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上回她包了一些土,也帶去醫館裏叫大夫瞧了瞧,可惜人家沒瞧出什麽名堂,過段時間還是得去一趟府城,順帶看看她爹的腿。
春季陰雨連綿,趙大勝的腿總是疼,她爹最能忍的人,到了半夜裏也忍不住疼得抽氣。元繡叫他歇歇他也不願意。
對于趙大勝來說,忙活了一輩子,只要沒進棺材,那必定是閑不下來的,況且如今家底都是元繡掙下來的,他什麽也不動,做個吃白飯的更不行,畢竟還有兩個孩子,這孩子真說起來元繡也無須上心。
思及此,趙大勝嘆氣。
他心裏覺得元繡早晚都要嫁人的,家裏老弱總不能拖她的後腿,他得多活些年頭,好能看着元繡出嫁,好能為小輩多做些打算。再一個本就虧欠閨女許多,叫他如何能安穩的閑下來無所事事,他整日裏着急上火,為的可不就是家裏能過的再好些。
元繡也知道她爹心裏的顧慮,卻也得顧及她爹的身體,因此只叫他幹些輕省的活計。
莊子一過完年,大家都開始忙起來了,火油的事情元繡暫且放到一邊,這段時間她一直住在莊子上,忙活春耕的事兒。
雨一場接一場的下,地都被澆的黑黝黝的,種下去的麥子跟雜草都在瘋長,元繡基本沒操過什麽心。
宋莊頭是老莊稼把式了,今年村裏賃過地的人家都接二連三的來幫忙,因此他也不曾去招短工,不過因着做活确實上心,因此宋莊頭也都留了飯,每日也給些錢,村人也因此愈發仔細。
村中原本不少觀望,又或許是迫于楊老財的威勢沒敢賃地的,這會兒又紛紛後悔,想問還能不能賃地,不說元繡,便是宋莊頭都直接拒了。
往年一畝地都不會租給旁人,一來自家種出息多,也有賺頭,二來自家種也不會糟蹋土地,況且那些地預備種什麽都計劃好了,種子也都留出來了,不好再換。
元繡則是打算今年若是地裏出息強,能多買些地,再重新定這賃地的事。
雖說丹桂縣偏北地,但常年雨水充足,離這兒不遠還有一處山脈,山上雪至少得到五六月份才能完全化完,因此此地倒是不曾受過旱災,只不過若是這春雨連綿,再加上山上化雪,容易成春汛。
雨水充足這也是丹桂縣這般富庶的緣故,雙井村從前也富裕,正是楊老財來了,這才連日子都差點過不下去。
這幾日雨水多,元繡也怕春汛,因此親自帶着人通河渠,河裏水現在看不出來,但若這雨再連綿幾天,怕就險了。若是堵在一處,剛出頭的麥苗容易被淹。
今年看樣子是個豐年,雨水充足,溝渠挖完,元繡又開始忙着給山腳下那一片葡萄插纖,如今留下的都是好苗子,年年結的葡萄都甜的發膩,元繡也絲毫不敢怠慢,今年麥收完了就得收葡萄,無論是釀酒還是賣到府城,都值不少銀子,只要伺候好這片葡萄,出息絕對少不了。
臨睡前将今日的花銷又記了賬,這幾日花銷沒多少,田間大多是忙完自家便來幫元繡看看有沒有什麽要伸把手的。
這幾日都在下雨,元繡開始本打算得了閑,就去各處收些去年人家摘的幹榛蘑上府城裏賣。
沒成想丹桂縣這一片兒,到了春日裏獨長一種灰棕色的蘑菇,村裏人管它叫棕蘑,曬幹以後無論是炖湯,還是泡發了燒肉,都比榛蘑還鮮。
往年也有人來收過,價錢跟榛蘑相差無幾。
現如今她看什麽都是錢,無外乎銀錢确實吃緊,不光是她,還有莊子上的人要養。
本以為雨還得下上幾天,到了下半晌就停了,元繡這才松了口氣,想來明日一早,山上肯定有不少蘑菇。
