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高繼聰心裏主意打得很好, 兩年前林記的肉串不就是一毛錢的嗎?他們高記只是把價格提到跟林記的一樣而已,況且是他們林記率先漲價的, 顧客要是不滿, 也不滿到他們高記身上才是。
可不曾想,高記提價這一行為在西田老百姓當中罵聲連連。
高繼聰搞不明白,現在肉串都是一毛的價格啊, 怎麽就允許他們林記漲價,輪到他們高記漲,就不行了?
另一邊, 林小歡對此也非常迷惑, 催促林初平趕緊給他講為什麽?
林初平淡笑, 說:“咱們林記跟高記的情況還不一樣。”
“怎麽不一樣了?”林小歡這話脫口而出,但他看小叔淡然微笑, 一副要考考他的模樣,便開始自己思索了。
思來想去, 林小歡也沒找到林記和高記在漲價這方面, 究竟有什麽區別。總不能是因為高記的味道不如他們林記,所以說老百姓們才認為高記不配漲價的嗎?
看小叔搖頭, 林小歡就意識到他這思路可能不對。
實在想不出,林小歡放軟了聲音,央求:“小叔, 你就快給我講講吧。”
“好了,不賣關子了,”林初平道:“兩者性質是不一樣的,咱們林記是恢複兩年前的價格, 不搞優惠了, 而他們卻是直接漲價。”
“這有什麽區別呢?”林小歡開始嘗試着自問自答:“林記之前肉串是一毛錢一根, 後來因為高記開業九分一根的肉串,咱們的肉串打折優惠,變成九分錢一根。那麽購買林記串串香的老百姓們下意識就會覺得自己占了林記的便宜,咱們林記串串香的味道好,理應就是高價,高價低售的話……”
更別說這次漲價,林記只是肉串漲了一分,而高記可是葷素都漲。這麽一來,不就更顯得高記的人吃相難看了麽?
林小歡他明白了!
林小歡忍不住咧開嘴笑,他還比個大拇指:“小叔,您可真是太牛了!”
他真是打心眼兒裏佩服這個表叔,林小歡:“您在早兩年前,就料到這一點了吧?”
要不然怎麽他們林記門店和攤子上,一直都要求挂肉串九分的優惠活動公告呢?
Advertisement
甚至于林小歡都猜測高記漲價被罵這一事件,背後應該是小叔他早就算計好的吧!小叔肯定是看現在上游大宗商品價格大漲,高記早晚都要漲價的,所以提前取消他們林記的優惠活動,變相讓誘騙高記提前給肉串漲價,反而使得高記在民衆口中口碑盡失……這一環套一環的,真是讓人嘆服!
林初平笑着搖搖頭:“今年物價漲得快。咱們林記現在規模雖然比不上他們高記,但也算是出名的連鎖品牌了,價格随意變動,給顧客印象不好,所以我只是讓肉串恢複之前的價格而已。”
林小歡嘴角咧出的笑意越來越大。
價格随意變動,給顧客印象不好,嘿嘿嘿嘿……小叔這不側面承認他在算計高記的了嗎?
實在不忍看林小歡笑成這副傻樣兒,林初平拍拍桌子,喚回林小歡的精神:“好了,不說這些了。你這次過來,是有什麽要緊事兒要跟我商量?”
林小歡這才想起他這次來找小叔的真正目的,臉色一正:“聽說高記終于找到咱們一直在用的是哪家的豆漿機了!”
況且,這一年裏,高記籠絡了不少大廚,把他們高記的配方也改進不少,至少他們在腌肉和湯料鍋的味道上,跟他們林記相差不大!這才是最讓林小歡感覺到危機四伏的所在。
林初平看他神情嚴肅認真,結果卻說出這麽一番天真的話,直笑:“他們現在才找着,咱不應笑嗎?”
是啊!高記偌大的攤子,竟然一直都是靠人力磨的豆漿,直到現在才找到他們林記用的是哪家的豆漿機,高繼聰都怕傳出去叫人笑話。
林小歡惱着一張臉:“他們高記最近靠加盟賺得多,出手也大方,買通十幾個小賊子一路跟蹤咱們南下購豆漿機的人,他們跟蹤交替的人太多了,咱們的人根本察覺不出來!”
這是高繼聰能幹出的事兒,他一定也一直在眼紅林記向各地區加盟商售出的豆漿和餅胚吧。
不過他高繼聰辦事效率實在不高,竟到現在才舍得花這麽大代價跟蹤他們林記的人,找出豆漿機的廠商,着實是之前小氣了。
林小歡聽小東家竟還嫌棄高繼聰之前出手小氣?他兩眼瞪得滾圓,差點都要跺腳了,“小東家,你怎麽就還不着急呢?現在是豆漿機,接下來指不定咱們腌肉做餅胚的材料也要被高繼聰找出來的!”
