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牧監
從濮陽入邺都可乘船, 亦可走陸路。邺純之還有要務在身, 只能繼續乘船北上,邺嬰之則選擇走陸路,而邺雨本對邺都不怎麽感興趣, 可見邺嬰之去了,便也跟着去湊熱鬧。
為了低調行事, 一行人只置辦了一輛馬車讓邺嬰之和邺雨乘坐,衛士們則坐在裝着行囊的驢車, 或騎着馬護衛在前後。
駕着驢車的衛士穿着一身樸素的短褐, 腰間綁着一根藏着利刃的棍子,外表看起來平平無奇, 可一雙銳利的雙眼卻随時留意着四周的情況。
騎着馬的衛士則身穿玄色布衫,十分威武,讓人一看便以為是哪戶人家的仆役。
邺嬰之她們的速度并不快,走了五日才到邺都的地界,而引入眼簾的是一個被圍起來的牧場。周圍有不少小河, 水源充沛,草葉茂盛, 十幾匹馬駒被散養在此處,看起來頗為無憂無慮。
“此處看起來是有主的,不過這牧場這般小, 馬駒也少,想來是養來運貨的。”邺雨道。
邺雨的衛士沉默了片刻,小聲道:“縣主, 此處是大名監。”
邺雨登時便睜大了雙眼:“大名監?你說邺都的牧監大名監才只有這麽點地和這麽點馬駒?”
邺嬰之也驚詫地向外看去,要知道容國馬政興盛,京畿附近的牧監便有十六個,還有各地的牧監。據太仆寺上報的馬匹便有二十餘萬匹,飼馬兵校有一萬六千多人,可這大名監怎的只有這麽點馬?
和普通馬市以及百姓家中養的馬不同,這些牧監的馬多為戰馬,眼下西北戰事一觸即發,正是需要大量馬匹的時候。
“你去打聽一下是怎麽回事。”邺雨很快便鎮靜了下來,吩咐那衛士。
衛士得令走到附近的田地裏找到了一些正在歇息的農戶,他身着短褐,農戶并沒有瞧出他的身份來。衛士有心打聽,農戶也沒有多想,很快便告知了他不少邺都的事情。
邺都雖是陪都,不過容朝的陪都甚多,有西京京兆府、南京金陵府,邺都大名府算是“北京”。
京兆府則因秦漢以來,歷朝歷代都将至定為都城或是陪都而大肆建設,雖然後來在戰亂中遭受不少破壞,可天下安定後它也慢慢地恢複了繁榮。
金陵府則是太上皇稱王之處,又是貫通南北的要道,故而是地位僅次于洛陽的都府。
相較于它們,邺都也算不得有多特殊。
Advertisement
正因為朝廷越來越不重視邺都,故而便使得一些官吏懈怠了起來。後因不少宗親和豪門子弟紛紛到京畿附近置業,但是京畿一帶土地有限,又收到朝廷的嚴格管控,而選擇邺都的人也越來越多。
大名牧監曾經有一千多頃牧地,從南樂鎮到洹水鎮的大片地方都是草長莺飛的牧地,每年三月戰馬會放到這些地方放牧,直到九月才歸還軍中。而除此之外,牧監也會按要求牧養戰馬。
大名牧監因離邊鎮很遠,邊鎮的馬匹并不會送到這兒來牧養,只有附近駐守的戍兵會将馬送到大名監來牧養。
宗親和豪門子弟盯上了邺都廣袤的田地,于是仗着權勢通過各種手段侵占牧地,再将牧地改成耕地租佃給佃戶以取得更大的利益。
上千頃牧地便越來越小,至今只剩下三百多頃。至于戍兵的戰馬去何處牧羊,還有旁邊的洺州等州府也有更大的牧監。
邺雨皺着眉頭:“牧地少了一大半,太仆寺難道不知道嗎?”
邺嬰之忽然想起溫善不僅是一次提及耕地之事,江淮兩岸、兩浙的圍湖造田是其一。而因同樣的原因,不少山地、牧地也都被用作耕地,使得一些地方的人越來越多,耕地也越來越多。
有些官吏為了政績,則會對此等現象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更別提此中涉及宗親和豪門子弟。
可畢竟侵占牧監的牧地來開墾,終究是開墾無主荒地,或圍湖造田不同。
邺嬰之問:“都有哪些宗親和官戶呢?”
“以蒙山伯為首,有十數家官戶牽涉其中。而蒙山伯有父兄撐腰,即便是大名府尹,也得退避三分。”
“蒙山伯,誰啊?”邺嬰之一臉茫然。
邺雨也沒什麽頭緒,沒有生活在洛陽,平日又鮮少往來的宗親,她實在是沒什麽印象。
“蒙山伯為利城侯次子,也是汝國公之孫,而其兄長沂山伯為寧化軍知軍。”
提及汝國公,邺雨便想起來了。而邺嬰之小聲地問了句:“是哪位伯叔?”
