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鄉集
十二號一大早,李氏就把昏昏欲睡的女兒從床上挖起來,催着她趕緊洗漱吃朝食,雖說建水村走到鄉集只要半個時辰,但早去早回不是更好麽。
吃完飯,趙忠祿将家裏的板車推出來,将要帶去的籮筐竹籃這些都放板車上,再往裏面放條小板凳,給小女兒坐。
“茹寶坐好,爹要走了”,回頭看她已經坐穩當,趙忠祿拉着板車就向前走。
李氏站在小坡路上看着父女兩,直到最後一點身影都消失才轉身回家。
茹寶坐在板車上,身上穿的嚴嚴實實,頭上還帶着頂小棉帽,只露出一張白皙胖乎的小臉,整個人看上去軟乎乎的。
“爹,你累麽?”
看爹爹拉着板車走,雖說馬路還算平坦,但應該也不輕松。
唉,要是家裏有牛就好了,這樣爹只要坐着趕牛車就行。
“哈哈這算什麽累,你那麽小一點,板車上還全是輕實的竹編物事,哪裏會重?”,聽着女兒的關心,趙忠祿心裏甜絲絲的,不過也是真的不累,和農忙時比這算個啥啊。
聽他說不累,茹寶就放心了,這下才有心思打量周圍景色。
馬路一邊是大片的農田,不過田裏都空蕩蕩的,只有零星的一些稻草,再遠看就是連綿起伏的大山丘,太陽這時已經出來了,早上紅彤彤的一個挂在山頂上,一點也不刺眼睛。
走了快半個時辰,終于到了鄉集。
集上各種各樣賣什麽的都有,有在鋪子裏賣的也有直接擺攤的,空氣裏飄蕩着各種食物的香氣,甚為誘人。
茹寶心下嘀咕,還好早上娘讓吃了朝食,不然可就要白花錢了。
趙忠祿挑好一個空地将板車停下來,直接就地擺起了小攤。
“要不要下來走動走動?”
“不的話就坐上面,等賣完了籮筐雞蛋咱就買東西回家。”
“我下來,腳好冷~”
聽到爹的詢問,茹寶坐不住了,在這上面呆着一動不動,凍得她腳冰涼冰涼的,再不活動活動都怕改天腳生凍瘡。
将女兒給抱下來,趙忠祿摸摸她的小手,溫溫的,看來只是腳冷,那就還好。
一被放到地上,茹寶趕緊蹦跶幾下,使勁跺跺腳,這樣一盞茶後才終于暖和起來。
牽過爹的衣服,她乖巧地坐在板凳上,鄉集上來來往往的人忙忙碌碌,有一種別樣的熱鬧。
“籮筐還是十八文?”,一個長相粗犷的男子問道,下巴上還續着胡須,好在他眼神清明,看起來才并不可怕。
“對的大哥,還是十八文”,趙忠祿應付起來很熟練,從板車上拿出一只籮筐給人看,對自己的手藝那是相當自信。
“嗯,行,還不錯,給我一對吧!”
他也很是爽快,将籮筐裏裏外外仔細看了看,又用手試了試,看手藝确實好,就很爽快地把錢給付了,然後拿東西走人。
後來又陸陸續續來了好幾個過來看東西,基本上看了的都買了。
這也是因為趙忠祿賣這些東西還小有名氣,大家都知道他做的東西結識耐用,所以看到他賣,而自家又恰好缺或者壞了的話,都會在他這買。
半個時辰後,板車上就只剩最後一只深口竹籃了。
“走,這只籃子拿回家,咱們買東西去”,将板車推到寄放處,把一文錢稅銀和一文錢寄放錢給交了,趙忠祿挎着竹籃抱着女兒往商鋪走。
先去賣布的地方,走到萬平布行,放下女兒牽着她往裏走。
“李掌櫃,好久不見了!”
