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情動天下
徐風來很想停下來,很想回頭,很想緊緊的把任晶瑩擁在懷裏,很想牽着任晶瑩的手帶她回家。
他不能,他的腳步卻是放得更慢了。
任晶瑩就在他的背後,一伸手就能觸到他,她沒有去觸碰他,而是随着他的腳步朝前走。
孟澤安在尋找着合适的機會下令賜死徐風來。
任晶瑩輕道:“徐風來,我們的孩子還有二個月就出生了。”
徐風來的眼圈已經紅了,他卻不能停下腳步,頭也不能回,他可以想象得到孟澤安正虎視眈眈。
任晶瑩輕聲的笑了笑,她沒哭,咬着牙也要堅強,她溫柔的問:“你想要男孩還是女孩?”
徐風來也笑了,笑得很悲傷很凄涼,眼睛裏閃着淚光。
任晶瑩輕道:“沒關系的,我們以後可以生很多男孩和女孩。”
徐風來知道他來對了,任晶瑩沒有變,她仍舊是那麽的好,仍舊如初見時般的懂事。
他說話了,他的嗓子很緊,用盡全力的說了兩個字:“等我。”
任晶瑩聽到了,輕道:“好。”
徐風來道:“等我來接回你和我們的孩子。”
任晶瑩道:“好。”
徐風來的腳步沒有停,他的臉上默默的流着兩行淚,道:“我一定會來接回你和我們的孩子。”
任晶瑩道:“好。”
徐風來道:“一定要等我。”
任晶瑩道:“好。”
徐風來道:“相信我。”
任晶瑩道:“好。”
徐風來十分愧疚的說道:“任晶瑩,我對不起你。”
任晶瑩輕道:“徐風來,不要為我擔心,雖然我知道你會擔心我,但是你可以放心,我會自己保護自己的,就像是你曾答應過我,你會保全自己一樣,一樣的可以讓我放心。”
徐風來深吸了口氣,加快了腳步,走得很快,他的腳步漸漸的變得堅定。
他一定會用一種男人的方式正大光明的将他的女人接回家,他此時的忍耐,就是為了信守對她的承諾:活着在一起一輩子。
他們都要活着,不能逞一時的沖動,不能意氣用事。
會難過會無奈,但更多的是有了信念,他們都必須堅強,必須面對。
徐風來無法妥善的從大孟國的皇宮帶走任晶瑩,他們都很痛苦,卻只能承受這件事實。
任晶瑩停住了腳步,轉身就往回走,她沒有目送他的背影,也不需要,她相信他會回來接她和孩子的,無論多久,她都信他。
她并沒有像別的女人那樣,在這種場面下,見到心愛的男人時,先訴說着自己的忠誠,她對他的忠誠是不需要說出來的,她也沒有哭,她一定要堅強到讓他放心。
孟澤安見他們背道而行,一顆心稍稍的平息了,徐風來沒有做不合适的舉動,似乎是根本就沒有搭理她,徜若要怪罪,也是他的皇後任晶瑩的舉止不合适,他又豈能舍得怪任晶瑩?
與此同時,孟澤安也油然而出生一種勝利感,任晶瑩還是回來了,回到了他的身邊。
任晶瑩沖着孟澤安微笑,輕道:“我問他想要男孩還是女孩,他沒回答。”
孟澤安恨恨的道:“是男孩還是女孩已經與他無關!”
任晶瑩不語,她的眼睛卻是異常的亮,像是有幾顆寶石在閃爍,還像是珍珠般的淚。
她相信徐風來,理解徐風來。
兩個人在一起,最重要的是信任和理解。
他們相互信任,相互理解。
只要他們堅定的彼此相愛,心系在一起,縱是多麽強悍的命運也不能真正的使他們分離。
剛回到客棧,徐風來就準備啓程回大徐國了。
花一朵見徐風來終于回來了,神情悲痛,故意問道:“那個笨女人是當皇後了?”
徐風來不語。不可否認,他很欣慰當時任晶瑩走開,否則,他無法避免的要對任晶瑩說:參見皇後娘娘,絕沒有哪一句話會比這幾個字讓他更痛苦難過的。
花一朵又故意問道:“他們是不是過得挺開心幸福的?”
