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第三十九章
買不起田地不光是雙井村人, 其他村子也好不到哪裏去,便是中等田,一畝地也得花十兩銀子, 更遑論上等田了, 大多都須得十五兩銀一畝。
十兩金倒像是專為這些地準備的一樣, 現在十兩金能兌二百餘兩銀子, 再一個自己這兒還有七百多兩銀子,另外曾經好友所贈的銀子,這會兒也不得不動了, 畢竟以後有錢也不一定能買着地。
中等田地基本都被村裏人買下了,元繡只想拿下那五十畝上等田,最後免了些銀錢,攏共花了七百兩銀子才拿下。
從回來到現在,除了上回買的莊子, 這便是最大的一筆開銷了。
上回賣蘑菇, 勞心勞力也只不過掙了二百兩不到,後田地日常經營上也得有花銷,方方面面都得花錢, 且又只出不進, 所以手頭銀子所剩不多。
雖說拿到地契, 但元繡心裏還是有些虛,一道來買田地的幾家頗為豔羨地看向元繡, 這姑娘如今可比從前的楊老財還富庶。
元繡不管其他, 這幾張薄薄的地契貴重至極,她得正正精神, 單守着寶山可沒多大作用, 得将這些地都用對了。
只不過眼下還有個更重要的事, 知縣說到底是個清官,當官最看重什麽?名聲。
沈大人趕着進京,三日後便要出發了,元繡便招村人商議了一番,畢竟沈大人也算是雙井村的恩人,幫着村人狠治了楊老財,又返了不少地給他們。
這回沈大人要走,元繡便想着帶村裏人送行三裏,瓜菜相贈,無論如何,場面大些,大到足以叫這場面能載入縣史,大到京中人也能聽到這清官的名聲。
這番沈大人能進京為官,一方面能看出來沈玉如既然已是太子側妃,太子嫔妃都是從小官之女中選的,但如今既已經選上了,皇帝只要心裏還有太子,勢必要給太子擡擡位子的。
那位皇後見太子妃位已定了,且多是無甚根基的小官之女,勢必也不會再糾結這小小的“擡位”之事。
初入京城,再加上又跟皇家結親,想必遭到的阻力也不少,若是有個好名聲,至少便沒人敢在明面上使絆子了。
畢竟誰也不敢在明面上跟百姓擁戴的清官作對,要知道跟百姓作對,便也是跟聖上作對啊。
元繡心裏早有一番思量,所以她才提出來,村長便點頭不止,村裏人更是個個都點頭稱是。元繡說場面越大越好,不少人當即便表示要叫老子娘,還有家裏孩崽子都去送沈大人進京。
縣中被沈大人幫過的人家也不少,只要有人開頭,別的不說,單就是跟上去湊熱鬧的恐怕也不少,倒時候都一起擁着走,場面不愁不大。
另一個,這是叫這新任丹桂縣知縣心裏有些底,往後才更能做個清官。若是清廉正直,百姓也定當擁護不是?
事兒也跟元繡心裏想的差不多,本來進京就三輛車馬,中途百姓都一路跑着跟在後頭,嘴裏大聲喊着沈大人清廉,往後前途明亮。
到最後,甚至有老人跟上來,遞了一籃子雞蛋,口中嗚嗚咽咽:“當初家中雞鴨遭賊人偷了,沈大人不嫌是小案,盡心督辦,叫小老兒我記到現在啊!”
不少人跟着應和,個個嘴中都在細數沈知縣辦的案件。
元繡也有些驚訝,她不過是帶村裏人開了個頭,不成想後來竟被擠到最後頭去了。
“沈大人一路順風,若是得空便回縣中瞧瞧,咱百姓都惦念着您”
“是極!這籃菜您千萬收下,山長水遠,京中只怕也嘗不到家裏的味道!”
……
車馬在前面走着,後面跟着一群百姓,沈知縣顯然也驚到了,眼裏已然泛起濕意,抱拳躬身:“我沈某人在任這麽久,對諸位這……”
話沒說完便有些哽咽了,忽又看見人群中的元繡,瞬間想明白了,于是又對着百姓拱了拱手,偏頭道:
“沈某受之有愧!”
衆人靜默片刻,旋即又是各式不舍言語:“沈大人不必妄自菲薄!”
