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十七)往事3
人在野外或夜晚有時會經歷一種在一個圈子裏無論如何都走不出去的困境,被稱為“鬼打牆”。有人解釋說,這是由于周圍的環境對人産生了暗示,使人雖然自我感覺是在走直線,其實是在原地打轉。
五個人想了一下,覺得這種可能性很高:這些浮雕深不可測,或許真有什麽暗示功能;而且他們自從下到這個走廊以來,僅靠手機帶的手電筒,前後所見從來沒超過過5米,視野狹窄會導致人的感官更容易受到誤導。說不定他們自以為走的是直線,其實一直在繞着一個圓做圓周運動。
但這個假設也有兩個問題。第一是23面浮雕全長不過120米左右,如果一個圓周長只有120米,圓周的弧度應該相當明顯,他們即使就在原地不走動,拉一根四五米長的繩子就可以測出牆壁的弧度來。張淑芳随身帶了應急的針線,五人扯開線團一測,沒有浮雕的那一面牆壁跟線貼得嚴絲合縫,有浮雕的那一面,粗略看來與直線也是平行的。——兩面牆壁都沒有明顯的弧度。
第二是,五個人明明白白是從第一面鷹祭浮雕對面的洞口下來的。如果說确實是在原地打轉,那個洞口不可能就這麽憑空消失,反而應該在他們第一次走完23面浮雕時就看見它才對。所以,就算是在兜圈子,現在所見的鷹祭浮雕也不是最初下來時見到的那一面。
劉波提出也有可能是數個23面浮雕圍成的巨大的圓周,因此牆壁弧度不明顯,找不到進來的洞口則是因為錯過了那個特定的一點。五人又商量了半天,最後覺得留在原地也不是個辦法,到底是不是繞圈子總得再走一次才能搞清。陸鳴拿出一支記號筆在鷹祭浮雕下方的地上做了個标記,并把那支筆留在了記號旁邊。
120米的路程很短,五人不一會就走完了,仍舊感覺自己走的是一條筆直的直線。當他們再次看到鷹祭浮雕的時候,都不約而同地倒抽了一口冷氣:浮雕下面赫然就是陸鳴剛畫的記號,記號旁邊那支筆也紋絲未動。
他們确實是在繞圈子,鷹祭浮雕也确實只有這一面,唯一的問題是,他們下來的那個洞口,消失了。
這個圈子陷入了一個死循環之中。
由于已經對走廊的問題有了基本的推測,這個結果也算印證了推測,此時五人并不像最初發現找不到出去的洞口時那樣慌張,反而都很鎮定。李偉想了想,說:“我們應該是受到了某種暗示,将圓周誤認為是直線,這種暗示很可能與牆上的浮雕有關。這些浮雕有明确的順序,之前我們按順序走了一次,這次再逆着順序走一次,說不定可以發現什麽。”
其實李偉這樣說的時候心中很沒底:要說逆着順序走,他們在自以為往回走的路上已經繞了八圈,都沒覺得有什麽異樣,暗示的效力大概跟浮雕的順序并沒有關系。不過他們繞那八圈的時候還不知道自己是在繞圈子,一心只想快點走回去,可能錯過了什麽重要的線索。這次再走,倒可以仔細檢查一下。
打定主意五人又逆序走了一圈。一路上在走廊內各處仔細查看,期待能夠有所發現,結果直到再次走回鷹祭浮雕,也沒有任何新發現。
這時陶星璨忽然“咦”了一聲,衆人順着她的聲音看過去,發現地上的記號竟然與剛才不同了。
确切地說,記號還是那個記號,并沒有變化。但是,之前放在記號旁邊的筆,卻不見了。
既然記號還在,他們回到的應該還是同一個地方。而筆不見了,說明這個走廊裏,除了他們五個人之外,還有某種“東西”。
那個“東西”,拿走了那支筆。
意識到這一點五個人都驚出一身冷汗。這走廊根本是個死循環不通外界,裏面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也進不來,這種千八百年的遺址裏保不準就有個什麽東西修煉成精了,現在除了自己人之外,無論遇到誰都是大兇之兆。
五人不敢再輕舉妄動,都進入了警戒狀态。他們在原地等了十多分鐘,戒備着那個“東西”進一步的行動,那十分鐘過得特別漫長,周圍始終一片寂靜,除了相互的呼吸聲,沒有一丁點動靜。
十多分鐘之後,走廊裏忽然響起了一個聲音。
他們精神都高度緊張,這聲音跟走廊中的回聲混在一起,在寂靜的環境裏尤其刺耳,吓得所有人都一個激靈,心髒一陣狂跳不止。在意識到那聲音是什麽之後,又稍稍松了一口氣。
