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賺錢
因為目标明确,逸寧這回在路沒有過多的停留,但遇上風景好的地方,也會歇個三五天。這樣的速度,也花了兩個多月才到達京城。
看着繁華的京城,逸寧心裏有點忐忑,在古代最不好的地方就是,父母可以随意決定子女的生活。只有父母能不認子女,而子女卻不能不認父母,否則一個孝字就可以了斷你的一生。
逸寧主仆四人,剛到達京郊,就又遇上了雲琛。“劉大郎,你這是幹什麽?”雲琛故意大驚小怪的指着那滿滿兩馬的貨物問。
“劉大郎這回可變成了商隊,只是這商隊也太小了些。”程平在一邊打趣道。
“呵呵,南來北往的,總得順手帶點貨,換幾個盤緾。”逸寧打着哈哈,在雲琛的盛情邀請下,不得不跟着他們來到了離京三十裏外的一個莊子。
“這裏也是你家的産業?”逸寧指着眼前的大量良田問,能在京郊擁有這麽大的莊子,讓逸寧非常羨慕。他早就聽梅姑姑說過,京郊的田地非常緊俏,他母親唯一的陪嫁莊子,可比這裏遠多了,而且非常小,每年的出産也不過二三百兩銀子。但就算這樣,在當時也是他外祖父花了很大的代價才弄到手的。不過這一次逸寧上京,并沒有先去自己的小莊子,因為他不想讓劉家人知道他的行蹤,打算先安置下來,賣掉貨物,再偷偷的派彭小山去莊子上了解一下這麽多年收益狀況。看情況在私下見一見莊頭。
“不是這裏,我們要往這邊走。”雲琛笑着說,指了指左邊的小路。雖然眼前的這個大莊子是他的産業,但京城沒幾個人不知道,他哪裏敢把逸寧帶到這裏來。所以就引着他往另一邊走,再走個十多裏,有個小莊子,挂在阿甲的名下,阿甲雖然是雲琛的下屬,但也是個有品階的小官,擁有這麽一座小莊子,也很合情合理。而在往下走,離京百裏的地方池城,雲琛有座更大的莊子,那可是他偷偷置辦的,目前是逸寧的義父和師父兩人打理着,哪邊的産出非常大,不僅有莊子,還有各種鋪子,每年的産出約有一二萬兩銀子,但這對于雲琛的花費來說,還算不上什麽。
“這裏幽靜,你可以安心在這裏歇兩天,再進京。”雲琛說。
“多謝。”逸寧也懶得推辭,反正在這咱強勢的人面前,自己還是裝着順從比較好。他可不想一個不小心就惹惱了強權階級,弄不好自己的項上人頭就保不住了。
洗了美美的熱水澡,酒足飯飽後,雲琛好奇的問:“你這些貨打算怎麽處理?”
“賣掉喽,換成銀子。”逸寧答。
“這都有些什麽?”雲琛又問。
“蔗糖,果脯,海帶,蝦幹,海貝類,元肉各100斤,100顆珍珠,一些珊瑚。”逸寧答。
“這可都是稀罕物呢。得值不少銀子。”程平咂舌,雖然大家都知道逸寧帶了很多貨,但具體的卻不清楚。其實這還只是逸寧的明面上的貨物,還有些零散的海貨,他沒算在內面。
“賣了這些貨,你完全可以在京城置辦點産業,以後方便行事。”雲琛說。
“我這第一次來京城,行情都不了解,先慢慢看看吧。如果有合适的,也想着置辦點産業。”逸寧笑。他有這個打算,雖然一直在回避來到京城,但他心裏明白,劉家遲早要想起自己的,因為現在的他已經成年,并且有了利用價值,最起碼可以弄個聯姻。他離開澤縣快兩年了,京裏應該早就得到消息了。
Advertisement
“這件事交給我去辦,保證你滿意。”程平說,他非常想替雲琛拉攏逸寧。
“呃,先說好,我可沒有多少銀子,京城物價高,好的我可置不起。”逸寧連忙說。他不想與這夥人有太深的牽連。也不想占人家的便宜。
“這事先不急,得讓劉大郎在京城裏先看看再說。”雲琛打斷程平的話。
程平不再說話,而是拉着逸寧問他在外面的所見所聞,逸寧也很給面子的講了在南方的一些活動。比如出海,海裏的生活原本是充滿了艱難險阻的,但在逸寧的描繪下,那可是詩情畫意的不行,弄得雲琛都充滿了向往。他去過的地方不算少了,邊關大漠也呆了幾年,可卻真正沒去過海邊。
“聽說南邊有大船專門出海去遠航,換回大天朝周圍小國的各種特産呢。”程平又說。
“這個我就不清楚了。我呆的地方沒有這麽大的船。”逸寧答,其實他心裏對這些出國的航船也非常感興趣,不僅僅是為了賺錢,更多的是一種冒險精神。
這種話題再談下去,就涉及了朝政,雲琛怕引起逸寧的懷疑,又問:“珍珠也是你自己采的嗎?”