總之這一場送別,現下是足以被記進縣史了。
……
楊老財的那些地,十來畝已經種上麥子了,這麥子現下也歸了元繡,只肖叫宋莊頭留意就行。因着他今年一開始要收六成租,所以他的地沒人租,後來又遇着這些事兒,其他的莊稼便沒種下去。
這才買的五十畝地竟有一多半還空着,不過都這時候了,再想種些麥子之類的是來不及的。宋莊頭要做的蜂房倒是叫她有了些想法,這時候種甜菜正合适,到了季節熬糖制糖,這糖價格比麥子價可要高出不少。
一起來買田地的幾人都是有幾分家底的,一開始元繡要賃地給村裏人,怕後來出問題,幾人就沒敢租,現下看村裏人都種的好好的,便有些懊悔當初怎麽沒租上幾畝田地,田地也好,租金也不高。
現在看元繡又買了田地,既然都親眼見到了,心裏也清楚人家不可能為了這麽幾個錢就叫別人竹籃打水一場空,所以一個個心裏全都活泛開了。
王善保先前也賃了元繡家的地,現在看到另外幾人互相推搡着有話不說得樣子,便是猜也能猜到幾人心裏想的是什麽,只不過他才不會讨人嫌的替幾人問元繡姑娘。
他不好意思,另幾人扭捏半天,也終于開口:“姑娘,我們……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家中都不容易,您若是有餘下的地,能不能……能不能也叫我們賃兩畝?”
越說到最後聲音越小,顯然自己也不好意思了。
元繡知道這些人都是老實巴交只管埋在田裏的人,一開始觀望也是有些怕,再說賃些地給村裏人,至少就像是提溜倒人家了後頸子,起碼不願意再想跟元繡對着幹。
“是啊,姑娘,若是有多餘的地,好歹叫我們賃兩畝。”另一人也苦着臉,跟着後面求。
“今年是不成了,除了已經種上糧食的地,餘下都是有用處的。”元繡也和和氣氣的跟幾人解釋,“況且這地即便賃給你們,如今都到這時候了,你們也不好種什麽東西,索性等到明年開春,到時候連帶着今年已經賃地需要續租的,一齊辦了。”
幾人聽見元繡的話,皆應下了,若能明年種自然最好,他們如今提了,肯定是想探探口風。元繡心裏頭沒覺得這幾人如何勢利,畢竟家家戶戶都沒糧沒錢的,能想到這些,反而能說明幾人心思活絡,往後若是有什麽別的活計,這幾人倒是可以交待。
元繡心裏有了主意,面上卻不顯,挨個問明了幾人姓什麽叫什麽,家中人口幾何田地幾畝,幾人當她是為了摸清家底好打算給他們算計租多少地,因此一個個都苦着臉報自己家裏多貧苦。
也确實過的不容易,攢的家底如今得知能買地,盡皆拿出來買地的,再多的銀錢都拿不出來了。
“我本家姓劉,村裏人慣喊我大頭,原是木匠,現在接些活,日子過得能松快些,好容易攢了幾個錢,現下全拿來買地了,家裏現下沒剩幾個大子兒,還算有些盼頭。”
劉木匠這頭确實比常人大一圈,他這樣一說,元繡便聽他接着要說什麽。
只見劉木匠搔搔頭,“我家裏好歹能填飽肚子,姑娘那地先緊着他們幾個租,若有多的便也叫我租一些,畢竟這日子越過也越有盼頭”
方才最先開口的問能不能賃地的也是他,許是常年四處給人做木工活,好歹也見識過一些世面,腦子自然也就活絡些。
元繡點點頭:“今年開春賃地那會兒便說了,照規矩來,若是想租,我自然都能應下。”
一行人說說笑笑便進了村,都知道幾人今天是去買地的,村裏不少人看他們回來了,也都朝這邊看,也有膽大的直接向元繡打探情況,畢竟地都買下了,她這兒也沒什麽必要瞞着。
不過村裏人也只是打探,本來就差距甚遠,若是在趙家起房子那會兒還有些羨慕,現如今人家日子過得跟他們完全不在一個水平上,幹脆連羨慕的心态都擺不起來了,元繡對他們好,他們只覺得十分感激。
人家不作妖,元繡自然也願意帶着人家一起過上好日子,即便有幾個作妖的,她也自認為能把的住場子,所以村中對于一家人的閑話是少之又少。
田地既然都到手了,那麽種甜菜的事兒也該提上日程,這幾日宋莊頭一直在忙着蜂房的事兒,那些野蜂都被他引倒蜂房了,如今只等着尋花産蜜,元繡問過,得知銀子還有餘,便也沒多管蜂房。
不過新買了地,還是要跟莊子管事去知會一聲。管事知道元繡是個有主意的,也沒多嘴,東家怎麽說他怎麽做便是。
“甜菜我去年回來路上聽人提起過,也不知咱們這兒有沒有人種過,若是沒有,還得去一趟府城或是別的地方買些菜種。”
周管事皺眉想了許久:“您說的甜菜我聽過,只不過咱們這兒還真沒什麽人種這玩意兒,只怕府城也是沒有的,想來得去清遠洲才能買到。”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