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到達南方
逸寧主仆四人賺了些銀子,又要開始新的旅程,因為聽說南邊山高路險,他們在潛城好好休息了半個多月。養足了精神才準備出發。
“少爺,那南邊聽說不是好地兒,咱們要不換條路走。或是再去坐船?”彭小山力勸。他恨不得帶了逸寧回家去,這出來一年了,想家就不說了,還怕逸寧路上遇上危險。
“我就想去南方看看。”逸寧卻堅持。
“少爺,我們只有不到四百兩銀子,這南方路途遙遠而又艱難,怕是沒法子象這樣一路賺銀子使呢。”彭小山又說。
“我們買點貨物帶着,去南邊換銀子。”逸寧說,他聽人說過,南邊很缺茶葉,藥材,就采購了一些,另外帶了幾匹時興的布料,一下子就花掉了三百兩銀子。這些東西按照他從商隊那裏了解的行情,真到了南邊,價格起碼可以翻一倍。他也沒想賺多少,只要能保證他們主仆一路的盤緾也就足夠了,所以帶的貨物并不多。而且他也沒多餘的本錢,帶太多的貨,同時也怕路上不安全,貨多了保不住。其實他選擇走陸路,也是為了一路上能打點獵,找些野菜,節省些花銷。要是在船上,花銷又貴,又無法自己找吃的。
彭小山一路擔驚受怕,初夏和末夏畢竟年輕,倒是興致高,只要不讓坐船,走山路一點兒不在意。三天後,他們進入連綿不斷的大山區,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苦旅。
傍晚,看着天邊的紅霞,彭上山望望沒有盡頭的大山,說:“少爺,我們就在這裏歇腳吧。”
“恩。”逸寧下了馬,丢開繩子,讓馬兒撒歡的吃草,這還是春天,滿地的嫩草,更是夾着不少新鮮的野菜,別說馬兒高興了,就連他自己也高興的很。
逸寧摘了不少的野菜,那邊彭小山帶着初夏末夏已經搭好了帳篷。這一回逸寧特別是買了幾塊防水的油布,供路上露宿時使用。
“少爺,做什麽好吃的?”末夏看着逸寧在清洗手中的野菜,興奮的問。
“能有什麽好吃的,不過是些野菜罷了。”逸寧笑道。他手上正在洗的是野芹菜,準備用來炒鹹肉吃。這道菜在現代可是道貴菜呢。末夏撇撇嘴,不滿的跑開了,現在打獵他已經是好手了,這滿山的鳥兒正在回巢,他順手就射殺了幾只大鳥,吓得林中的鳥兒厲聲驚叫,響徹山林。
末夏和初夏自己烤鳥肉吃,彭小山煮了半鍋糙米飯,逸寧則炒了滿滿一鍋子野芹菜炒鹹肉,香得末夏連自己烤好的鳥肉都扔到了一邊。
“好吃吧,別看是野菜,弄的好一樣好吃。”逸寧笑。
“真好吃,少爺太厲害了。”末夏拍着馬屁,一個勁的挾菜吃。這野芹菜,他們上回出門時沒趕上,末夏他們也不是沒吃過野菜,但哪裏吃過鹹肉炒的野菜呢,所以一直以為野菜不少吃呢。
“還在走山路好,好吃的東西随便取,在船上我都快閑出病了,整天就看着水,連魚也不能打。”末夏打着飽嗝,撫着肚子說。
“吃這麽多,也不撐壞了,去多撿點柴,消消食。”彭小山罵道。
Advertisement
末夏倒也沒反抗,反正這柴禾多的是,随便撿,天氣好,去年冬季落下的樹葉與枯枝滿地都是,曬得幹幹的,他很快就撿了一大堆,才歇下來。
逸寧喝着滾滾的茶水,滿意的看着太陽西沉,才吩咐:“燒些水泡個腳,就歇了吧。”這一連趕了三天的路,在馬上也夠累的了。
到了下半夜,彭小山叫醒初夏值夜,他自己去歇會了,那末夏和逸寧睡得沉沉的,這兩人換了班,他們都不知道。現在開始,彭小山,末夏,初夏,開始輪流值夜班了。逸寧也有意段煉末夏和初夏,他打算下次出門,就不帶彭小山了,畢竟有了家室的男人不宜經年不在家。
山路越走越險,很多地方恨不是沒有路,這一回要是不弄了張地圖在手,又特意打聽了路線,逸寧還真有點不敢走這一趟。但是一路上,吃的東西卻十分豐盛,采不完的野菜,打不完的獵物,主仆四人個個吃得滿嘴是油,天天肚子裏都是飽飽的,還能看着紅花綠草,倒也不嫌旅途的苦累了。
五月底,他們終于來到了所謂嶺南,聽着熟悉的話語,逸寧有着回到現代的感覺,以前在廣東工作,早就習慣了南方的生活。現在進入這座嶺南古城,不禁感慨萬分。