徐風來仍舊不語,他的痛苦都清楚的呈現在了臉上,毫不掩飾。
花一朵哼道:“你現在是不是可以死心了?”
徐風來堅定的道:“我不會放棄她的。”
花一朵急道:“盡管她跟別的男人同吃同住同睡?”
徐風來的心在刺痛,說:“這不能怪她,是我對不起她,是我沒有保護好她。”
花一朵真想再對他拳打腳踢一番,可硬是沒舍得,她抓起酒壺,往嘴裏不停的灌着。
天底下有多少女人能像任晶瑩這般的幸運,遇到了一個這樣的愛人?
不管任晶瑩做了什麽,徐風來處處為她着想,信任她、維護她,很堅定的說絕不放棄她,并十分愧疚的說是他對不起她、是他沒有保護好她。
天底下又有多少男人能像徐風來這般的幸運,遇到了一個這樣的愛人?
不管徐風來做了什麽,任晶瑩處處為他着想,信任他、理解他,很認真的說讓他不要擔心她,還說他可以對她放心,她自己會保護好自己。
那麽,花一朵算什麽?
花一朵始終義無反顧的待徐風來好,他卻視若無睹,能說徐風來不知好歹嗎?
如果拿這個問題去問梅雪苔,梅雪苔會說:不能。
原因是:是花一朵不應該這樣愛徐風來,明明是花一朵活該,是她用錯了方式,不能說徐風來不知好歹。
然而,花一朵仍舊在執迷不悟,她縱馬飛快的跟着徐風來趕夜路回大徐國。
去大孟國時,徐風來必須控制好時間,日落而息,以免讓孟澤安發覺他行程的倉促。回大徐國時,徐風來日夜兼程。
花一朵不理解徐風來為何歸心似箭,梅雪苔卻是很清楚的知道。
梅雪苔正在翻閱書卷,她已經得到徐風來回到平王府的消息,相信不出二個時辰,徐風來就會進祥鳳宮見她。
才剛剛過一個時辰,徐風來就已經到祥鳳宮了。
梅雪苔放下書卷,溫和的瞧着他眼睛裏閃爍着的光芒,那種無畏而堅定的光芒。
任晶瑩怎麽樣了?
梅雪苔并不需要問,也不必問,是沒有母親舍得向自己兒子的傷口上撒鹽的,當然,也沒有那位母親像梅雪苔這樣冷酷的用尖刀在自己兒子的心口狠狠的劃了一道傷。
徐風來鄭重的道:“兒臣有一事相求。”
梅雪苔笑了笑,道:“我以前就告訴過你,如果你想達到你的意願,求別人是沒有用的,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別人知道,當別人按照你的意願做,對別人是有利的。”
徐風來思量了片刻,道:“母後不是一直想先行将大孟國吞并嗎?”
梅雪苔道:“不是吞并大孟國,是為了能讓大孟國的百姓過更好的生活。”
徐風來接受她這種冠冕堂皇的說法,正色的道:“兒臣願領兵攻打大孟國。”
梅雪苔表現出了她的驚訝,愕道:“為何?”
徐風來并不隐瞞,坦言道:“兒臣要站在大孟國的都城門前,接回兒臣的女人任晶瑩和兒臣的孩子。”
梅雪苔嘆道:“孟澤安真是不該不顧與我的盟約,而強行占有你的女人。”
徐風來強忍着心痛,堅定的道:“兒臣一定要接回兒臣的女人和兒臣的孩子。”
梅雪苔微笑道:“我無法拒絕你。”
徐風來不會讓任晶瑩失望的,絕不會。
梅雪苔道:“給我二個月的時間。”
徐風來同意,他從來沒有領過兵,也需要一些時間準備。
梅雪苔笑了,當徐風來離開祥鳳宮後,梅雪苔笑得很愉快,她無法不笑,這場完美的計劃終于化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是怎樣的計劃?
