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出游
“如海弟切莫灰心,你如今年紀尚小,今科不中還有下場,只一次未中,正不必喪氣。況你所學龐雜,須知溫純戀酒日需深,若想融會貫通,非只才智,更需時候,這些道理你原也是明白的,萬不可因一次不中就此頹唐……弟若覺家中心煩,意欲整裝出游,以廣閱歷、潤身心,兄在揚州有別院,自當派人掃榻相迎,弟來年再下場不遲……”
司徒偃本來還想加上:“幹脆別考了,你家反正有錢,捐個貢生直接來京裏參加會試吧。”心裏想着,到時候我們就能見面了呢。躊躇半天,終究想到林海的志向,只怕見到這樣的字句,認為自己小瞧了他可不好,只得就此擱筆,不再贅言。
待他親自封好信封,本來要召信使來,略一擡眼,高有道忙湊過來,他手捧見參盤,上邊已經擺了五六張牌子,皆是重臣,只得收束心神。高有道見司徒偃神色變回平常樣子,便一邊命人出去傳見候着的大臣,一邊接過信揣到懷裏,使個眼色,旁邊小太監忙奉過茶盅呈給司徒偃。
卻說高有道出了乾清宮去命人往姑蘇送信,他是乾清宮總管太監,送信之類的些許小事本不用他親自出馬。但徒景之的信自與其他的景德皇帝給臣下的信件不同,萬萬不能假手他人,高有道一邊與錦衣府的人接應,一邊心中腹诽,林公子上封信裏對此次未能中舉略提了幾句,皇上您只看到他這幾句傷心就上趕着安慰,還轉手就把揚州行宮給人家預備好了,就沒看到人家提了安平侯府在揚州也有別院麽……而且林公子是個通透人物,恐怕待此信交到林公子手上之時,人家可能早就想通,沒了這些煩心事了好不好?
景德二十年春天的省試,林海沒有出乎家人師友包括他自己的意料,沒有考中。他其實心裏并不怎麽傷感,想想也是,自他來到大夏,雖然融彙了原身的各種技藝,但終究不是原裝貨,童生試單靠背誦寫字也就罷了,這省試還要考經義詩賦。林海再怎麽天縱奇才,也沒法在短短幾年時間裏一邊想着術數雜學,一邊還能端正經義,然後在一衆而立之年居多的秀才裏脫穎而出的。反正正如父母和老師所言,自己年紀還小,這次就和第一次童生試未中一樣,權當練習好了。
但在父母師長面前還能自持笑臉的林海,終究只有十六歲,前世此時他正值中學,學科考試門門第一,除了性向問題外,志得意滿至極,來到大夏竟然輸給了古人,即使有無數理由開解,他也還是有些郁悶。父母和老師已經在極力開解他了,林海不想讓他們過于緊張自己,于是在他們面前表現得很是灑脫,只在給徒兄的信裏流露出了些少年人争強好勝失敗後的頹意。
這些許頹意落諸筆端就已經得以宣洩,林海也就放到了腦後。正好,和徒兄想的一樣,林謹知、楊氏和朱轼也想到讓他出游一番增長閱歷,開拓眼界,既然将來總有做官的一天,就不能總是拘泥于姑蘇這一城,大夏如此廣大,雖然林海從文基本不會去邊疆上戰場,但經義之學不只在書本,更在世務。
于是,林海來到大夏四年之後,終于得到了出門旅游的機會。
林海喜靜,加上他自覺考試拼的不只是學識,更是能否堅持下來的體力,便經常要私下練習一些後世的強身鍛煉動作,為了不讓人覺得怪異,更是禦下甚嚴,是以他在安平侯府所居的華棠院一向清靜。不過,自定下他要随朱先生前往揚州一游之後,這幾日卻熱熱鬧鬧,內間楊氏親自出馬,将連翹、石榴、紫蘇、紅菱、盈盈、露露六個大丫鬟并幾個小厮和丫頭們支使得團團轉,今天說已經暮春,大衣裳就不用帶了,明天又說早晚還是寒涼,還是加到行李裏的好;一時說咱們侯府要低調,兒子既是和先生一起出游,就不用帶太多下人,貼身侍奉的只帶連翹、紅菱兩人就好,外間小子們只帶四個也就夠了,一時又怕林海初次出門下人們想得終究不夠周到,還是帶上四個丫鬟的好……
如此弄得華棠院日日人聲鼎沸,下人們進進出出,林海再不能安靜一刻。他見楊氏如此熱心,便當了甩手掌櫃,幹脆躲到朱先生處住到楊氏把行李整好為止。
這次和朱先生出行,楊氏本就不是很同意,若不是林謹知和林海都道朱先生游歷最廣,林海初次出遠門正需要這樣的人陪伴,一定要朱先生陪同,她一個內宅婦人又找不出另外好的人選,雖然打理着林家鋪子,但總不能讓兒子跟着商戶掌櫃出門吧?也只得答應了。雖然林謹知、朱轼百般保證讓林海萬無一失,但楊氏只此一根獨苗,生怕孩子在路上有什麽不妥,到了揚州會不會水土不服——完全不去想姑蘇和揚州離得多近,兩處氣候幾無區別的事實。
待得楊氏宣稱準備好了之時,林海面對四輛馬車和四個大丫鬟八個小厮的陣容,當真呆了,和楊氏說好說歹,最後也只減到三輛車兩個丫鬟和四個小厮,楊氏再不肯松口了,林謹知也拿夫人沒有辦法,只得讓兒子帶着這可稱浩蕩的陣容跟朱轼去往揚州。
姑蘇和揚州實在不遠,朱轼和林海不幾日便到得揚州。安平侯府在揚州自有別院,本來也有下人留守,到得別院自不必兩人親自動手整理行裝,稍微換洗了一下,朱轼便帶着林海出了門,弄得前來送信的錦衣府密使撲了個空。
安平侯府雖然行事低調,但林家幾代經營,家底卻是雄厚,揚州侯府別院就在瘦西湖畔不遠處,內裏的雕廊畫棟自不必提,所占之地乃是揚州最為繁華之處,且與原先的甄家別院、而今的皇上行宮相距不遠。上回今上南巡,林謹知還将別院出租給內務府屬員暫居,很是大賺了一筆。
朱轼帶着林海來到附近的天海樓,這是揚州有名的酒坊,來時天已近晚,朱轼帶着石墨上樓轉了一圈,發現即使是三層樓的大食府到了晚間,竟然也沒了座位。朱轼暗嘆今日口福不佳,正準備下樓,從三樓雅間出來一位中年士人,向他一揖,笑道:“我原說自己沒有看錯,果然是丹瑞兄到此了。”
9天海樓(修蟲)
Advertisement
作者有話要說:修錯別字~
2月22日修章節序號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