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村裏的新傳言·
上輩子的燕來有沒有嫁成,她并不知道。
慶脆脆目送她走遠,一直到再看不見背影,折身往回。
心想:她和燕來的情分就到此了,胡娘子和她娘是天然的對立面,她們二人便是不同立場。
料是胡燕來也明白這個道理,今日來一是為了道謝,二則是将上一次針法的出錯處請教過。
雖然語氣近,但是沒了親,再呆着只剩別扭。
而且她院子裏活計多,再不能像閨中時候陪着坐在矮腳床,懶洋洋地繡着花了。
她并不難過,只是有些遺憾,剛睜眼醒來的時候,是燕來讓自己漸漸生出歸屬感,如今只能斷舍離。
但,人這輩子走很多路,每一條路上都會出現新的性情相投人,能彼此陪着走一程已經是天舍的緣,不必強求太久。
再後來在村裏遇上胡燕來,她已經同別人定過親。男方是個鳏夫,家有薄産人卻老實。那時自己家已經是村裏有名的生意門戶,她在燕來成親那日去走喜宴,大氣地掏了半貫錢添妝,一時傳了閨友佳話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
——
送走人,慶脆脆帶上麻布手套,給鮮魚身上抹鹽巴。
同時在回憶上一輩子的事情:
自入了縣太爺家,就像戲文說得那般,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吃喝拉撒不用愁,卻再沒了自由,生或死都交付了別人。
家裏人不曾來縣裏找過自己,只着人傳過幾次話,大意說家裏萬事不愁,讓她好好伺候縣太爺。
府裏的姨娘擠在一個院子能搭上好幾臺戲,主母白氏便定了章程,每日三個去伺候,六日一個逢場。
Advertisement
她只看得見後院的花紅柳綠,有關于花溪村的生活像是浮雲一般掠過,唯一記得相關的一件事便是此次洪災,朝廷會派欽差大人治理災禍。
臨海縣是江州離海最近的一個城池,欽差不曾親往,但是卻分了很多赈災銀子下來。
也不知縣裏會如何補償村裏莊稼地的損失。
她去看過田,受損最重的當屬北邊的四十多畝稻田,三天過去了,稻田裏的洪水排灌幹淨,秧田受災的情況便一目了然。
腐爛衰敗。
洪災後的田地排了水,并不是重新插秧就好,壩上河流上游的泥土夾雜着草葉、枯木和春日生長一半的草根将原來土地覆蓋,無地肥,更長不出莊稼來,村裏人都稱之為‘生地’。
即便有農家不甘心,非要在那一塊上栽種,最後要麽死了種子,要麽長出劣質的作物,白搭百姓們的辛苦。
她心說:村裏受災的農戶肯定要去裏正那邊要說法,沒準,村裏的土地劃分又要有大的變動了。
這時候開墾新地肯定來不及,只怕是要将未受災的稻田收攏算做花溪村的集體田了。
——
這一晚王二麻子再次提着兩大筐鮮魚回來的時候,落了有心人眼裏,耐不住詢問:“二麻子,雖說喝魚湯養身子,你家三葉子也沒那麽大肚子,天天吃兩大筐魚吧?”
王二麻子沖那處點點頭,也不應答,腳步匆匆地往家去。
那人眼珠子一轉,同其他人道:“王二麻子和秦家大郎并在一處出海,瞧着每天要往回擡百十來斤的魚,你們說這兩家不是暗地裏發財吧?”
——“哎,說不準,我瞧着秦家大娘子昨兒從鎮上回來,扯了兩大匹的黃麻料子呢。”
——“兩匹,黃麻的?那不得近百個銅子?她摳裏吧嗦的,一個銅子恨不得扳成兩半花,從哪兒來的錢?”
——“你知道嗎?”
人人搖頭,小徑消息一傳十十傳百,很快村裏人發現王二麻子和秦大郎除了自己出海網魚,還在碼頭上花錢收剛撈回來的魚。
有人看見王二麻子拿了好幾串的銅錢換魚。
有人看見秦大郎進王家二房小院時滿滿兩筐魚,出來的時候袖子沉甸甸,臉上笑開花。
有人看見王家小院大門拴地牢牢的,但是天天炊煙不斷。
還有人說瞧着有牛板車停在王家二房的院子外邊,王二麻子擡了兩個有半人高的粗腰缸子上車,親自護着出門。
發財了!王家二房和秦家肯定發財了!
慶脆脆不知自家第一次按時給酒樓送貨的場景被別人看去,趕上回娘家送東西,聽有人喊她。
——“脆脆,王二麻子是不是尋了發財的好門路了?瞧你這身衣裳,新做的吧?”