梅雪苔早就想派人領軍攻打大孟國,由于她的皇權還不是很穩,一直沒找到合适的人,當梅雪苔發現徐風來已經長大了後,最佳的人選就是徐風來了。原因有二,一方面:軍權一定要交給能信任的人,以免陣前起義反戈一擊;另一方面:借此機會讓徐風來立戰功,贏取百姓的口碑,擴大在百官心中的影響力。
如果梅雪苔提出讓徐風來領兵攻打大孟國,所起到的效果,不如讓徐風來主動提出攻打大孟國。
很合時宜的,任晶瑩出現了,更出乎梅雪苔意料的是:他們相愛的難舍難分。
梅雪苔故意試探他們的感情,發現了徐風來的堅守原則,也發現了任晶瑩的特別之處。
既然徐風來和任晶瑩愛得死去活來,那麽,梅雪苔索性就利用他們的愛情,讓他們成筆墨,利于她勾勒社稷山河,完成計劃已久的霸業,一場順水推舟的陰謀便應運而生。
梅雪苔先是親自寫信代表大徐國請求與大孟國聯姻,孟澤安從大局出發,同意了。
于是,梅雪苔先是做任晶瑩的思想工作,只道是同意任晶瑩和徐風來的大婚,但由于身份的差異,希望任晶瑩前往大孟國,孟澤安将授給任晶瑩一個高貴的公主身份,任晶瑩同意了。在說服徐風來時,梅雪苔亮出的底牌是寧冰蝶,徐風來也同意了。
然後,梅雪苔将任晶瑩當作一份禮物送給孟澤安,并聯手柳瑤草演了一場戲,成功的将任晶瑩推進了孟澤安的視線,孟澤安無法抗拒的被任晶瑩這種類型的女子吸引了。
緊接着,梅雪苔一直讓徐風來懷揣希望,讓他知道任晶瑩在大孟國很好。
大婚如期而至,梅雪苔特意讓喜樂公主早一天抵達京城,就是為了讓徐風來發現真相,徐風來發現了真相,他自然要去大孟國找任晶瑩。
至于任晶瑩到底是梅雪苔送去的禮物,還是孟澤安曾答應授任晶瑩為公主,這件事只有梅雪苔和孟澤安知道。依徐風來的沉着穩重,是不會冒失的招惹孟澤安,他肯定不會問孟澤安事實是什麽,也不重要了,他的眼睛真實的看到了結果:孟澤安愛上了任晶瑩,将任晶瑩執意的留在身邊,并封任晶瑩為皇後,任晶瑩仍舊愛他如初。
徐風來當然不願意他的女人就這樣被別的男人霸占,唯有一種方式可以要回來,就是用男人的方式:兵臨城下。
徜若任晶瑩當初沒有征服到孟澤安,而被孟澤安殺了,那麽,徐風來為心愛的女人報仇,更是需要兵臨城下。
不可否認,任晶瑩就是壓倒大孟國的最後一根稻草。
梅雪苔毫不懷疑徐風來的能力,特別是男人沖冠一發為了心愛的女人和孩子時。
八年了,吞并大孟國已籌劃八年了。
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是大孟國最近幾任皇帝的無能,造成國家的實力逐漸下滑。
地利是大孟國最重要的水源的上游是大徐國,制裁了水源,等于是卡住了國家的咽喉。
人和是大孟國的難民争相湧進大徐國,大徐國奉行的韬光養晦使百姓對朝廷很有信心。
梅雪苔将攻打大孟國的路線圖都已經設計好了,并且已經派出了三批人在逐一對此路線上的三十二個郡縣的郡守探了個底,先進行一番政治攻勢。
是時候出兵了。
盡快梅雪苔下定了決心,她也是一步一步的腳踏實地,并沒有直接貿然出兵。
梅雪苔先邀見了兩位丞相:周子弘和李文迪。
開門見山的,梅雪苔就說:“近二個月,全國已妥善安置大孟國的難民有五萬餘人了,我總覺得這樣是治标不治本,兩位大人可有別的好主意?”
