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殿試(二)
聖上早在殿試結束之後就開始等着看閱卷官評定出來的前十名的答卷,到時候跟着十份答卷一起呈上來的還有他們拟定的殿試名次。當然,聖上如果覺得名次不妥或者有疑問的話,也可以将其他的人答卷調閱出來查看。
下朝之後,聖上一看見放在桌子上的東西,立刻就笑了起來,和身邊的德公公打趣:“今年這閱卷官的速度倒是快了不少。”
“皇上所言極是。今年的主閱卷官是陸大人和沈大人,兩位大人想必也是怕皇上您等得着急,所以就以往快了很多。”德公公說的非常好聽。
聖上一聽,果然是一臉滿意,在翻開他們拟定出來的殿試名次,頓時龍顏大悅:“哈哈哈,想不到啊想不到!”
德公公豎起了耳朵,等着聖上的下文,卻沒想到聖上突然就停在了這裏,然後坐下來開始認認真真的審閱這前十名之前的答卷。那種認真程度,簡直堪比看重要奏折,一點都沒有落下,若不是因為這不是奏折,只怕聖上就要執筆審批了。
一口氣将十個人的答卷全部看了一遍,聖上這才停了手,然後看了看已經拟定出來的名次,再看看這十份答卷,想了想,直接執筆在前三名處停了下來,然後像是自言自語一般念道:“長得這麽好,可讓這探花郎怎麽選呢?”随後想了想,憑借自己的印象,将似乎長得還過得去的第六名提到了第三名的位置,然後三四五依次往後推了一名。
德公公臉上的笑容一頓,若是因為樣貌的關系而錯失探花郎的名次,不知道這二甲頭名會不會想要回去換一張臉啊!
等德公公瞥到聖上最終确定的殿試名次之後,恍然大悟,果然狀元人選還是那個深受聖上喜愛的“竹君子”鐘亦文啊!幸好這回沒有人挑釁聖上的意見。上一回會試,不提也罷,直接将鐘亦文名落孫山,那是要多沒有眼力的人才會做得出來的啊。怎麽着看在兖州那些功勞的份上,也該讓鐘亦文中榜吧。難怪會讓聖上發那麽大的火。要說,聖上如今會這麽看中鐘亦文也是這些人他們自己鬧的。
當閱卷官們看上聖上确定的殿試名次之後,紛紛松了一口氣,總算是讓聖上滿意了。剩下的也就沒有他們什麽事了,就等着放榜的時間到來。
當報喜官到達鐘家,一陣賀喜之後,為鐘亦文換上大紅袍帶上官帽,然後領着鐘亦文前往宮中受封。鐘亦文這一路都有點暈暈乎乎的,似乎還沒有弄明白是怎麽一回事。自己居然就這麽在古代中了狀元?鐘亦文壓根反應不過來啊!
等到觐見了聖上,大殿內傳胪唱名,欽點狀元、榜眼和探花以及所有的新科進士之後,鐘亦文才慢慢的緩過神來。接下來便是出宮門看金榜,金榜題名就是所有學子畢生的追求,鐘亦文自己也有點感慨。當然更多的還是興奮,畢竟這絕對是天大的喜事一樁,鐘亦文即使再內斂,也有點收不住自己得意興奮的心情。所謂寒窗苦讀數十載,一朝中榜天下知,說得可不就是這個時候。
看完金榜,接下來就是最熱鬧也是最榮耀的狀元游街。
今年的新科狀元揚州鐘亦文,榜眼雍州丁河,探花豫州胡為君三人騎馬,由左右護衛加鑼鼓隊敲鑼打鼓的跟着打京都大街上走過游街。這樣的榮耀估計這輩子也就只有這麽一次。京都內幾乎是全城出動,都來觀看狀元游街。特別是聽說新科狀元就是那個傳聞中樣貌極佳的“竹君子”鐘亦文,這前來看熱鬧的人就更多了。這回再不來看,以後想要看到鐘亦文可就不一定有這麽好的機會啦!有人來看鐘亦文的貌,也有人是來看鐘亦文的才的。鐘亦文鄉試、會試、殿試都是榜首,解元、會元、狀元連中三元,不少人都想親眼看一回這百年都難得一見的奇才。
丁河是一個年近四十的中年人,看上去年紀還要更加偏大一些,在兩個年輕的狀元和探花之間根本不起眼。丁河也有自知之明,對着鐘亦文他們笑笑:“鐘兄、胡兄,看來今天我是沾了二位的光啊!”
