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喬遷之喜
逸寧不過半天的時間,就賺了一萬多兩銀子,不僅他主仆四個高興,連程平和雲琛也大吃一驚,照逸寧這麽個賺錢的方式,一年,他少說可以賺個十萬八萬的。
晚上,雲王爺家的書房,雲琛和幾個幕僚正在談論逸寧,“沒想到,這出手的五六樣貨物,就得了一萬多銀。要是再加上他所說的珍珠,貝殼類,做出的首飾,只怕賺的銀子更多。”程平感嘆道。他今天跟着逸寧跑了大半天,親眼見識了逸寧做生意時的情景,說實話他很佩服這個少年,小小年紀,談生意有眼色,有膽色,是個人物。
“王爺,這樣的人,留下來幫王爺經營産業,一年起碼可以争個二十萬,王爺就再也不愁銀子了。”大家紛紛說,想成大事,沒銀子開路可不成。雲琛這些年雖然有積蓄,但手上的銀子卻永遠比不上其他王爺。別說風頭旺的三王爺,五王爺,七王爺了,就連年紀小的十五,十六爺都比不上。人家都有妻族母族的幫襯,哪個名下沒有好幾個産業,只有雲琛,名下就皇上賞賜的那兩個莊子,并一座府邸,一年的産出加他的俸祿不到萬兩,做什麽事都有捉襟見肘的感覺。雖然他在外面自己還存了些,也置辦了點産業,但這些卻是杯水車薪,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如果籠絡個能賺錢的人在身邊,以後的日子可容易多了。還別說逸寧能賺錢,就他那畫地圖的水平,寫游記的能力,怎麽着也是個有用的人材。
“那首飾鋪子,咱們自己家經營,這種鋪子,賺錢容易又能借助來往的高官女眷随談,獲得不少的消息。”雲琛思考了半天,說。
“王爺高見。”大家紛紛贊同,大家都明白有逸寧那些設想,一定能生意好。
“你們好好計劃一下首飾鋪子的事情,三天內把所有的事情都辦好,我打算和劉大郎合夥,找個穩妥的人,把鋪子挂在他名下。”
“是,王爺。”
“程平,劉大郎有沒有說要置辦産業,城西那院子他應該會滿意,你盡快帶他去辦妥,他才能時間和我們合夥開首飾鋪子。”雲琛又說。
“在下明天就去辦。”程平連忙表示。今天逸寧賺的銀子多,在自己的提示下,他已經表示明天可以去看看那處院子了。如果價格合理,他應該會出手。大家都知道,逸寧在劉府沒地位,他肯定願意住在自己的産業裏。
果然,逸寧一看這座小院子,就很滿意,這塊地方住的全是小官,環境也不錯,安全的很。更重要的是離劉府不算遠,坐車一個時辰就到了。劉家現在的住處可不比以前了,劉侍郎已經是個三品官,哪裏還會住在以前的地方,不過那地方也沒有賣掉,現如今住的是劉大夫人一家子。
劉大夫人早早死了男人還不說,嫡子又沒多大用處,庶長子也已經娶妻生子了,她也就安安心心的帶着孩子們住在老宅子裏,也免得和劉二夫人有矛盾。在一起住了幾年,她和劉二夫人都只能維護着面子情,劉二夫人覺得她一家子都沾着劉侍郎的光,而劉大夫人卻認為自己的手頭有銀子,娘家也不太差,懶得受悶氣,幹脆提出分家。
