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宮廷政變
精于權謀的梅雪苔此時竟危在旦夕,她怎麽會這麽粗心大意?
冷靜和沉着在刀刃面前,變得非常的單薄而不可一擊。
梅雪苔能戰勝男人,但是,能戰勝梅雪苔絕不會是男人,必定是另一個女人。
使梅雪苔陷入絕境的就是一個女人,這個女人就是梅雪苔一再縱容的梅竹子。
梅竹子有多麽的了不起,竟能将有雄心統一天下的梅雪苔置于死地?
梅竹子不是一直在梅雪苔的掌控中,是梅雪苔的棋子嗎?
她十五歲時,梅雪苔讓她嫁給了當時的太子徐道涵,成為了前途光明的太子妃。
她十八歲時,梅雪苔要對付徐道涵,在未廢黜她的太子妃身份之前,就讓她入住了平王府,成為了側平王妃。
這麽聽話的一枚棋子,怎麽突然倒戈了?
當梅竹子進入平王府的那一刻起,她心中只有一個念頭:發動一場政變,殺了梅雪苔。
她為什麽會有這個念頭?
最有信服力的一個理由就是:她愛徐道涵,她想救徐道涵。
當一個女人愛上一個男人時,力量是無窮的,膽識也足以撼動一個皇朝。
恰好她有這個本事,她的聰慧和才能連梅雪苔和徐風來都大為贊賞。
梅竹子在住進她的宮殿後,有足夠的銀兩,還有平王徐風來的保護,她便毫不顧慮的招攬門客,但凡是有些本領的她一律接納,為己所用。
想發動一場政變,僅靠她自己是不可能完成的,僅是有各類出謀劃策的門客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領頭的關鍵人物,這種關鍵的人物需要具備兩點:一,是徐家宗室;二,對梅雪苔專政的舉動不滿。
Advertisement
梅竹子将徐家宗室的名單全都一一的列出,深思熟慮後,她選擇了徐景。
徐景能文能武,是當今皇上的胞弟,在徐家有一定的地位,如果能得到他的參與,就能贏得徐家更多人的支持,并且出師有名。
梅竹子在确定人選後,并未着急立刻主動出擊,而是先進行了一番試探。
試探誰呢?
自然是試探梅雪苔。
梅竹子先跟平王的管家要太子府中的太子衛軍,梅雪苔同意了。緊接着,梅竹子又要太子府中的所有侍女,梅雪苔又同意了。
當梅竹子從侍女的口中得知梅雪苔把徐道涵毒死後,恨意難平,她為了保兩位已廢黜的太子妃,就趕緊再向管家要人,梅雪苔還是同意了。
梅竹子的宮殿裏,與曾經的太子府沒什麽不一樣的,除了少了一個最重要的人:徐道涵。
為了給深愛的男人報仇,梅竹子加快了計劃的實施。
于是,梅竹子通過門客的幫助,邀請來了徐景。
當徐景看到梅竹子的宮殿裏挂着的畫時,頓時震驚了。偌大的宮殿裏,有近數十副畫作,畫作都是梅竹子親筆所畫,畫中均是一男一女,男人在專心的做一件事,女人在偷偷的瞧着男人。徐景一眼便看出了男人是徐道涵,女人是梅竹子。
若非是愛得極致,怎麽能繪出如此深刻的畫作。
畫作中有濃濃的哀愁,和深深的思念,以及意猶未盡的閨怨。
梅竹子直接開門見山的說:“徐道涵死了。”
徐景一怔,問:“怎麽死的?”
梅竹子道:“被狠毒的梅皇後毒死的。”
徐景知道徐道涵在謀叛未遂後,被梅雪苔下令軟禁在太子府中。盡管他當時并不相信徐道涵會謀叛,但也沒有公開的質疑,像許多人一樣,他也把希望寄托于皇上,只等着皇上病情好轉後,聽皇上的審判結果。然而,在聽說徐道涵被毒死了,他一時難以相信。
梅竹子知道徐景不會輕易的相信,口說無憑,就請出了徐道涵的兩位側妃,和太子府中的侍從們,在她們的共同确認下,徐景不得不接受事實。
梅竹子又說:“她軟禁了病重的皇上,不允許朝臣、皇妃、皇子們面見皇上,毒死了徐道涵,殺忠良重用酷吏,公開的專政,居心叵測,你作為徐家宗室的一員,難道就看着徐家的天下被一個女人把控,而冷眼旁觀?”
