不可遏的池仲容當即吩咐家人殺牛宰羊,聚起家丁莊戶,給每個人上最好的酒,吃最香的肉。然後池仲容發表講話道:這世上最可怕的,莫過于人心了。單說我那位朋友,他全家十一口人的衣食,全都是靠了我的周濟,你不圖感恩倒也罷了,但你也不能恩将仇報啊。你非要恩将仇報倒也罷了,你又何必非要置我于死地呢?你置我于死地倒也罷了,又何必非要把你們這麽多的人,全都拖進來,讓你們以賊人劫匪的罪名,被官府砍頭呢?
然後池仲容道:我們原本是善良無辜的百姓,可是攤上這麽一個恩将仇報的小人,他不惟是要害我,還要連你們一起害了。偏偏這個官府又糊塗透頂,這麽簡單的事情也看不透,眼見得我們平安的日子已經到頭了,只能入監獄吃牢飯。如果你們不願意進大牢,那就跟我池仲容幹吧,與其入牢,莫如做賊。臨做賊前,我要親手殺了那個狼心狗肺的東西,我要看一看,他的心到底是什麽顏色的……
衆家丁門客氣憤不過,紛紛響應:池老大,殺了他!喝完這碗酒咱們一塊兒去,殺了他全家,大不了一塊兒上山去做賊……說話間,衆人将手中的酒碗重重一摔,各持刀槍鋤叉,打着燈籠火把,怒氣沖沖地向那個朋友家裏沖去。
到了那個朋友家,池仲容一腳踹開門,正見那個朋友趴在床邊,在哄孩子喝稀粥。池仲容沖過去,大吼一聲,将那朋友踢倒在地。
朋友慘叫:……不要傷害我的孩子……
池仲容呆了一呆:哦,你還知道保護自己的孩子,那我就奇了怪了,你既然心疼孩子,為什麽還要替孩子惹下禍來?
那朋友道:老池,你聽我說,冤有頭,債有主,你有事找我,絕不可動我的孩子……
池仲容大怒:你真以為這世界是你開的雜貨鋪?規則全是你定的?你說咱倆沒仇,老子就得出錢養你兒子!你說咱倆有仇,就不惜誣告要害我全家!你說冤有頭,你可以害我全家,我卻不能找你家人的麻煩?
Advertisement
就在那朋友的目瞪口呆之中,池仲容大步上前,狂吼道:現在老子要告訴你,規則不是你定的,你對別人如何,別人只會加倍償還你,這道理你聽明白了沒有?
那朋友:……明白了……
明白了就好!
“咔嚓”刀落,血花濺起。
做官要講規矩
遭朋友陷害的池仲容怒極拔刀,盡殺陷害他的人滿門老幼十一口。
殺了這麽多人,就再也不可能過正常老百姓的日子了。于是池仲容帶上自己的弟弟池仲寧、池仲安和全體的家丁莊戶,占據三浰落草為寇。官兵象征性地征剿了一番,被他殺得屁滾尿流。然後池仲容鑄金龍霸王印,勒令境內的富戶納米繳銀,如有違抗,立即出動山賊鎮壓。
池仲容崛起三浰,當地的村莊人人自危,于是鄉紳湊在一起,出錢出銀子,找村子裏最精壯的年輕人,組織成鄉勇,保護家鄉。這其中最大的三支鄉勇,分別是盧珂、鄭志高和陳英三家。此三人者,都有一身不俗的功夫,聚衆千人,與池仲容對抗。池仲容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小山賊游說三人歸降,三人不肯,池仲容大怒,只好隔三岔五地帶山賊下山,與這三人厮殺。
臨到陽明先生要剿殺橫水謝志珊時,擔心這幾夥武裝力量突然抄了他的後路,就寫了封書信,可勁兒忽悠,連哄帶吓,于是盧珂、鄭志高和陳英三家都向陽明先生寫信表白,說自己起兵只是為了保護家鄉,并願意接受陽明先生調遣。而山匪黃金巢幹脆卷旗下山,回去種地當良民,害怕陽明先生跟他玩兒真的。
