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7月6日這天, 滕俊賢跟林初鳴依次給林初平打來電話。
這次的鬧的細菌性腸胃炎根源果然沒出在油上,還是在湯鍋上面。
滕俊賢:“學生出了事兒, 送去醫院的同時, 當天就報警了。那個高記的老板怕是,當晚就跑回老家躲風頭,他員工也只是把鍋碗給洗幹淨, 漏了鍋蓋,高記的鍋蓋似乎從來不洗,髒得很!衛生局從鍋蓋取樣檢測, 其中……”
滕俊賢:“随後, 我讓親戚對高記的油也進行檢查, 發現油當中雖然微生物沒有達到國家規定的嚴重超标的程度,但也是超标的了, 衛生同樣不合格。”
接下來的事情,幾乎就用不着林初平去詳細指點了, 滕俊賢自己就能把高記壓得死死的。
說完高記的事兒, 滕俊賢還不挂電話,林初平想了下, 就猜到他應該是就林記直營店的事兒心裏有疙瘩。
林初平笑笑,語氣輕松:“我們林記雖然會把直營店開過去,但我們在開店選址時會對加盟商進行區域保護, 不會在經銷商附近開店的,包括今後如果要做的小吃車也同樣。在這點上,你放心。”
聽林初平這樣坦蕩蕩地說出他們林記直營店的野心,也說了對加盟商的保護, 滕俊賢也終于笑道:“是我們狹隘了。”
滕俊賢也算是惠市那邊加盟商的領頭羊了, 林初平毫不懷疑今天在電話裏說的這些話, 接下來滕俊賢就會轉告其他加盟商。
這也是好事。
林初鳴打來電話,他觀察得要比滕俊賢更細致些:“……聽說前陣子高記的衛生檢查組過來檢查,把高記的門店批評得一文不值,據說還扣了不少錢。我估摸高繼聰他一開始就在惦記加盟商的保證金了。”
林初平笑了:“怎麽可能不惦記?”一年1200呢,就高繼聰那性子,到他手裏的錢還舍得退回去嗎?
林初鳴:“我在想,要不要以這個為切入點,給咱們林記加盟洗洗白?”
“算了,還是盡量用這個給咱們林記直營店造勢吧。”林初平道。現在林記總部在往惠市開直營店,直營店一旦開起來,加盟商便可有可無了。
“行!”林初鳴又說起惠市這邊的汽水廠來,現在時值盛夏,冰飲銷量劇增,但惠市汽水廠卻不大行。
“這邊汽水味道不怎麽樣,我在想,要不要把咱們西田汽水引到這邊來賣?”林初鳴是擔心地區保護政策。
Advertisement
提起地區保護政策,林初平也為之頭疼。
他想了半天,最終決定把這件事還交給胡廠長去辦,結束通話,林初平就跟趙然要了胡廠長辦公室的座機號碼,給他撥了過去。
胡建正在為市裏可能到來的外資飲料廠而頭痛呢,趙然電話告訴他,林記的小東家想跟他電話聊聊。
林記這個小東家,胡建沒少聽趙然說起,是個盛海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大學回鄉開始創辦林記串串香,他的林記串串香不到一年,就開滿了西田市大街小巷,甚至都開到附近幾個城市了,不可謂不是人才!
對于林初平的這通電話,胡建很是不解:“請問,林小東家是有什麽事要商量嗎?”
胡建本以為林初平是想大批量拿貨,把汽水的出廠價再往下壓一壓,沒承想竟然是告訴他隔壁惠市汽水市場低靡,建議他把西田汽水銷售到隔壁去的事兒。
林初平:“聽說,将有個外資飲料廠想來西田建廠,胡廠長沒同意他們的注資,他們打算自己蓋廠是吧?”
胡建低着頭,手指在電話線圈纏來纏去,半晌:“其實,我也不知道這究竟是好是壞。”現在市裏財政困難,要不來錢,汽水廠生産的奶磚銷售勢頭強勁,他想貸款引進生産線卻被廠裏老人們堅決反對。
林初平笑道:“肯定是好事啊,天上不可能掉下來餡餅,掉下來陷阱的可能性倒是大得多。外資怎麽可能那麽好心給咱們送錢送設備送人才?”
是了。其實胡建心裏也是這麽想的。
林初平:“既然胡廠長拒絕了外資,那接下來勢必要好好兒發展咱們自己的廠子,但西田市就那麽大點兒,市場銷售幾乎也是确定的,根本不可能實現快速增長。那麽,汽水廠要想繼續賺錢做大做強,眼光肯定要往遠處看的。他們北街村都能把方便面賣到咱們這兒來,咱們怎麽就不能把汽水賣去北街村?”