徐景當然不能冷眼旁觀,他是看着梅雪苔一步一步的從一個普通的妃子登上皇後之位的,梅雪苔的狡猾和心狠是有兩位已死的皇後,以及衆多反對她稱後的大臣的冤魂為證。他對梅雪苔雖然不滿,但束手無策,因為皇上寵她。
梅竹子道:“她現在對付朝臣,不過就是要籠絡大權,一旦政權穩定了,說不定她就會把矛頭對準你們,徐、家、宗、室。”
徐景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梅竹子道:“我們不能坐以待斃。”
徐景問:“我們?”
梅竹子的語氣始終清淡,透着深深的悲傷,道:“是的,我們,我們要發動一場政變,殺了她,将政權歸還給徐家人,免她這個女人禍國殃民。”
徐景愕然,沒想到她竟然用這麽簡單的口氣說出不要命的話,說得還很認真。
梅竹子問:“你怕了?”
徐景當然不怕,他心中有顧慮,便假裝正言厲色的道:“大膽,你竟敢說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話!”
梅竹子仰起頭看着殿中挂着的畫作,淡淡地道:“我愛徐道涵,我要替他報仇。”
徐景無法不相信,當他再一次仔細的看那些畫作時,畫中的愛和眷戀十分的強烈。
梅竹子說:“我之所以不顧尊嚴的跟徐風來在一起,就是為了不讓她懷疑我,徐風來是個君子,惜我才華,待我尚也不薄,可我……可我愛的是徐道涵,我不能讓他這樣慘死,我每天都過得很痛苦,只為了能找機會報仇。”
徐景動容了,一個柔弱的女人突然不顧一切,而變得無法無天,并且甘願犧牲自我沒了名節,只是要為她心愛的男人報仇。
梅竹子問:“你呢,眼睜睜的看着徐道涵慘死卻不聞不問?再等着她慢慢的一個一個的鏟除你們?”
徐景見她不像是試探,便道:“我絕不會不聞不問!”
梅竹子道:“我們可以聯手。”
徐景沒想到梅竹子找他是為了推翻梅雪苔,從她的表情和話語中,看得出她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就問:“你已經有計劃了?”
梅竹子并不否認,道:“我這些天時時刻刻都在計劃。”
徐景知道發動政變可不是小事,一定要各方面都非常有把握了才可以進展,便道:“她既然敢狂妄的毒殺徐道涵,歹心定也不小,我是不會任那梅氏胡作非為的,我願與你聯手,你不妨說說你的計劃。”
梅竹子道:“我要先提二個條件。”
徐景道:“說。”
梅竹子道:“第一,用她的首級供奉徐道涵的靈位。”
徐景絕對同意。
梅竹子道:“第二,徐賓仁是二皇子,依照皇位繼承的順序,理應由他名正言順的承繼。”
徐景也同意,道:“正合我意。”
梅竹子的思路很清晰,語氣始終淡然,道:“我的計劃是:由你和二皇子徐賓仁領軍進宮,直逼祥鳳宮果斷的取她的人頭,然後進臨龍宮,在皇上面前宣布她的罪狀後,使皇上冊封二皇子徐賓仁為太子,并太子監國,再進太子府,取出徐道涵的屍身,以太子身份隆重安葬。”
徐景思量了片刻,道:“計劃是不錯,但是,你也知道,我雖是王,并沒有軍隊。”
梅竹子道:“我知道。”
徐景嘆了口氣,道:“從各處收兵買馬,必會引起注意,更何況皇宮有精兵守衛,實在不容攻進。”
梅竹子淡淡地一笑,道:“我自有辦法。”
徐景問:“什麽辦法?”
梅竹子反問道:“你可知道程天晴?”