在池仲容的山寨裏,衆山賊也想卷旗下山,畢竟山賊這職業不是那麽有前途,明擺着是吃一天算一天,說不定一覺醒來,官兵的大隊人馬已經包圍了山寨,到那時候再說下山做良民,只怕沒機會了。
可是池仲容笑道:我說你們是不是缺心眼兒啊,咱們做山賊,有多久了?咱們殺的男人,搶的女人,你能數得過來嗎?你現在下山,讓苦主告到衙門,到時候你跟誰說理去?再者說了,官府招安我們,也不是一次兩次的了,可哪一次不是瞎忽悠?聽我的沒錯,咱們就在山上待着不挪窩兒,先看看下山的黃金巢他們,如果他們真的沒事,咱們再下山也不遲。
衆賊喜道:大哥所言極是,極是……正極是間,忽然官兵打破橫水,直搗桶岡,巨賊謝志珊授首的消息傳來,霎時間所有的山賊全都吓傻了,急忙去找池仲容:大哥,不好了,這個王守仁好像是跟大家玩兒真的,連謝志珊都被他收拾了,我們恐怕更不是人家的對手。
正說着,山下又有信使來到,居然是已經投降的山賊黃金巢寫的書信,上面的內容無非是陽明先生本事多麽大,已經投降的山賊享受了多麽高的待遇,催促池仲容快點兒下山投降,否則後果嚴重。
池仲容看了信,喝道:吵什麽吵,都不要吵了,到底應該怎麽辦,你等我們讨論讨論再說。
參加這次山賊讨論會的,計有四個人:賊首池仲容,二弟池仲寧,三弟池仲安,以及一個讀書識字的山賊高飛甲——這家夥原先是在謝志珊那邊吃飯,謝志珊被剿滅後,他就跑到這裏來了。
池仲容首先發言,說:弟兄們,目前的形勢,是這個樣子的,官府新來了個巡撫,叫什麽陽明先生,好像有點兒真本事,橫水的謝志珊,是最大的山賊,可是說收拾就收拾了。橫水、桶岡失守,下一個就是咱們浰頭了。高飛甲,你主意多,說說咱們應該怎麽辦?
高飛甲笑道:說起那陽明先生,不是我瞧不起他,玩兒死他太容易不過的了。你們知道他的軟肋在什麽地方嗎?就在于他是官,我們是賊。官是要講規矩的,不講規矩不行,不光是老百姓在看着他,他頭頂上還有許多更大的官,也都在虎視眈眈找他的麻煩。所以他必須要講規矩。可咱們是山賊,山賊為什麽讓人痛恨?就是因為咱們山賊不講規矩,怎麽對咱們有利,就怎麽來。所以那陽明先生遇到我,就活該他倒黴了。
池仲容大喜:老高,有你的,快說怎麽個讓陽明先生倒黴吧。
高飛甲道:很簡單,我們兵分兩路,大部人馬就在山上不動,另派三寨主帶上最精壯的五百人,卷旗下山,就說要投降。陽明先生一來是官要講規矩,二來忌憚咱們大隊人馬未下山,所以他絕不會動三寨主他們一根寒毛,反而會好酒好肉招待着。然後呢,等到時候山寨一行動,三寨主這支精兵就立即于中響應,到時候,我不信陽明先生還能找到個坑埋了自己。
池仲容搖頭:老高,你這主意好是好,可如果大隊官兵來攻寨,又該怎麽辦?
高飛甲笑道:這更簡單了,如果官兵來的人少,我們就居高臨下,打退他們,然後以三寨主為內應,大鬧一場。如果官兵力量太過于強大,我們就立即宣布投降,就說我們早就準備投降了,只是正在收拾東西,還沒來得及下山。陽明先生要講規矩,就只能聽任我們,對付我們的辦法是沒有的。
池仲容大喜:此計大妙,就這麽辦了。
缺心眼兒的人最愛鬥心眼兒
于是浰頭的三寨主池仲安,就帶了五百名精壯漢子,下得山來,赴橫水去找陽明先生,說:我們不想再做山賊,懇求先生允許我們投降吧。
陽明先生大喜,問:是不是浰頭的山賊全都歸降了?
