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油焖茭白、收賀禮 金陵城裏立夏要吃“……
“小娘子這食肆真是打理的明亮軒敞啊。”
手肘搭上杉木制的粗腿方桌, 陳珪笑道。
“各位郎君一來,才真是蓬荜生輝呢!”關鶴謠喜氣洋洋,“真是萬分感謝各位來捧場。”
她第八百零一次誇獎自己和國子監這群郎君交好的決定。若是能得他們一個好口碑, 那國子監不就能轉化成穩定客源?
今日來的是陳珪和龔成業, 以及另兩位關鶴謠也見過的郎君,便是她第一次去八仙樓撒暫時遇到過的。
她拿着小木板介紹菜色,“小店人手有限,每日只做四品菜肴,兩樣從食, 外加一湯一點。今日正菜是青梅燒排骨、五香鹵鹌子、油焖茭白、蒜香蠶豆,從食是筍油拌面和紅蓮飯,湯是冬瓜蝦米湯, 小點自然是豌豆糕。”
“青梅燒排骨?這倒是沒聽說過。”陳珪驚奇地與夥伴們對視一眼。
“青梅小滿前正脆嫩,腌幾天去了澀味便可用來燒菜, 代替醋的酸味。至于那五香鹵鹌子——”
“哎,小娘子不需一一說來,你的手藝我們太信得過了。”陳珪一扇折扇,“我們四人吃四道菜正好。”
四人将四道菜和湯都點上, 從食則是要了紅蓮米飯,又點了兩壺酒。
訂單既定, 整個食肆就忽地高速運轉開來。
小胡倒水、溫酒、擺餐具待客。
掬月負責前鋪飲食。她先從櫃臺長案盛來贈送的小菜, 又去大鍋裏撈出四只鹵鹌子。每一只鹌子都是琥珀色的油亮亮, 配合着旁邊劉雷子滿臉銷魂地啃鹌鹑的模樣,看的周圍人直咽口水。
沒錯,連幹兩碗飯之後,他終于承受不住香鹵汁的霸道嗅覺沖擊,買了一只來吃。
畢二則跟着關鶴謠去了後院。他從烤爐裏掏出陶罐, 裏面是早炒好的蒜香蠶豆,因被爐子烘得酥脆,倒進盤子裏時淩淩作響,宛如碧玉碎塊。
除了蠶豆,其他菜肴也都備下——湯一直在竈上溫着,排骨也在一溜小砂鍋裏炖着,所以哪怕那四人将所有菜都點了一遍,需要關鶴謠現做的菜——只有一道油焖茭白。
Advertisement
她便直奔廚房。
各樣配料早都洗好擺好等她掌勺,力求最大限度縮減顧客的等待時間。但茭白的鮮味很容易和水分一起喪失,需現采現賣,現吃現剝,是無法提前準備的。
關鶴謠就趕緊上手剝起茭白。
去了殼的茭白纖長細嫩,一如美人的柔荑,被她拿在手裏,竟讓人不知哪個更白,哪個更美。
關鶴謠将茭白切了滾刀塊下油鍋煸炒,一鍋晃眼的瑩白中漸漸烘出金黃色。炒幾下便蓋上鍋蓋焖一會兒,如是反複幾次,茭白表皮皺起更好入味,再加鹽、糖、醬調味焖煮。
這道油焖茭白是最後上桌的,彼時,陳珪已經将鹌鹑啃得幹幹淨淨。他在溫熱的濕布巾上擦了擦手,說要打包兩只鹌鹑和兩份蠶豆帶走。
關鶴謠歡喜應下,轉頭讓掬月記着。
另兩位郎君也你一言,我一語将每道菜都真心實意誇過,關鶴謠臉上笑意更盛。
龔成業突然開口,“這四道菜自然道道美味,但其實合起來更有深意。若在下沒有猜錯,小娘子是将天、地、水、木三鮮各取一味,制成了這四道菜,以應立夏情景。”
關鶴謠訝然莞爾,“龔郎君真是火眼金睛!”
果然藝術家就是比常人敏銳一些!
她确實是這樣做的。
因為,金陵城裏立夏要吃“三鮮”。
關鶴謠來了這物資匮乏的古代,沒有蔬菜大棚,沒有冷鏈運輸,自然是不再做那冬天吃西瓜、随時随地撸海鮮、下個樓就能買到七、八十種乳制品的美夢,反而生出了極其真摯的“敬天惜物”情懷。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
每一株植物的生長,每一個果實的成熟,每一只新出生的小獸,都是要靜下心來期待的饋贈。四季的齒輪嚴絲合縫地轉動,人力無法幹擾其分毫。急不得,燥不得,只能等着它悄悄地将應時食材送入手中,再懷着敬意細細烹調。
“三鮮”究竟是哪三鮮衆說紛纭,關鶴謠只挑選了合适做成菜肴的,算是吃個開心。比如從“木三鮮”的梅子、杏子、櫻桃中選了梅,從“水三鮮”的鲥魚、茭白和河蝦中選了茭白。(1)
但這只是她自己一個乞求好運的小心思,并沒想以其作為噱頭,居然被看出來了。
龔成業這麽一說,其他三人終于反應過來,紛紛店家誇贊奇巧心思。
“不過是投機取巧,選了些好入菜的,”關鶴謠這般說着說着,自己也憋不住笑道:“也都是低價的。妾自然希望能為諸位奉上鲥魚之類的鮮味,只是目前小店剛剛起步,難免左支右绌,郎君們過些時日再來,也許有更好的食材。”
“現在就很好了。”一位郎君嘗了一口茭白道:“鲥魚愛鱗,一旦觸網,為了保護鱗片便一動不動,只等被人捕撈。護鱗忘惜命,着實愚蠢,還不如這水邊恣意叢生的茭白。小娘子做此菜,一定是要勸勉我等就算誤落塵網中,也要盡力沖破桎梏,方能得返自然啊!”
