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第37章
“有什麽需要幹的活都交給我們吧!”他的話在嘴裏含了一會, 然後擲地有聲吐出。他們可不會白吃白喝,這句潛臺詞壓在他敞亮清晰的嗓音底下。
林昭看向這個只有十六歲的少年,他的肩膀瘦削, 個子高高的, 整個人像根竹竿一樣,褴褛的衣服在外面晃蕩。明明這樣瘦弱,眼睛卻又那樣明亮有神,堅定得黑白分明。
被少年幹勁感染的林昭露出一個笑,“行啊, 先把這些碗刷了,傍晚再幫我把後院還有山腳下的農田澆水。”
“好!”少年重重點頭, 回身拍了幾個差不多大的同年肩膀, 讓他們跟自己一起收拾了空碗筷,裝在一個大盆裏端到井邊洗。
林昭則帶着慧通他們來到了第二間僧寮,裏面也是兩條大通鋪, 門窗構造和第一間一樣, 兩個書櫃和一個大衣櫃。他準備将這裏收拾出來給那二十二個孩子住。
各人拿了掃把, 水盆抹布等工具, 将落下的灰塵, 角落的蜘蛛網通通打掃幹淨。再放上系統出品的厚實棉被褥, 棕色木制和藍白布料相得益彰。從門口的位置望去, 十分清新明亮, 已經沒有剛剛打開門時嗆得人喉嚨發癢的陳舊。
再回到齋堂時, 那幾個幹活的少年已經完工, 坐到餐桌上趴着休息了。再一看, 碗架上一排閃閃發亮的白瓷碗碟, 地面明顯擦洗過, 甚至竈臺上的鍋灰都被清理幹淨了。明明之前齋堂也不顯得髒亂,怎麽這一收拾好像亮了一個度?
待到午休起來,發現這群孩子三三兩兩分散在各處打掃衛生,明顯有人帶領他們,給他們分配任務。林昭看向背對着他收拾落葉的那個少年,林昭聽見其餘孩子們叫他老大,也有幾個同齡的喊他油桐。看來這個少年就是這個集體的核心人物,孩子們都很信服他,聽從他的話。
後下午這群孩子又浩浩蕩蕩地如約去給山腳下那五畝農田澆水去了,不二在前頭帶路。
到了夜色傍晚,才又浩浩蕩蕩地回來,然後林昭就發現不二主動坐到那少年油桐旁邊了。他不着痕跡地挑了下眉毛,緊接着又見油桐親切地主動招呼給他們端飯菜的善通,其他僧人也沒落下。
林昭再次挑了下眉毛,看樣子這半下午的功夫已經足夠讓他從不二嘴裏将寺廟上下人等的情況打聽清楚了啊。他繼續觀察,發現這油桐的确很不一般,僅僅是三言兩語的寒暄招呼就足夠他把這寺廟僧人的性格脾氣摸清楚,然後對症下藥地轉變語氣話題。
看似随意,其實一擡眉一舉手都是試探,他圓滑又不顯得世故,短短一日的功夫,僧人夥夫們已經對他十分熱絡。
這是一個很懂得社交心理學和運用自己人格魅力的聰明家夥。十分适合當他的知客僧呢。
吃完飯,林昭招手示意油桐過來。
“住的地方已經給你們收拾好了,”見他要開口感謝,林昭做了個制止的手勢,“先別急着感謝,我還有其他事要和你商量。”
Advertisement
“你們從北地過來,一時也找不到安身之地。我建議不如先吃住在寺廟,”他看見少年滿腹想表達的話卻又礙于不好打斷自己的着急神情,故意道,
“別高興得太早,不是讓你們白吃白住的。每天呢,都要早早起來将各個殿打掃幹淨,包括鐘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祖世堂。目前伽藍殿和其他地方還在修葺暫時不用你們打掃。各殿內佛像也要定期撣塵,別落灰。及時清理香爐積累的香灰,各個院落以及主幹道的落葉泥土也要掃除,齋堂的碗筷都交給你們洗刷。沒問題吧?”
“當然沒問題!”油桐黑白分明的眼睛亮起星子,“謝謝住持!感謝你收留我們!”