回答說:沒有,只下來了五百人,還有更多的山賊沒有下山。
陽明先生樂了,心裏說:偷偷地告訴你們,其實聖賢也沒多少本事,比如我吧,來來去去的就是那一招兒,兵分正奇兩路,明的是大隊人馬,暗中再有一支伏兵。這山賊居然也用這一招兒來對付我,這可真是找對人了,呵呵,你說這山賊明明缺心眼兒,可偏偏要跟人鬥心眼兒,唉,你們會死得很慘很慘的哦。
越是缺心眼兒的人,就越是喜歡和人鬥心眼兒——因為他們缺心眼兒,不知道自己最沒心眼兒。
這就是人性的愚昧了,縱然是陽明先生,也無可奈何。
于是陽明先生下令:剛剛歸降的池仲安,你率你部下五百人馬,星夜急行軍趕至新地,那一帶正是桶岡潰賊逃走時的必經之途,給我截住狠狠地殺!
見騙過陽明先生,池容安大喜:末将得令!
卻不知陽明先生這是一記超損之招,他讓池仲安趕赴的新地,實際上是片荒無人煙的郊野,并無一個賊兵。而陽明先生之所以這麽個搞法,就是為了折騰折騰這夥賊,讓他們星夜急行軍累個半死,卻全都是跑冤枉路。
另一個目的,就是調開池仲安,別讓這賊在自己的腹心待着,萬一這家夥突然給自己一刀,那可就不好玩兒喽。
然而陽明先生忽視了一件事:人與人,是會相互效仿,交叉感染的。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你遇到正人君子,就會學着走方步;你遇到無恥小人,就會學着罵娘。縱然是陽明先生這樣的聖者,一旦遇到跑來和他鬥心眼兒的蠢人,也會不知不覺地跟人玩起心眼兒來。
可陽明先生是何等的智慧?他如果玩起心眼兒來,別人豈是他的對手?
這個別人,比如說是盤踞在鎖匙龍的匪首藍天鳳,這可憐的孩子,他居然被陽明先生活活給玩死了。
話說那藍天鳳,他本是橫水諸多賊首中的一個,他很早就收到了陽明先生的勸降信,見信後就開始收拾行李,準備下山做良民。做山賊多年,洞穴裏的東西太多,一件也舍不得丢,好不容易收拾妥當,扛着行李剛要出洞,迎面進來一夥熟人。
來的這夥人,正是謝志珊的同夥蕭志模。原來是陽明先生行軍打仗有點兒太快,這邊藍天鳳剛剛收到信,他那邊就已經打破了橫水,砍殺了賊首謝志珊,可是謝志珊的同夥蕭志模卻逃了出來。
蕭志模進來就問:老藍,你扛行李要去哪兒?
藍天鳳道:還能去哪兒,當然是卷旗下山,做良民了。
蕭志模聽了後搖頭:老藍,你不是缺心眼兒吧?你既然已經是賊,還能再做得了吃苦受累的良民嗎?你聽那個王陽明忽悠你投降,說得天花亂墜,可你前腳下山,後腳你以前搶過殺過奸過的苦主就全都找來了,到時候你後悔去吧。
藍天鳳道:老蕭,你這話就不對,有一日做賊的,哪有終生做賊的?不管是你還是我,也不管做了多少年的賊,殺了多少無辜的人,但遲早要下山做良民,你想對不對?
蕭志模道:你說得對還是不對,我看咱們還是先開個會,讨論讨論吧。
騙死人不償命
鎖匙龍衆賊首紛紛進入會議室,召開會議,這時候外邊的信使紛至沓來,送來了龍川各級領導的敦促投降書,藍天鳳越發鐵了心,這一次無論大家怎麽說,他也要下山做良民了。
于是藍天鳳率先發言,道:我們兄弟之所以上山,只是因為被人欺淩,找不到個說理的地方,所以暫時避居于此。但朝廷是絕不會放任我們這樣逍遙的,遲早有一天……還說什麽遲早,現在他們就來了。橫水、桶岡,那可以說是銅牆鐵壁啊,以前你們都說是天險,是官兵無法攻克的,謝志珊還給自己鑄了征南王的大印,可這印還沒蓋過幾回,就已經被官兵砍了腦袋。兄弟們,這一次人家官兵可是玩兒真的了,你們還想留着腦殼吃飯的,就快點兒跟我下山吧。
蕭志模搖頭道:差矣,老藍你差矣。你是不知道實際情況亂講話。征南王謝志珊之所以被官兵端了老巢,那是事出意外,橫水的險地沒有派弟兄鎮守,結果被官兵溜了進去,打了個措手不及。如果征南王當時稍有提防,哪怕是來百萬官兵,也是無計可施的。再說咱這鎖匙龍,這裏比橫水更險,我們有這麽多的人,再加上已經有了防範,又何必自己吓唬自己,伸脖子讓人家去砍呢?