是小芬娘。
慶脆脆笑了笑,假裝沒看到附近打量的目光,“嬸子好。小芬呢?又在家裏繡花呢?”
她家小芬是個啞巴,從小愁到大,要不是有慶家脆脆拉着一起繡花學針線,只怕是個受人苛待的命。
眼瞅着快到相看年紀,媒人聽說她閨女啞巴,原本是不看好的,一看了小芬繡花的針線,納得富貴花開的鞋墊子,頓時拍着胸口保證能說成。
小芬娘以前就喜歡慶家大閨女,人不愛說話,但是愛笑,一對小梨渦襯得水靈姑娘嬌憨可愛。
再加上心底好,拉扯了自家閨女,更是親上相親。
“她嫌日頭曬,腳巴前剛走。前幾天她還比劃着想去你家,但是你有生意,不好往家去,我怕耽擱你做事,沒叫去。”
慶脆脆應和道:“是有些勞力買賣,閑了我去嬸子家也行。”
村裏人以前說她壞話的時候,小芬娘老幫着怼回去,有的惹急了,破口大罵。
那一日在裏正家,衆人紛紛指摘的時候,唯有小芬娘肯替王二麻子說好話。
想到此處,慶脆脆又轉過身,道:“嬸子,狗蛋哥最近忙啥呢?”
小芬娘‘嗨’一聲,“家裏地都沒了,這幾天和他爹在家嗑閑。”
村裏人起名喜歡叫賤名,說是好養活。
狗蛋哥全名楊狗蛋,是小芬的親哥哥,人機靈,從小就會來事,要不是家裏窮,原本是要送到鎮上讀書的。
慶脆脆想了想道:“要是狗蛋哥不嫌棄,我這兒缺個做活的人,嬸子回去問問?”
又道:“就是累點。一天按村裏習慣,給兩個銅子,出一頓下晌飯。”
小芬娘眉峰一動.
一天兩個銅子,一個月就是六十個,那就是十二斤雜面、五斤豬膘肥肉,就連鎮上體面的掌櫃一個月工錢才一百六十個銅子。
她忙不疊點頭,問了上工的要求,目送慶脆脆走遠。
有婦人瞧着她們嘀咕,湊過來問:“方才王二媳婦和你說啥了,瞧把你樂的?”
脆脆只跟她一個說,自然不想讓村裏人都知道。
小芬娘不作聲,只是哼着調子往家去。
家裏地泡了洪水,一家人吃喝都飛天了,裏正口口聲聲說會給個活路,這都多少天了,光拉着三大姓的人商量,哪裏管他們這些外姓人的死活。
得趕緊跟她漢子說一聲,還有狗蛋,明兒要去人家做事,得好好叮囑一番。
——
敲開娘家的門,慶脆脆見院子裏幹幹淨淨,就連雞窩都收拾地齊整,不動聲色地看看北邊屋子。
北面是胡娘子的屋子,此時門敞開通風,瞧着裏邊有人影走動。
像是聽着外邊的動靜,胡娘子往出探身看了一眼,見是她,愣過後客氣地笑笑。
慶脆脆叫了聲,跟着她娘去了正屋。
慶母眉宇間凝着郁氣,見了大閨女回來也沒高興多少,“你爹去裏正那兒了,翹翹出去不知和誰玩了,家裏就我和北邊那個在。”
慶脆脆:“胡娘子和娘相處地怎麽樣?”
慶母點點頭,“就那樣,她勤快,做事也利索,這院子裏外都有她幫着,挺好的。”
只希望不鬧事,安生過日子,倒真如慶翹翹說得,納胡娘子進門,多了一個好勞力。
“她有孩子,吃喝上別短了,重活還是讓爹來。”
他爹造的孽,讓他自己受着。
慶母苦笑一下,“大壩一垮,家裏的田有一半叫泡壞了,這幾天你爹淨惦記這事兒,哪有功夫管家裏的活。”不嚷嚷着鬧事就不錯了。
慶脆脆并不言語別的,先是将小籃子裏的料子拿出來,“這是那日慶翹翹嚷着要的。家裏剩下些,剛好夠兩身衣裳,你和她一人一件。”
這半匹麻布是青綠色的,春天穿了應景。
倒不是她貼補娘家。
慶翹翹不當人,自那日見她有新衣裳後隔三差五就要去她家小竹屋喊一通,不給開門就往裏砸石頭,竹牆牢靠,她推不倒,但是能晃,一點清淨時候都不給。
也不知道将來誰敢娶這麽個糟心貨。
慶母樸實慣,瞧着這料子鮮亮,舍不得裁衣裳,“給翹翹做了就好,我就不用了。”
“要是只給她,這料子我就又拿回去了。”
慶母急忙往回扯,“做一身也好,娘已經四五年沒新衣裳,做一件能穿好幾年,值當值當。”
慶脆脆一直盯着她用剪刀裁了尺寸才算數。
臨走前,道:“娘,你沒聽村裏說我和王二哥做生意發財的事兒?”
