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22
謝清在代郡也聽說了家裏在給自己議親的事,相比謝沅和趙俨祗一個比一個哀傷,謝清倒是平靜得很。他對自己的終身大事沒什麽憧憬,心裏沒有中意的人,所以自然沒什麽要求。
有的時候他自己也奇怪,“春心萌動”這種事,不知為什麽,好像從來就沒發生在自己身上過。
謝清的軍旅生涯在熬過了最初的不适之後,現在已經是如魚得水了。除了他的騎術實在沒什麽大進境,累死累活地練了好幾個月,到現在也就只練到可以騎在戰馬上狂奔而勉強不摔下來而已。這在魏質看來簡直就是沒有進步,不過他難得地什麽都沒說,一是因為美人相求,再者嘛,他本來也就指望着謝清會騎着馬逃命就可以了。
謝清念書的時候天賦過人才華橫溢,練起武來卻發現自己書念的有多好,習起武來就有多不開竅。別說拿刀砍人了,他練到現在連身盔甲披着都費勁。大概一旦真的上了戰場,他也只能揮揮劍意思一下。
某一次他頗為沮喪地對司馬通說起自己的擔憂時,司馬通立刻驚悚了。他怎麽也想不到,謝大夫居然還記挂着上戰場這樣的事,簡直就是嫌自己活得太舒坦了。他委婉地對謝清表示了戰場上刀劍無眼像謝大夫,哦不,如今是謝校尉了,像謝校尉這樣的人才都是呆在後方出謀劃策的,謝清則向他展示了自己立功殺敵的宏偉志願,表示自己大好漢家兒郎,為國捐軀馬革裹屍還在所不惜。然後司馬通的驚悚就變成了絕望,心想你不惜命我可惜命,我大好漢家兒郎沒有死在戰場上而是死于皇帝的遷怒我可找誰說理去——他是怎麽都不會忘記,臨行前天子特地召他密談了一個下午,全篇只有一個意思:你去代郡愛幹嘛幹嘛,但是有一點,謝清必須得安安穩穩地送回長安來。
不過謝清雖然沒有習武的天分,但是別的事情做得還是不錯的。比如,他準備訓練一隊探子,平時在匈奴境內做做生意,打探打探消息。太守司馬鳳對這事不置可否。拜趙辛的“英明”治理所賜,代郡官兵飛揚跋扈,百姓敬而遠之,一點都看不出來傳說中的軍民一家親是個什麽樣子。探子首先要足夠忠心,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誰會全心賣命呢?
不過不知謝清用了什麽手段,探子這事很快就見了成效。
秋天桂花飄香時,謝清和魏質去了邊城。這一日謝清正埋頭讀書,一個探子疾行而來。謝清驚訝地擡起頭,他記得這個人此時應該在匈奴境內拿糧食和美酒換匈奴人的馬呢。沒等他反應過來,就聽那探子急道:“匈奴的一隊騎兵,大概三千人,向着這邊來了!”
謝清和魏質都愣住了。
迅速反應了一下,謝清連忙問道:“大概還有多遠?”
“百裏以內!”
謝清盤算了一下時間,邊城常受匈奴人的滋擾,因此守軍長時間處于警戒狀态,布防是綽綽有餘的。只是秋收時節,現在應該仍有不少百姓在城外幹活,疏散起來大概需要不少時間。想到這,謝清頓時就冒了汗。
魏質可沒想那麽多。他一邊下令布防,一邊叫了一隊親兵,令他們速送謝清返回桑乾。
“胡鬧!如此關頭,清身為大周軍人,豈可退縮!”謝清一向溫潤,這樣的疾言厲色魏質還是第一次見。
不得不說,謝清發怒起來很有氣勢,魏質一下子就被震懾住了。不過軍情緊急,他沒心思七想八想,只是按着自己的本意反駁道:“你在這能幹嘛?你連甲都披不上,劍也使不好,我還能指望你上陣殺敵不成?你快回桑乾去,我還能少分點心保護你!”
謝清想了想,打仗這事自己一時半會确實幫不上忙。因此他猶豫了一下,對魏質說:“魏校尉言之有理,既如此,戰亂起時清退守後方便是。”
Advertisement
“也好,那你就待在這吧,我去布防了。”魏質主要是怕傷着他,這會聽他主動說會在後方待着,也就沒那麽擔心了。
“留步!”謝清忙趕上魏質:“你且容我做點力所能及的事。這樣吧,我去城外,幫你疏散百姓。”
“去吧去吧。”魏質急着布防,根本沒過腦子,走了兩步才反應過來:“不許去!匈奴騎兵随時都有可能兵臨城下,你這個時候跑到城外去不是送死嗎!”
