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收拾黑心姐夫(四)
周老爹的想法得到了周媽媽的積極響應。
周安幾個弟妹也紛紛點頭。這年頭,著書可是很有面子的事呢,都是文人才幹的事咧。這事兒一聽就透着一股書香味兒。
就是周安的姐姐周月有點猶豫,“這……會不會太招搖了?”剛過鄉試,大張旗鼓地出書,萬一要是中不了進士,樂子可就大了。
“二姐,你可是想多了。自從姐夫中了舉,咱們家登門的可不少,有想抄姐夫的讀書筆記的,還有打聽姐夫考前的食譜的,考試的時候帶的什麽吃食的……問什麽的都有。咱們把這些寫出來,給大家分享分享,大家也不用挨個來問了,也省得別人認為咱家藏私。”
周安勸道。
“這倒是。”周月抿嘴一笑,說起這個也是與有榮焉。相公出門了,她一個婦道人家在家,上門的也都是些相熟的太太奶奶們。娘家這裏,上門的可就多了。問啥的都有,甚至連她去的哪家寺廟燒香都有人打聽。
“是啊,沒錯,二妹,總之不是壞事。“周大哥周天也點了點頭。如果真能把妹夫的一些應試經驗寫出來,并且這些經驗對舉子們有一二的幫助,他們周家也算是跟舉子們結份善緣了。
“要不先少印點,印上一千冊,看看賣得如何?”周月想了想道,她還是怕到時候賣不出去太尴尬。
“行吧,就這麽定了。”周老爹大手一揮。
周家就有書鋪子,交待一聲下去,沒幾天,一千本書就出爐了。
這天,好多顧客發現,周家書鋪子的門口,幾個大大的橫幅“想知道解元的應試經驗嗎?”“科考前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家人在學子科舉前要做些什麽?”從房梁上垂下來,在風中搖曳。
“喲,王掌櫃,鋪子裏這是,出新書了?”有位熟客邁步進來笑呵呵地問道。
“張三少爺來了。”掌櫃沖對方拱了拱手,笑呵呵地道,“自從我家姑爺中了解元後,好多人上門打聽,想問問這科舉應試有什麽經驗的,我家四爺就想着,不如把姑爺應試的一些經歷寫出來,也算是給大家做個參考。”
“哦?這樣啊,拿本我看看。”解元的應試經驗,還是很有參考價值的。
掌櫃聞言笑着把書遞了過去。
張三少爺接過來,随手翻了幾眼,裏面還是有不少幹貨的,比如,考前飲食和起居的注意事項等等,還都詳細寫明了原因。
他自幼讀書,也是書鋪子的常客,并不差錢。一本解元的應試經驗,買一本也不當什麽,就當沾個喜氣了。
“王掌櫃,多少錢一本?”
“一百文一本。”
“這倒是不貴。就要這本吧。”張三少爺給旁邊的小厮使了個眼色,小厮上前掏了一百文銀子遞給掌櫃。
“好咧。”王掌櫃迅速把錢收了過來。“真要說起來,這書印出來,成本差不多也有九十多文了。是我們老爺說,賣得便宜些,把本收回來就是了,這樣不管家境如何,大家就都能買得起了。不求賺錢,就當是給大家結個善緣了。如果僥幸這本書能對大家有一二啓發,就是這書的造化了。”
張三少爺身邊都帶小厮的,自然是不差錢的。一百文還是一兩銀子,對他來說,差別也并不是很大。對掌櫃的話也有些不以為然,不過,看在新晉解元的份上,他還是捧場說了句,“周大東家果然仁義。”
平時書鋪子的一本書,基本上都是兩百文起步,厚點的,大幾百文,甚至幾兩銀子的也有。一百文,确實可以算是很便宜了。
這個年月,一般有人中了舉,都會忙着準備春闱。春闱有所斬獲,又忙着做官,處理各種同僚之間的人際關系,哪有時間寫書哦。要是春闱折戟的,要麽想着在京城找個地方做館,要麽想着拜入哪個大儒門下再深造一下,要麽回家苦讀。就更沒心思寫什麽書了。沒中舉的,就是想寫,寫了也沒人看。至于那些做官做熟了的,倒是有閑情出本散文,弄本詩集的,治學的書偶爾也有。但也只是關于學問方面的。像如何應考的,好多人見都沒見過。
如今,周家這本書,強勢占領了此類圖片的空白,一經上市,迅速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不到三天,王掌櫃就興沖沖地報喜來了。
“四爺寫的書,果然好賣,這才幾天吶,就全賣完了,一本都不帶剩的。還有幾個外地來的客商,特地來買書的,沒買到,還特別遺憾吶。”
雖說這書沒賺到什麽錢,但本來這本書就不是沖着賺錢去的。如今這本書得到讀書人的追捧,王掌櫃也是與有榮焉的。
“這麽快?”周老爹也有些大吃一驚。才三天啊,他們整個玉隆縣加進來,有一千學子嗎?