“少爺,他們說的什麽話,我們怎麽一個字也聽不懂?”彭小山和初夏,末夏都急了,這裏的鄉音他們根本就沒聽過,有點吓着了。
“沒事,我聽得懂。”逸寧笑笑,和店家打着招呼。
那店家見逸寧懂本地話,眉開眼笑的引了他們進去,逸寧還和小二閑聊了會兒,才吩咐他送了熱水來洗漱,又叫了幾個本地特色菜來吃。
“這都什麽味兒啊,一點也不好吃。”彭小山三人都抱怨,實在是南方菜與他們的口味太不适合了,吃在嘴裏,完全沒滋味。
“這個湯好喝。”逸寧卻美滋滋的喝了一碗老火靓湯,滿足的嘆了口氣。其實逸寧的口味很雜,可以說現代的八大菜系他全吃得慣,這也是因為在現代,人的流動性太大,口味都雜和了。而現在吃着原滋原味的廣東菜,他突然就想起了現代那繁華的生活,有了飛機和火車,一天半夜的哪兒都能去,又快又舒服,哪裏象現在,來一趟南邊,前後花了一年多的時間,還歷盡了千辛萬苦。
逸寧因為懂本地話,很快就買掉了手中的貨物,果然賺錢,三百兩銀子的貨物,到手足有七百多兩,還供不應求。店老板一個勁的想和他簽訂長期供貨合同,逸寧只是笑,哪裏敢答應,他下次來,還不知道是哪年哪月呢。再說了,他也不是專業的商隊,這筆錢雖然賺得多,但卻不是他的強項,不過這也讓他看到多了一條賺錢的路子,心裏打定主意,離開時,一定要帶些本地的特産,去別的地方賣。這一路倒賣倒買的,就可以不用擔心盤緾了。
“少爺,您真是太厲害了,還懂嶺南話。”彭小山看着到手的銀子,眉開眼笑,直呼該多帶些東西來。
“這幾天好好帶你們逛逛,享受一下本地的美食,美景。”逸寧笑道。
吃慣了大盤大碗的彭小山三人,見到一小碟一小碟,一小籠一小籠的食物,都睜大了眼睛,看着如此精致的吃食,三人都不敢下筷子,彭小山還低聲問:“少爺,這要多少銀子啊?”照這麽小的份量,他和初夏末夏三人要是放開肚皮吃,不得吃幾桌子食物啊。
“沒事,很好吃的,你嘗嘗這個水晶蟹餃。”逸寧夾了個餃子給他,安撫道。
最後,主仆四人吃了厚厚一疊空碟子空蒸籠,還喝了一大鍋魚蛋肉粥。喜得老板還送了一包小吃給逸寧。難得有這麽能吃的人啊。
過了幾天,逸寧帶着三個随從,在他人的指引下去到一個小漁村,買下一坐小宅子,天天跟着漁村的人下海,漁民們下海是為了生存,而逸寧是為了玩,在玩的過程中也學會了打魚,采摘海帶等海裏的工作。
波浪壯闊的大海,細膩的海灘,各種吃不完的海味,讓逸寧留戀忘返。當然他也不僅僅只是玩,順手也學着漁民們把打來的漁賣掉換成銀子,還曬制了大量的蝦,海帶,準備帶到北方去賣。反正這些東西海裏有的是,只要你有本領弄上來,象海帶這種東西在這裏便宜的很,而在澤縣在京城,那卻是貴東西啊。況且他這完全是沒花什麽本錢的,根本就不是用銀子去買回來的,所以曬了好大幾捆。而象南方的特産水果,桂圓他也曬了不少桂圓幹,這東西是一種較貴重的藥材,除了本地之外,拿到哪裏也能換銀子。
三個月的時間,逸寧象忙碌的小螞蟻一樣,曬了一批又一批的南方特産,最後又買了不少的蔗糖。南方種甘蔗,産糖,糖價便宜,而且蔗糖比饴糖更好一些,只是水果容易壞不好帶,他只能帶了不少的果脯。看着滿大街的香蕉,芒果,菠蘿,他恨不得全帶上,可惜了,他只能各樣帶了幾斤,留在路上吃。這些東西如果能運到北方去,那可不得了。逸寧吃到了上次帶貨的甜頭,他這一次下了點本錢,購了四百兩銀子的貨,還增加了一匹馱貨的馬。好在三個月的時間,他在本地賺的魚完全夠日常開銷,上回帶來的貨換的七百多兩銀子,現在手上還剩下二百多兩呢,所以不用擔心盤纏了。
“少爺,這次我們肯定能賺好多銀子了。”彭小山樂眯眯的把幾大包貨物系在馬身上,又小心的用油布包紮好。
“這一趟貨運去京城賣掉,我們就回澤縣去。”逸寧盤算着自己也該去了解一樣那便宜老爹的狀況了。他已經過了十五歲,在這個時代,也算是成年人了,好多人象他這麽大,都已經成親了。他可不希望那便宜老爹不動聲色的就給自己弄了個老婆。
作者有話要說: 木有留言,木有收藏,好寂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