“不,這麽高難度的活動,我可沒能耐。是買來的,只不過在海邊讨生活的人們手上多多少少有些珍珠,我慢慢收集起來的,成色不算太好,但勝在便宜。我不過是撿了一些海螺貝殼,如果做成首飾,也非常漂亮。”逸寧說着,拿出幾個色彩鮮豔的貝殼,并一個大海螺來,并且吹響了海螺。這些小東西,在以前海邊去旅游的人,哪個不買一堆,比如小貝殼手串,項琏,擺飾等等。而古代工藝水平低下,他還沒見過用貝殼加工的漂亮首飾,想在現代,有回公司組織去海南旅游,公司的女同事們買了好多這些小首飾,當然最多的還是珍珠。所以他在南邊随手撿了好多漂亮的貝殼,這些東西既不要錢,也不怕損壞,所以他帶了兩大包,準備在京城找個首飾鋪子,好好加工加工,做些新奇的首飾來賣。
海螺的聲音非常響亮,驚得程平連聲驚嘆,直說:“這樣的東西,別說小孩子們喜歡,我都喜歡。”
“這些可以做成首飾,大姑娘小媳婦肯定喜歡。”雲琛拿着兩個漂亮的貝殼若有所思的說。
“嘿,我也是這樣想的。”逸寧贊賞的附和,沒想到雲琛這家夥一眼就發現這些貝殼的用途。
“做首飾?”程平低語着,突然大叫起來,這可是門專賺大錢的生意。逸寧就是想到無論在哪個時代,首飾對于女人來說,永遠是不嫌多,才會想到要做這個。
“我帶了不少的珍珠,成色好的可以單獨做成珍珠飾品,成色差的就可以搭配編織成各色頭花,手琏之類的。這些貝殼做不出精品來,但勝在新穎別致,既可做飾品,也可以做成小擺件,還可以做成孩子喜歡的小玩意,如果能找到家好的首飾鋪子,我自己畫些樣式,肯定能做出不少漂亮東西來。”逸寧提到自己的想法,眉飛色舞的誇誇其談。
這一趟之後,他估計自己随意旅行的計劃是要擱置一段時間的,怎麽着也要拿這次的貨物多賺點銀子花,要是被逼待在京城,手中無銀子,那就麻煩了。京城可不比澤縣,物價貴的多,而且自己現在年紀也大了,少不得有些應酬,要花銀子的地方多了去。對于那便宜老爹,他可沒指望。只希望他不要給自己下絆子,不要給自己增加麻煩就成事大吉了。
歇了一天之後,雲琛已經給逸寧的這批貨找好了買家,逸寧大喜,興沖沖的帶上人馬與貨物進京城。
“哇,京城果然繁華,你看這商鋪,客來客往的,不知一年能賺多少銀子呢?”逸寧笑眯眯的看着街道兩旁林立的各種商鋪,與彭小山閑談。
“少爺,小的還是托您的福,第一次來京城呢,哪裏知道什麽?”彭小山笑道。
初夏與末夏更是眼睛都不夠看似的,一會兒盯着這裏,一會兒盯着那裏,這熙熙攘攘的街頭,人實在是太多了,有走路的,有坐驕子的,有平民,有貴族,可比他們任一到過的地方都熱鬧,貨品也夠齊全。
“這家陳記海貨鋪子,生意相當好,收貨價格也公道。”程平帶着逸寧一行人來到一家大商鋪門前,指着門扁說。
“走,進去看看。”逸寧笑着道了謝,拿了些樣品,跟着程平進去店裏。
那店小二連忙過來招呼,程平笑着說:“你們掌櫃的在嗎?我這想和他談點生意呢。”
“好呢,程爺,您稍微等等。”小二很顯然認識程平,态度極好。
沒一會兒,掌櫃的大笑着出來,程平連忙給他介紹了逸寧,掌櫃的見到逸寧這麽年輕,又聽說他帶了不少和海貨,連忙引了二人進裏屋說話。
逸寧是個直接人,拿出自己帶的海帶樣品說:“陳掌櫃,您看看我這海帶,值個什麽價?”