說完,魏質就急匆匆地出去了,走之前還特意留了個心眼,把房門從外面反鎖上。
謝清點了一隊親兵,縱馬出城時,滿身狼狽。盡管如此,也依然漂亮得奪目。他從城東繞到城北,秋收的百姓聽說匈奴人快來了,大多數人扔了麥子就跑;也有少部分人則狐疑地盯着謝清看——無他,謝清身後的那堆兵痞看着實在是有點像土匪。
好在謝清語氣懇切,而且一看就是個清貴公子,怎麽也不像貪圖那幾棵麥子的人,那些百姓這才将信将疑地離開。謝清抹了抹額上的汗,心想軍兵不能取信于民着實是個大問題。待此間事了,一定得盡快把這事解決了。
繞道到城北時,謝清發現這圈子繞的有點大,他們這會離城門已經挺遠的了。謝清估計了一下,大部分人應該已經回城,不出意外的話,跟着自己的這幾十個人應該是最後一批了。謝清想了想,調轉馬頭帶着這幾十人往城門的方向走去。
然而還沒走出去幾步,謝清便感到大地顫抖了一陣。他猛然回頭,發現身後不遠處揚起了大片塵土。謝清面色發白,他知道這是什麽。從這個情形看來,匈奴騎兵近在咫尺,不時便至,此時回城已經來不及了!
謝清的親兵見狀急忙将謝清團團圍在中間,其中一人急道:“先生快走,我等斷後,誓死護衛先生周全!”
“我等誓死護衛先生周全!”
喊聲響徹雲霄,昭示着這幾十名兵士保家衛國的熱血與殺身成仁的決心。
謝清的座駕是匹寶馬,日行八百不成問題。此時他如果策馬狂奔,回城應該有望,可是他身後偏偏還有幾十名親兵,有的有馬有的沒馬;更何況還有幾十手無寸鐵的百姓。如果他一走了之,這些人必死無疑。
當然,即使他留下來,他們生還的幾率也不大。可是背棄同袍和要守護的百姓獨自逃走,謝清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出這事的。
“清何德何能……”謝清瞬間紅了眼眶,然而只有一瞬間:“大敵當前,身為大周軍人,絕無茍且偷生之理!清當與諸君同生共死!”
“先生!”幾十名漢子齊聲吼得謝清耳膜都顫了。
“不必多言!何況百姓何辜!”謝清果斷一揮手,“諸位聽我號令!”
此時的謝清書生氣全無,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果敢堅毅的大将風度,他腦子裏急速盤算着逃生的主意,同時觀察了一下周圍的地形:四周全是莊稼地,但是不遠處有一大片樹林,大概是誰家的果樹園子。謝清心裏一下便有了計較,吩咐道:“都下馬,把幹糧和水拿出來!”
一隊兵士并百姓俱愕然。
片刻後,一個士兵翻身下馬,拿出糧食和水。其他人才反應過來,紛紛效仿。
不得不說,魏質的兵雖然霸道,但令行禁止,絕無二話。
謝清滿意地點點頭,拱手道:“依我號令行事,清可保諸位無恙。”
在場的不到一百人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任誰都知道,他們這一點人對上三千匈奴騎兵,斷無存活之理;何況還有近一半人是從沒接受過任何訓練、手中只有點農具的平民百姓。誰知道謝清還能說出“保諸位無恙”這樣的話,一瞬間強烈的求生欲已成燎原之勢,為了活下去,沒有什麽不能做的!
“大家把食物和水分分,就地休息。”看到一個漢子手裏拿着把鋤頭,不可置信地看着自己,謝清不由得笑了:“沒錯,就地休息,跟你們平時做農活的時候中間休息一樣,過來吃點東西喝點水,農具扔的遠一點。”
謝清一笑如三月春風般和煦,在這已經有了點涼意的秋日裏,令人心生暖意。那漢子不由得看的呆住了,愣愣地走到謝清身邊,從他手裏接過幹糧和水,然後就在謝清身邊坐了下去。他想,這樣好的人,待會決不能讓他傷着。
謝清在指揮着那幾十名兵士把弓箭或者刀劍分給百姓們,然後叮囑他們把分到的武器戴在身上,不過,要藏在背後的衣服裏,但是不能藏得太嚴,而是要藏成“不經意間露出一截”的樣子。
一切就緒,謝清叫大家在那片林子附近挑了個太陽光十足的地方坐下了。大家裝作随意的樣子吃吃喝喝談笑風生,大部分人面朝東,背對着匈奴騎兵即将到來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