徐景道:“鼎鼎大名的程大将軍我怎會不知,他以前是皇上的禁軍侍衛,後來被調到禦林軍當大将軍,現在最重要的一個宮門白虎門,正是他所率領的禦林軍在負責守衛。”
梅竹子道:“白虎門離祥鳳宮最近,軍隊從白虎門進入皇宮後,就直奔祥鳳宮,即使是禁軍們有所察覺,你們也可以在禁軍們趕到之前,取她首級,再用她的首級號令禁軍們,以你們的徐家宗室的身份,禁軍們不會不從。”
徐景尴尬的一笑,道:“說的是沒錯,但那白虎門豈能輕易的進入,程大将軍手下的精兵個個都是勇士。”
梅竹子淡淡地道:“程天晴手下有二百餘名精兵願為我們效命。”
徐景大吃一驚。
梅竹子說的很自然,道:“我時常出入皇宮,與程天晴頗為熟識,他早就對我傾心許久,他願意為我不計後果的做任何事。”
徐景瞧了一眼梅竹子,雖說她長得并不十分貌美,但她的氣質卻很優雅,更何況,她的文學造詣很令天下人仰慕。
梅竹子道:“你不相信?”
徐景是有些懷疑,坦言道:“即是聯手,自然是需要相互信任,只是政變事關重大,不知道程大将軍可是真有心為我們效命。”
梅竹子道:“你可以試探一番。”
徐景颌首,道:“我倒很想試探一下。”
梅竹子從懷中取出一枚玉佩,道:“今晚子時你可以派一名心腹到白虎門,将此玉佩示給守衛們看。”
徐景接過玉佩,道:“我會派一名心腹去探究竟的。”
梅竹子道:“我有一個提議。”
徐景很認真的在聽着。
梅竹子道:“你最好派去一名有些身手的刺客,從白虎門直進祥鳳宮,在驚動了她後,再從白虎門出來,一路直奔平王府。”
徐景頗為不解的問:“是何用意?”
梅竹子道:“試探她會不會懷疑程天晴,也試探她會不會懷疑我,以便我們見機行事。”
徐景拍手叫絕道:“好主意。”
梅竹子道:“恐怕要犧牲你的這位心腹了,若是被抓,讓他招供平王。”
徐景道:“這個我會安排的。”
梅竹子道:“你需要将此次行動的目的,提前告訴一些徐家宗室中其他德高望重的,以免到時引起不必要的誤會,最好能取得他們的支持,與他們達成一致。”
徐景道:“這個無需顧慮,保衛徐家的天下是每個徐家宗室成員必會支持的。”
梅竹子淡淡地道:“取到她的首級,安葬徐道涵後,我就與程天晴一起遠離京城。”
當一個男人為了一個女人不顧一切後,這個女人能接納他并與之厮守,确實美好。
徐景派了一名刺客拿着玉佩從白虎門順利的進了皇宮,又在祥鳳宮驚動到了梅雪苔後,順利的從白虎門離開,護衛白虎門的幾名禦林軍一路追刺客,追到平王府後并非打草驚蛇,而是折回皇宮彙報給了梅雪苔,梅雪苔派林木森持尚方寶劍進平王府抓刺客,并将徐風來帶入地閣審查。
皇宮的四個城門的禦林軍均表示不知道刺客是如何進出的,梅雪苔相信了,她粗心大意了,沒有追查禦林軍們的責任。
徐景對試探的結果很滿意,不僅證明了程天晴确實是自己人,也證明了梅雪苔竟然沒懷疑別人,而是懷疑徐風來。
于是,徐景便堅定了與梅竹子一起發動這場宮廷政變,她圖的不過就是為了給心愛的男人報仇,他是為了清掃徐家的天下,目的雖然不同,但是目标一致。
至于程天晴擁兵相助,徐景并沒有過多的追問,畢竟這是難以啓齒的醜聞,因為梅竹子之前是太子妃,後又與徐風來私通,程天晴既然願意沖冠一怒為紅顏,徐景自然也就默默的領情,他也不必擔心程天晴手下的二百餘名精兵聽不聽指揮,程天晴作為統帥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
普天之下,凡事最簡單最能令人信服的一個理由就是與愛情有關,女人為了愛情不惜抵死與位高權重的皇後叫板,男人為了愛情不惜背負叛國的惡名。
愛情可以颠覆一切。
在梅竹子的建議下,先制造公衆的輿論,把梅雪苔毒死徐道涵的事情傳出去,讓百官和百姓都對梅雪苔産生非議,當政變成功後,百官和百姓也能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容易接受新政權。
一場宮廷政變在短時間內就已經計劃完善了,政變的策劃者是梅竹子,政變的主導者是徐景和徐賓仁,他們分別是各自輩份中最為有權威的,徐景是皇上的胞弟,徐賓仁是二皇子,他們倆個人就足以代表徐家宗室。政變所用的軍隊更為了不起,是皇宮四支禦林軍中最為重要而且實力最強的一支。
宮廷政變的準備工作做好了,目的簡單明了易行。
梅竹子建議必須盡快實施,趁梅雪苔沒有察覺時,殺她一個措手不及。
徐景知會了一些徐家宗室後,并與梅竹子确定了實施政變的日期。
就這樣,一場針對梅雪苔的政變爆發了,發動的出其不意,滿成的勝算。
白天還晴空萬裏,晚上就狂風大作、烏雲密布,是變天的跡象。
是不是天下要變,梅雪苔将從徐家天下的最高權力巅峰淪為一縷香魂?
