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圍爐煮茶、糍粑、油條蝦、沙拉
當院子裏的各色蔬菜瓜果被陽光曬透的時候, 江杳杳定制的小茶爐也終于做好了。
陶泥做的小火爐被烤成了微褐色,爐身質地堅硬,爐子外面套了個鐵架子, 伸出了幾只鐵絲腳用于固定支撐。在小火爐上方則放置了一張圓形的鐵絲網盤, 比爐子的開口要大上那麽一些。
用的茶壺也是陶制的, 特意做了舊,帶上了些古樸的意味。茶杯配的是與茶壺相同材質的款式, 握在手裏并不十分光滑, 有砂礫的些許粗糙感, 但摩挲之下并不硌手, 反而有一種獨特的厚重感。
茶壺擱在在鐵絲盤正中央,泡入茶葉慢慢烹煮, 茶香氤氲彌散,而鐵絲網盤的邊緣則圍繞了一圈秋季氛圍感十足的烤物,如紅薯、板栗、橘子、柿子、糍粑等等。
為了搭配這圍爐煮茶,江杳杳特意在食肆門口擺了幾張矮幾, 再配上些凳子和胡床, 都用羊毛墊子墊了座。
秋高氣爽,外面雖然氣溫冷了些,但圍着中間的火爐, 周圍一圈的空氣都暖融融的, 加上江杳杳還搭了篷和簡單的屏風遮擋,食客們其實感受不到多少寒意, 只覺得舒适惬意。
幾面屏風上還寫了有間小食肆的大名,畫了不少可愛的食物卡通畫, 這樣一來門口的這些圍爐煮茶的座位不至于影響門面, 還能起到一定的廣告作用。
當然也有着實怕冷, 或是不想在外頭煮茶的,江杳杳也挪動了幾張食肆裏的桌子,圍出了一個小角落供他們落座,不過考慮到在店內用食的食客衆多,這室內的圍爐煮茶,最多只能同時接待兩波客人。
爐中燃的是核桃炭混合着果木炭,煙小無味,即使在室內使用也不熏人。
圍爐煮茶的茶葉品種,也有許多種可以選擇。江杳杳雖精通廚藝,但于茶這一道實在是知之甚少,故而茶葉都是她從茶肆中買來的。
她也不知道客人們的偏好,于是幹脆各種類型的都買了些,反正茶葉保存得當能儲存上好久,裴敬之過來也要飲茶,她還可以用來做做茶味點心之類的。
若有不喜歡飲茶葉茶的,江杳杳還有菊花、金銀花、茉莉花等多種花卉茶,或者玉米須茶和山楂陳皮茶等以供選擇。
烤物則有紅薯、玉米、板栗、花生等作物,也有柿子、橘子、甘蔗等水果,若是吃得下,也可烤上幾塊糍粑或者年糕,暖暖地下肚。
以上這些,只要保證能吃完不浪費,都是可以無限續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份九宮格的木食盒,每一小格裏都放着不同的水果蜜餞果仁,切了塊的蜜瓜,青脆的冬棗,剝好皮的柚子,酸甜的山楂蜜餞,脆糯的桃肉果幹,還有葵花籽、南瓜籽、脆杏仁等等。
當然,這樣一份圍爐煮茶的套餐,價格也頗為不菲,兩百文一套雙人份,三百六十文一套四人份,且每天只售上八份。
Advertisement
這坊裏住着不少文化人,隔壁坊裏還有一間書院,這圍爐煮茶頗契合文人雅士們的口味,煮上一壺茶,圍着爐子吃點烤物,再來點蜜餞瓜子,可以吟詩作賦,高談闊論一整個下午。
小娘子們也喜歡得很,待逛完街買完珠寶首飾和胭脂水粉,便可坐下來歇歇腳,互相看看對方買的東西,聊聊近日最流行的妝容打扮,八八卦吃吃瓜,還能親自上手烤食物,對她們來說頗為新奇。
