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周平和李天樂的作息習慣是很固定的。吃過早飯各自去上班,中午周平回不來,李天樂就在汽修廠吃食堂,晚上兩個人誰先到家誰做飯,再等另一個回來,一塊吃飯。吃完飯,要麽看電視,要麽打游戲,或是下棋、看書,然後準時夜裏一點睡覺。從小到大的朋友,彼此熟悉,不愁沒話題,就算兩個人對着發呆,也絲毫不會無聊,擠眉弄眼的,到最後準是樂到一堆兒去了。日子舒服又安寧,周平和李天樂都很滿意。
現在,李天樂的父母回來了,李天樂不滿意了。
依照李天樂原本的計劃,是層層突破,循序漸進,然後徹底将周平拿下。周平雖然排斥李天樂過于親密的動作,但是李天樂只要露出些許傷心失望,周平就不敢再反對,起碼是不敢激烈反對,帶着些悲壯的表情,兩眼一閉,一副豁出去的樣子。這可是從前沒有過的,要知道,這小孩從小刺猬一只,除了能和他爹媽展展軟和的肚子,其他人,就連李天樂靠近,都得被周平豎起的尖刺紮着。可如今,李天樂得意的想,他終于也能摸到這只刺猬的軟肚子了,進步啊!只要慢慢的,讓周平習慣他的親吻和撫摸,那過不了多久,把人拐上床也就不是夢了。
多美好的計劃,全被人攪了,攪了還不算,他和周平連自由都失去了,又回到了被人管頭管腳的吃奶階段,而且稍有反抗,板子伺候。他李天樂是要面子的,尤其是在周平面前,不說光輝燦爛吧,也不能像現在這樣,動不動被罰站,動不動挨幾板子,丢臉丢到姥姥家了。今天才剛第一天,周平已經偷笑好幾回了,李天樂恨不得撲上去堵他的嘴。
“周平,你再想想,家裏畢竟不是擱骨灰的地方,還是把你爸媽挪到墓地去吧。”
周平搖頭,這個不用想,他想離爹媽近點,爹媽看不見他也冷清。
“唉,你這孩子,你……”
“算了”,李父搭上妻子肩膀,“孩子願意就行了。”
李阿姨也知道勸不動,如果說李天樂只是倔的話,那周平就是犟,犟得認死理。只是骨灰擱在家裏,總是不像話,總要說一句的。
“那吃飯吧,阿姨今天做的都是你愛吃的菜,來,快坐。”
晚飯桌上四菜一湯,果然都是周平愛吃的,周平忙寫謝字。
李阿姨給了周平後腦勺一巴掌,“別跟阿姨虛頭巴腦的,狠狠吃,阿姨就高興了。”
周平挾起一筷子蝦仁炒蛋,先給李阿姨遞進碗裏,笑眯眯看她,想讓她先吃。
李阿姨差點又掉了淚,忙忙地把菜送進嘴裏,笑,“嗯,好吃,快吃吧。”
周平更高興了,又依次給李父和李天樂三人挾菜、盛湯,然後自己開吃。多久沒像這樣一家人圍桌吃飯了。菜好吃,氣氛溫暖,還有偶爾幾句笑語,周平覺得家就該如此。
吃完飯周平涮碗,李天樂在旁邊切西瓜。喀嚓一刀,一分為二。李天樂長嘆一聲,把刀剟在案板上。回頭看看,廚房在院子把角,靠近院門,離住人的屋子有五步的距離。此刻沒人,李天樂回身伏上周平的後背,輕輕伸手環在他腰上,下巴抵着周平的肩膀,在他肩頭蹭了蹭。
Advertisement
周平立刻僵直了身體,挓挲着滿是泡沫的手掙紮。李天樂撞牆的心都有了,暗罵,“得,前功盡棄,比前些日子還不如。”
如果父母要長住下去,那自己和周平的事不知要拖多久才有進展了。這種事就是要乘勝追擊,要知道遲則生變,何況周平的心思還活動着呢,恐怕他那生娃娃的計劃到現在還沒放下。
李天樂開始認真思考,是趕緊把父母打發走,還是直接把事挑明了。反正遲早要說,李天樂是想等周平沒有思想負擔,真正接受他以後再和父母說明白了。讓周平當他們的兒媳婦,這話要是一出口,李天樂不禁沮喪地想,到時周平頂多被父母罵兩句“糊塗、不懂事”。自己,則準被當成誘拐的騙子,一頓胖揍是少不了的。
至于父母能不能接受他們的關系,這點李天樂倒沒放在心上,日子是過給自己的,他和周平在一起能快樂終老就行了,父母不接受、不理解,他也只好從其他方面補償他們了。要讓現在的自己放棄周平,那是連黃花菜都涼了的事,太晚了。
周平不知道李天樂的心思,他反倒盼着李家父母能多住些日子。還是要有長輩在堂,家才有個家的樣子。現在回家就有李阿姨噓寒問暖,還有她熬好的湯湯水水滋潤,周平心裏竊喜,連上班時都樂呵呵的。老鄭懷疑周平春心萌動,和猴小二一起把周平好一頓盤問。
父母在家,時刻要守規矩,不能亂說亂動也就罷了,最讓李天樂受不了的還有兩件事。
第一件就要說這個串門的問題。李家父母多年未回城市住,這次回來自然要跟大院裏的老街舊鄰們親近親近。李父出門找人喝茶下棋就不說了,李阿姨天天晚上招一大幫中老年婦女回家,唠嗑、閑話、打麻将,弄得家裏比茶館還茶館。還不讓周平和李天樂閑着,兩個人一會兒端茶,一會兒倒水,瓜子糖塊不停的供應,還要使喚丫頭似的,緊跟一旁伺候牌局,遞吃遞喝。
這幫阿姨大嬸,吃着喝着不算,趁發牌的空檔都喜歡摸李天樂兩把,還誇,“這大個子,長這麽結實,吃什麽了?”弄得李天樂那個郁悶。
好容易串門的風兒過了,第二個問題又來了。李家父母都愛聽戲,是超級票友。在家就霸着戲曲頻道不放。如果是看看裹腳布似的電視劇,李天樂也就忍了,這天天咿咿呀呀,長腔皮黃,流水倒板的直紮耳朵,李天樂就受不了了,只要父母一拿遙控,他準拉着周平開溜。不過成功的概率極低,李家父母愛聽戲,更愛有人陪聽,而且一心培養兒子熱愛傳統文化的美好情操,怎麽會輕易讓李天樂跑了。
拉着周平和李天樂,李家父母邊聽戲邊給他倆講解,自得其樂的。到了周末,一家人還要親赴梨園,近距離聽上幾出折子戲,更讓李天樂覺得苦不堪言。
周六晚上,戲園子裏三出折子戲,三岔口、秦瓊賣馬和一出牡丹亭。早早吃過晚飯,李家父母就帶着周平和李天樂進了小戲園子。要了壺茶和幾樣點心,四個人兩兩坐下,這張桌子離戲臺不遠,看得清楚明白,戲臺上已搭好了布景桌子,只等演員上場。看戲的人不多,小小的戲園子,十來張桌子尚沒有坐滿,零零散散、稀稀拉拉的,聽戲的也就十幾位。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