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小葫蘆的口糧
農戶說完,拉動手中繩索,把牆角邊孤零零的一只奶羊拉了過來。
宋小枝打量了一番,皺眉說:“産子夭折的羊,寓頭不太讨喜。”
農戶今日還未開張,養羊的也最為忌諱産子夭折的母羊留在家中,怕有什麽病氣一并過給了其他羊只,于是咧嘴笑到:“不妨事不妨事!這樣,我折合半價給你如何?半賣半送,也是看姑娘眼緣好,結個善緣…”
半價購買,那豈不是二三百文便能買下?宋小枝心裏樂開了花,面上卻嬌嗔的說到:“小哥好會說話!這樣罷,我就買下你的羊,改日再多來照拂你的生意。”
農戶大喜,口中不住說到:“甚好!謝謝姑娘!”
宋小枝拿出了銀錢,牽了羊繩遞給了身後的小呆,農戶又找了她一千八百文錢,提起來好大一串,沉甸甸的。
宋小枝嫌棄又沉又響,于是向農戶讨了個荷包,把錢串子放在裏面系在了小呆的腰間。
因身上銀錢多,又擔心家中的小葫蘆。宋小枝不敢閑逛,心道來日抱着小葫蘆一起來再添置也不遲。
于是她們又急忙忙往家裏趕。
因為牽了一只羊,宋小枝與小呆專挑偏僻人少的小道走。如此,小半日的腳程她們便到了村子。
宋小枝囑咐小呆牽着奶羊送去之前發現的秘境上喂養。自己先回了家中。
推的院門進去時,小葫蘆已經醒了,周氏正抱着他在院裏躺椅上玩鬧。
宋小枝先去親了親小葫蘆的臉,說到:“娘,餓了吧?我去生火做飯。”
周氏關心的說:“先休息一下吧,小枝。”
“沒事,娘。我不累。”宋小枝說着,就去柴房抱了一堆柴火出來。
她洗淨了手,把面粉拿出來和成面團,又擀開切成了一條條的濕面條攤在小方桌上。
Advertisement
忙活完這一切,宋小枝用火石升好了火,把周氏拿過來的豬板油和雞蛋提了出來。
豬板油切成條,丢到熱鍋裏面。只聽吱吱的聲音,一會兒雪白的板油條變成了金色的小塊。香味飄揚滿整個院子。
宋小枝見油都熬出來了,把剩下的豬油渣鏟了起來,撒上一把青鹽,抓一個丢入嘴中,雖然有些燙但是真香啊。
她把油渣端到周氏那裏說:“娘,你先吃點。”
鍋裏的火很大,油都冒出了青煙。宋小枝趕緊回到鍋旁,往裏面磕了一個雞蛋。
正當她把三個雞蛋全部煎好,往鍋裏放入清水之時,小呆悄無聲息的從屋角後面走了出來。
周氏吓了一跳,問到:“你怎的去了後面?”
“我方才去方便了一下。”小呆說着,然後坐到鍋前的小凳子上。
水開鍋了,宋小枝趕緊把手擀面抓了進去,又蓋上鍋蓋焖煮片刻。
她一邊忙活這些,嘴裏還跟周氏商量:“娘,我想起房子了。這裏連個廚房都沒有,下雨天該咋整?”
周氏有些憂愁的說:“起房子要錢哩,我手裏一文錢都沒有。再說了這塊地還是覃凡家的,是不可能讓我們在這裏起房子。”
宋小枝揭開鍋蓋,放了一些青鹽大聲說:“啥呀,這不是你開出來的荒地嗎?這個破柴房能做起來,也是你自己花了幾個月時間和的黃土磚,怎麽就成了他的地了!”
周氏也不說話,只是嘆了一口氣。
話說回來,宋小枝決定去找一下裏正大人,土地産權明确了,她才能建房子。省的有人天天眼饞來找麻煩。
面條煮好了,宋小枝挑了滿滿一碗。每個人碗裏都是堆的冒尖的面條,上面還卧了一個金黃的煎雞蛋。
周氏已經好幾天沒好好吃飯,豬油面條鮮香無比,饞的她狼吞虎咽的幾口便下了肚。
宋小枝也是吃的滿嘴流油,香噴噴的煎雞蛋入肚,她心裏滿滿的都是幸福感。
能吃飽喝足,真是一件美事吶。
小呆飯量奇大,兩個女人只吃光了自己碗裏的面條,鍋裏還剩了很多,他一個人連面帶湯水全部吃光了。
周氏驚的眼珠子都要掉出來。忍不住說到:“我的乖乖,這般能吃,哪有這麽多糧食夠他吃啊?”
宋小枝笑到:“娘,他雖然能吃,但是幹活很厲害的。也不用付他工錢,就管管吃喝,已經很劃算了。”
周氏皺眉問到:“怎的?你還打算一直養着他?男女有別,這樣住在一起多不好。”
宋小枝安慰周氏到:“娘!我可沒考慮這麽多!我只想掙了銀錢吃飽喝足,掙錢需要幫手,光靠我一個人哪能行,你要相信自己的閨女,多給我支持,不要跟着外人一起添亂。”
這一番話說的周氏啞口無聲。确實是,連飯都吃不飽,還能顧得上其他?