藍天鳳道:老蕭,你怎麽就不明白呢,咱們做賊,是一時的,不是一輩子的。你總得找個機會下山吧?
蕭志模道:下山也不能找這個機會,這時候下去,官兵肯定會說你是被逼無奈,殺了你你也沒辦法。要下山,只能另找機會。
會議上分成了兩派,藍天鳳欲降,蕭志模欲守,其餘的山賊有的支持藍天鳳,有的支持蕭志模,雙方勢均力敵,旗鼓相當,一時間難以決斷。
見此情形,藍天鳳便道:也罷,要不我們幹脆投票好了,支持下山做良民的,就坐到我這邊來。建議堅守的,就坐到老蕭那邊去。如果我這邊人多,老蕭你就跟我下山。如果老蕭你那邊人多,我就與你一起堅守,如何?
蕭志模喜道:這是個好主意。于是衆賊便紛紛離開座位,想下山的往藍天鳳這邊來,欲堅守的去蕭志模那邊。正自亂哄哄之際,突聽外邊喊殺聲大震,仿佛整個洞窟都在搖晃。衆賊驚愕之際,就見一個小賊疾奔而入:老大不好了,官兵已經殺進洞裏來了……
藍天鳳大駭:不可能,剛才我還收到陽明先生的來信呢……他不會這麽忽悠我吧,一邊兒寫信勸降,一邊偷偷進兵?
陽明先生會的,為何不會?
陽明先生已經晉階到了聖賢階段,最喜歡幹的事情,就是一邊兒寫信說好聽的,一邊兒起兵打你一個冷不防。藍天鳳這邊因為不停地收到陽明先生的勸降書,心想陽明先生怎麽也得等他回了信,才會采取行動。又如何想到陽明先生才不理你那麽多,要的就是趁你看信的時候疏于防範,所以才乘這個機會突然殺入。
當藍天鳳醒過神來的時候,官兵十路人馬,已經從各個洞窟殺入,這次陽明先生不知道又逮到了哪個知道巢穴詳細路線的,連作戰手法都跟前兩次沒有絲毫區別。先是設伏兵于賊巢深處,十路官兵突然殺到,然後伏兵立即點火放炮,只聽穴中驚天動地的炮聲,前方後方,盡是官兵那招搖的大旗。
明擺着,陽明先生就是要玩兒死善良的藍天鳳。
事到如今,藍天鳳別無法子可想,只能一邊號啕大哭,一邊跟在蕭志模後面逃命。不逃不行啊,這些官兵連日裏血戰破賊,早已是殺紅了眼,根本不給你投降的機會,只想切下你的腦殼拿去換獎金。
太能幹了沒獎賞
藍天鳳和蕭志模逃到懸崖頂端,據險以守。官兵三路殺來,一路徑前搶攻,一路從左邊登峰,一路從右邊登峰。藍天鳳強打精神,往正面抛了兩塊石頭,忽聽身後炮聲猝起,急忙回頭,卻見後面左右兩翼,各有兩隊官兵殺至。
這陽明先生,對這一帶的地形,居然比山賊還熟悉。
藍天鳳和蕭志模打起精神,斜刺裏殺出一條血路,且戰且走,官兵尾随窮追,一路上連破鎖匙龍十三個巢穴。
藍天鳳和蕭志模逃到了十八磊,這裏是絕地,再往前走就是懸崖,後面則是官兵如蟻,從四面八方絡繹不絕而至,将藍天鳳并蕭志模堵在懸崖的盡頭。這時節,就見蕭志模血紅了兩只眼睛,手執鋼刀,嘶喊一聲:王陽明,你欺人太甚,老子跟你拼了……頭一低,向着官兵大隊沖了過去。
藍天鳳呆呆地看着,眼見得蕭志模沖到官兵陣前,官兵“嘩”的一聲散開,又“嘩”的一聲合攏,又“嘩”的一聲散開——已經一人抱了一塊蕭志模的零碎兒,跑去報功了。