胡建受限于時代背景的限制,他就算是滿腔熱血想要把汽水廠做大,但也根本就沒想過往外擴張這條線。
現在,被林初平幾句點醒,他認真鄭重向林初平道謝:“有空的話,拉上趙然咱們一起吃個飯。”
林初平語氣苦惱:“唉,吃飯就不必了,現在要緊是我想在惠市銷售咱們的汽水,甚至把奶磚也銷售過去,可運輸是個大麻煩啊!還是希望西田汽水廠肯定會盡量解決客戶的後顧之憂。”
胡建哈哈笑起來,原來說了半天,林初平是打的這個主意!
不過,這番話對于胡建來說,也的的确确是幫他把思路徹底打開了,胡廠長笑起來:“好好,林小東家你就放心吧,我們西田市汽水廠也會盡快把汽水奶磚的銷售鋪過去的。”
不光是惠市那邊,胡建甚至在想:林初平他都能把串串香開到附近這五六個城市,他西田汽水怎麽就不能也把攤子鋪到那邊去?怎麽就不能了?
7月20日,西田汽水廠在楊關和惠市建立銷售部,當天,兩市當中林記直營店和加盟店裏都上架銷售西田汽水。
趕在七月份的最後兩天,就在林初平統計三農場這個月的營收時,胡霞打來電話。
“小東家,今天我在賣串串時,終于聽見有人在傳惠市那邊的食品衛生問題了!”胡霞高興的道。早在一周前,小東家就交代胡霞留意這件事,到現在胡霞才聽人說起。
“嗯,他們是怎麽說的?”林初平問。
胡霞笑着道:“跟咱們市當初搞路邊攤大清掃差不多,惠市那邊都在嚷嚷要整頓路邊的小吃攤,但聽說那邊下崗職工不樂意。”
林、高兩家串串香一開過去,瞬間就拉開了惠市人們對小吃的缺口,惠市每天都有下崗工人推小攤出去賣各種各樣的小吃。
“那邊的小吃生意正在發展中呢,不光工人不樂意被清掃,許多貪嘴的市民也不樂意啊!反正我今早就看見有幾輛車駛進咱們市政大院,我估摸啊,就是惠市的人來取經的。”胡霞咧嘴直笑。
胡霞絮絮叨叨說着:“現在好多人都在傳咱們西田市領導有眼光,率先搞的這麽個餐飲規範化管理。還有人說,路邊攤的衛生問題本就大,接下來肯定還會有別市的人來咱們這兒學習呢。”
進入8月,定雲市那邊又傳來高記小攤衛生問題,這次差點害得那兩個孩子命喪黃泉。
兩個家庭都是雙職工下崗家庭,條件都不寬裕,家長沒錢帶孩子去治療,抱着發熱40°的孩子在小販家門口要錢。
林初平聽說後,當即聯系定雲那邊的加盟商,讓他出錢先帶孩子去治療,醫藥費第二天便打到加盟商賬戶上。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林初平決定主動出擊,聯系高校食品相關講師,去查大豆黴變的事情。
有了林記的救援,兩個孩子終于轉危為安。
8月14日,消息傳入西田市大街小巷。
“林記串串不光好吃,林記老板心底也善良!”
“要不是林記出錢啊,那簡直就是兩個家庭的毀滅啊!”
“不行,我得趕緊去吃幾串林記給他們支持。”
“……”
林記在西田市老百姓口中,名聲突然就好了起來,不少人就沖着這回捐款,專門跑去排隊吃林記串串香。
接下來幾天時間裏頭,林記的單店日營業額幾乎快翻一翻!不光是西田市的林記營業額暴漲,消息被各地直營和加盟店長傳出去後,各地林記門店的營業額同樣迎來連續好幾日的暴漲時刻。
胡霞也幾乎每天都要給林初平打電話,回報城裏目前情況,說是定雲市的人也過來學習西田的路邊攤管理規定了。
跟胡霞的電話剛結束,趙然也撥過來,他語氣激動中又帶着一絲不安:“鄭書記喊我去談話。據說是要接我吃頓飯,特別向我感謝當初提出來的小吃規範管理意見,我、我要怎麽辦?”
自己能不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趙然都想跟書記坦白了,坦白當時提出這意見的不是他,而是林記串串香的小東家林初平。
林初平沉吟半晌,教了他一席話。
趙然越聽,越是瞪大雙眼。
“這樣……真的可以嗎?”趙然很是不确定,他有點怕這話說出來書記對他的印象更壞。
林初平笑笑:“你去說,這事兒萬一真成了,你在江湖中地位可就更高了啊。”
趙然簡直想哭,他心虛啊,他根本就沒想過要什麽江湖地位!
