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柳庭璋想起紙上夫子教他經史并重,将春秋筆法給他細細講過,揚眉露出些少年豪氣:“學生略懂一二,請上官發問。”暗沉聲音卻又顯得沉穩。
縣令離座,走到他近前,端詳他眉眼,問道:“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何解?”
柳庭璋不動如松,任由打量,心平氣和,絲毫不見緊張。目視縣令臉頰而非雙目以示敬意,又如同方才一般,将此字句的來龍去脈、蘊含的治國道理一一說來,如數家珍。
縣令聽罷,撫掌稱贊不已。本想再問,忽見下一位考生已經在門邊探頭探腦,方才想起今日正在面試。
縣令對柳庭璋說道:“以後可以在領米糧時,來尋本官,與我切磋學問。”此言大有深意。
柳庭璋心下狂喜,知道縣令對他的應答十分滿意。但是面上仍然八風不動的樣子,這也是紙上夫子教過他的養氣功夫。他不卑不亢告退,又回到側房等候結果。
申時三刻,衙役們過來告知他們,放榜了,就貼在縣衙旁的牆上公告處。
考生們一擁而出,紛紛去看自己名字有沒有上榜。柳庭璋倒是不急不慢墜在隊伍後方。
柳庭璋到了榜前,已經聽到學子們交頭接耳:“榜首是誰?”
“好像是柳庭璋。”
“是開私塾秦家的柳庭璋麽?”
“應該沒錯,籍貫、父親姓名綴在榜上各人姓名之後,就是他了。”
有眼尖的看到柳庭璋,已經出聲恭喜。衆人為他讓出一條道來,柳庭璋團團拱手致謝,擡步走到榜前。
他先是閉目,深深呼吸,再擡眼看去。一張三尺長、兩尺寬的大紅硬紙粘在白牆之上,隐約透出後面新刷的漿糊印子。
頂頭一行篆體大字是:“務豐二十年春,息縣新取秀才名錄……”
緊跟着下面,獨自成行的标正楷書居中,字體略小一號,寫着:“榜首,柳庭璋。”後面換成蠅頭小楷,寫了他息縣本地出身,父親秦秀才姓名。
再往下,第二、第三名并列一行。
之後六人一行,三行寫完,最後一行還未滿。
柳庭璋粗粗數去,今年本縣錄取秀才人數只有十九名,遠少于前年了。
考中的相互慶賀,落第的扼腕哀嘆,榜下衆生成相。
柳庭璋年僅十三,高中秀才榜首,也算一個佳話。衆人不論心下怎麽想,都要擠過來和他寒暄幾句,結個善緣。
秦秀才和孟氏趕到,便知道了兒子不僅考中秀才,還一騎絕塵得了第一,自然欣慰。
孟氏準備了散喜紅封,每份紅紙包裹着三兩個銅板,取個喜氣之意。
秦秀才接過來十數個紙包,擠到柳庭璋身邊,拍拍他的手臂,一路散紅封,才将他從人群中領了出來,自然聽了不少「教子有方」「父子皆有才」的稱贊。
秦秀才和柳庭璋都面帶笑意,謙辭着「哪裏哪裏」,才算脫身,之後回家。
當夜,一家三口歡聚一堂,街坊鄰居也都探頭探腦恭喜。秦秀才做主定下,第三日家中擺宴,招待柳庭璋同榜和鄰裏。
能沾沾少年秀才榜首的喜氣,誰不願意?鄰裏紛紛表示,這等大喜事,屆時一定來捧場。
以柳家小院為核心點,人來人往,嬉笑寒暄,鬧哄哄地一直持續到深夜亥時,比平日晚了許多。
好容易,夜深人靜,雞眠犬歇,圓月清輝,水銀洩地,正是沉浸夢鄉的好時候。
正屋裏,孟氏卻久久不能成眠,一時想想兒子的刻苦勤奮,一時想到十多年來的酸甜苦辣,一時不知怎地回想起柳庭璋的親爹,在她腦海中已經面目模糊的柳縣令。
她只記得那是個手不釋卷、極有學問的人,可惜早就不知去向,說不定早已經在哪裏做了大官,嬌妻美妾,子女成群了吧。
璋兒是個懂事的孩子,從來也不問親爹的事情,後來家裏多了秦秀才,這一兩年,父子間感情越發好了,孟氏默默想着,就這樣一家三口過日子,很圓滿,她知足。
秦秀才半夜夢醒,起身如廁,看到娘子還醒着,悄聲問道:“孩子他娘,睡不着?想什麽心事啊?”
孟氏總不能與現在的夫君述說璋兒的親爹,待秦秀才躺回她身邊,孟氏轉頭看着枕邊人,說起心底另一個想法:“相公,我為璋兒高興,三年苦讀終于有了個好結果。我是不是曾經和你說起過,生産璋兒前做過的胎夢?