因劉老太爺,劉老夫人還在,說好說了,分府住,兩老随着二兒子一家住。但卻把手頭的一半家産分給了劉大夫人。說是劉大夫人青春守寡的,日子過得艱苦,劉二夫人也無話好說,心裏卻暗恨。這些年要不是劉侍郎,家裏還不知成個什麽樣呢,老的卻這麽偏心,只顧着老大一家子,他家子女多,娶媳婦,嫁女兒花了不少銀子,兒女如今也就剩下兩個小的沒成親了,一個是那病歪歪的嫡子,一個是最小的庶子。劉大夫人自己親生的女兒都已經嫁了,嫁的都還不錯,從小養在膝下的庶長子也都娶妻生子了,她的日子也算是過得差不多了,嫡子成不成器無所謂了,小的庶子也是生下來就養在她身邊,倒還聰明,多少有點指望。分了家,她一無老人的負擔,二不需要看弟婦的臉色,手上還分了兩老的一半身家,她多少還有點私房,心裏也舒暢多了。
逸寧現在買下的院子,離劉大夫人一家子住的老宅子不過隔了兩條街,他一住進了,就派人去打聽。劉家還有些老下人,逸寧都隐約記得,末夏是個生面孔,又嘴巴乖,人也才得一團孩子氣,倒是很快就和劉家的一個采買的下人熟悉起來,把這些聽來的話告訴了逸寧。
“呵呵,劉二夫人果真是個厲害角色。”逸寧聽到這些隐私,心裏暗樂。他就巴不得劉二夫人狠,他才不會沾上劉家多少事情。
新安置了家,最緊要的就是增添人手,雲琛原本是想送幾個下人給逸寧使,但又怕他覺得自己在他身邊安插人手,也就只是送了些禮物過來,以示祝賀。逸寧在京城也就認識雲琛幾人,當然也就沒有辦什麽喬遷之喜,但人家不僅送了禮還幫了他忙,逸寧心裏多少有點過意不去,打算等自己先安置好,再請他們過來玩玩,吃頓飯。
“少爺,人牙子帶人過來了。”彭小山說。
Advertisement
這新家多少要增添些下人,逸寧就選了四個中年婆子,兩個老蒼頭,外加二個十來歲的小丫頭,二個十來歲的小子共十個人。彭小山他是打算讓他回澤縣去的,末夏和初夏就算是他身邊最得力的人手了。兩個小子先跟着他倆學着,一個婆子一個丫頭去了廚房。一個婆子一個丫頭就照顧着一家子的針線活。另兩個婆子專管洗衣,收拾後院。兩個老蒼頭就管着門房并外院的灑掃。
彭小山暫時當着大管家,初夏當着內院管事,末夏管着外院的事情。兩個小子分別改名為初秋,末秋。兩個小丫頭就叫了春分,春雨。其他的人仍還叫着原來的名字,其實也不過是鐘婆子,李婆子,程婆子,王婆子。李老頭,王老頭罷了。
這些人手一到位,在逸寧和彭小山的j□j下,五天後,就能很好的各司其職了。這天,他親自下廚弄了兩道菜,又讓李婆子做了幾道拿手好菜,請了雲琛幾人過來吃飯,以表謝意。
逸寧住進了也有半個月了,院子的大格局未做多少改變,但因有了人氣,屋子裏的增加了不少的擺設,雖然都是些小玩意兒,不值幾個錢,但逸寧也花了不少的心思,倒是讓這屋子顯得淡雅起來。
雲琛帶着程平,阿甲,朱啓,阿乙喬裝了一翻過來,倒也沒引起他人的注意。
“劉大郎,這麽一收拾,讓這院子可是大變樣了。”程平笑呵呵的說。
“我這不過是瞎整罷了,讓大家見笑了。”逸寧打着招呼,引了他們在待客的正廳坐下。
正廳的多寶格上擺了些逸寧從各地淘來的小玩意兒,有石頭擺件,有木雕,小珊瑚盆景,甚至有海螺,與一些海裏的漂亮大貝殼,給整間屋子增加不少趣味。大家看着這些東西,都覺得有趣極了。雲琛卻皺了皺眉,這樣的擺設雖不錯,卻沒什麽貴重物件,就連桌椅這類的常用品,也是普通的松木,雖然東西都很新,卻使的屋子少了幾份貴氣。不過一想到,逸寧也拿不出什麽經年的好東西出來,能置下這個家已經是不易,心裏就越發為逸寧抱屈,看着逸寧的目光也就多了幾份疼愛。
“劉大郎,你這屋子布置的好玩,要是有孩子,只怕他們更喜歡。”阿甲和逸寧熟,說話也直接的多。