“放心,不十拿九穩的事我不會交代你去做的,況且,這對公對私,都是大好事。”林初平又安撫兩句。
趙然終于下了決心:“好!”
當天晚上,趙然就去找鄭書記了。
約在鄭書記家裏頭,書記夫人炒了一桌家常菜招待趙然夫妻倆。
“坐坐,我去打個電話,幾分鐘就回來,嘉玲啊,給客人們上茶。”鄭書記叫夫人出來招待客人,看樣子這通電話還挺重要,他走得急急慌慌。
鄭夫人笑眯眯的出來,端着茶盤,張紅芳第一次跟着丈夫出來還是到市書記家裏做客,她拘謹得手腳都不知道要往哪兒擱,這一見市書記夫人在給他們端茶倒水,她哪兒還能坐得住,差點跳起來要拿茶壺自己倒。
“來者是客,你們先坐下,老鄭一會兒就過來了,”鄭夫人看出了張紅芳的緊張,她慈善地拍拍她手背,笑道:“要說起來,老鄭頭這次能往上動動,還得多虧你們當家的主意呢。”
“啊?”張紅芳瞪大雙眼,片刻,她才聽懂鄭夫人話裏的意思。
張紅芳是既迷茫又不敢置信,她左手撫在右手手背上,直覺剛才市書記夫人拍的地方,熱乎乎的。
一會兒,鄭書記就出來了,鄭夫人也做好了飯菜,趙然趕緊跑去一起端飯,七點鐘時四人熱熱鬧鬧坐在茶幾上。
這個時候樓房的房屋結構還比較老舊,像鄭書記這樣的級別,分得的房子雖說也大,有三室呢,但廳才一個,客餐廳在一起,大家吃飯都是在茶幾上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
趙然個頭高大,最近生意做起來後家裏夥食好他又長胖了些許,這會兒坐在椅子上稍顯緊巴,鄭書記見了,讓夫人找個高腳椅子,他捎帶歉意:“最近不太方便,要不就請你們到外面吃了。”
“用不着用不着,現在市裏哪兒有什麽好飯店啊,小吃才是最好吃的,但您現在這位置哪兒方便天天出去吃小吃啊。”趙然笑着說。
鄭書記笑着擺擺手:“別說,咱們西田市現在小吃發展得還真不錯,我有時聞到單位裏小年輕吃那些什麽串串甜糕的,也想嘗嘗呢。”
簡單說兩句暖暖場,接下來趙然帶了些打聽的意思,小心問:“剛才夫人說,您接下來工作要調動了?”
鄭書記大方承認:“是啊,要調去省裏應該是個副廳。”
趙然倒吸一口涼氣,随即臉上大大笑出來:“恭喜恭喜啊!”
鄭書記擺擺手:“上級也就是有這麽個意思,真正調令還沒下發,到底是不是還算不得數。”
趙然懂了:“我肯定不會往外說的。”
其實沒人在意張紅芳,但她也是一個激靈,忙聲道:“我也一樣。”
鄭書記和鄭夫人和氣地笑着,鄭書記舉了舉杯:“還是得感謝你當初提的路邊攤管理意見,要不是哪兒能這麽快就确定政策并且實施下去?”
話說到這裏,基本就可以确定鄭書記将來要是真的往上升,跟去年秋天的路邊攤的整頓離不開關系。這也解釋了今天晚上這頓飯的由來,想明白這些,趙然對接下來他要說的話有了更深厚的信心。
三兩杯酒下肚,見氣氛稍熱,趙然就決定開口:“鄭書記,我也是常年在文化路那三條步行街的,最近一些時日有了新發現。”
鄭書記握筷子的手一頓,随後恢複正常,他一邊夾菜,一邊道:“嗯,有發現是好事,你說說看?”
趙然吞了口口水,一邊回想林初平交代他的話,一邊複述道:“是這樣,我發現政策實施下來後,咱們城管部門其實每天工作都很辛苦,畢竟不可能每個小販都能嚴苛按照咱們政府指定的政策去實施,而且時間長了,很多小販也都在想辦法偷懶省事兒。
現在不光是下崗工人,甚至都有農村裏的人也推個小車來城裏做小買賣,他們那些大多都沒讀過書,有的甚至就只會寫自己名字,整體素質也不高。照這樣發展下去,城管的工作量只會越來越大,也會越來越繁瑣。而城管部門畢竟是政府的代表,他們出面整頓的話,輕了重了都不合适,稍微處理不當,就容易産生社會問題。”
鄭書記意識到趙然可能接下來還有話要說,他一直沉默沒做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