林初平搖搖頭,生意一旦做大,就幾乎沒有秘密。有心人只要盯準了他們進貨的渠道,自然就能想辦法翻出進貨單子,然後從進貨單子倒推出商業秘方。
“還是得采取一定措施。”林初平沉吟着,給林小歡下達幾個命令:“接下來你加大采購小蘇打的量,小蘇打采購量一定要比他們高記采購量更多。”
聽小東家終于有決定,林小歡差點高興得樂起來。
但随即,他聽了之後,就立即知道大批量采購小蘇打只是掩飾他們真正材料的障眼法。但他們林記在配方中幾乎就用不了多少小蘇打啊,采購這麽多,回頭倉庫堆不下可要怎麽處理?
林初平笑道:“這個用不着你操心,我自有用處。”
聽小東家這樣說,林小歡知道小東家向來主意多,便不操心這個了,他點點頭,期待看向林初平:“還有嗎?”
林初平失笑:“既然你這般着急,那你再去雲省,從廠家直接進夠咱們接下來一年用量的菠蘿蛋白酶,對了,別忘記用別的包裝袋。”
“嗯嗯!”聽到這個目前看起來最靠譜的法子,林小歡頭點得跟小雞啄米似的,他接着又發散到酵母菌上:“要不,順帶把酵母也進夠咱們接下來一年的用量吧?不對……咱們接下來有打算往省外擴張,要進夠一年半的才保險。”
林初平擺擺手:“你自己看着去辦吧。”
臨走前,林小歡又頓了下,認真說道:“我覺得陳小翠現在完全有獨當一面的能力了,讓她去蘭省開拓市場,我覺得她可以勝任。”
林小歡聲音非常肯定。
這一年多來,陳小翠在他身邊給她搭下手,事事處理得都很好。一開始林小歡只敢讓陳小翠去處理文書編輯這種小事,到後來這半年來,他甚至開始嘗試讓陳小翠獨自去開辟一個地級市的市場,事實證明陳小翠做得非常好。
聽聞小叔終于要去開發附近省份的市場了,林小歡認為陳小翠完全可以獨立去一個省份當總經理。
現在高記已經率他們一部先往周邊幾個省份發展了,只靠林小歡和黑子兩人效率還是不高的。
這一年來,林小歡總是心理壓力很大。他認為林記串串香的創始人是小叔,那林記就應是他們三農場的,總不能最後都叫一農場二農場的人把市場份額都給占領了吧!
所以這次林小歡這次鄭重其事地找林初平,就是為了向他舉薦陳小翠,推薦陳小翠也去鄰省開辟新市場。
聽林小歡這麽說,林初平先用大哥大給陳小翠打電話,問她對此沒意見,才道:“那濯省的市場,就交給你去做吧。”
電話那邊,陳小翠也忙保證:“我一定會努力工作,把濯省的市場做好的!”
林小歡還舉了個敬禮的手勢,臨走前他大聲說着:“小東家你放心,咱們三農場肯定能把大農場二農場壓在下面的。”
聽林小歡這樣一嗓子,林初平才鬧明白他這次急慌慌推薦陳小翠去濯省的真正目的。
林初平想起大哥前兩天找他所說的事兒了,林小歡一走,他就坐在椅子上思索出神。
直到想出個合适的方向,林初平才起身去找老爸。
老爸高繼東正在田裏跟農工一起施肥,林初平看他們到田壟上休息時,才上前給老爸遞水。
高繼東見身旁遞過來的搪瓷缸,然後才看見身旁的兒子,他問:“太陽這麽大出來幹什麽?你皮嫩,在屋子裏坐着就行。”
林初平沖他笑笑:“爸,你都是農場老東家了。這麽大熱的天,還下地裏幹什麽活?”
高繼東搖搖頭,直嘆氣:“這不是新買回來的化肥沒用過,心裏不踏實麽?自己親手下了化肥,知道用多少量,後面莊稼能增産多少,心裏才有底數。”
他們農場之前用的都是一家本地化肥廠生産的化肥,但兩個月前,市化肥廠破産,無奈只能從外面購買化肥回來用。
這次化肥若是用着不好,接下來還得繼續更換。不光是他們村西三農場,鎮上其他家農場也是這樣。
林初平打算去淮大走一趟,但在這之前,還有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先處理。
那邊是修路!
