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重生
“啊……”魏黎春驚叫一聲坐起身,嘴裏呼哧呼哧喘着粗氣。
急促的腳步聲傳來,一只手伸進帳子裏,将半邊床幔挽起,接着朱槿柔和而又沉穩的聲音響起:“娘娘可是夢魇着了?”
“夢魇着了?”黃婵随後進了寝殿,手腳麻利的端下煨在炭爐上的瓦罐,用只青花小碗盛了半碗,擱到托盤上,端到魏黎春面前,笑嘻嘻道:“朱槿親手熬的參湯,奴婢偷偷嘗過,比禦膳房的手藝都要好上幾分,娘娘喝了壓壓驚吧。”
朱槿聞言板起了臉,訓斥道:“黃婵你膽子越來越大了,連娘娘的膳食也敢偷吃。”
黃婵不以為意的扁了扁嘴:“那麽一大罐子,娘娘又喝不完,我不過是幫着分擔一下罷了,你怎地如此小氣。”
“你……”朱槿噎了一下,轉而對魏黎春道:“娘娘以後可不能縱着她了,再這般無法無天下去,腦袋遲早要搬家。”
魏黎春僵硬的轉動着脖頸,看看朱槿,又看看黃婵,震驚于本已死去的人又重新出現,忙将手從被子裏伸出,攤開在眼前,十指蔥碧瑩潤,不見任何傷痕,再摸了摸額頭,觸及也是一片光滑,她一時間怔楞的回不過神來。
朱槿見魏黎春不接參湯,又雙手扶額面色十分難看,關切道:“昨個生辰鬧騰了一整天,娘娘想必是累着了,奴婢這就派人去請太醫來,給您開個方子,吃幾服藥調理一番,免的落下病根。”
見她沒有反對,朱槿便自顧的去了。
黃婵将托盤放到床頭矮幾上,取了幹淨的帕子來,替魏黎春擦幹額頭上的冷汗,咬唇猶豫半晌,終是憋不住事,小聲道:“娘娘,奴婢聽說昨晚太子爺招了蘭澤侍寝。”
生怕魏黎春聽不懂蘭澤是誰,她又忙解釋道:“就是您生辰宴堂會上扮青衣的那個戲子。”
生辰宴堂會……戲子蘭澤……太子……這些,都是兩年前的情景。
魏黎春猛的擡起頭來,問道:“今年是永樂十二年?”
“正是呢。”黃婵在床沿坐下來,笑着打趣道:“娘娘昨個才過了二十八歲生辰,今個就糊塗起來,方才奴婢還覺得朱槿過于小題大作,不過是累着了,歇息幾日便好,現下看來這太醫倒是請的應該,确要好生開個方子,否則這般下去,要不了幾年,娘娘連奴婢也認不出了。”
竟然真的回到了永樂十二年……
那年魏黎春二十八歲,居皇貴妃位,住長春宮,代掌鳳印,統領東西六宮,膝下太子監國,娘家兄弟高官厚祿,除了不得皇上寵幸外,再尊貴不過。
Advertisement
然這一切俱是表象,最愚蠢的是她竟然被這表象迷惑了兩年多,只安心的待在後宮裏吃齋念佛,無視表象背後的暗潮洶湧,一直到死才明白,可惜為時已晚,無力乏天了。
好在,她又活了過來。
此時皇上已經在修仙,太子也已斷袖,時機實在算不上好,可是總還是有些時間,那樣悲慘的下場,她經歷一次便已足夠,便是拼盡全力,也要扭轉大局,讓該生的人生,該得到報應的人得到報應,方不負上天賜予的這第二次生命。
她閉了閉眼,深吸一口氣,再睜眼時神色已恢複正常,斜眼瞅着黃婵,哼道:“你便是化成灰,本宮也是認得出的。”
“娘娘英明。”黃婵嘿嘿一笑,将參湯再次呈上來,魏黎春用了小半碗。
不多時,朱槿便引着太醫繞過屏風走進來。
來的太醫名叫袁弘生,五十開外的年紀,醫術在太醫院裏算不得最好,卻是最嚴謹的一個,他給魏黎春把了下脈,說是勞累過度引起的虛火,開了副降火的方子。
黃婵帶着人去熬藥了,朱槿送走太醫後,走進來對魏黎春道:“天色還早,娘娘再眯一會吧?”
心裏裝着太多事,哪裏還睡的着,她說道:“起罷。”
朱槿忙喚來人來伺候魏黎春梳洗,又在花廳裏擺了早膳,魏黎春剛擱了筷子,就有太監來通報,說是武陵侯求見皇貴妃娘娘,她聞言道:“快請。”
武陵侯魏思賢大踏步走了進來,跪地磕頭道:“臣給皇貴妃娘娘請安。”
“哥哥不必多禮,快請起。”魏黎春忙躬身去扶,又吩咐人給他看座。
“謝娘娘。”魏思賢在一只錦杌上坐定,幾不可查的掃了朱槿一眼,朱槿知他有要緊事要同魏黎春講,奉上茶水後,便帶人退了出去。
待屋內再無閑雜人等,魏思賢開口道:“太子今個沒上朝,娘娘可知道?”