食肆裏充盈着馥郁茶香,混合着薯類和糯米的香氣。
客人們吃着茶談着天,江杳杳也沒閑着,提着鏟子做點紅糖糍粑。
鍋內熱油小火下入糍粑,待到一面煎至金黃後再翻過面來,若是提早翻動了便容易黏底。将另一面也煎至金黃酥脆,用熱水将紅糖攪拌化開,倒入鍋中,用大火收汁至濃稠,便可以裝盤了。
裝盤後再在糍粑上面撒上一層黃豆粉,便是外酥裏綿,軟脆香甜的紅糖糍粑。
這紅糖汁也可以等糍粑出鍋後再淋上,糍粑的口感便會更酥脆,但江杳杳喜歡紅糖汁包裹糍粑的甜蜜感,喜歡把紅糖也一起入鍋,更入味些。
茶爐上自己烤糍粑雖然有趣,但食客們大多沒有什麽烤物經驗,很容易便烤過了頭,糍粑就會變得硬邦邦的,雖也能吃,裏面也有些甜味,但是一看到煎香又裹了紅糖黃豆粉的紅糖糍粑,嘴裏的烤糍粑瞬間就不香了。
食肆裏很快便每桌一份紅糖糍粑,江杳杳做完,提着水壺在食肆裏裏外外轉了一圈,給茶壺都添上水,又教了幾位客人每樣食材如何烤制,烤多久為宜。
而賣肉夾馍、雞翅包飯等的活,早已經交給了阿素和阿錦。元寶則被江杳杳派去對面負責管理舊鋪子,阿櫻幫着元寶幹活,偶爾這邊忙不過來時,也過來幫幫忙。
江杳杳看了眼臺上放食物的竹筐,早上炸的油條還剩了一些。想起以前喜歡吃的菠蘿油條蝦,江杳杳提起籃子出門,去了一趟河鮮坊。
這個時辰,量少的稀有河鮮估摸着肯定是已經賣完了,不過買些普通的蝦來,應該還是不成問題。
進了河鮮坊,果然還有不少的蝦,江杳杳挑了一些還在活蹦亂跳的鮮蝦,付了錢正要走,忽然看到地上的一個小竹筐裏,裝着些田螺。
入秋後的田螺最為肥美,也不用擔心會吃到滿嘴的田螺仔。
問了店家,說是漁民今早剛從河裏掏來的,可惜會做田螺的人少,到現在還沒賣出去。
“小娘子若要的話,十文錢都賣給你。”
江杳杳便爽快地掏錢買下了這一小筐田螺,掂掂重量,夠炒上一大盤的了。
回到食肆,江杳杳先将田螺倒到水盆裏,加上清水和一些鹽,将田螺養一養吐吐泥沙。
買回來的蝦清洗幹淨,去頭尾剝殼去掉蝦線,一半剁成泥,一半搗成小蝦丁,加少量鹽提味,一點點料酒去腥,再加入蛋清和澱粉,用手攪打上勁。
剩餘的油條切成一段一段,再将每段從中間對半撕開。用筷子将每截油條捅穿,小心地将蝦滑填入進去。
鍋內熱油,将釀了蝦滑的油條放進去,用小火慢慢炸至油條金黃酥香,撈出瀝幹油。
複炸過的油條顏色要比原來焦上一些,口感變得酥酥脆脆,裏面的蝦滑剛好炸熟,包裹着鮮嫩的汁水,蝦肉還是脆脆的,爽滑彈牙。
沒有菠蘿,江杳杳削了幾個橙子切成片替代,一樣酸酸甜甜,搭着油酥的油條蝦,清爽解膩。
如果再加上一些沙拉醬就更好了,江杳杳想吃沙拉的饞蟲又被勾了上來,幹脆自己做上一些沙拉醬。
幾只雞蛋加入糖鹽打勻,邊用打蛋器快速攪拌,邊慢慢分多次倒入放涼的熟油,直到變得粘稠順滑。此時加入幾滴白醋,倒入些牛奶,繼續攪拌均勻,直到醬變為乳白色,質地細膩,往上一提有幾分拉絲的感覺。
将炸好的油條蝦與橙子,拌上沙拉醬一起攪拌,再撒上些黑芝麻,一嘗,沙拉醬帶來的香醇甜美包裹這橙子的酸甜與油條蝦的酥鮮,味道妙極。