關鶴謠臉上:恰到好處的認同微笑。
關鶴謠心中:???我不是我沒有啊!
寧吃鲥魚一口,不吃草魚一簍。鲥魚那麽好吃,又昂貴,能賣她當然想賣。
最好生涯梅子雨,春江穿柳賣鲥魚。
這是應季的極致美味啊!
“原來如此,方兄說得有理。看來每一道菜都暗藏玄機啊。”
陳珪指向紫蘇姜,“比如這道紫蘇姜,醋之酸,糖之甘,鹽之鹹,姜與紫蘇之苦、辛。一碟小菜,卻集齊酸、辛、鹹、苦、甘人生五味,居然有了絲絲縷縷禪意。實在難得,實在難得啊!”
“那這腌香椿豈不是願人如上古八千椿,長生無極?”
關鶴謠:……你們開心就好。
她估計其他人是不甘心被龔成業裝到,趕緊你争我趕掉書袋。
雖說挺可愛的,但好好吃飯別想那麽多了少年們。
你們看看門口正嗦着骨頭的劉雷子,他那簡單的快樂也惹人向往啊!
文化人有時候可忒麻煩,其實于廚師來說,絕大多數時候一句“好吃”就足夠了。
陪着他們圍一桌菜做閱讀理解也沒什麽意思,關鶴謠轉頭就想溜。
畢竟一個戲劇效果直接拉滿的劉雷子,一群說着“慕名而來”的翩翩郎君,已經為小店又招攬進幾位顧客。
“這一桌菜至臻完美,只可惜——”
剛要去招待其他顧客的關鶴謠光速掉頭,“郎君有何指教?”
她急切的模樣倒是讓陳珪不好意思起來,忙道:“不是菜肴的問題,而是這酒,着實配不上小娘子的手藝。某可還記得小娘子說過的松花酒呢。”
雖然菜沒問題,關鶴謠卻沒有被寬慰到,因她知道,陳珪說得很對。
時人嗜酒,食肆酒樓裏都尤其重視酒水品質,否則八仙樓的大掌櫃怎麽會一大早就趕往酒坊?
她只能愧答:“實不相瞞,妾對水酒一竅不通。這食肆開得匆忙,也沒時間親自去酒坊嘗試大酒,只能請自家夥計去腳店打了些小酒來。”
冬日釀造,候夏而出的稱為“大酒”。
而在春秋之間,随釀随賣的是“小酒”(1)。
大酒蟄伏一冬,且用當年新米,自然比那些只釀十來天就啓壇的小酒品質好,種類亦是繁多。
“無妨無妨,有了好酒也只是錦上添花。這麽好的飯菜,就着隔年的酸酒某也吃得下!”
鋪中人都被逗樂,笑聲卻被外面乍起的喧鬧壓住。關鶴謠一怔,以為發生什麽意外,急急走到門檻去看——
鋪子外一隊十來人,而領頭的那人,不是雲太夫人的婢子春苗又是誰?
“給關小娘子道喜,恭祝開張大吉!”春苗滿面笑容上前。
“原來是春苗姐姐!”關鶴謠牽住她手,“姐姐快請進吃些茶點。”
春苗搖搖頭,往身後一指,“哪敢勞煩小娘子招待?妾今日是受我家三娘子所托,送來些賀禮。”
只見那些家丁,有擡着布匹的,有扛着樹苗的,最後竟有駕着一輛驢車的,車上堆滿了一尺多高的酒壇子。家丁們各個穿着整潔喜慶,禮物上也盡是紅綢裝飾,遠遠看去紅紅火火一片,引得無數人駐足觀看。
春苗高聲唱到:“信國公府三娘子賀關小娘子開張之喜,祝福星照,祝門庭鬧,興業長新!特送關小娘子親繪圖畫一卷,各色布料二十匹,玉蘭樹兩株,瀛玉酒二十壇、流霞酒二十壇、千日春酒二十壇。”
“信國公府?!”
“這小娘子和國公府什麽關系?”
“好多的賀禮啊,你看那些酒,都是上好的酒啊!”
“诶?我好像聽說過信國公府之前從街上擡走一個廚娘子。”
周圍人的驚呼之中,關鶴謠笑着接了賀帖,一邊想着春苗可能是信國公府氣氛組組長吧……否則怎麽每次來都能為她強勢造勢。
國公府有心幫她一把,可為着避嫌,送賀禮自然不能借關策或是蕭屹之手。而在世人看來,關鶴謠的身份也根本受不得雲太夫人親賀,所以此事由關筝來做再合适不過。
年齡相當的小娘子們玩兒得好,送些禮物合情合理,更別提信國公府的三娘子是出了名的大方善良。
然而,看着那兩株玉蘭樹,再聽得三樣酒名,關鶴謠已經知道這到底是誰的手筆。
她打開湖绫裝裱的精致賀帖。
裏面除了關筝寫的賀詞,還夾着一張小小的字簽:
有花有酒,卿可開眉。
關鶴謠便眉開眼笑。
真聽話,賠了她的玉蘭樹和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