魏黎春笑道:“想是忙本宮的生辰累着了,這才沒上朝,回頭本宮遣個太醫去瞧瞧。”
“累着了?”魏思賢哼了聲,冷嘲熱諷道:“寵幸了那戲子一晚上,自然是累着了。”
哥哥對妹妹說這種話,委實有些不合适,魏黎春抿了口茶,沒有吭聲,魏思賢心知自己話說重了,忙緩和了語氣,說道:“太子年輕氣盛,圖個一時新鮮也是尋常,若是知根知底的倒也罷了,那戲子卻是個長袖善舞的,時常到世家大族裏唱堂會,與數名官員有所牽扯,如今進了宮,指不定會鬧出什麽幺蛾子來,娘娘不可不防呀。”
前世就是聽了哥哥這番話,她才會視蘭澤為眼中釘肉中刺,卯足了勁頭折騰他,從而将太子從自己身邊越推越遠,這世自然不會再犯這種幼稚錯誤,便敷衍道:“本宮已派人去查蘭澤了,哥哥不必為此擔憂。”
“如此,臣便放心了。”魏思賢點點頭,端起蓋碗來,抿了口茶,又說道:“聽說太後将侄女接進了宮,只怕是沖着太子妃的位子來的吧?娘娘可是太子的母妃,選妃這事上您得多長個心眼,別被太後算計了去。”
“太後的侄女,輩分上算是太子的姑姑,便是再如何算計,也不能違背人倫,哥哥多慮了。”魏黎春搖了搖頭,又冷笑道:“天下間弱柳扶風的女子多着呢,并非每個都能成為小金後,太後的算盤,遲早要落空。”
“原來她打的是皇上的主意。”魏思賢舒了口氣,略帶急切的說道:“關于太子大婚的事,娘娘心裏可有主意了?若是尚無合适人選的話,你那侄女纖玥……”
魏纖玥是魏思賢的嫡女,上面有三個哥哥,自幼深受父兄寵愛,性子難免刁蠻任性,壓根不适合當太子妃,但前世時魏思賢執意要将她送進來,魏黎春拗不過,又想着橫豎自己可以關照一二,便應承下來,請太後下的懿旨賜婚,熟料事到臨頭太子卻強烈反對,最後只得作罷,一時間魏纖玥淪為京城貴婦圈中的笑柄,魏思賢也因此怨恨自己,自此不再入宮。
魏黎春對那個蠻橫霸道的內侄女無甚好感,但女子聲譽最是重要,一旦名聲有損,很難再嫁到良人,能阻止的事情她自然是責無旁貸的,琢磨了片刻,便委婉的拒絕道:“太子還小,待成人之後再大婚也是使得的。”
太子如今年方十四,待到成年還需四年,魏纖玥無論如何是等不起的,魏思賢沉下了臉,冷聲道:“娘娘這是何意?”
“太子想要的是什麽,本宮比誰都清楚,你要真為纖玥好,就另外結份門當戶對的親事,不要再打送她入宮的主意。”魏黎春言辭堅定,字字铿锵有力:“至于魏家的權勢富貴,有本宮一個在宮裏便夠了,何必再搭一個進來。”
當時她也跟魏思賢一般想法,認為太子對蘭澤只是一時迷戀,要不了多久便會膩了,然而他先是反對娶魏纖玥為正妃,又拒絕太後為他挑選的側妃,連原本教他知人事的兩個侍妾也給趕出了東宮,與蘭澤雙宿雙栖兩年多,感情依然如膠似漆,如果魏纖玥真的入了宮,其結果只能跟自己一樣,生生守活寡。
“也不全是為了魏家,臣也是有私心的。”魏思賢嘆氣,憂心忡忡的說道:“纖玥的性子,倘若嫁到世家大族裏,只怕會被啃的骨頭都剩不下了,想着娘娘在宮裏只手遮天,她進了宮可得娘娘庇護,便仍能如待字閨中時那般無憂。”
“本宮能庇護的了她一時,終究庇護不了她一世。”魏黎春白了他一眼,哼道:“愛兒即是害兒,早知今日何必當初。”說完這句話,自己先羞愧起來,倘若她自小便對太子嚴加管教,恐怕就不會有禍事發生了。
魏思賢見她态度堅決,細想之下也覺得女兒的确不适合入宮,便就此作罷,與魏黎春閑話了小半個時辰,便起身告退。
魏黎春送他到花廳門口,然後搭着朱槿的手回了寝殿,在貴妃榻上躺了片刻,黃婵便端着碗黑乎乎的湯藥過來,一邊小碟裏擱着幾塊腌話梅,她先用銀針試了下,這才遞給魏黎春,魏黎春端着仰頭一飲而盡,然後塞了顆話梅到嘴裏。
藥力上湧,不多時便昏昏欲睡,半睡半醒間聽到朱槿小聲的禀報道:“娘娘,那個戲子蘭澤求見,說是奉太子殿下之命來給娘娘送藥。”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