陳掌櫃接過海帶,仔細的看了看,又聞過,還拿了一小塊泡在水裏,看着泡在水裏的海帶慢慢變濕,變軟,呈現出嫩綠色,不禁大喜道:“這是上好的海帶,您家這貨,小店全包了。價格三兩一斤。”
“三兩,您這是不是也太便宜了些呢。就您這鋪子裏的海事可是賣三兩半一斤呢,而且哪裏比得上我家的貨。我這個貨可是沒一點兒可丢掉的,一根根全是整的,都是上好的海帶呢。”逸寧笑道。他早就察看陳家的海帶,真正比不上自己的這些貨,還賣的貴多半兩銀子。
“劉小爺,您可不能這麽算啊,小店可是零賣的,多的是客人只買半斤三兩的,有時還得達點零頭給客人,價格不貴點,小店靠什麽獲利啊。”陳掌櫃一張老臉笑的滿是皺紋,嘴裏的話卻極是有道理。
“我是個直爽人,程大爺帶我來您這鋪子裏,也是看好您做生意公道,三兩半一斤,我手頭有一百斤,全賣給您了。”逸寧笑道,陳掌櫃說的再好聽,這個價錢他卻還是要争取一下的。這大老遠的帶過來,為的還不是多賺點嗎。
“喲,劉小爺,您還真會說話。您這不是還有蝦幹,海貝嗎,小老兒也長長眼。”陳掌櫃的笑着,又給大家添了茶水,他無所謂這些海帶,卻更加在乎蝦幹,海貝。這兩樣才是大頭呢。
“好說,您老要是價格好,我也同樣賣給您,保證都是上好的貨。”逸寧笑道。他腦中早就有程平帶給他的資料,京城裏這些海貨的價格單,想賣個什麽價,心裏也有個數。只是要看這陳掌櫃是不是出的讓他合意的價格。
陳掌櫃的拿着逸寧的蝦幹,海貝類樣品,急匆匆的告了罪,出去找其他的掌櫃一同商議,這可是大生意,他不敢獨自應下來,也還得報告給大老板,讓他親自來看看,陳記的老板是個做是非常嚴謹的人,對貨品的要求也很高。
大約過了一刻鐘,侍候的小厮又給逸寧和程平添了熱茶,并一些點心,陳掌櫃的帶着大老板出現了。
陳老板見到逸寧,果然暗暗的打量了他好幾眼,沒想到這麽個年輕人,竟然能帶着這些海産從南邊過來,看樣子還是第一次進京做生意,果然後生可謂啊。
“劉小爺,您這批貨确實是上品,本店全收了,價格絕不會比您上其他家的便宜。”陳老板也很爽快,直接給出了價格,逸寧也很滿意,沒在讨價還價,一古腦的把這些東西全出手了。
一共獲利近五千兩,海帶只占了不到十分之一。果然帶的海貝蝦幹類價格更好,可惜了,彭小山三人不識貨,他們聽都沒聽過這些玩意可以賣大價錢,他們只聽過海帶,吃過海帶,卻不知,海帶現在倒成了最便宜的一樣貨,在海邊時大部分的海鮮他們也吃不慣。要不然,他們還會弄更多帶過來。
賣掉了一半的貨物,彭小山笑的嘴都合不攏了,沒想到這些東西他們幾乎沒花銀子,就換回了近五千兩銀子,這可真是一本萬利啊,早知道還應該多弄帶過來。
“劉大郎,剩下的貨得去另一家了,離這個街有兩條街遠。”程平也很開心,他想着快點幫逸寧處理掉貨物,好讓他拿銀子出來置辦家産,方便他以後來找逸寧。他和雲琛早就看中了西城的一坐二進小院子,那院子還很新,位置又不錯,最重要的是離雲琛的一處産業極近,很方便他以後和逸寧來往。
逸寧跟着他又去了一家姚記雜貨鋪,賣掉了蔗糖,得到一千五百兩銀子,而果脯賣給了一家點心鋪子,元肉賣給了一家藥鋪,價格都非常好,特別是那些元肉,老大夫十分滿意,給出了三十兩一斤的高價。這三樣東西又得到了六千多兩銀子。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