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緊趕慢趕地把稻子小麥收了,第三天果然下起瓢潑大雨。
好在糧食已經收完了,也趁着太陽好晾個半幹。現在只等大雨過去,把糧食還拿出來攤開徹底晾幹就能收庫。
而在這兩天高繼東也時不時地就找兒子商量農場下一步規劃。農場裏養殖種植兩把抓,就那麽一千畝的地,就必須得精打細算。
林崗鎮地處中部,這裏一年能種兩季,一般春播一次,還能在秋天再播種一回。
“要不然把之前種水稻的那一塊地圈起來,改成種苜蓿?”高繼東現在已經很習慣于問兒子的意見了:“我聽別人說外國有很多牧場,就種的這個苜蓿草,這個喂雞喂羊牛什麽的營養豐富。”
之前農場種有不少水稻,這些稻子最後打成米都是銷售給合作的小工廠食堂。那些小工廠一般喜歡在一家農場買齊好講價錢。至于大工廠,食堂一般都是跟好幾個農場合作的,就算是食堂吃不完,也可以給工人們發福利。
只是現在合作的工廠越來越少,尤其是小工廠破産得越來越快,種這麽多糧食似乎确實沒有種成苜蓿草劃算。
林初平點點頭同意了,但又說:“拿出來一半的地去種牧草吧,另外一半咱們種成小麥。”
一般來說,米會比面食要更加耐饑。工廠食堂為了工人能吃飽,下午幹活不會半晌餓肚子,一般中午都是煮大米飯的多。
但實際上,西田市乃至整個淮省北邊,人們更多是要吃面食的。
農場本來種小麥的面積就不大,這兒子突然又要拿出快一百畝地去種小麥,高繼東想不明白:“為什麽?”
林初平說了他這兩天在市裏考察串串攤生意的市場結果。
串串香是個油炸小吃,這個時候人們肚子裏大都沒什麽油水,嘴巴裏又淡,不光是小孩兒饞,就連不少大人都吃喜歡這個。
特別是在市一小、市一中、市一高,在這些學校門口,林初平發現胡霞他們攤子每逢傍晚,在學生下課之前十來分鐘或全部放學完畢校園幾乎沒人的時候,胡霞總要炸一大批串串,悄悄摸摸的給學校老師們送去。
根據林初平的了解,這些老師當中,大部分都是剛從學校畢業的年輕女教師。她們臉皮薄,不好意思讓學生看見他們老師竟然也在吃學校外邊路邊攤的小吃。于是胡霞就很貼心地裝到牛皮紙袋裏,給她們送去。
不光是學生、老師們,林初平發現一些家長在接學生放學時,偶爾也有些會買些串串,自己吃,孩子也吃。
Advertisement
高繼東聽到這裏,笑了:“說明兒子你的眼光好啊,做出來的這個小吃市場……前景廣闊。”
這個新詞還是前幾天林初平在給兩個小舅舅開小竈補課時,高繼東也跟着聽見的。
林初平又繼續分析:“但這個時候經濟不景氣,很多工廠還在繼續倒閉,就業崗位也少,就算工廠還沒破産的職工手裏有錢,大多也不敢亂花,他們買串串的時候都很克制。”
一般都是撿肉串拿,拿個三五串就舍不得繼續拿了,只是眼巴巴地瞧着別的豆串或是素串特別想嘗,但又舍不得。
林初平看到這些就想推出一道新品——炸餅。
“炸餅?”高繼東聽了兒子剛才長篇大論的分析,不由地沖兒子比個大拇指:“這個主意好。”
既然人們都認為串串香是小吃,不舍得敞開了肚子吃,那主食搭配蔬菜肉類,這肯定能填飽肚子!
況且西田市人普遍更愛吃面食,大街小巷都是各種面食,光是面條就有好幾種,更別說花樣百出的各種餅子了。
經過串串香的成功,高繼東現在對兒子有一百個信心,他相信兒子,兒子說要做炸餅,那炸餅的市場前景肯定就會特別好!
