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林初平用計算器把精确的營業額和給霞姐他們的分成都算出來,然後示意老爸給胡霞她們發錢。
兩個舅舅家來的工人就是聽說來城裏擺攤比在鄉下農場更能賺才跟來的,這會兒見三農場東家竟然當天就發錢,當下都瞪直了眼。
瞧每個都能分五六塊的,他們各自在心裏盤算,每個月就能賺一百五還多呢!果然比在鄉下賺錢多了。
見胡霞他們一個個都接了錢,林初平說:“剛才翻賬單,咱們串串的營業收入每天都在一點一點地上漲,估摸着接下來也會漸漸穩定在一個區間。之前咱們每天晚上發分紅有些草率,大家每天出攤已經很累了,這樣每天晚上吃了飯分紅實在麻煩。
而且馬上就要夏收,農場目前的狀況你們也都知道,沒剩下幾個人。我想設置一個小組長,負責把前一天營業收入轉到銀行賬戶中,然後每個月再統一給大家發工資。我還打算給大家設置獎勵,月發工資在算獎發獎上,也會更方便。”
“沒問題!”胡霞劉曉娟十人異口同聲。
都是發工資,日薪和月薪對于他們來說都一樣,而且這兩天一直發日薪,胡霞他們手裏邊多少也有些錢,再加上在城裏出攤兒是管吃管住的,他們平常忙也花不了什麽,這些錢足夠他們一個月開支。
倒是高繼東被兒子提醒,才想起再有不到十天就要夏收。今年開始做串串香的生意,他估摸着要是真做大,農場裏的肉菜怕是還不夠用呢!
夏收後可得組織工人趕緊把地拾掇出來,還有荒了的那片兒,也得趕緊撿起。
林初平又把這次帶來的16人大概分成六組,讓胡霞他們每組分着帶幾個,剩下一組輪流在院子裏值班,主要負責洗刷竹簽、洗菜、切菜、做飯、看門這些。
接下來幾天,帶來的這16個人為了能早日通過三農場小東家的考核,都拼了命地親手去看、去學着上手做、去進步,才能最快才能保證他們能在最短的時間去出攤。
要不然,三農場小東家都放了話,考核不過關還得打回去重新學不說,多次考核不行,直接就留農場幹農活兒。現在人人都看了在市裏頭多賺錢,上哪兒還樂意回去面朝黃土背朝天啊?
胡霞打了個哈欠,還要沖小東家笑:“我們竟然都有徒弟了呢!”
屋子裏人都哈哈地笑起來。
說這些話的時候,時間過得很快,居然已經到十點鐘了,不光是胡霞打哈欠,劉小娟周芬他們也都精神不振的樣子。
但即便這樣,周芬還強撐着精神,她突然說:“小東家,我必須要報告給你一件事!”
Advertisement
周芬說話時神情認真,不像是開玩笑,林初平也斂了精神,望向她。
周芬剛開始還有點忐忑,但接收到胡霞的眼神鼓勵後,她鼓起勇氣大聲地說:“小東家,我最近出攤總感覺有人在盯着咱們的攤子,我、我怕有人要抄咱們的串串香!”
晚上剛聽了大智說他們那日的驚險,林初平還真怕周芬這一組也遇着事兒了呢,沒想到是這個。
林初平淡淡笑了:“咱們肯定有一天是要被人抄的。串串香,就這麽一個小吃的小生意,咱們能做別人也能做,只要咱們生意好,早晚會被抄的。你們不要把太多的心思花在防別人怎樣,你們要做的永遠都只是把咱們的串串炸好、賣好。”
沒聽小東家想對策,周芬不免有些失望。
林初平到底還是安慰周芬一句:“放心吧,至少這十天半個月裏,他們還擺不出來攤。”
可不是麽!串串香本來就是個新鮮的生意,雖然看着就是把炸好的串往湯料鍋裏一浸,但串怎麽串,肉怎樣切怎搭,還有最重要的湯料鍋底和幹料配方,這些就夠他們研究一壺的了!
想到可能敵人可能沒這麽快抄他們林記的串串香,周芬心裏稍微好受了些,但仍是悶悶不樂。
今天跟着一起過來的16個工人卻想到了什麽。
他們來之前就已經接受三農場小東家的培訓,他們知道三農場小東家這麽快就把串串香的小吃生意分享給他兩個舅舅,就是為了能夠快速搶占市場,搶占先機。
直到此刻,他們才隐約有那麽點兒明白,三農場小東家口中說的市場先機是什麽意思……
16個人當中,更多的還是心中倍感危機,同時,他們也都摩拳擦掌,就連剛才莽撞想打群架的那個漢子,他撸起袖子說:“周芬姐你放心,我們很快就能學成出,攤了咱們林崗鎮的串串香,生意肯定不會讓別人學了去!”
