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修書
等到因陀羅根據現場的能量殘留推算,想法子尋回失蹤的二人的時候,兩個小家夥已經跑到四戰戰場上轉過一圈了。
雖然過程很意外,但結果很不錯。
去四戰戰場上尋人的因陀羅,不僅如願以償地怼了平行世界的渣爹六道仙人一頓,還從宇智波斑、宇智波佐助這兩個轉生體、宇智波帶土這個後代,以及千手柱間和千手扉間那裏,得到了他們的記憶。
帶着兩個後代回來之後,原定計劃就有條不紊地開始實施了。
宇智波借助已經擴展到雷之國全域以及大陸上其他國家的重要地區的神社信仰,以及自身的武力值,開始了奪權運動。
雷之國在大名惟宗寶木身亡後,兩個非直系繼承人的争鬥不休所造成的混亂,也給他們制造了極好的條件。
觀摩了四戰戰場上,未來的自己是怎麽日天日地的兩個小少年興致勃勃地想在這次戰争中出一份力。
因陀羅原本的安排也是如此,只是看兩個小的這副模樣,明顯是飄了。
黑絕已經被他提前收拾了沒錯,但這并不代表他們不會遇上未知的危險。
因陀羅思來想去,果然還是得先提前削一削兩個小家夥的傲氣才行。
說到底,這些年遇到的危險再怎麽降低,他們依然是忍者,不能不周全小心。
剛好,他從四戰世界那裏得來了好幾份記憶,可以借此構建一個大型幻境,讓生活在這個世界、在新時代成長起來的後代們警惕起來。
斑和柱間是見識過未來的自己的實力的,這就意味着他們被這些人記憶中經歷的種種困難打擊到的可能性很小。
即便他們如今做不到同位體的程度,只要對自己的未來心懷堅定信念,那就不會一蹶不振。
至于其他人,還得斑和柱間都進去試驗過後才能逐步開放幻境。
不然的話,四戰斑、柱間、扉間能成長為日天日地的戰鬥力巅峰的狀态,已經是經歷了許多之後發生的事了,其他人進去以後一時間受的刺激太多,保不齊就會産生什麽後遺症呢。
即便是小一輩的佐助和鳴人,經歷也是坎坷得可以,換到別人身上真不一定吃得消。
因陀羅按照自己預知的情況,以及對這幾個人的經歷的粗略浏覽,大致選定了一個背景。
幼柱和幼斑:??始祖大人,起點難度是不是有點太高了啊?
因陀羅按照自己預估的高标準讓兩個後代經歷幻境的結果,就是他們兩個仿佛受了刺激一樣,通過幻境,得到上戰場的資格後,在最初階段,過分慎重。
宇智波and千手全族:夠了,真的夠了,讓你們兩個十歲孩子上戰場并不是讓你們做主力的,不用把各大戰線用須佐能乎和木人之術一波橫掃啊!
這些小雜魚我們也能搞定,不必場場戰鬥都開大啊!
被兩個兒子比下去的宇智波田島和千手佛間:我的兒子在戰場上實在過分慎重!
但是這樣做的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世人大多慕強,即便是其他忍者家族,在宇智波展開雷之國攻勢的這個階段,也有來投奔的,更何況是尋常的貴族、民衆呢?
宇智波斑和千手柱間兩個人,能夠做到尋常忍者都難以做到的攻擊的時候,就已經讓他們所代表的宇智波和千手脫離了普通忍者的層次。
再加上一直被大力宣傳的黃泉與命運之神的信仰——神像展示的宇智波與這位神靈的關系是顯而易見的——拼死抵抗到最後的頑固派分子少了許多。
輸給忍者,讓忍者統治他們,這是貴族們所不能忍受的,但若是這些忍者兼具貴族身份的同時還是神靈的後代,那他們的抵觸感就會減輕很多。
這其實是變相的自欺欺人,傳說中的六道仙人,也有不少忍族宣稱自己與其有關,但貴族們向來是“一視同仁”,都不将他們放在眼中的。
不管怎麽說,宇智波和千手在雷之國的攻勢一路勢如破竹,惟宗氏營建的都城恭仁京的淪陷,分別支持兩位惟宗氏繼承人的家老們摒棄前嫌的行動未曾取得成效,代表着雷之國最強大的貴族勢力的崩塌。
當宇智波的族徽取代惟宗氏的族徽出現在恭仁京的城牆各處時,雷之國的權力更疊便已經落幕了。
這個結果,對于全大陸的各個階層來說都是轟動的。
雷之國是整個大陸上有數的大國,其實力以及境內的貴族勢力,都非各個小國能企及的。
可就是這樣的雷之國,為忍者這一身份意味更濃厚的宇智波所奪取了!
這些人本該為他們服務,如今卻以下克上了!
就算宇智波號稱是神靈的後代,在真正的兵臨城下之前,也休想讓他們不戰而降!
信仰黃泉與命運之神,不代表他們要将自己的身家富貴都托付出去啊!
在信仰和家業之間,在必須要做出抉擇之前,就讓他們先掙紮一把!
大名、貴族們顫栗着,恐懼着,拒絕着,他們已經做好了聯合進攻的準備。
恰好,因陀羅也未曾将目标局限于雷之國一隅。
都說了目标是一統大陸了,那先打一個還是先打一堆,能有什麽區別呢?
一堆弱雞的戰鬥力疊加起來不還是弱雞嘛!