邺雨翻了一個白眼:“汝國公是阿翁的堂叔,利城侯便是阿翁的從兄弟,與我們已經是五服之外的了。”
邺雨的阿翁與邺嬰之的太翁是兄弟,故而這輩份和關系也是差了很遠去了。
邺嬰之琢磨了片刻,有些恨得牙癢癢的:“我等在京畿尚且不敢仗勢欺人、這些宗親倒是膽子肥!”
“要不我們寫信告知聖上?”
邺嬰之雖然氣憤,可此時卻算是冷靜,她道:“此事朝廷未必不知,而且我們也未曾查明這前因後果,不能妄動。況且我方才知沂山伯為寧化軍知軍,眼下西州回鹘和粘八葛部蠢蠢欲動,寧化軍在隴右,即使姑祖母知道了此事,也未必會立刻處置,畢竟擔心軍心不穩。”
邺雨聞言,甚是詫異,她與邺嬰之相處甚少,以前只聽說她不少鬧出來的糗事和笑話,可如今相處得越久便發現她似乎大為不同了。這種不同倒不是突然改變的,而是上次游歷回來面見太上皇之時,便已經有了跡象。
“那我們要如何做?”邺雨并不因為邺嬰之的年紀比自己小,便端着架子。
邺嬰之雖然有初步的思路,但卻習慣性地尋求幫助。她首先想到若是自己與邺純之一路,或許邺純之有辦法。可她若真的跟邺純之一起到邺都,也不會經過牧監,更不會發現這些事。
而後她又遺憾溫善不在身邊,若溫善在,也許能給她提一些建議。
思來想去她猛然發覺自己獨自走上了這條路,別人能給她一些意見和建議,可決斷還是得靠自己。而自己的能力則影響了她的決斷,她如今要做的是學會自己思考。
“先進城看看吧!”邺嬰之最終道。
又走了兩個時辰,邺都的城池才慢慢地出現在邺嬰之等人的眼前,而随着與城池的距離拉近,道路越來越好,也越來越寬。
不少商隊從四面八方而來,又往四面八方而去,留下一個個馬蹄印或駱駝印,還有那夾雜着青草味的糞便。
“這也太不講究了!”邺雨和邺嬰之直皺眉頭。
趙鈴捏着鼻子道:“娘子,這兒哪能跟洛陽比,在洛陽,牲畜随處排洩,牲畜主人可是得重責的。”
“那官府是做什麽吃的?”
邊上的百姓聞言,看了她們一眼,發覺她們的衣着雖然樸素,可卻如此抗拒這些氣味,便知她們出身不錯。其中一個嬸子湊近前道:“這邺都一天天的往來那麽多商隊,官府哪顧及得了那麽多呢?偶爾抓到的便重責,抓不到的也沒法子。有些人還算有點道德,知道拉到邊上或是讓人清理了,有些則心存僥幸、置之不理。這小地方也沒這兒這般臭,因為小地方車馬少……”
“那總得讓人清理出一條道來吧?莫非進了城後也是這般現狀?”
“這三天一清理,也算是勤奮了。至于城裏頭倒是不會跟外頭一樣。”
邺嬰之忽而問道:“這些牲畜的糞會如何處理?”
那嬸子拿奇怪的眼神看着她:“還能如何處理?牛糞、驢糞還有些用處,可以在踐踏後堆在一起待日後用于治田,要麽燒土糞。可這些馬、駱駝的糞用處可不大。”
“誰說用處不大?!”邺嬰之聲音大了起來,以前的她從不會關注和了解這些,不過身邊有個溫善,她也就耳濡目染下知道了許多相關的學問。
肥源有許多種,而最常用的是牛糞還有麻枯、河泥和硫磺等。而制肥的方法則以牛糞等踏之堆積的堆肥法、踏糞法為主。
乍看之下确實只有牛糞、驢糞能發揮較大的作用,可溫善已經通過實驗證明即便是馬糞,只要使用合理恰當,處理的方式也得當,也能達到将薄田變肥田的效果。
若是這些人知道馬糞也有用,想必便不會任由這些馬糞堆積在路邊而置之不理了。
不過她一時之間很難跟這些人解釋清楚,再者也不只是一個地方如此,只有等溫善編纂好了農書,她再幫忙擴散出去,讓更多的人能物盡其用。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幾位小夥伴,今天估計還有第二更,如果今天沒有,那就是明天兩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