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元宵
賀朝儀一直到下午才散去, 溫善看了一眼太上皇和女皇等離去的背影, 想了想,還是打消了去找小郡主的念頭。她若是跟小郡主見面太頻繁,怕是會引起太上皇的懷疑, 眼下她還不能讓這件事擺上臺面。
賀朝儀過後,溫善基本上也無甚要事處理了, 除了和賀顧到賀家吃了一頓飯以外,也就是祭拜一下溫家的先祖。
溫氏的祠堂并不在洛陽, 而自溫俞功成名就後, 溫氏的族人便前來依靠他。後來溫俞身死,溫氏一族的族人被屠殺得七七八八, 只有一些旁支和沒在翼州的族人逃了出來。
這些族人見賀顧和溫俞無子,便自行斷了他們這一脈的族譜。後來賀顧和溫善回到洛陽,他們也不是沒想過再借溫俞的名號為溫氏一族謀利,只是賀顧希望溫善的名字能重回溫俞一脈的族譜上,卻被是女子為由拒絕, 故而賀顧便斷絕了與他們的往來。
賀顧暴脾氣,既然溫氏一族不肯承認溫善, 幹脆便趁着新登基的女皇對溫家尚有一絲憐憫,而提出讓人将溫俞一脈的族譜遷了出來,自成一脈。
此事關系重大, 自然會遭人垢病和非議,故而也沒有特意知會遠在密州的溫氏一族,而是另起了一座小祠堂, 族譜上也只将溫俞的祖父那一輩開始重撰。
不過雖然溫善連密州都未曾踏進去一步,可畢竟溫家的祖籍是在密州的,明面上怎麽也得做到讓人找不到半點不是。故而每回祭祖,賀顧都會讓溫袆回去處理一趟,她們自家人則是在放置先祖靈位的小祠堂裏自行祭祀。
從除夕開始,在京的官員都會放假七日,而放假只是指無需上朝,卻還是得回衙署處理政務的。故而真正的休息又叫休務,正旦便是有五日休務,一年中便也只有正旦、寒食和冬至有此福利,上元節、中元節和太上皇、女皇的壽辰,則放假三日,休務一日,餘下的日子皆有放假,卻無休務。
休務也并非全員都無需當值,畢竟國家機構停止運營了,那問題便多了。
不過太上皇還是頗有人性的,每位官員每三年則會按照路途遙遠,分別有不同時限的探親假,再加上每月的三四次休沐日,假日比後世還多。當然,這只是相對于士族而言,不少底層的百姓為了謀生,全年無休也不奇怪。
溫善快馬加鞭趕回洛陽,且并不代表她需要立刻便趕回司農寺交接,畢竟朝廷給她的在路上的時間是半個月,她多出來的十日可以自行打發。
溫善花了三日去拜訪了過節前給她送了書信和節禮的友人,以及讓人給司農寺和太府寺的同僚和上司備了節禮送去。兩日在家中陪賀顧,還有一日和小郡主窩在一塊兒看書。
餘下的四日她也不打算真的用完,畢竟休務結束後,各衙署的事都多,正是缺人手的時候,她提早回去還能賺一些好評。
若是從前,溫善雖然也會如此做,可卻不會想這麽多。
她先去跟吏部交接了,事情完後,她這“巡省使”的頭銜也算是要收回去了,不過朝廷自會在她的磨勘文書上記下這一筆。如此,她才像是卸下了一副重擔地回司農寺報到。
司農寺的人在賀朝儀那會兒便見過她了,也在前不久收到了她的節禮,雖然是官員間人情往來的一些節禮,可也恰巧說明她處事圓滑,讓人找不到讨厭她的理由。
Advertisement
加上本應該四日後才會出現在司農寺的溫善,如今就身穿官服在判事院坐着,多一個人幫忙分擔公務,他們對着溫善時,也難得堆上了不少笑容。
溫善去見了司農寺卿和兩位直屬上司,一來算是彙報工作,二來也得等他們給她新的任務。她畢竟才在司農寺呆了半年便被差遣,司農寺卿擔憂她回來後對司農寺的工作會有些生疏,所以才有此一茬。
見完了上司,溫善想起懷中的佩囊,便去找田蕙,豈料她沒在廚院找到田蕙,正疑惑難不成她又被典事換到別的地方去了?便聽那典事主動道:“田蕙已經被送到許王府去了。”
溫善替田蕙主持公道把上一個典事處理了的事情讓這個典事心有餘悸,所以他認為田蕙跟溫善的關系不菲,自己主動把田蕙的去向與她說了。
溫善微微詫異:“何以忽然被送去許王府了?”
那典事道:“據悉是南安郡主以自己建府了,身邊卻無多少伺候之人為由,請聖上撥予她幾個有技藝的婢子。她相中了田蕙,便将人帶走了。”
溫善面上不顯,心中卻是覺得不大對勁。要知道邺純之主動向女皇要人,女皇自然會查清楚是何人值得她開這個口,那田蕙這般尴尬的身份也被她要了去,女皇會如何想她?