自打林記串串香走到周圍各市後,林崗鎮上蔬菜肉蛋的銷售範圍也越發廣闊,不光是各種肉類、下水這些加盟商和直營店的需求量巨大,七成都要從林崗進貨。
像是脆藕、長茄子這些蔬菜,要麽是林崗這邊有得天獨厚的種植條件,要麽是別的地方還沒有形成規模性的種植,這些蔬菜也是銷往省內各地。
這麽一來,幾乎每天都有一隊的貨車在林崗鎮進出。貨運多了,就越發顯得路況不好,為了方便運輸,林初平決定帶着村裏各農場組織去找書記,商量修路一事。
修路是件大事兒,林初平召集的鎮上所有農場主,鎮書記張遠也早早在會議室擺上茶水。
“修路是件利國利民的好事啊,”張書記嘴巴一張,便誇起林初平他們的這個打算,但緊接着他話音一轉:“不過,鎮上現在還拿不出多少錢,修路這事兒光靠鎮上,肯定是遠遠不行的。”
林金安等人看向林初平。
其實他們在來之前,就有商量過,雖說他們鎮這兩年稅收多,但這個張書記是個重教育的。林崗鎮之前是個貧困落後的山城,鎮上一所高中,兩所初中,十來個小學,教師的需求量很高,至少也的要500人。
之前是鎮上實在沒錢,學校破落成為危房,教師也招不來。這兩年鎮上財政漸漸有了收入,張書記就大手筆把鎮上所有學校,危房該推的推,該建的建,還招了一大批教師。
在林初平看來,重視教育是件好事,但就像張書記說的這樣,鎮上的錢确實被花得七七八八了。
張書記:“其實……我是想着過兩年再說修路這事的,現在這水泥路是五年前修的,也能通車,大多數路面還沒完全爛掉。”
林初平站起來發言:“我覺得現在的水泥路是能通車,但最好還是不要通車的好。”
這話一出,張書記愣住了:“願聞其詳。”
林初平:“鎮上就這麽一條路,路寬3米多,有些拐彎處甚至将将3米,一般大貨車限寬2.5米,平常村民在路邊騎車走路,要是迎面再過來一個大貨車,距離近得實在讓人心驚膽戰。”
“這倒是。”
“我那次騎摩托出去,就遇到這種情況了,吓得我心髒怦怦直跳!”
不光是別的農場主,就連張書記他自己,都遇到過這種情況。
林初平:“咱們年輕身體好的遇到這樣,也就吓一跳,出兩口氣緩緩也就回神了。可萬一老人那天出去碰到這種情況被吓出個三長兩短可怎麽辦?咱們林崗好容易找到一條合适的發展道路,發展下去就是為了能讓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可他們衣食住行當中的‘行’的安全都不能得到保證,那麽咱們林崗發展的意義又何在?”
張書記說不出話來。
這時,不知是誰說了這麽一聲:“要是早點不給學校花那麽多錢,現在就有錢去修路了。”
張書記低頭喝茶不說話。
林初平看過去,是林金康的眼神不躲不閃,看樣子剛才的話應該是他說的。
林初平搖搖頭:“金康叔說的我不能贊同。我自己就是讀書的受益者,所以我認為張書記把錢花到教育上是非常正确的一件事。”
林金康不滿了:“那你說修路修路,總不能讓我們老百姓給政府出錢修路吧?我們平常交稅就夠多了!”
“夠了!”林金安一聲叱喝。
林金康悻悻坐下。
林初平沉思兩秒,順着他剛才的思路繼續說下去:“就像張書記剛才所說的,那條水泥路暫時還能用,至少通客車和人自己騎車出去都勉強可以支撐着,所以我的想法是另外修一條快速通道,人貨分行。”
“快速通道?”
“人貨分行?”
這個新奇的概念一下抓住了所有人的耳朵,就連張書記也示意林初平繼續說下去。
可林金康又出聲了:“另外修一條道,那可需要更多的錢!更何況要是真給貨車修路,雙車道的至少要五六米的路寬,就算是問市裏要錢,市裏撥那麽多款的可能性也不大!”
林初平點頭:“另外修路,是需要更多的錢沒錯。但咱們現在完全可以只修一半,剩下的一半路等有錢了再修。單向道的話,咱們可以規定一個時間,這個時間裏只許進,別的時間只能出。至于修路的方案我想出兩條。”
修單向道,規定時間進出,這倒是個可行性高的解決辦法。
林崗鎮上除了村西三家農場,其餘農場都加入蔬菜批發聯盟,進來拉貨的貨車都是林金安提前組織好的車隊,只需要林金安跟林初平兩人商量好他們各自貨車的進出時間,單向道也不是不能行。
見衆人對他說的單向道沒有意見,林初平把他事先準備好的地圖拿出來,平鋪在桌中心,保證每個人伸伸脖子就能瞧見地圖上他紅筆描的那兩條線。
“方案一,咱們修一條到市高速公路口的快速通道,張書記跟市政府征求撥一半的修路款,咱們鎮上再出三成,咱們農場主出兩成。”
聽林初平說各家農場加一起出兩成,林金康也不說話了,他之前說那麽多就是怕把他這兩年農場賺的錢都拿去修路。既然用不着把他這連年賺的都花出去,只花一部分的話,他也願意的。
張書記看着另外一條紅線,問:“方案二呢?”