周子弘道:“臣以為應該适當的限制大孟國的難民數,否則會沖擊到大徐國百姓的田地利益,造成不必要的動蕩。”
梅雪苔颌首,道:“說的極是,百姓增多了,田地還是那麽多。”
李文迪道:“臣建議朝廷頒布開發荒地的優惠政策,鼓勵百姓們自行開發荒地。”
梅雪苔又是颌首,道:“說的極是,然而百姓還是越來越多,荒地只會越來越少。”
周子弘和李文迪心道:聽皇後娘娘的口氣,肯定是她已經做出了什麽決定。
梅雪苔直言道:“我有一個主意,即能從源頭解決難民問題,也能直接解決田地問題,要求兩位大人首肯。”
周子弘和李文迪聽明白了,不是請求,不是商量,是要求。
梅雪苔正色的道:“行天道,伐庸君,順應民心,創太平盛世。”
作為原大孟國子民的周子弘先是一怔,确認道:“舉兵攻打大孟國?”
梅雪苔笑道:“周大人這個主意不錯。”
周子弘也笑了,道:“是好主意,即順應天道,又順應民心。”
李文迪絕對同意,道:“自古講究師出有名。”
梅雪苔道:“對,師出有名。”
一個國家要舉兵攻打另一個國家,必須要有一個最為直觀的理由。
早朝上,梅雪苔就讓群臣們看到了理由。
在離平王大婚暫緩已過去半個月了,朝廷在各種流言蜚語中,也終于給出了一個确切的答複。
是什麽?
只見一名侍衛領着一顆人頭走進朝堂,朝臣們交頭接耳的議論紛紛。
梅雪苔坐在鳳椅上,肅目的道:“這就是大孟國的喜樂公主。”
人頭是一顆男性的人頭,果然如傳言所說,大孟國的皇上的确荒唐。
盡管有部分大臣懷疑喜樂公主竟是男性所扮一事,但轉念又想:這對于平王可是一件極大的醜聞,皇後娘娘絕不會不顧顏面的抹黑。
梅雪苔正色的道:“大孟國的國君如此污辱平王,當真是不把大徐國放在眼裏。”
周子弘上前,道:“臣以為何不舉兵向大孟國讨個說法?”
梅雪苔問:“派何人合适?”
李文迪上前,道:“臣以為平王最為合适。”
梅雪苔掃視着群臣,問:“本宮接受周大人和李大人的建議,諸位大人意下如何?”
群臣們也沒什麽可說的了,污辱平王就是污辱大徐國,而大孟國的皇上如此荒唐的不作為,大孟國的百姓實在也怨聲載道,亡大孟國是早晚的事,更何況,梅皇後派出的将帥可是她唯一的兒子平王,她如此重視這件事,自然是不容質疑的。
梅雪苔命道:“将‘喜樂公主’的人頭懸于城門,即刻全國征兵備戰。”
梅竹子有能力将這道诏令寫得激起民憤,使百姓們聯合一心支持舉兵讨伐。
梅雪苔又道:“如有大孟國的百姓應征的,朝廷均當即獎勵十鬥糧食,朝廷并保證戰事過後,他們都将分得一塊良田。”
大徐國就是糧食儲備充足,幾十年的韬光養晦,糧庫中的糧食夠大徐國的全國百姓即使不勞作,也能吃六十五年的。
這道诏令一頒布,自然能得到大孟國難民的積級響應。
重用大孟國的難民攻打大孟國,在攻打的同時,便就能陸續吸收更多前來投靠的大孟國的百姓。
二個月的時間到了,梅雪苔交給徐風來的是一支由程天晴整合的二十萬人的軍隊,二十萬人中有四萬人是原大孟國的逃難百姓。
徐風來被封為大将軍,身份是萬軍的統帥。
程天晴跟随徐風來,身份是副将。
統帥負責指揮全軍,副将負責陣前殺敵。
萬軍整裝待發之日,梅雪苔親自出城相送。
梅雪苔在程天晴的面前,鄭重的對徐風來說:“此次遠征,當你和程副将的意見産生分歧時,全部聽取程副将的。”
徐風來一怔,道:“是,臣遵旨。”
梅雪苔看向程天晴,正色的道:“事關戰事,你一律可自行決斷。”
程天晴道:“是,臣遵旨。”
隆泰二十二年八月九日,梅皇後命平王徐風來為大将軍,程天晴為副将,率二十萬大軍讨伐大孟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