“哈哈大兄弟,是有一陣沒見着,哎喲這是你女兒吧,長得可真俊”,聽到聲音,李掌櫃擡頭一看,是趙忠祿,常在自家買布,自己也在他那買竹編物事。
“茹寶,叫李叔叔”,捏捏女兒的手,示意她喊人。
“李叔叔好”,茹寶擡頭看人,奶乎乎的聲音熱情洋溢,一雙眼睛也彎成了月牙,亮亮的仿佛能透到人心裏去。
“哈哈好好,這孩子長得真好。”
“可別說她了,小孩子不經誇。我過來買些布,家裏娃她娘說要給孩子們做衣裳。”
聊了會兒,趙忠祿就表明來意。快過年了,大人們不做新衣裳不打緊,孩子們還是得哄哄的。雖說孩子們長得快,但穿不下後也可以拆了,重新拼接成衣服或其他東西,就那麽一兩年,布料也還結實。
“行,兄弟你要些什麽布,我這的東西保證你滿意”,聽到是要買布,李掌櫃毫不意外,不然也不可能專程來敘舊啊。
“嗯,要一丈藍色棉布還有一丈鵝黃色棉布。”
“這兩種都是一百二十五文一丈,總共是兩百五十文”,說完價錢,李掌櫃去貨架上将他要的布拿給他看。
稍微摸了摸,趙忠祿就放心了,兩人都是熟人,掌櫃的也不可能為這麽點小東西坑自己。
将布匹放在準備好的幹淨油紙袋裏,付了錢,和他最後打聲招呼,就牽着女兒打算去賣肉的地方看看。
走到賣肉的鋪子,就看到張屠戶的兒子張大山正守着攤子,他老爹應該是在後院休息。
張大山和張屠戶一樣,也長得人高馬大的,一看就讓人不敢惹,很符合時下人對屠戶的印象。
“大山哥,我過來買斤肉回去解解饞。”
“哈哈是趙兄弟啊,今天也來集上了,我家的肉你放心,那肯定是好的”,張大山見着他就嘻嘻哈哈的打招呼,這一笑起來到是整個人柔和不少。
“要一斤五花肉和一根筒骨”,媳婦手藝好,做的紅燒肉一家人都喜歡吃。
“五花肉要比其他部位的肉貴兩文,二十二文一斤,筒骨五文錢一根。”
見爹買豬肉,茹寶就想看看有沒有豬大腸,有的話就要一點回去洗幹淨,沒的話就只能等家裏殺年豬了:“叔叔,你家有豬大腸嗎?”
“小茹寶你要那東西幹嗎,鋪子裏其他下水有,豬大腸那玩意沒人吃,帶來還費事!”
看起來白皙幹淨的一個小娃兒,怎麽要豬大腸那麽臭的玩意....
“沒,我就好奇問問”,肉鋪裏沒有,茹寶只好等家裏殺豬了。
“好了,走吧”,将包好的肉放在竹籃裏,趙忠祿拉着女兒繼續逛。
之後又陸續買了些家用調味料和面粉,中途碰見賣糖葫蘆的也買了三串,然後就準備推板車回家了。
等兩人回到家中已是巳時中,茹寶心下換算一番,也才十點多。
這樣看,回來的還挺早,昨天她還怕趕不回來吃午飯呢。
從板車上下來,她興致沖沖朝兩個哥哥跑過去,爹買了糖葫蘆,一人一根!
孟平、孟安也趕緊湊過來,接過妹妹給的糖葫蘆,樂呵呵的開始吃,雖然沒去到鄉集,但有零嘴吃也很高興啊。
李氏則幫着丈夫往下面拿東西,食用調料這些等會放家裏的大缸裏存好,其實這些家裏都還有,但能久放的夫妻兩都習慣多存一些,以防意外。
“還買了肉呢?中午是來不及吃了,等晚上再給你們做。”
見竹籃裏有塊五花肉,她也不意外,距離上回吃豬肉也快二十天了,是得買點給家裏人補補,冬天不貼膘,等來年開春幹活都沒力氣。
“這個骨頭可以晚上炖上明天給你們做鹹骨粥喝”,除了這些還有面粉,這次買的加上家裏的存貨,等過年做完餃子還有很多富餘,夠吃好長一段時間了。
讓丈夫把其他東西都拿廚房去歸置好,該放櫥櫃的放櫥櫃,該給好好儲藏的就仔細妥當的存放起來。
她則回房間将新買的兩丈棉布收進櫃子裏,等有時間再把孩子們的新衣服給做了,還有爹娘也得一人一套。
午飯過後,茹寶看哥哥們都出門去了,其實她也想跟去看看的,但是今天早上一大早就爬起來去趕集,飯後就困得不行,一點也不想動,只想爬到床上去好好睡個午覺。可是房間裏沒有火盆,還是坐這兒烤火吧。
李氏看女兒在火盆邊打瞌睡,囑咐丈夫抱好她,別等會不留神栽倒火盆裏去,自己則回房去拿湯婆子灌了熱水,才小心把女兒給放到床上去睡。
等茹寶午睡去了,趙忠祿坐着無聊,閑着也是閑着,就打算扛着鋤頭去後山挖冬筍。
冬日裏的筍是道好菜,無論是只單炒着吃還是做其他的配菜,都十分可口,所以他時不時的就會去自家後山找一找。
但這挖筍也是有講究的,不能去別人山上,被發現兩家吵起來還只是小事,有時吵得兇了打起來也是有的。
結結實實的睡過一覺,茹寶睜開眼,躺在床上不願起來,喟嘆一聲,這一覺睡得可真舒服啊。
躺在床上賴了好一會兒,她才起來磕磕絆絆的穿衣服,倒不是自己還沒學會,而是三歲的身子手短腳短,穿衣服實在不靈便。
走出房間,看到大廳裏只有娘在,正低頭縫衣服。
“娘,爹呢?”
“醒了?他上山去挖冬筍,還沒回來呢,渴不渴?”,将女兒拉過來把身上的衣服整理好,有些地方沒穿整齊。
“有一點點”,說着便自己走到案幾邊,踮起小腳去夠邊沿的茶碗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