雲琛聞言卻低咳了一聲,怕阿甲這麽說,逸寧會不好意思,逸寧倒是不以為然的說:“我就那麽些銀子,在京城這寸土寸金的地方能置個間屋子就不錯了,再說了,這時間也趕了些,上哪兒去弄些珍貴物件來,以後再慢慢置吧。”
“劉大郎這話說的極是,以後再慢慢置吧。”程平連解圍,生怕阿甲再多說什麽,引得主人家不好意思,讓王爺也不滿。
“幾位貴客稍坐,我去廚房看一下。”逸寧讓彭小山在一邊侍候着,自己趕緊往廚房跑,他心裏清楚這幾位的來意,就是為了嘗他做的美食,所以這廚房裏正炖着他精心泡制的幾道新菜呢。
果然,沒一會兒,逸寧就回來請幾位客人到餐廳去用餐,餐桌上已經擺了兩道熱氣騰騰的開胃菜,一道就是豬肝鹌鹑蛋酸筍炖火腿,起鍋時再加上一點切碎的荸荠,這道菜他還是第一次做,味道鮮美又別致。另一道則是荷香糯米蒸排骨,排骨下面還點綴了一些蒸得看不出來原形的蘿蔔泥,這道菜清新可口,老少鹹宜。
光是這兩道菜,就讓雲琛五人吃得滿嘴留香,雲琛滿意的說:“這個湯菜,真不錯,喝上兩碗都不用再吃其他的東西了。”
“十三爺,您多喝點,這排骨都留下來給我吃。”阿甲樂呵呵的夾了一碗的排骨,啃得滿嘴是油。
“行,你吃排骨,爺吃蘿蔔泥。”雲琛笑道。
那阿乙和程平,朱啓卻不和他們打嘴仗,只顧埋頭大吃,逸寧笑了笑說:“沒事,廚房裏還多的是,就是別光顧着吃這兩道菜,後頭還有好吃的呢。”
接着,連上三道廚娘的拿手大菜,雲琛卻只是稍微嘗了嘗,卻對一道看似平常的雞蛋餅特別人感興趣,逸寧笑着介紹:“這是牡蛎韭菜炒雞蛋,做法很簡單,只不過需要些幹牡蛎罷了。都是我自己曬制的。”
“很特別,又好吃。”雲琛點頭,接着又吃了一筷子。
“其實在海邊可以吃到不少的海産,可惜了很多高級海貨都無法運過來,能曬幹的我都盡量收集了一些。”逸寧可惜的說道,古代的交通能力太差,除了幹貨之外,新鮮的東西都不易長途運輸。
程平見雲琛愛吃這道菜,也跟着夾了一筷子,卻皺了眉說:“怪怪的,我吃不慣。”
“嗯 ,很多人吃不慣,不過這海産品營養豐富,對身體非常滋補,很多海産品都有一定的藥用價值。”逸寧笑道。
“劉大郎果然是走南闖北的人,說起來頭頭是道。”朱啓贊了一句。
逸寧紅了臉,不好意思的說:“來,大家快吃,多謝各位的幫忙。”
這一頓飯吃得賓主盡歡,阿甲還占着臉皮厚,又與逸寧格外熟一些,叫嚷着:“劉小哥,咱以後可得經常來你家蹭飯了啊。別不給開門。”
“行,你到飯點就來吧,保證讓你滿意。”逸寧笑道,這家夥直爽的很,他還是很喜歡與這樣的人打交道。
雲琛看着這兩人稱兄喚弟的,拉拉扯扯在一起,那眼睛一下子就盯在了阿甲拉着逸寧袖子的手上,無端的覺得不順眼,心裏有股子火突突往上竄,臉色瞬間變冷,叫了一句:“還不快走,想留下來過年嗎?”
“嘿嘿,哥走了,明日再來看你。”阿甲還不知自己大難臨頭,笑嘻嘻的和逸寧告了別,大步跟上雲琛。
回到王爺府,雲琛突然沖阿甲說:“我看你是閑得過了頭,明天就去城外練兵,呆滿十天再回來。”
“王爺,您這是,下官這不是剛回來嗎?”阿甲大叫。
“怎麽,爺的話,你都不聽了嗎?”雲琛冷哼一聲,甩甩袖子,進了內室。
阿甲哭喪着臉,連夜收拾行禮去了城外練兵。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