慶母一愣,“聽了。挺好的。日子過得好不好,是你的本事,娘知道你過得好,其他用不着多問。”
雖然當家的逼着她去王家二房走一趟,但她難得倔臉不願。
當時送脆脆出門的時候,當爹的親口說‘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她當娘的也認下這句話,一字一句說給脆脆聽。
再後來的三貫錢補了聘錢,脆脆還回來把胡娘子的事情料理,給她這個當娘的撐腰。
母女情分已經夠了。
平心論,今兒要是傳出王二麻子一家要被餓死了,丈夫和她絕不會上門送米糧。
那王二麻子和脆脆有了錢,跟他們慶家有什麽關系呢?
她也是做媳婦的,丈夫隔三差五就要數一遍家裏的東西,生怕她貼補給娘家,有什麽臉面要求脆脆貼補娘家!
走到院門外了,慶脆脆回頭盯着她娘,“生意還好,我一個人忙不來。娘要是哪一日空了,來東邊幫幫忙吧。請別人也要給錢,還不如讓娘掙了呢。一天兩個銅板,一頓下晌飯,娘和爹說說,看他讓不讓?走了,家裏就三葉子一個,我得回去了。”
慶母愣愣地看着大閨女遠去,好半晌扶着木門往屋子去。
屋子裏很快傳出婦人懊悔又悲傷的哭泣聲。
胡娘子一頓,往外瞅了瞅,最終假裝什麽都不知道,繼續手裏的編活。
柳枝細嫩,做成籃子曬上幾天,燕來提着繡花的帕子去鎮上,也好看些。
這一晚飯桌上,慶母說了自己要去王家幫工的事情。
慶父聽了工錢,撩起眼皮,“你是她親娘,一天才給兩個銅板?”
“你嫌多?”慶母不驚不瀾,“兩個銅板是村裏請人的通價。多了,就是脆脆用娘家的錢貼補。”
慶父:“貼補點怎麽了?家裏地讓洪水泡地都是爛草根,我是她爹....”
“我娘家地也泡沒了。王家一天給兩個銅板工錢,我分一個給娘家貼補,行嗎?”
慶父一噎,瞪着眼睛好半晌沒說話。
眼睜睜看着妻子已經開始收拾桌上的飯碗,揚聲道:“我還沒吃完呢!”
慶翹翹眼疾手快,将碗裏最後一根鹹菜撈進嘴裏,下一瞬跑地老遠,“爹娘,我吃飽了,回屋睡覺了。”
慶父無奈,只好就着一碗白水,吃了剩下的半個窩窩頭,想了一會兒,覺得不能放縱妻子頂嘴的壞毛病。
正要開口,院子裏一道尖利的喊聲響起。
“啊!!!!!”
慶父吓得心裏一咯噔,以為家裏遭了賊,慌忙奔出門,“怎麽了?怎麽了?是不是有....”
“有新衣裳!爹,我屋子有一件新衣裳!”
雖然還沒完全裁剪出來,但是大小一看就是給她穿得。
慶母說道:“脆脆給送回來的,給你的。”
慶翹翹抿起笑唇,“顏色好看,做上身好。娘,就拿回這一點嗎?新衣裳配一套才好看,要是再做個小裙就好了。”
小裙?當自己是鎮上的大小姐呢。
慶父猶沉浸在一驚一乍中,沒好氣道:“穿了裙子你還能幹活?本分些。”
慶翹翹不以為意:“地都泡爛了,有什麽活可幹的。”
慶父:“......”
心口突然好疼,“閉嘴吧!醜人多作怪!”
“你才醜呢!”慶翹翹頂嘴。
說完又怕挨打,一溜煙縮回屋子裏,依稀還能聽見她嘀咕新衣裳怎麽做才好看。
慶父只覺最後一個窩窩頭噎地嗓子眼疼,瞧着妻子連白水碗都收走了,悻悻去了北屋。
北屋空着,他小妾又出門給閨女做飯去了。
他空站了一會兒,最後還是出門了。
裏正說明天要把村裏存着的地集中重分,他還是跟老二商量下地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