眼見得官兵如此兇悍,藍天鳳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再也打不起勇氣來對抗。可是官兵卻不趁機進攻,而是就地伐木搭建帳篷,瞧意思今夜就在這斷崖頂上紮營了。明擺着,這夥子是有意拖延,留着藍天鳳不殺,等到明天早晨再嗚嗷怪叫着沖過來,好渲染戰事的激烈程度,以便表功。
看着官兵大營袅袅升起的炊煙,聽着近在咫尺的官兵們的說笑之聲,藍天鳳心裏有無盡的悲憤。王陽明啊王陽明,你心眼兒真是太壞了,你明明知道我們都是善良的百姓,智商跟你不在一個檔次上,卻偏偏故意這樣玩弄我們,如此不厚道,真是太不像話了。
想到這裏,藍天鳳就對跟随他一起逃到絕地的小山賊們說:兄弟們啊,咱們之所以上山落草,就是因為心眼兒不夠用,老是被人欺負,才躲到這與世無争的地方來。我也知道你們和我一樣,無日不思下山,做一個睡覺踏實的良民。可是人家王陽明可不這麽想,他算準了咱們笨,存心要拿咱們的笨腦袋,換取他的功名利祿。我已經打聽過了,官兵這次征剿,是以斬殺了咱們多少顆腦袋來計數的,咱們被人家割去的腦殼越多,人家的功勞就越大。現在咱們橫豎是沒有活路了,但我們就算是死,也不會把腦袋白送給他們。兄弟們,你們要是沒別的辦法逃出生天的話,就跟我一起跳崖吧。事先咱們可要說好了,跳崖的人,一律腦袋沖下,讓自己的腦袋撞在石頭上,撞碎自己的腦袋,讓官兵割不到咱們的首級,弟兄們以為如何?
衆賊聽了,興奮地道:老大這個主意好,就聽老大的了。咱們自己把腦殼摔爛,氣死王八蛋王陽明……
于是群賊于絕崖上排成橫隊,每人都是彎腰做跳水姿勢。就聽藍天鳳喊口號:一、二、三,弟兄們跳啦……嗖嗖嗖,近千名山賊,全都以乳燕投林的優美身姿,頭朝下跳下絕崖。
啪,啪啪,啪啪啪……斷崖深處,響起了頭骨撞擊在巨石上的清脆聲響。
大多數賊人,都如願達成了撞碎自己的腦袋的人生目标,只有藍天鳳運氣最糟,他本來大頭朝下向下墜落的,不巧被斷崖上斜伸出來的一根樹杈碰到,将他的腦袋一下子撥回到上面,當時藍天鳳大叫一聲:殺千刀的老天,還是便宜了王陽明那厮……噗!
藍天鳳撞死在崖下的巨石上,但腦殼卻完整無缺。讓搜山的官兵喜不自勝,忙不疊地将這顆腦袋切下來,拿去報功。
史載,鎖匙龍之役,賊人走投無路,紛紛墜崖而死。山谷溝壑之間,到處遍布着賊人的屍體,于是橫水、桶岡之賊,到此悉平。
于是陽明先生又點燈熬油開始寫奏章,奏章上說:橫水、桶岡之役,搗毀賊穴共四十八處,斬獲大賊首謝志珊、藍天鳳等八十六顆首級。斬獲小山賊首級計三千一百六十八顆。活捉賊人的妻子父母計二千三百三十六名。從賊巢中營救出被擄的女人八十三名。另外還繳獲牛馬驢一百零八只,繳獲兵刃二千一百三十一件,繳獲金銀一百一十三兩八銀一分……精确到分,表示這個數目是真的,陽明先生連一分銀子也沒有貪污。
朝廷回複:真的假的?要是真的話,繼續努力……
上次朝廷還獎了陽明先生二十兩銀子,這次一錢銀子的獎賞也沒有。
誰讓你陽明先生這麽能幹?
