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選段
好逑是個剩女。其實在宋代像謝好逑這般十八歲還不出嫁的娘子卻是不少。
本朝有京報,上面的文章大抵是《我國GDP年年增産》《年收入與通貨膨脹毫無關系》《本朝X事演習警告西夏勿挑釁國土領地》。當然也有民間小傳聞,如《本年探花郎高娶豪門良人》《民間達人發明兩用把手》《XX坊新口味出爐》,厄,後面屬于植入式廣告。
其中有一期發過一篇《本朝剩女為誰買單?》,其中談到東京裏頭剩女很大一部分原因有二。除了當時婚嫁費高漲也是剩女高産原因之一,還有一說,便是奉行“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讀書多好啊!既有俸祿又可以免稅,士大夫地位多高?許多男子便是一顆心思撲在書本上,好歹博個秀才的名頭,倘若考了進士,東京裏頭高門大戶便是搶着要的,娶妻根本不用愁。所以想容說的那句“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實實在在的敲打了好逑一番。
打從好逑十八歲起便聽人說,開封縣還只是小地方,故此謝好逑這枚“剩女”還是頗為惹眼的,不過東京裏頭“剩女”更多。當然這裏頭存在差異,人家的問題是眼光高,愁嫁妝。前者好逑中槍了,後者看來好娘是不愁的,只是這年頭嚷嚷着不要看中我的家世,要看中我的人品那實在也是太矯情。
沒有網絡,沒有BBS,好逑又不能把自己的狀态改為“古代經濟适用女”,更不能在家門口拉個橫幅“姻緣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黃白故,兩者皆可抛……”
好逑內心的話不敢說,更是沒人願意聽,即便是聽了,除了想容嗯嗯啊啊的敷衍着,也沒有人理解。于是好逑便只能任由娘娘一次又一次的安排相親,整整一年裏,算算累積下來的經驗,好逑覺得自己夠資格寫上一本名為《本朝相親指南》,或是《相親三十二攻略》,《誰動了我的良人》,《我朝剩女不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