此時已近黃昏,食肆內圍爐煮茶的客人已走得差不多了,阿錦和阿素也空閑下來,幾人圍在一起,把香橙油條蝦分吃了幹淨,連盤底的沙拉醬都沒有放過。
江杳杳又把提前留出來的一半給對面的元寶和阿櫻送過去。
至于小石頭和小忠,等他們回來,再給他們新炸一鍋。
如今食肆裏衆人的暮食,阿錦、阿素和阿櫻三人輪着來做,江杳杳樂得清閑,有時再給大家夥添個菜。
她自己則多半等着裴敬之一起吃,不過裴敬之有時很晚才下值,江杳杳便提早吃些墊墊肚子。
今天吃了不少油條蝦,還吃了好幾塊紅糖糍粑,想必是不會餓,江杳杳便去洗了些菜,提早準備好食材,準備算會賬。
她剛拿起賬本,敲門聲便響起了,江杳杳沒想到裴敬之今天下值還挺早,好在今晚準備做的是沙拉,很快便能做好。
江杳杳把裴敬之拉到圍爐煮茶的位置上,在爐子裏點上炭,煮上茶水,又放了些熟板栗在周圍,稍烤熱一些便可剝來吃。
蔬菜已洗淨,江杳杳将包菜撕碎,莴苣去皮切成小塊,莴苣葉切細,再切一些紅白蘿蔔條。雞蛋帶殼煮熟,在涼水裏滾一滾,就能輕易剝殼,切成小圓片。
雞肉提前用鹽、糖、清醬和料酒腌制着,在平底鍋裏略刷一層油,用筷子來回翻面煎至兩面焦香。
剩餘的蝦滑則直接在開水裏汆熟撈出來。
大碗底部先鋪上蔬菜,放上雞蛋片,再将雞肉和蝦滑擺在上面,在四周碼上一圈橙肉丁,再撒一層堅果,最後将做好的沙拉醬淋在上面。
裴敬之正在剝栗子,用指甲沿着栗子底部的弧線一掐,再将栗子殼往中間用力一捏,栗子殼便裂開來,從裏面剝出一只完整的栗子。
他自己沒吃幾個,倒是剝了不少在碗裏,見着江杳杳端着兩個大碗過來,接過大碗,把栗子遞給她。
江杳杳吃了一只栗子,軟軟糯糯的,很甜。
大益朝流行生食,除了魚脍,很多蔬菜也習慣生吃,裴敬之對這些生吃的蔬菜并不陌生,不過眼前的這種搭配還是頭一次見,比起之前菜飯同盤的蓋澆飯,還要來得新奇。
更奇妙的是上面淋着的一層乳白色的醬,口感濃厚,滋味香甜,底下的生蔬蘸上這醬,清脆而又潤澤,簡直是天生絕配。
江杳杳又把裴敬之剝好的栗子一人分一半,倒在碗中,這下蔬菜蛋白質碳水齊活,一份完美的沙拉,就是這沙拉醬放得頗多,有些罪惡。
不過江杳杳每天提鍋颠勺的,也是體力活,消耗得也多,補充點熱量也是應該的。
至于裴敬之……江杳杳懷疑這一碗沙拉吃不飽,還得給他加點餐。
果不其然,吃完這一碗沙拉,裴敬之意猶未盡道:“還有嗎?”
沙拉是沒有了,不過有燃着炭火的爐子在,江杳杳又拿來兩塊糍粑烤。
她的烤糍粑的技術可比那些食客們強得多,雪白的糍粑在鐵絲網上慢慢變胖,鼓出大氣泡來。糍粑的外表染上了部分焦色,江杳杳便把糍粑夾起,放在碗中,撒了些紅糖和黃豆粉,遞給裴敬之:“小心燙。”
裴敬之将糍粑一咬開,騰騰的熱氣便鑽了出來。烤完的糍粑軟糯噴香,蘸上紅糖甜香濃蜜,黃豆粉又提供了清新的豆香。
他連吃了兩塊,江杳杳便不再烤給他吃了:“糍粑吃多了容易漲肚不消化,兩塊便夠了。”
看着裴敬之意猶未盡的樣子,江杳杳柔聲哄道:“下次給你做紅糖糍粑、蛋酥糍粑、葉子糍粑,還有紅薯糍粑湯。”
作者有話說:
裴侍郎:怎麽好像有個新品,我又沒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