大概是周芬的發現給了他們危機感,16個工人在出租院子裏幹活,特別賣力,每天早出晚歸跟着他們的“師傅”學習,每次回來還要互相交流經驗。
第三天,林山林川兩人也終于把他們農場安頓差不多了,兩個人也坐車過來。
他們上午一到,就跟着林初平出門,先是去市一小門口,看看他們農場過來的工人跟着胡霞他們學習的情況。
瞧他們學的挺快,也慢慢開始上手了,林山林川兩人便催着林初平,說要趕緊去訂做小吃車。
今天兩人一來,就聽各自員工說起昨天晚上周芬的發現。本來他們雖也急着賺錢,急着把農場銷不出去的肉菜弄去做串串,但聽自家工人一說,市裏都有人也打上這個小吃的主意,他們心中更慌了。
在定做小吃車時,他倆還專門給師傅包了個紅包,催促他加急加快,最好能立馬就把小吃車做出來。
相比兩個舅舅和工人們露在面上的焦急,林初平其實心裏很淡定。就像他說的串串香是個小吃,生意入門門檻低,只要做得好吃,誰都能做。
況且現在市裏接連工廠破産,不少工人都下崗沒了工作。甚至是林初平他們自己的生意還遭遇到了無業混混的勒索。
林初平經歷過後是和平安定的時代,他心裏很清楚,有一份工作對人們對社會的安定有多麽的重要!
林初平心裏甚至在想,就算是真的市場上出現了其他家做串串香的,還是好事。
不過這個理念可能暫時和兩個舅舅說不通,林初平張了張嘴,沒有說話。
在兩個小舅舅緊張急促的鞭策下,他們兩家農場的工人很快就學成出師了,小吃車也做了出來。
剛開始林初平還給他們講幾個擺攤位置的要點,後來兩個小舅舅自己就能舉一反三,剩下的事兒基本用不着林初平操心。
甚至小舅舅為了避免市裏串串攤子過多,導致內部影響,他還專門主動提起以後要去縣城裏也開幾個攤子。
現在縣城裏人還不多,學校也就四個小學和一個初中,過去五六個串串攤子,市場就差不多了。
十天的時間眨眼就過去,眼見兩個小舅舅的串串攤生意踏上正軌,林初平最後查了下賬,乘着回農場拉菜的貨車一起回去了。
回去時正好趕上農場,夏收時節,高繼東正在招呼着工人喝綠豆湯。
時間踏入七月,夏日烈陽驕驕,曬在人身上時間長了甚至有種灼痛感。就從農場走到稻田裏那一陣的功夫,林初平都感覺自己頭上頂着的不是黑發,而是一個正上汽的小蒸籠。
見着兒子,高繼東高興地笑了下,但沒一會兒他又去招呼工人繼續收糧食。
“天氣預報說是後天有雨,你爸這是怕稻子沒曬幹就淋了雨,發黴糟踐糧食。”張叔也在幹活。
但他年紀大了,幹不了多少,這會他還沒能歇過來。
林初平地頭找塊大石頭坐下,想起上次離開時交代他的事兒,問:“張叔,咱們農場後來又找到工人了嗎?”
上次林初平把招工這事兒剛跟張叔說了,張叔出門就撿回來個康亮,但光這麽一個可遠遠不夠用啊。
林初平這次出門十天時間,眼瞅着都夏收老爸他們都忙不過來了,林初平就又念叨起這個來。
張叔垂頭喪氣,這十天時間裏,他一個人都沒能再找着!
張叔只能把村裏現在的情況擺在小東家跟前。
聽張叔這麽一說,林初平撓撓頭,他不好意思地笑了下:“書讀多了,倒是把人讀傻了,竟然讓張叔為難這麽久。”
張叔趕緊擺手,但接着他又聽小東家問:“咱們村子裏找不來人,那往鄉裏頭數數呢?”他忽然就知道方向了!
從行政區劃來分,林崗鎮的鎮子上的這部分是屬于林崗鎮下屬的林崗村,而鎮往下數,還有7個村子呢!
平常是因為林崗鎮整體都是山多平地少的地況,這8個村子互相交通都很不便利,有的村遠,遠到村子通往臨港村足足得繞過20多個山路大彎。
林崗村村民很多去了古溪鎮私家小工廠打工,但鎮子裏其他幾個村子,總有更偏向山區的人們不知道要去古溪鎮那些地方打工賺錢的吧!
經小東家這麽一提醒,張叔趕緊站起來,拍拍屁。股上粘的黃泥,請示:“小東家,那我現在就去山裏邊的村子走一遭?”
張叔經驗豐富,為人老練,而且長着一張慈眉善目,說話讓人容易相信。但山裏的路可不好走,林初平思索了下,又叫來個年輕人,交代他倆等這次夏收忙過了,一起去山裏面走一遭。
“好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