但接下來兒子的一句話,讓他傻眼了,林初平說:“爸,那你這幾個月就多琢磨琢磨面食,做餅子這個我不大懂。”
“啊?”說實話,高繼東也不懂啊。他倒是會做飯,手藝倒也還行,就是讓他去做能拿去賣的餅子,高繼東是一百個不自信。
見老爸這副模樣,林初平好笑:“爸,你怕什麽,咱們還有半年時間呢!再不濟,等我回頭騰出來功夫,我也跟你一起研究炸餅。”
高繼東艱難的點了頭。
接下來幾天,高繼東就忙着琢磨着規劃今秋農場的耕種計劃。
就在高繼東忙時,林初平突然有了那麽一點點閑工夫。
有點兒時間,林初平就想到高繼聰。要說起來,自打在林初平這兒吃了幾個鐵釘子,高繼聰已經有一段日子沒找上林三農場了。
前段日子林初平聽張叔說,高繼聰準備和找小斌叔合作,跌破了鎮上所有農場東家的眼鏡。
林小斌也是林崗村老本地人了。那個年代日子都苦,十來歲時他爹娘就去世了,他是吃村裏百家飯長大的。後來七十年代時聽說沿海大城市能賺錢,十幾歲就出去跟同村的一起闖蕩。
後來因為傷了腿,就回來了。他性格實在忠厚,跟他一起出來的那可是村裏有名的人精。見只有他一個殘了的回來,村裏人都猜測林小斌肯定是跟着他那張直性子,吃了大虧。
當時村裏稍微有錢的人家都搞農場,林小斌也開了現在的這個小斌農場。
因為跟父親性子差不多,兩個人比較合得來,平日裏他們走動得也勤,只是近段日子林初平回來,再加上農場一直忙着開串串香的生意攤子,高繼東這一陣一直沒顧得上他。
到了小斌農場,林初平客客氣氣地和小斌叔打招呼。
林小斌也是很久沒見着林初平了,他樂呵呵地給林初平倒了杯茶:“我聽人說你這大學生要回村子裏?”
林初平笑了下說:“是啊,最近這不是農場日子不好過嘛。我讀了那麽多的書,總想施展施展,回來建設家鄉。”
林三農場折騰出來的串串香開始在西田市賺錢這件事,還沒傳到村子其他農場耳中,林小斌也不知情。他更不清楚林三農場現在每天光賣串串,差不多就有五六百的收入,更別說林初平賣材料也能賺錢了。
他只是覺得林初平那麽高學歷的人才回村子,總覺得是被埋沒了。可這又是林初平作為兒子的一番孝心,作為好友林小斌也替高繼東高興。
一時間林小斌也不知道說什麽好了,他嘆了口氣說:“你要是不在乎村子裏的風言風語,那好好替你爸經營你家農場,今後日子肯定會越來越紅火的。”
說起高繼東,林小斌就忍不住問了句:“你爸呢?怎麽今兒個就見你一人過來?”
林初平道:“逢着夏收,農場的活兒多,他正在忙地裏的活兒。我來,就是想在小斌叔你這兒坐坐。”
林小斌一頭霧水:“坐坐?”他跟林初平就不是一個時代的人,能聊到一塊兒去嗎?
結果還不等林小斌在開口問他肚子裏揣的什麽藥,就聽林初平就問他:“聽說我那小叔,這陣子總往鎮子各家農場跑?”
說起這個,林小斌也覺得奇怪,整個鎮上只要是搞農場的,都知道高繼聰是高繼東的小弟。
小弟打算在林崗鎮各家農場找個能與永輝酒樓牽線,做長久的合作,這可是個多大的好事啊!怎麽高繼聰不找他二哥,而是在林崗鎮各家農場穿來穿去地跑?
林初平:“我聽張叔說,我那小叔好像對你這農場挺感興趣的。”
林小斌點點頭,這事已經在村裏傳開了,沒所謂還藏着掖着。
林小斌像是突然想起什麽似的,問:“難不成是你爸把我介紹給他的?”但見林初平搖頭,他更是一頭霧水了。
林小斌這個人吧,不太會說臺面話,當時他也是聽說高繼聰想找農場跟永輝酒樓牽線合作,他當時就是抱着随便試一下的心态,就上去跟高繼聰說了那麽兩句話,沒想到竟然就被高繼聰給瞧上了!
後來高繼聰還親自來他農場好幾趟,搞得他都不敢信。
他這小斌農場地理位置也不算好,門口就是兩座大山。平常大貨車來拉貨,司機稍不注意,車子就容易在拐彎處側翻,運輸風險大,平常大工廠都不樂意找他合作。
而且,他這農場裏種的蔬菜品種還比較單一。這些林小斌都有跟高繼聰說明,但高繼聰好像就是一門心思鐵定要跟他簽合同似的,還表示蔬菜品種單一,不怕,永輝可以從外邊引進新品種,給他小斌農場來種。
林初平聽了這些話,心立馬就提起來了,他問:“那小斌叔你跟他們簽合同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