十八磊藍天鳳投崖,朝廷沒獎勵不說,連帶着江湖兄弟,從此都對陽明先生有好大的意見,認為陽明先生忒奸詐,不是個好人。
所以算起來,這仗陽明先生實際上是吃了大虧。
假和平,真戰争
天險之地鎖匙龍被打破,賊首藍天鳳投崖而死,這消息吓壞了浰頭的池仲容,立即布置寨壘,嚴加防範。
這時候山下來了一群人,趕着肥牛,馱着酒肉布帛,原來是陽明先生派信使來慰問浰頭豪傑的。池仲容急叫信使請入,信使進來,呈上書信,卻是對池仲容的嚴厲指責。指責池仲容假和平,真戰争,表面上已經歸順,暗地裏卻招兵買馬。陽明先生要求池仲容對此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解釋有,現成的。池仲容解釋說:不是我們假和平,真戰争,實在是被人欺壓不過,你看龍川有兩股強匪,一個盧珂匪部,二是鄭志高匪部。告訴你說這倆壞東西心眼兒最多,他們表面上歸順陽明先生,實際上卻在暗地裏布置人馬,打算先吞并我池仲容,再對付陽明先生。我這邊招兵買馬,全都是為了保護陽明先生啊。
信使聽了點頭:你這麽個說法,好像也有點兒道理。
池仲容:什麽叫有點兒道理,這是天地間最大最大的道理了。那什麽,為了表白我對陽明先生的一片誠心,我再派我的親信鬼頭王,跟你一塊兒去見陽明先生,最多不過十幾天,只要解決了盧珂和鄭志高匪幫,我這邊解甲歸田,從此讀書種地,做一個善良厚道的農民。
鬼頭王去見了陽明先生,呈上書信。陽明先生看了信,恍然大悟:我說這事兒怎麽不對頭呢,原來都是盧珂這厮在搞鬼,我饒不了他,這就出兵,将他們殺個寸草不留。
鬼頭王大喜:若是老爺肯為小民申冤,那真是再好不過的了。
陽明先生道:剿滅盧珂匪部,為爾等申冤,乃本官之職責,無須多謝。鬼頭王,你現在馬上回去,替本官伐木開道,等本官大兵一至,我們雙方合圍,管叫盧珂那厮插翅難飛。
鬼頭王:太好了……不過大人,你要征伐盧珂,緣何要走浰頭這條道啊?
陽明先生道:鬼頭王,你缺心眼兒啊,你們浰頭正處于官兵和盧珂之間,官兵不經浰頭,難道還能飛過去嗎?
鬼頭王嗫嚅無語,只好回去報告。池仲容聽了,既喜且憂。喜的是陽明先生果然心眼兒不夠用,真的聽他擺布要先打盧珂。憂的是官兵假道浰頭,倘若中途官兵突然改了主意,攻打起他的浰頭來,那他豈不是慘了?
想了半晌,池仲容再派鬼頭王去見陽明先生,說:大人,對付盧珂匪幫,不勞大人動手,只需要我們浰頭的兵馬,就足夠了。
陽明先生想了半晌,才道:鬼頭王,你先下去休息,這事讓本官想想再說。
鬼頭王出來,正往客棧方向走,忽見迎面來了幾個人,他急忙閃身在樹後,仔細一瞧。沒錯沒錯,前面來的人,赫然竟是浰頭賊的死對頭:盧珂、鄭志高和陳英。這幾個人來幹什麽呢?肯定是要面谒陽明先生,替自己申辯的。
不知道陽明先生是會相信他們,還是會相信浰頭。
鬼頭王心想:不行,我得躲在一邊,把事情看清楚了再說。
引蛇出洞
卻說盧珂、鄭志高并陳英三人,求谒陽明先生。不多時,就見陽明先生沉着一張臉出來,問道:什麽事情啊。
盧珂大聲道:大人,小民此來是為了浰頭賊首池仲容之事。我不信大人你看不出來,那池仲容假意歸順,實際上卻天天操練士兵,又召集遠近各巢賊衆,還授予衆賊總兵提督等僞官。大人,池仲容他這是公然謀反啊。
陽明先生搖頭:盧珂,我知道你和池仲容有仇。但是仇歸仇,理歸理,不能因為你和人家有仇,就亂講話。
盧珂:大人,我沒有亂講話……
陽明先生大怒:盧珂,你說池仲容天天操練士兵,你看到了嗎?你說池仲容公然授予衆賊總兵提督之印,你把印拿來給本官看個清楚!