林初平:“方案二便是把路修到這幾個鎮子旁邊,多修了不少的路,到時就算鎮上市裏不給咱們出修路錢,那麽咱們幹脆跟這幾個鎮子商量一起出錢修,他們若是不願意出錢,到時他們貨車上咱們的路就交錢。不過這個方案的話,咱們各家農場出資的比例也就更大了。”
第二個方案的紅線描得彎彎曲曲,張書記他們都能看出,這條路經過的鎮子都早就開始發展工業賺錢了。
林金安沉吟:“雖說他們鎮上的路是才修的,但當時修的也是水泥路,大貨車壓兩年估計也要不成了,況且,就跟初平剛說的那樣,人貨分離對老百姓的安全也是一個保護,咱們第二個方案要是跟他們說說,估計是能成。”
就連剛才最抗拒的林金康,算算,就算到時修路把他的全部身家都花出去了,接下來要是能跟這些鄉鎮收路費,到時肯定也能再把錢掙回來!
張書記汗顏:“這些應該是我的工作,但沒想到初平竟考慮這麽認真,想得這麽完善。”
林初平道:“張書記領導咱們林崗也十來年了,你經驗更加豐富,肯定也能想到很多合适的解決方案,我這兩個也就是那麽随口一說,當不得真的……不過,不管什麽方案,都需要張書記親自去落實才是。”
張書記起身:“接下來的,就交給我吧!”
一周後,張書記就帶回來消息了。
市裏同意給鎮上撥一部分修路款,但只有50萬,剩下的需要鎮子上自己去解決。
金橋銀路,修路要真是開工,那錢就跟灑水似的,撒得少了根本看不見痕跡,得大水潑上去,最後也留不下多少。
市裏撥的那50萬,連一半都不夠用。
但好消息是,林崗下面的古溪鎮對于修快速通道頗有意向,但別的鎮子,就不絕對同意了。
林初平道:“我們林三農場願意出30萬。”
“既是這樣,那修出來的路就咱們兩個鎮子走呗!路修到古溪,剩下的直接怼到市高速公路收費口!”林金安站起來,他道:“收費總歸是麻煩事,初平願意出30萬,張書記剛也說了,鎮上也能出40萬,這些加起來就是120萬了,要真是只修林崗-古溪-市高速公路收費口,比之前的方案二要省得多。我之前打聽了方案二的造價,約莫是要三百萬出頭的樣子……”
其他農場主們也吵吵起來:“少拐那麽多彎道,能少修不少路呢,就咱們林崗跟古溪,頂多也就兩百萬!”
林金安問張書記:“古溪那邊答應出多少錢?”
張書記:“他們沒有具體說究竟多少錢,只說願意出古溪-市高速公路收費口的一半錢。”
“他們古溪鎮不差錢呢,他們的廠子老早就在賺大錢……”
“咱們距離古溪也不遠,既然這樣,我估摸着咱們兩家鎮子在一塊,還真能把路給修了!”
“修路修路!實在受夠了現在這條破路了。”
“要是再修新路的話,修柏油的吧?聽說柏油路耐用。”
“他們古溪肯定願意的,去年冬天就聽說他們鎮路口就有個老頭被貨車撞死了,那家廠子賠了不少錢呢!”
“……”
就這樣,修路一事正式提上日程。
林初平提出的人貨分行說法在古溪鎮也頗受好評,他們鎮主要做紡織業,這兩年經濟發展得飛快,雖說之前修好了雙向車道的馬路,但因當時修的是水泥路并不耐用,再加上古溪鎮距離市區較近,那邊不少人都喜歡去市裏逛街,古溪鎮遭受路邊大貨車的恐懼并不比林崗人要少。
古溪鎮書記把修路這事兒跟大家夥一說,全鎮老百姓都同意修路,他又去問了鎮子上的幾大企業,工廠老板也怕再遇見撞車事故,而且快速通道要真是用起來,貨運進出都會更方便,工廠老板們也紛紛表示他們願意出錢。
大家意向一致,這兩年又都賺着錢了,資金籌備得很快,籌齊時竟然市裏的資金還沒到賬呢!
但大家都等不了了,看了個好日子,林崗-古溪-市高速收費口這條路被命名為“希望路”,正式開工!
開工儀式結束後,林初平便喊了徐維一起去淮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