再說,她打算和宋小枝一起生活,孤兒寡母的,還帶着一個不滿一歲的奶娃娃,有個大男人在,也确實很有安全感。
只是,周氏還是有些擔心:“小枝,錢也不好掙,你打算用什麽法子掙錢?他食量又這般大,多個幫手固然是好事,也要你能養的起呀。”
宋小枝說到:“娘,放心吧。掙錢的事我自有主意,你就不要操心了。我忙的時候,你幫我看好小葫蘆就行了。”
周氏是個沒主見的,見宋小枝俨然已有自己的主意,便也無話可說了。
這時,只聽得隔壁院門哐啷作響,原來是喝的醉醺醺的覃凡回來了。
他東一腳西一腳的在院子裏亂轉,只聽砰的一聲,覃凡哎呀一聲,似乎撞到了什麽,一聲重物倒地的巨響過後,便再沒有了動靜。
宋小枝秀眉輕蹙,說到:“有幾個錢就去灌黃湯!”
周氏也狠下心來,說到:“我也是瞎了眼,嫁與這樣的漢子。”
兩人皆是相顧無言。這時,隔壁院裏居然傳來滔天的呼嚕聲,覃凡居然睡着了。
宋小枝聽着這動靜,愈發瞧不起覃凡,也實在是擔心倘若哪日喝醉酒摸到這邊院子來,委實吓人。想着,她不由得坐立不安,瞥見這三尺高的黃土牆實在是搖搖欲墜,仿佛風一吹就會倒塌。于是宋小枝站起身來,招呼小呆同她一起出門。
周氏問到:“你上哪兒去?”
宋小枝說到:“去一趟村中,一會兒就回。小葫蘆若是餓了,你先煮一些面糊湯喂他。”
“我曉得哩。”周氏應到。
宋小枝沿着村裏唯一一條黃土匝就的大道走去。遠遠的便看見一叢竹林,竹林上空露出一方青瓦的屋角。
又轉了兩個彎,前行約十多米,一棟青石磚造就的房子出現在眼前。
院裏用青石磚圍起了大約一米來高,兩扇暗紅色木門緊緊阖着。
宋小枝走上前,輕輕敲響了院門。
只聽屋內一個女聲說到:“來了。”
不過片刻時間,院門朝外推開,一個圓臉少婦出現在宋小枝面前。她梳了一個村裏不常見的堆雲鬓,上面插了一枚明晃晃的銀揝子。身上穿的也不是農戶常穿的短打,而是一身鵝黃的掐腰罩衫,下面配了煙青色長裙,裙擺繡了一朵重瓣層蕊的嫩黃花兒。面色略施粉黛,整個人清新的像一株百合花兒。
宋小枝還是頭一回看到這麽漂亮的小娘子,不覺得有些出神,直到對方淺笑的問到:“姑娘莫不是找裏正大人?”
宋小枝這才察覺自己失态,她臉蛋上出現了一抹酡紅,有些不好意思的說到:“這位小娘子如何稱呼?我看也就比我能大了三兩歲,就喚你姐姐罷?方才一睹姐姐容貌,驚為天人,有些失态,請多擔待一些。”
那小娘子眼波流轉,只覺得有趣,居然掩了口鼻說到:“丫頭好生厲害的口舌。我最少年長你十多歲,稱姐姐但也勉強,稱為嫂子倒還差不多。”
說着,轉身朝屋裏走去,口中道:“進來吧,裏正大人在屋裏。”
她引了宋小枝與小呆兩人進院。宋小枝才看到,院裏的空間十分大。面對她的是一間高大的正廳,左右分別有兩間側房。分為東廂房,西廂房。皆是用的城裏現在時興的屏風雕花木門。
宋小枝收回目光,踩着青石板磚路面走入了正對着自己的大廂房,如她想的一致,果然是個大廳。
大廳裏靠左邊牆放了一面四折屏風,後面應該是裏正大人平時辦公的桌子。
右邊牆是并排兩座高腰凳,上面放了一個小圓幾。
宋小枝和小呆兩人正站在那裏,裏正大人從裏間走了出來,笑到:“我道是何人,原來是你。”
宋小枝規規矩矩的說:“大人,小女想過來辦點事情。”
“你坐吧。”裏正大人說到,又問:“什麽事情?”
宋小枝先坐了下來,才語氣淺淡的說:“不知村裏的荒地能否辦下地契?”
裏正大人銳利的眼神在宋小枝臉上停留了幾秒問到:“是誰想置辦荒地?”
良田值錢,荒地卻是不值錢的。這年頭人力匮乏,如若村民自己開的荒地,按道理就歸屬于誰,村裏也不必收任何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