盧珂:大人,我上哪兒去拿印啊,你這不是難為我嗎……
陽明先生:盧珂,明明是你公報私仇,難為本官,竟還說本官難為你。你和浰頭池仲容,雖然是世仇,但既然都已經歸順朝廷,從此就是一家。可你卻放不下心裏的私怨,不斷挑釁,挑起戰争,這已經構成了死罪。本官念你無知,不予追究,你卻不識好歹,居然敢在本官面前诋毀池仲容,無非是想掩蓋你自己的罪狀罷了。再者說了,池仲容的三弟池仲安,就在本官的帳下效勞,若池仲容敢懷二心,難道他不想要自己弟弟的性命了嗎?
盧珂氣結:大人,你聽我說……
陽明先生:哦,上課的時間到了,本官要去講課了。
盧珂三人氣急敗壞地出來,站在督院的門口争議起來,全然沒有注意到,就在樹後躲着個鬼頭王,把他們的争論聽得清清楚楚。
就聽盧珂說道:怎麽巡撫大人這麽糊塗啊,那池仲容是落草為寇,殺人如麻,我們是為了保鄉為民,才被迫起兵,可是在他眼裏,我們居然比浰頭群賊還不如。
鄭志高嘆息道:這世道就是這樣,壞人把壞事做絕,反倒沒人說他們是壞人。好人不管怎麽做,總少不了會被人橫加指責。
陳英道:可這個指責的後果,太可怕了。萬一陽明先生真和浰頭賊夥合兵,來攻打我們,那我們豈不慘了?
盧珂流下了眼淚,哭道:眼下是沒法子可想了,我只能到陽明先生座前死谏……
鄭志高和陳英大驚:盧珂,你可要想清楚,萬萬不可輕動……可是盧珂已經氣急,掉頭沖進了督院,恰見陽明先生夾着書本,正要去書館講課,見盧珂出來,陽明先生沉下了臉:盧珂,你又回來幹什麽?
盧珂“撲通”一聲,跪倒在陽明先生腳下:大人,今天你就是殺了我,我也要把話說出來,那浰頭池仲容,真的是存了賊心,不堪信任啊……
陽明先生臉色說不出的難看:盧珂,你一而再、再而三地诋毀池仲容,究竟想幹什麽?你以為本官這雙眼睛,就看不出你心裏陰毒的打算嗎?
盧珂急了:大人,我能有什麽陰毒的打算?
陽明先生佛然變色:住口!不要以為裝出這般清白模樣兒,就能騙過本官的眼睛!本官殺的賊人多了,像你這般狡詐奸猾的,何止八百一千?你若是再敢在本官面前賣弄奸猾,本官就将你的腦袋,懸挂到旗杆之上,以儆效尤!
盧珂此時也豁出去了:那你幹脆就殺了我好了!
陽明先生下令道:左右,與吾将此刁滑之人推出!斬首來報!
陽明先生的思維定勢
陽明先生一聲令下,左右親随應諾一聲,立即上前,拖起盧珂就走。這光景吓壞了鄭志高和陳英,撲通通兩聲,兩人全都跪下了:大人,大人開恩啊,這盧珂他冒犯大人,雖然死罪當誅,可是念他終究是無心之過,就請大人饒他一死吧。
陽明先生将臉偏過去,明擺着不賣此二人的面子。
這時候正在巡撫院內的将官們也紛紛跪倒,都替盧珂求情。陽明先生喝道:死罪可逃,活罪難免,左右,與本官将盧珂杖責三十,以儆效尤!
史料上說,陽明先生下令将盧珂無罪杖責三十,這個數目,與他當年在午門之前,被權奸劉瑾杖責的數目恰好相等。這個巧合絕非偶然,應該是那次被打屁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