那是李偉手機的低電量報警。
當時時間是下午2點左右,他們進到這個走廊裏已經超過兩個小時。李偉的手機一直當手電筒在用,耗電很迅速,就快要沒電了。
雖說這比猛地蹦出來一個怪物要好得多,可困在這走廊裏不知什麽時候能出去,這一發低電量報警倒提醒了他們:就算其他四人的手機電量還很充足,最多只能堅持到晚上,而且身上也只帶了少許零食和幾瓶礦泉水,時間拖久了吃喝都是問題。
之前被這走廊詭異的氣氛所感染,一直沒留意時間,如今反應過來已經下午2點了,五個人才察覺到肚子早就餓了。他們想來想去,反正就那麽一點吃的留也留不住,索性把零食分了分一次性都解決了。這樣簡單吃了頓飯之後,水還剩下三瓶。他們等于完全斷了退路,一天之內能找到出去的方法自然是最好的,而最壞的情況五個人靠這三瓶水最多也就堅持三四天,當然也有可能這三四天還沒過完就被那個“東西”吃幹抹淨了。
總之一分一秒都很緊迫。他們打起精神來研究出去的方法。陸鳴思路最為清晰,分析道:“我們之前走了兩圈,第一次回來的時候,那支筆還在,第二次回來的時候,那支筆就消失了。如果這裏有某種‘東西’——我們暫且将其稱之為它——它為什麽在我們第一次離開的時候,沒有拿走這支筆呢?”
其他四個人被他這麽一提醒,也都發現這确實是個問題。陶星璨是女生膽子小,卻最愛胡思亂想,小聲說道:“怪物在逗我們玩吧。不是說貓抓老鼠都不會馬上弄死,一定要耍弄一番麽。”
陸鳴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你說的是一種解釋,我還有另一個解釋。我們走的這兩圈裏,有一點是不同的。”
說到這李偉恍然大悟:“是方向!方向不同!”
“Bingo!”陸鳴打了個響指,“就是方向。我們順着浮雕順序走的時候筆還在,逆着順序走的時候,筆就消失了。我現在不确定這個推測是不是正确,不過要驗證它非常容易,我們再走兩次就行。”
他們在原地留下一些不用的紙,而後順序走了一遍,發現紙還在,又逆序走了一遍,回來的時候,紙果然消失了。為了确定究竟是每次逆序走都會導致留在原地的東西消失,還是必須先順序再逆序才能使東西消失,他們又做了一次直接逆序走的試驗,回來時紙也消失了。
這個發現給了衆人極大的鼓舞。他們繼這條走廊是一個圓周之後,對走廊的特性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那些消失的東西究竟去了哪裏?如果并不是有怪物在他們離開之後拿走了這些東西,這些東西很可能就是被某種作用移到走廊之外的另一個地方去了。無論這些東西去了哪裏,這都是解開走廊死循環的一條路子。
五人決定這一次留人試一下。按照他們對走廊機制的推測,留下的人可能會被移動到別處。可是,那個“別處”究竟是吉是兇,衆人卻不得而知。考慮到這條走廊裏有怪物的幾率也很大,一個人單獨行動無論如何都不妥。最終五人讨論決定,李偉和張淑芳留下,陸鳴、陶星璨、劉波三人逆序走一次。
打定主意之後三人也沒多猶豫,就朝逆序的方向走了。李偉和張淑芳留在原地,看着三人手電的光越來越遠直到看不到了,想到自己馬上就可以見識到之前他們離開時這裏究竟發生了什麽,心中十分忐忑,等待着怪物或者空間移動的出現。
兩人等了五分鐘,結果什麽都沒有發生。周圍仍是一片寂靜,除了相互的呼吸聲,沒有一點聲音。
他們之前從沒試過分頭行事,這次是第一次。理論上,如果是120米長的直路,就算走到盡頭手電的光亮也能清楚地看到。陸鳴他們手電的光不見了,說明這個走廊确實是有拐彎的。他們對于走廊是一個圓周的推測,應該沒有錯。
但現在的問題是,120米長的路,就算走得再慢,五分鐘怎樣都走完了。
陸鳴他們三人,還沒有回來。
作者有話要說: 由于是現寫現發的,不能像之前存稿時那樣仔細地檢查過才發布,文中可能會出現一些語言上的不妥和情節上的失誤,請大家諒解,全文完結之前我會從頭大修一次。
然後渣渣昨天下午在圖書館被空調吹感冒了_(:з」∠)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