想摘蘑菇就趁這幾日,橫豎春耕都已忙完了,地裏也沒什麽活計,下半晌元繡就跟村裏人講過了,叫他們幫忙一起來果林後山裏摘,摘過後論斤稱,一斤給一文錢的勞費。
這話自有人挨家挨戶的傳,到晚間基本家家戶戶都知道了。
第二日一早天還沒亮,村裏人就到元繡家院門口來了,元繡今兒也起得早,她也是準備跟人一道去的。
趙大勝腿實在疼得厲害,這幾日都下不了地,前兩天從鎮上買了藥,一直在敷着,但沒什麽作用。上回去縣裏醫館瞧了,人家說還是得去府城,甚至去京城估摸着才能治,于是元繡便想着待春耕結束以後,抽空去府城一趟,恰好這幾日将蘑菇收上來,曬幹了好一道去府城賣掉。
果子林到底不算大,來采蘑菇的各家各戶的都有,便是沒賃元繡家地的,都來湊熱鬧了,浩浩蕩蕩數十個人,還有不少半大孩子。果子林後山雖不算陡峭,元繡還是怕出事,給了幾顆糖就把想湊熱鬧的皮孩子們打發走了。
橫豎一文錢一斤呢,且這林子也是元繡的,這個錢不賺白不賺。一群人仔仔細細将林子搜羅個遍,還沒半晌午便采得差不多了。
不過這蘑菇還真采到不少,腐葉底下成片成片的長,只低頭摘蘑菇,也不算多累人的活計,過稱以後一人少說都得有十幾文錢,全過過稱得有一百七八十斤。
不過這都是沒曬幹的,要是曬幹了,估計也沒多少。
有個眼活的,等人都領過錢走了以後,才問元繡,“東家,這棕蘑就這幾日的功夫,若是別處采來的,您能收不?”
元繡想了想,原先是怕村裏人分辨不清,畢竟有的蘑菇有毒,若是只摘這一種,哪怕是在大青山外頭撿些,也有不少了。
想着元繡便松了口,“你們若是采來,只管賣給我,不過我只收這一種。且既是從外頭采來的,不算我莊裏自有的,便照五文錢一斤收,只是旁的可不要亂采,也別亂吃,若是采了毒蘑,中毒丢了命可就冤死了。”
“姑娘放心,我都曉得,只摘這一種。”這黑臉漢子憨厚地撓撓頭,“前些年因為吃了不認識的菌子,村裏死了幾個青壯漢子,如今誰也不敢亂吃,姑娘只管放心吧,便是給錢,大家也不敢亂吃。”
這也算給村裏人有賺頭了,蘑菇曬幹以後還真沒多少,且元繡只知道這蘑菇比尋常榛蘑還鮮,卻沒見過外頭賣過,所以要價不知多少合适,再說她也怕就算去了府城也沒人收。
縣裏收榛蘑也只三文錢一斤,她現下收五文,也算是給了村人不少賺頭。
得了元繡的準話,那黑臉漢子也不打算自家獨采,而是呼朋引伴的,又将村裏人召到一起,準備上大青山外圍摘。也就這兩天功夫,再過幾天蘑菇老了,白送也沒人要的。
至于先說的這人,山林那麽大,即使大家都去采蘑菇也不一定能采完,還不如賣個好,把消息說出去。
村裏人本以為只能賺些辛苦錢,沒想到還有這好事,才散去的人便回家匆匆吃了幾口飯,又喊上一家人進山采蘑菇去了。
人多到底能安全點,元繡還沒上過大青山,也想瞧瞧山上多長什麽樹,大青山跟她自己那一片小山林土壤相差無幾,不過二者比起來,自家果子林勉強算個娃娃,到底是大山,植被要多得多,這一趟若是遇着合适的樹苗,她也想尋些好的移到果林裏種。
李氏沒跟過去,荷香對山裏也熟悉,天還冷,多數獸類還沒出來,再說他們人也多,倒是不用太過擔心。
作者有話說:
求收藏啊~求預收也點點收藏啊~收藏對小撲街作者來說hin重要喔~
再次謝謝大家(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