胡為君年紀也就三十上下,長得倒是真的還算周正,若是沒有鐘亦文這個狀元在一邊,他這探花還真有點實至名歸,不過現在他基本上也是被忽視的對象,聽到下面一陣陣的叫聲都是“竹公子”或者“鐘亦文”又或者是“狀元郎”,他這個探花郎好寂寞啊,一點也沒有前輩們的風采。
“哈哈哈……有鐘兄在,基本上沒有我們其他人的事。要不,之後這探花一事,不如由鐘兄代勞吧!”胡為君笑着提議。
這燕國還有一個習俗,就是在狀元游街的時候,探花郎要負責去沿途的人家院中采一朵最嬌豔的花回來。被探花郎選中的人家意味着家中的花好人好,是一件非常有面子的事情。一般時候,很多人家都會在知曉探花郎是誰之後,就提前和探花郎商議,讓探花郎去他的家中探花,當然這些人也都是以朝中的官員為主。
鐘亦文還沒來得及說什麽,丁河卻笑了起來:“胡兄,你這實在是為難鐘兄了。鐘兄若是去探花,他還能回得來嗎?”
胡為君笑得聲音更大起來,看看四周的情況,估計還真會發生丁河所說的情況。
鐘亦文也有點無奈,太受人關注也不太好:“最難消受的就是這些熱情啊!”
等他們游街到達江末江大人的府宅的時候,鐘亦文突然勒馬停了下來,他雖然不是探花,倒是能夠讓胡為君去幫忙走一趟不是:“胡兄,我看這戶人家不錯,你就開個好頭,去探一朵鮮花回來吧!”
胡為君笑了笑,知曉這恐怕是鐘亦文認識的人家,也不客氣,直接翻身下馬。
随着胡為君下了馬,後面一直關注着他們一舉一動的人群幾乎已經尖叫成了一個聲音,“探花啦!探花啦!探花啦!”
江家的下人聽到聲音開門之後,看到門外的情況,猛的一愣,随後聽到後面叫着“探花”的聲音,立刻滿臉笑容,迫不及待的将胡為君迎進了家中。江大人的家中幾乎也全部出去看狀元游街了,只有江大人的夫郎在。看到下人領着探花郎進門,江家夫郎立刻笑的合不攏嘴,引着胡為君去院中摘了一朵剛剛盛開的牡丹花。
等到胡為君出來,大家看到他手中的鮮花,立刻是又笑又鬧,只誇贊這戶人家的花确實是養的好。現在已經是十一月了,還能有剛剛盛開的牡丹花,估計也是費了不少力氣才能養出來的。
等胡為君上馬之後,游街繼續,之後胡為君又下馬幾次,倒還是采了不少的花,菊花、月季是比較常見的,甚至還有金桂和冬梅,也有人家是有牡丹花的,只是遠遠沒有江大人家中的養得好。
狀元游街從宮中正門出發,一直到京都的南門停下後回到自己的家中,這游街才算是真正的完成。
回到了家中之後,鐘亦文終于松了一口氣,這一天真的是累的,到現在不要說吃飯就是一口水都沒喝上。不是說狀元游街是春風得意馬蹄疾嗎?為什麽只有他覺得是累的慌哪!
吳遠安已經早早的回了家中,連表兄吳遠恒也已經過來了。這回吳遠安殿試排名二百四十一,雖然比起會試上升了一些,但離開京都的結果卻是肯定的。最晚的話也只能到年後,快的話年底之前就可能要離開。不過,吳遠安倒是說過,他一定會等到看完鐘亦文家中的小包子出生再離開。而如果那個時候天氣太冷的話,估計吳家夫郎和他的兩個孩子可能還要繼續叨擾鐘亦文他們,等到明年春天才離開。
至于吳遠恒,這回真的是爆了一個極大的冷門,會試二百九十八名,殿試卻一下子進了前五十名,排在第四十六位,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所以,即使知道今科狀元是鐘亦文,吳遠恒都沒有覺得心中有任何不舒服,反而沾沾自喜,覺得自己真的是才華橫溢,具有非常高的上升空間。另一方面,他也覺得鐘亦文似乎是他的命中貴人。當初教導鐘亦文的時候,吳遠恒先是中了秀才,緊接着中了舉人。後來他日漸繁忙和鐘亦文減少了來往,卻是連考兩次會試都沒有結果。今年和鐘亦文重逢之後,立刻中了進士,這不是貴人是什麽?
鐘亦文也為表兄吳遠恒能夠進步的這麽大感到高興。雖然這個名次還是不足以留在京都,但是有了這樣的名次,即使外派出去,也應該不會太差。
鐘亦文還不知道的是,吳遠恒感覺鐘亦文是自己的貴人之後,就打算托人去找找門路,希望能夠留在京都。不過,吳遠恒還只是有這個想法,具體的估計要等到有結果之後才能透露給鐘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