雖然不知道邺純之為何會相中田蕙,若說她們是在司農寺內相識的,怕也無人信,故而更多人願意相信在田肅出事之前,邺純之與田家是有往來的。
在詭谲的朝堂上,即使沒有異心,可稍微一個舉動便會招惹多方的解讀。邺純之的身份,難保不會有人過分解讀,将來會成為攻讦她的一個把柄。
邺純之沒理由不會明白這個道理,可她為何還要這麽做?
溫善也不想瞎猜,反正她也是得到許王府去找田蕙的,所以幹脆尋了個空隙到了許王府去。
不過在去許王府前,便到了元宵節。于百姓而言,只有過了元宵節,這個新年才算是真正結束了,故而從年初七開始,為慶賀元宵的準備便已經開始。
官府在端門前用竹、木架起了形狀如山的山棚,屆時此處張燈結彩,将成為最具燈節氣氛的地方。百姓會紛紛湧到此處,除了圍觀彩燈,還會蹭教坊司的歌舞百戲來看。
而民間的酒肆,為了招攬生意,也要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如此一來,城內比那除夕還要熱鬧一些。
而元宵那日,除了依舊為高郵郡王守孝,閉門不出的韓國公和豫國公的兩家皇族子弟外,其餘的王公貴胄、皇族子弟也都紛紛登上高樓賞那千奇百怪、争相鬥豔的彩燈。
也有換下華服,融入到街巷中,觀看百戲的——正如溫善碰上的邺純之、邺嬰之等人。
不過也不算是溫善碰上的。小郡主生怕她又放着好好的燈節不逛而躲在家中看書,便讓人将她喊了出來,約在萬翠湖邊上的梅園相見,并且威脅她若是不到,便要她好看。
被她“威脅”的溫善自然是會按約定的時間到了梅園。
萬翠湖離溫宅所在的靖安坊并不遠,而它幾乎有三分之一個靖安坊那麽大,加上附近的植物園林,也占了一個坊的位置,可以說是洛陽數一數二的大湖。
如此大的湖其實分三部分,而四周的園林皆修有小徑,還有種植了“四君子”并以此為名的園子。而眼下風景最好的莫過于梅園,正值梅花朵朵盛開,春風吹拂,便漫天梅花紛飛的時候,尤為受才子佳人所青睐。
萬翠湖也是除卻端門外,最好的賞燈之處,此處除了能賞燈,更有百戲觀看。連一些商賈也不願放棄如此好的機會,紛紛将自家的東西擱在萬翠湖附近擺賣。
即便是小郡主和溫善約定好碰面的,可小郡主見到溫善時,卻裝作詫異地對溫善道:“溫善,你怎麽會在此,我們真是太有緣了。”
溫善被她這一出逗得心裏直樂,卻也明白她的意思,她估計也擔心和她在一塊兒的邺純之看出些什麽,故而特意不讓人知道她們是約好的。
可邺純之并非旁人,熟知她的為人心性,見她在看見溫善的那刻,眼珠子骨碌一轉,便知道她此言算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便佯裝糊塗:“你平日見了溫丞也是如此矯揉造作的嗎?”
小郡主羞惱地瞪了邺純之一眼,可似乎想到了什麽,又偃旗息鼓,一溜煙地跑到溫善的面前:“沒想到善善你也愛逛燈節,既然如此,你應該早些讓人告知我,我們一塊兒逛才是。”
見她還在裝,邺純之也不理她了。溫善倒是意味深長地看了邺純之幾眼,随即跟着她們一起逛燈節了。
即便幾人褪下了華服,換了簡單的常服,可幾人的相貌和氣質,仍舊引來了許多人的駐足觀看。
邺純之的樣貌在她們中是最為出色的,而且她已經雙十年華,又常年在女皇身邊,面容有些清冷肅穆,但是一舉一動又帶着渾然天成的優雅大方。
溫善衣着最為樸素,與邺純之一般高,但是眉目清秀,看起來十分溫雅、柔和。
而小郡主的個性便極為鮮明,樣貌與邺純之有幾分相似,性情活潑,看起來也有些率真。
聽她們的對話,似乎是結伴出游,只是即使她們的身邊沒有男伴,卻也無人敢上前去搭讪,畢竟從跟在她們身邊的一些仆役便能看出她們出身不凡了。
不過就在衆多人只敢在心裏對她們充滿遐想時,卻真的有人敢上前去搭讪卻沒有被那些仆役亂棍打走,這讓他們感到詫異的同時又有些嫉妒和暗自悔恨自己為何沒有先于那舉子上前去。
之所以稱對方為舉子,便是因他一身襕衫,此也算是讀書人的标識。不過在場的讀書人并不少,甚至有不少相貌堂堂、才高八鬥的才子,他如此平凡的一個人,自然會被人嫉妒。
“溫巡省使、小娘子,沒想到我們這麽有緣,能再次相見!”舉子驚喜地看着面前的小郡主。
溫善覺得這句話好像在哪裏聽過,仔細一想,可不是方才小郡主忽悠邺純之時,對她說的麽?如今真的來了一個“有緣”的人……
作者有話要說: 溫善:誰跟你有緣了?!!
為昨天沒有更新而忏悔,明天或許加更_(:з」∠)_
感謝淺夏憶琉璃扔了1個火箭炮!!又一個火箭炮,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