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因為幾次見面,兩人逐漸熟悉了起來。出乎幕城的意料,梅清對于時局下普通人受到的苦難比他還要深刻。抛掉那些所謂的詩書情愛,本就處在底層的梅清比他對這些有更深的感觸,也一直在幫助着其他人。
跟着她,幕城仿佛換了個角度,看到了以前許多不曾看到的苦難以及普通人面臨的危機。
也正因此,幕城感受到了蘭朝面臨的危機。
兩人之後又走了多處,也讓幕城越發有大廈将傾之感。後來母親還是因病去世,幕城照料完母親的後世,現實的不如意和母親死亡的雙重打擊下,做了一個出乎衆人意料的決定,離開隐居。
選定的地方便是溪川。
他和梅清的朝夕相處中,感情日益加深,便為她贖身,娶她為妻,然後一同在溪川定居下來。
他們有些積蓄,到了新地方,幕城成了個普通的教書先生,梅清則辦了一個慈濟坊,用來照顧一些鳏寡孤獨之人。除此之外,幕城将精力放到通讀農書之上,學習照顧作物,豐産的辦法,盡量讓更多的人不要餓肚子。
因為他們的行為,所以在當地名聲很好。
之後沒幾年,蘭朝果然和幕城所想亂了起來。各地起義軍紛紛出現,有農民組成的,也有流寇組成。
當時靠近溪川的起義軍有兩股,但好在沒有接近他們這個地區。
但是有一次,一波由流寇組成的起義軍到了溪川,并且占據了當地的縣衙。縣太爺聽到消息,連抵抗都沒有,早早就帶着人跑路了。也不知道流寇哪裏來的消息,聽說了梅清的名字,說這裏有個遠近聞名的美人,就在他們所在莊子。好在兩人平時做了好事,有受過幫助的小乞丐偷偷溜過來和他們報信。
在鄉親們的幫助下,兩人躲到了山上以前就準備好應付災難的山洞裏。
本來,如此就可以躲過一劫。
“可沒想到,有人卻故意将消息告訴了流寇。”最痛苦的記憶重新被講起來,幕城的眼睛變得通紅,第一次用恨不得将那人除之後快的語氣說道,“他将我和梅娘藏身的大致位置暴露出來,就是為了加入那些人,獲得作威作福的資格。”
被流寇發現已經是既定的事實,多與早都沒有區別。眼看着那群人就要搜到他們,到時候不僅他們遭殃,就連和他們一起逃出來其他鄉親也會遇到危險。
于是在他們就要摸到山洞的時候,幕城打算帶着梅清先一步引開這群人。卻不想就要行動的時候,梅清果斷打暈了幕城,然後将他藏好,繼而自己出去,引走了流寇。
Advertisement
只是她一個人,雖然經常四處活動,力量速度還是更弱一些,怎麽可能比得上一小隊流寇的追趕。
但是梅清本來就沒有打算活着逃走,山間經常有獵人進來捕獵時陷阱,她時常和幕城上來,尋找能夠食用的植物,所以也被告知了這些位置。
靠着這些陷阱,她繞得流寇眼花,将他們從二十多個人弄死弄傷到只有十多人。然而還是不夠。那群流寇受了傷,覺得被一個臭女人耍着玩,氣得不行,動作越發狠厲,眼看着就要抓到梅清,梅清忽然一躍跳到了崖下。那些人下意識去追,卻不想下過雨後的山壁極滑,一腳踩上去,居然控制不住也跟着一頭栽倒下去。
梅清之前就知道這點,所以故意引他們過來,但是她也沒機會看了。懸崖下沒有河流,也沒有緩沖的地方,更沒有什麽奇跡。她從上面摔下去,被摔得粉身碎骨,就算之後幕城和鄉親們找了許久,卻連她的一片衣角都找不到。
“之後的記憶我就沒有了。”梅清攥着話筒,回憶讓她在迷茫和清醒之間掙紮,說話也斷斷續續,“只記得我很恨,恨官府無用,恨背叛的人,恨自己力量太弱,到了最後,記憶也大多都沒有了,只記得心裏又恨,卻又隐隐有個聲音告訴我,不要傷害普通人,不然連見面的機會都沒有了。”至于見誰,她也忘了。
聽了他們的事情,沈榆張了張口,卻說不出一句安慰的話。這時候任何一句安慰話都顯得太輕了。容與也沒了悠閑的模樣,面容嚴肅下來。山陶更是氣憤不已,罵流寇,罵那個告密的龜孫子。
“媽的,也不知道那孫子結果如何了。”他握拳說了一句。
“死了。”幕城說道,“流寇不僅沒有撈到好處,還死了十多個人,氣憤地在村子裏□□了不少的東西,回去後又将那個告密的人開腸破肚,用來洩憤。”與虎謀皮,本來就要做好被反噬的準備。
大家這才記起來,梅清死後,他的故事還沒有結束,山陶期待地看着他,希望能得到幕城報仇的結果。
沈榆心裏隐隐有一股不好的預感。畢竟幕城死時的樣子,看起來太年輕了。難道他活下來後,也遭遇了意外嗎?
幕城嘆息一聲,找到梅清以後,他不像之前那樣容易失控,談起自己那段黑暗的時光,雖然艱難,倒也不是說不出口:“後來州府來了人,驅趕流寇,那波人便離開了。我們下了山,弄清了前後因果,告密的人也是村中的人,家中只有一個老母,因為不争氣,所以他的母親梅清經常照料,得知兒子做了那種事,她跪在家門前,希望贖罪。當時的我渾渾噩噩,卻也知道此事與她無關,那人已經死了,我也不做什麽,但是原諒說不出來。”
“我也曾想過要死,跟着梅娘一起離開,可一想到那群害我家破人亡的流寇還活着,便覺得不甘心。”此時的幕城,臉上浮現出與平時舉止完全不同的狠厲,沈榆打量着他眉心的那道疤痕,大約能猜出,這道傷是在那時候留下來的。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