那一晚我就夢到天上一顆極亮的星星,像是飛一樣撞過來,閃到懷裏不見了,第二日生下了璋兒。說不定,這孩子真是文曲星投胎的。”
秦秀才側身,溫柔拍拍娘子的肩頭,一時間也感慨萬千。自己七歲啓蒙,一路學到三十歲,才考中秀才,此後多年考不中舉人,以為科舉考試難上加難。
而柳庭璋學了三年功夫,就高中榜首,而且就他對少年平日的了解,柳庭璋不是死記硬背,對四書五經的理解,某些地方遠勝于他,那麽來日參加鄉試,說不定真能考中。這個孩子未來可期,實在是後生可畏啊。
看娘子沒有睡意,秦秀才索性與她并卧閑談:“璋兒天生聰穎,人又用功,考中也是遲早之事。說到文曲星,娘子可知這星宿來歷?”
孟氏只是聽人說起過這名字,自然不知文曲星到底何妨神聖,搖搖頭,低聲詢問。
秦秀才一時間來了談興,邊撚着胡須邊講古:“天上有北鬥七星,勺四柄三,就是四顆星星組成勺子形狀,三顆形成了長柄。從勺子端一一數來,是天樞、天璇、天玑、天權四星。
其中天權正處在勺子與柄連接處,可以算是整個北鬥的正中了。這天權星啊,又稱文曲星,據說掌管天下讀書人的。因此士子們奉文曲星為尊。”
孟氏聽得入迷,她倒是知道天上北鬥,卻不知道每一顆星星還有名字,文曲星還是其中一顆。忍不住追問:“那麽柄上三顆星,有什麽說法?”
秦秀才好笑,娘子怎麽像是稚齡小兒一樣愛聽故事?他靈機一動,私塾裏蒙童讀書,有人抱怨枯燥無味,自己是不是可以将一肚子的鄉野故事、神仙志怪講一講,吸引孩子們認真聽課?
先在娘子這裏試試,秦秀才娓娓道來:“從天權,也就是文曲星往後,一根長柄上依次分布着玉衡星、開陽星和搖光星。北鬥七星個個不凡。天樞主色,天璇主言,天玑主財,天權主文,這個方才與娘子說過了。”
“玉衡沒有具體掌管什麽,卻是七顆星中最明亮的,咱們看夜空,往往先一眼找到玉衡星,進而在周圍延展,看到這一串七顆。
最尾巴尖上的開陽、搖光,兩顆相伴相生,開陽主武,也被咱們叫做武曲星,與天權文曲算是對應。”
孟氏恍然大悟:“原來人們常說的文曲、武曲,竟是北鬥中的星星?聽相公這麽一說,就是從勺子尖數來的第四顆和第六顆?”
看來他講得還算清楚。玉衡星就在文曲星和武曲星中間,像是被拱衛着,有時候也指代凡間帝王。這點秦秀才就略過了。
秦秀才點點頭,像是拍哄幼兒一樣輕輕拍着孟氏,繼續說道:“娘子說的不錯。至于搖光,有傳說是王母娘娘的小女兒,自己頑皮跑出天宮玩耍,卻被無形無狀的天道相中,化成了北鬥搖光,以仙女柔和之氣,中和輔佐六顆陽烈星宿,穩固平衡整座北鬥,形成七星格局。她雖處在末端,換個方向看何嘗不是北鬥的起點呢?”
孟氏一聽,覺得搖光星好生可憐,本是天宮無憂無慮的小公主,卻被凝化成一動不能動的天上星。秦秀才笑她替神仙擔憂,兩人慢慢再說幾句,終于睡去。
柳庭璋自然在當天晚上,一進家門就在紙上向夫子報喜。
夫子回複得極快,像是就守候在紙邊等他消息一樣:“功夫不負有心人,為師替你高興!”不同以往、微微淩亂的字跡,讓柳庭璋感受到了夫子的喜悅之意。
柳庭璋見字,輕笑出聲,右側酒窩浮現,彰顯主人的愉悅。
少年得志,意氣風發,柳庭璋看到榜單的那一瞬間,真希望夫子就在自己身邊,能夠當面拜謝恩師。
不過,柳庭璋記得,夫子不喜歡他一味地寫感激之語,總說讀書還是靠他自己,夫子不過點撥一二。
他猶豫一下,雖然知道夫子還盼他走得更高更遠,也擔心師徒緣分會受影響,提筆落字:
【夫子,我想繼續學,将來參加鄉試,考舉人。您願意繼續教我麽?】
【當然。你的功底還有不紮實的地方,應對鄉試只怕仍嫌不足。為師知道你順利通過院試,接下來就該給你拟定新的教學方案,以學懂學透為導向,你可要一如既往用功,不能懈怠。】
夫子的字跡讓柳庭璋放了心,一方面他盼着學習,渴求新知,另一方面他也留戀這樣的紙筆溝通,珍惜奇遇。真想見見對他如此用心的夫子啊。
心随意動,柳庭璋筆走龍蛇:
【夫子放心,學生遵命。僥幸考中秀才,夫子對我有大恩,不知學生何時真正有幸,能夠面見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