在貴族階級同仇敵忾的時候,忍者們的态度就很暧&昧了。
他們若即若離地回應着貴族的拉攏,但是已經被宇智波和千手攻下的、由忍者統治的大國、以及在此之前投靠二族的一些忍族受到的重用,都讓他們蠢蠢欲動。
因陀羅對忍者大陸的現狀看得很清楚。
宇智波和千手依舊穩紮穩打,斑和柱間兩個人雖然在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沒有再過分慎重而是張弛有度,但他們的警惕性依然很高。
在這樣的情況下,就算出了什麽無法輕易抵擋的意外,等到他去救援的可能性依然很大。
既然如此,現在就可以提前為一統忍者大陸做準備了。
已經被占領的雷之國就是一個很好的試點。
在絕對的實力之下,政令的頒行是很輕松的,但是不同人有不同的分工,并不是所有的忍者都擅長政務,各地的尋常事務處理起來,也很讓人頭大。
法令的更改是必須的,但是貴族、民衆們對忍者的排斥,并不能夠輕易地改善。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将之與宇智波一直在宣揚的神道相結合了。
黃泉與命運之神的信仰,這些年宣傳一直在進行中,整個雷之國受到這個信仰的熏陶是最早的,因陀羅在神道方面的信衆已經很多了,這麽個優勢,不利用實在太可惜了。
在因陀羅的示意下,宇智波糾集全國各氏,修訂家族古老的源流轶事,名之曰《古事記》。
各大家族乃至民衆中精通古事之人,皆可參與修訂,而在宇智波主導下修訂出來的《古事記》,究竟是如何風貌,那就很有看頭了。
《古事記》的修訂,以宇智波一族的血脈源流為主線——
畢竟如今雷之國的統治者是宇智波一族——其餘家族也努力地摻私貨,為自家的祖先揚名,宇智波不會刻意打壓。
但一切的光芒,自然還是只歸屬于宇智波一族的祖神——黃泉與命運之神因陀羅。
早已為世人所遺忘的輝夜女神,以及依舊流傳信仰但事跡不再鮮明的六道仙人,在古事記中,當然是邊緣化得不能邊緣化的神代人物。
即便某些家族常以自己的家族追溯歷史似乎與六道仙人有關而自傲。
但是修訂而出的古事記,他們的家族能否在其中揚名,自然要看和宇智波一族的祖神的親近程度。
黃泉與命運之神,是整本《古事記》最顯著的神,由神代向人類世代過渡的過程中,他的神裔在其中的地位自然也是最為舉足輕重的。
某些家族的神代歷史含糊不清,幹脆厚着臉皮将自己的祖先拐彎抹角地和黃泉與命運大神扯上了關系,家族歷史上與宇智波有過聯姻或者有過交集的貴族,更是恨不得證明自家祖先和宇智波一族的親緣關系。
《古事記》修訂完以後,陡然多出一堆“後代”家族的因陀羅:fine,你們高興就好。
見過趨利避害的,沒見過這麽上趕着認人當祖宗的。
千手一族也參與了《古事記》的修訂,因陀羅也不吝給他們一個自己的弟弟的後代的名頭,就是阿修羅的存在感要淡花一點。否則的話,有人對他好奇,又追溯到他們的父親怎麽辦?
如果不是宇智波一族一直參與了修訂過程,定稿之前的草稿修改了數次,最後的成稿要交給因陀羅定奪,指不定有些家族就會順着杆子往上爬,給因陀羅弄出一堆亂七八糟的親戚來。
與其這樣,還不如他多出一堆“孝子賢孫”呢。
雷之國內部已經開始一片和諧了,在《古事記》初稿被刻意散播出去後,也将這份神話記錄拿到手的別國貴族和忍者:啊這,宇智波一族吹祖先、吹自己可以理解,但是其他家族是否太不要臉了呢?
存在歷史較為久遠的家族,對某些家族在其中摻雜的私貨看得很分明,貴族們也看出了這樣一本神話典籍的重要性。
不少人考慮着,在擊敗雷之國和宇智波後,是否要仿照這份典籍,再寫一本自家版本的。
至于現在,雷之國在宇智波的治下不知會發展到什麽地步,他們可沒這個心思将精力放在修典籍上。
而且,不将《古事記》銷毀,那他們自己的版本修出來,不就成了打擂臺的盜版了嘛?
還是再緩一緩的好。
作者有話說:
在神話中沒有姓名的六道仙人:Fine,我不在乎……因陀羅你還認不認我這個親爹了!
被封印得連一點消息都沒有了的輝夜:孽子,我說你什麽了嗎?
《古事記》的修訂其實就相當于一場造神運動。
隔壁霓虹歷史上,天武天皇(好像霓虹王由國王改稱天皇就是他開始的)奪取了侄子大友皇子的王位後,命人修訂《古事記》,其中心目的是為了突出天照大神及其後裔,用以說明天皇國家源于天授神命,當然還有一些其他有利于天武本人的目的。
天武本人的诏書就已經很明确地說明了想法了:
于是天皇诏之:“朕聞‘諸家之所赍帝紀及本辭,既違正實,多加虛僞。當今之時不改其失,未經幾年其旨欲滅。斯乃邦家之經緯,王化之鴻基焉。故惟撰錄帝紀,讨覈舊辭,削僞定實,欲流後葉。”
《古事記》分神話和天皇的故事,其中大體突出了王室的祖先神天照大神,以及歷代天皇的紀事,很有意思的是,除了天照是天皇家族的祖先,那裏面記載的高天原諸神,還有些是霓虹其他家族或者專有職司的大族的祖先,結合天皇收并諸家典籍一體創作《古事記》,可以看成是一場集體造神運動,天皇家族的祖先神要尊崇,其他重要的家族也好歹給了他們祖先一個好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