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正當外頭猜測紛紛的時候,鎮海大将軍府內,古大人正焦急如焚。
“譚大将軍還是沒有回來嗎?”
四十餘歲,留着兩撇胡子的江州知府古大人和過年那段時間相比,不但整個人都瘦了一圈,人也憔悴了許多。就好像是被什麽煩心事所困擾一樣,他在大将軍府的待客大廳轉了一圈又一圈,時不時就要停下來問上一句。
“大将軍回來了嗎?”
安靜侍立在一旁的家丁低頭回答:“回古大人,大将軍尚未回府。”
“哎呀!”
古大人焦急地甩着袖子,背過身去在屋內走動,“大将軍怎麽還不回來,譚管家不是說大将軍之前寫來的信裏說好了是今天回來的嗎?”
“阿丹國的使節要如何安置,得大将軍拿出個章程來啊。”
“你,你再去問問!”
他指着站在旁邊的家丁道:“你去問問譚管家,大将軍到底回來了沒有,對了,你們的譚管家呢?今天怎麽沒見人影?”
家丁并沒有因為古大人的催促就出門尋找譚管家,而是恭敬地低着頭,“古大人,譚管家有要事處理,還請您稍作等待。小的之前已經吩咐了下人,待大将軍回府,一定把您求見的事如實禀告給大将軍。”
古大人嘆了口氣,無奈地坐了下來。
正當古大人等得心焦的時候,他想要找的譚管家已經迎着一個黑衣男子進了府,并且恭敬地跟在對方身後,一邊走一邊小聲問道。
“大将軍,京城的事情,敢問都處理完了嗎?”
“嗯。”
譚子舟進屋,然後尋了個位置坐下,疲憊地揉着額角。
Advertisement
一個半月前,譚管家接到京城傳來的消息,說懷王和誠王兩人拉攏了禁衛軍,想要趁着譚大将軍不在的時候逼宮謀反。
因為宮裏時刻都盯着這兩位王爺的動靜,所以暗地裏察覺了此事。太後一确定消息,也顧不得許多了,馬上就派人快馬加鞭地來到江州,宣譚子舟回京救駕。譚管家收到信後焦急地尋找到譚明睿,然後喂對方喝了好幾碗藥,将譚子舟逼了出來。
後面的事情,就都知道了。
知道事情嚴重性的譚子舟一方面火速帶人前往京城,另一方面也發出手書數份,讓京城附近的舊部前往救駕。
幸運的是,懷王和誠王并不知道消息走漏。
所以等譚子舟悄悄回到京城之後,還來得及布置。期間的故布疑陣、請君入甕等等事情就不必說了,總之最後誠王見大勢已去,于是束手就擒。而老謀深算的懷王見勢不妙,留下一個替身,自己則逃之夭夭。
謀反并不是什麽小事。
頂頭的人雖然抓住了,但後續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該抓的要抓,該審的也要審,該換的人也要換。為了防止意外,譚子舟在京城又多待了一個月,直到塵埃落定,把禁衛軍上下都換了一遍之後才匆匆回來。
來回的奔波讓他神色疲倦。
譚子舟的這幅模樣,譚管家也看在眼裏,他猶豫了一下開口道:“大将軍,您回去京城的這段時日,有一艘使船到江州來了。”
“使船?”
譚子舟揚眉,“何處來的使船?”
譚管家道:“據說是一個叫做阿丹國的地方來的,想要觐見陛下,如今那艘船正停靠在碼頭,至于船上的人古大人吩咐先不讓他們下來。”
“古大人如今正在府內,您可要見上一見?”
“阿丹國?”
譚子舟回想了一下,确定自己沒有從父親口中聽說過這個名字,顯然這個阿丹國之前沒有和朝廷有過往來,這也就難怪江州知府會如此慎重。不但不敢讓他們下船,還眼巴巴地求到了将軍府內。
他念頭急轉,臉上卻是不顯。
“使節來訪,如何安置他們是縣衙的事,與将軍府無關。”譚子舟難得說了這麽長的一段話,說完之後就站了起來往內室走去。
“你讓他回去吧。”
譚管家愣住了。
他下意識地想要跟上去問個究竟,但最終還是停住了腳步,一邊思索着一邊來到了待客大廳,看向了驚喜地走過來的古大人。
“大人見諒,大将軍據車勞頓,今日不便見客。”
古大人一聽到這話,頓時垮下了臉,此時他也顧不得對方只是一個管家了,急切地追問道:“譚管家,大将軍對使節一事怎麽說?這個阿丹國,本官也不知道來歷,實在是不知道應該如何處置啊。”
“還請大将軍示下!”
譚管家回想起剛才大将軍的表情,打了個哈哈,“古大人您言重了,您才是江州本地知府,大将軍只負責此地軍務。”
“使節一事,實在是無能為力啊。”
“應該要如何安排阿丹國的使節,您做主就是了。”
古大人傻眼了,他就是不知道要如何安置對方,所以才來找譚大将軍拿主意的。畢竟譚子舟除了是威名赫赫的譚大将軍之外,還是太後娘娘的親弟弟,貨真價實的國舅爺。有了他主意,別的不說,安置使節的事就不會觸怒了太後娘娘。
但沒想到大将軍居然什麽話都不說。
那這樣一來,要如何處置?
是把那幾位使節恭恭敬敬地請下來,再好好地送到京城,還是随便将人打發了?
畢竟那個什麽阿丹國都不知道在哪個旮旯裏,沒準他們還是來打秋風的呢,就像某些海外小國一樣,日子過不下去了就找上門來,換些賞賜回家度日。但事實上,他們整個國家的人加起來都還沒江州城的人數多。
“譚管家……”
古大人不死心地還想從譚管家這裏得到一些消息,就看到對方笑道:“古大人,大将軍剛才說了,使節來訪,如何安置是你們縣衙的事,與将軍府無關。”
“您還是請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