這個在逃荒路上學會見人說鬼話的少年,到真正想表達自己情感的時候卻哽咽了,腦海裏除了謝謝再也想不到別的詞,滿腔感激和欣喜全堵在喉嚨裏。住持是知道他們要強,不肯白吃白住,才特地安排活……
【叮——恭喜您達成成就,初步擁有寺田五畝。
獲得獎勵草紙配方x1,□□設計圖x1。】
系統提示音從腦海裏響起,林昭便知道,這是那五畝田的過戶手續已經辦好。之前是跟裏長買的荒地,裏長給了一張契書,并包攬了官府的過戶手續,讓他不必多走一趟。
看來只有官方記錄檔案上山腳下那五畝地正式挂名在清泉寺下,寺廟才算擁有寺田。所以獎勵延遲到現在發放。
不過這獎勵真是讓林昭心花怒放,高興得直接抱起旁邊的不醒來個舉高高。不醒完全不懂他突然的興起,看着高高的地面轉了一圈,感覺有點眼暈。
林昭将他放回安全的地面,喜滋滋地看着兩張圖紙,一個生産一個武力,真戳人心窩。
突然感受到系統爸爸滿滿的關愛。
晚上他在禪房将□□設計圖臨摹一份,讓暗衛送去給皇帝陛下。自己又打開草紙配方細細看。
第二天,他找到正在伽藍殿施工的工人,這裏面有在林場幹過活的,最了解木材。林昭便找他們詢問本地是否産構樹。
“有啊,就林場後山那塊坡地,全是構樹呢!住持,你要的話,我們給你送來。”工人黝黑的臉綻開一排白牙。
“行,麻煩你們先給我送一截構樹來。”制作草紙的主要材料就是構樹,他想先弄一截試試手。
他這麽一說,構樹當天下午就送來了。
制作草紙第一步是先将構樹皮取下,再拿錘子反複捶打,捶打至扁扁一片像張面皮一樣時,撕碎再反複捶打,直到打出紙漿拉絲。
然後将紙漿撕碎放入清水中,攪拌均勻,加入造紙膠攪拌沉澱,再抄紙于過濾紗布上,反複澆漿水。然後将之放置在通風處,晾幹後即可揭紙。
造紙膠是提前用富含膠質纖維的植物蒸煮碾壓,然後用力擠壓制取的。當地有一種富含膠質汁液的草,林昭試驗過比其他植物都要好用。古代制作膠水除了植物膠,還有魚鳔膠,豬皮膠。
魚鳔膠要将魚泡焯水,剪成小碎塊,然後反複捶打,這個過程要耗費很大的力氣,直至魚鳔成糊狀,由紗布包裹起來放水裏燒開,燒出膠質,然後再把水蒸幹,得到魚鳔膠。耗費一整天的功夫才能得到掌心那麽一點魚鳔膠。
這樣一套流程做出來的草紙十分薄透,林昭将之多層覆蓋,便制成一張厚度适宜的草紙。
試驗成功,林昭便在寺廟找了個廢棄的區域,用棚子搭起工坊,專門做草紙。正好有二十幾個孩子幫忙。
人多力量大,短短幾天,他們就做出幾大箱草紙。
經過商量,大家都說這草紙可以送到縣城寄賣,林昭也覺得可行,便留下自家寺廟要用的用量,其餘的帶着慧通和不色挑去縣城。
來到縣城,不色多次下山化緣,知曉哪裏寄賣比較合适,由他帶路來到一個叫廣元齋的雜貨鋪。
廣元齋裏面除了賣瓷器陶盆,還兼賣筆墨紙硯,以及針線頭腦一類的。
走到櫃臺前,一個百無聊賴耷拉着眼皮的中年男子正撐着下巴撥算盤算一上午的收支。他嘆了口氣,擡眼看向林昭三人。
這會正從箱子裏取出一疊草紙,林昭拿到那掌櫃面前,問他可識這物。
掌櫃的被他這一問,立馬直起斜靠的身子,接過他手裏的草紙,認真摩挲端詳。
“這紙……較書寫紙張柔軟,且看上去容易吸水……”說到這,他一時也說不上來會用在什麽地方。
“掌櫃好眼力,”林昭适當接過他後半段沉吟,“這紙适合擦拭髒污,用途廣泛,最适宜出恭之後使用。”
掌櫃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掌櫃認為這紙要賣作價幾何?”林昭笑吟吟問他。
“我看嘛……”
“我看這腌臜之物倒貼都沒人要!”後面門口處傳來一個惡聲惡氣的聲音截斷了掌櫃的話。
所有人齊齊轉身看向這位不速之客。
他頭戴一頂瓜皮帽,身穿錦緞長衫,手裏提着一個鳥籠子,裏面是一只紅毛鹦鹉。
“臭和尚!臭和尚,你好!”紅毛鹦鹉突然發出尖銳粗啞的嗓音,還眨巴着無辜的黑豆眼看他們。
這提着紅毛鹦鹉的人叫毛黥,平生最厭惡和尚,對和尚從來沒有好印象。剛剛在門口就聽這幾個和尚嘴裏說些不幹不淨的話,此刻再進來一瞧,還是在行販賣牟利之舉。
果然不愧是臭和尚,坑蒙拐騙,為了錢沒有他們幹不出來的。嘴上說着最清心寡欲的話,背地裏吃喝嫖賭樣樣不落,比誰都腌臜。
林昭直接背過身。
在外面遇上莫名其妙的瘋狗最好不要理會,這人明顯對和尚有偏見,說不好還有什麽宿世的仇怨,才會路過看到和尚都要走到面前挑釁幾句。
瞧他那只鹦鹉,可見平日裏沒少罵和尚。
既然這樣,自己幹嗎還要送上門讓人家出惡氣,哪個和尚惹他找哪個和尚去,和他有什麽關系?
然而,他不理睬別人,別人卻還要以為他心虛好欺負,更要得寸進尺,上前一步好為天下公義鳴個不平。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