梅竹子身着一襲素白色裙紗,袖間繡着青竹和紅梅,她正伫立在窗前,站了許久。
風吹得更大了,搖着窗。
梅竹子突然就笑了,笑得有幾分得意,能戰勝精于權謀的梅雪苔,無論是誰,都會很難不得意。此時,兩百餘名精勇的禦林軍應該已經順利的從白虎門進入了皇宮,喊着口號直奔祥鳳宮。她也該出發了,出發進皇宮,親眼看一看這個歷史性的關鍵一刻。
夜很黑,一匹黑色的駿馬載着梅竹子穿梭在城中,朝着皇宮的白虎門而去。
輝煌、榮耀、驕傲、權利……,它們在這浩瀚的塵世間都過于渺小,最無常的當屬命運,誰都不知道哪一次粗心将會給自己帶來的是滅頂之災。
太陽和月亮雖然永遠不會消失,但它們也有升有落,在太陽和月亮交替的那一瞬間,是無窮的黑暗,承載着許多的變數。
服從,是禦林軍們的天職。他們服從于他們的将軍,也就是程天晴大将軍。
程天晴手指到何處,他們手中的刀就毫不猶豫的殺向何處。
梅雪苔就那樣站着,冷靜的站着,站得很穩,像雪中的梅,像峰頂的雪,像雨中的苔。
她一直很美,明豔驚天下,美到根本就不應該有人與她作對,美到根本就不應該有人舍得将刀刃對準她。
她沒有逃過,也沒有躲過。
她不會逃,也不會躲。
禦林軍們舉刀殺了過來,刀刃跟山河一樣無情,它們永遠不歸屬于誰,它們都能要人的命,一把刀只要一部分人的命,而一片山河卻是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命。
梅雪苔的四名侍女在一瞬間,同時邁着堅定的步伐,從梅雪苔的身後擋在了梅雪苔的前面,她們站成一排,這就是她們能為她們的主子做的最後一件事。
無數道刀光閃過,冷氣逼人。
血,鮮紅的血,滾燙的血。
鮮血在梅雪苔的眼睛裏盛開成了花,極致的妖冶。
一顆人頭滾落在青石板地上,眼睛還沒來得及閉上。
梅雪苔就那樣看着,一動不動的看着,她緩緩的阖上了眼簾,難免心生悲涼。
大地肅然,權傾天下的旗幟在搖搖欲墜。
此時,那個躺在臨龍宮中水晶棺床上的男人還沒有醒來。
此時,徐風來正安靜的躺在黑暗的牢房裏,他與花一朵的中間還是隔着一床被子。
此時,林木森正在連夜查抄此行中的第一個郡守。
此時,梅竹子已進入了白虎門,正縱馬朝着祥鳳宮而來。
此時,三百名禁軍已火速奔來,他們相距禦林軍們不過一百丈遠,還有一千餘名禁軍正從朱雀門旁的禁軍營趕來保護皇後。
此時,梅雪苔更為冷靜了,緩緩的擡起了眼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