“老爺不知道,剛開始,是張家的張三少爺買了一本回去,四爺寫的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讓人一看就明白,就推薦給了縣學的同學。這一傳倆,倆傳仨的,不就傳開了嘛。”
“可,咱們縣裏有一千多學子嗎?”周老爹還是有點不敢置信,就是真有這麽多人,他們是怎麽做到在三天之內都知道這個消息并且跑到縣城來買書的?
“要說咱們全縣有沒有一千多學子小的不知道,不過,我見過好多客官都是一買買幾本的。這可是解元老爺的經驗之談,萬金不換的。拿出去,到府城,州縣的,送人也是件極體面的禮品了。還有些商人也十分推崇這本書,小的來之前,鋪子裏最後的兩百本,就是一位外地的客商包圓的。”
“怪不得。”周老爹恍然大悟。“這些客商很有眼光嘛。”知道他們周家出的這本書是好書啊。
“還要請老爺的示下,這本書要不要加印,再印出來,要不要加價。依小的看,就是賣上五百文,應該也是賣得出去的。”
“本來印這本書就不圖賺錢的,如今,看賣得快了加價,難免讓人說吃相難看。”周老爹擺了擺手,豪情地道。“加價就不用了。還賣一百文吧。數量嘛……再印上一萬冊吧。”
最近這段時間他出門,別人和他聊起來,沒有不提到這本書的。先是羨慕他找了個重情重義的女婿,再是祝賀他女婿得中解元,然後就是預祝他女婿春闱能金榜題名。再就要說一說這本書對有志于參加科舉的學子的助益,再就是誇誇這本書賣得便宜,說一句周家仁義。這陣子可算是出盡了風頭,自然不願意臨時提價毀了口碑。
“是。”王掌櫃領命而去。
最近玉隆縣最火的話題是什麽?當然是陳解元家出了本關于應試的書。裏面都是經驗之談,親測有效,沒看人家陳解元的成績嘛,現在人家已經意氣風發地去了京城啦,搞不過來年陳解元就是陳進士了。關鍵是,還便宜。這麽一本心血之作,只要一百文。只要一百文。一百文,不用搭人情,也不用送禮,你就能得到解元的應試秘籍。見過路過的千萬不要錯過。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
最先響應的就是商人們。現在市面上最便宜的書基本上也要兩三百文起。一百文,簡直是太便宜了。書裏寫的是什麽?是解元老爺的傳家應試秘籍!市面上,你能找到第二份關于應試的書嗎?就是有,它也不是解元老爺寫的啊。買上幾百本,到外地這麽一倒手,最少一倍的利妥妥的。
商人們聞風而動,這本書就被買了個七七八八。也有一些殷實人家買上幾本拿來送親朋,送好友,走禮的,可可是解元老爺的應試秘籍,既文雅又實用。送的人有面子,收的人也覺得體面。沒多久,一萬本又賣完了。周安索性又讓王掌櫃加印了三千冊。
雖然書賣得便宜,但周安同學可是個講究人。他拿着一百兩銀票送給王夫子,說是潤筆費。
“使不得,使不得。四公子太客氣了。老夫也不過是幫忙改了幾個字而已。”王夫子連連推拒。還頗有些不好意思。改幾個字而已,說潤筆就有些誇大了。而且這本書只賣一百文,就算他不懂商賈事,大概也知道平時市面上的書什麽價錢,猜得到一百文的價格多半是不賺錢的。
“王夫子莫要推拒。”周安爽朗一笑,“古人常說,一字師,一字師,王夫子改的幾處,都是畫龍點晴之筆,令文增色不少。不瞞王夫子,這本書前兩批共印了一萬一千本,差不多都賣光了。我爹說,真真是再體面不過的事。說來,這也多賴王夫子之力。這是您該得的。您可千萬得拿着。不然,就是賺少了。”
“既然四公子如此說,老夫就卻之不恭了。”王夫子聞言,索性收下了銀票。
“應該的,應該的。”
又寒喧了幾句,周安問起另一件事,“聽說,後天王夫子組織了一場文會?”
“不錯。”王夫子捋了捋不長的胡子,矜持地點點頭。随着這本書的大賣,當年他破格收陳文做學生免束脩的往事不斷被人提起,稱贊,威望也是更上一層樓。王夫子對這個結果非常滿意。
開文會,在文人圈子,可是件非常風雅的事。召集人,都是在文化界有一定威望的人。如果他沒有教出個解元弟子,他就是想做個召集人,也不一定有人響應呢。
“不知道在下有沒有榮幸聆聽呢?”周安拱了拱手,笑問道。
王夫子楞了一下。随即明白了,多半是這位周四公子也想着附庸一下風雅。暗覺好笑,好多商戶之家就是這樣,肚子裏沒點墨水,偏要裝。
不過看在剛剛收的潤筆費的份上,當然,還有他那解元的弟子的份上,王夫子笑容可掬地道,“四公子願意來,在下歡迎之至。”
“那就多謝王夫子了。”周安笑眯眯地道謝。
“好說,好說。”剛收了銀票的王夫子心情也是非常不錯。
只是,到了後天,王夫子發現自己有點笑不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