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莊子也罷了,主要是還有個果林,那林子裏的産出村裏人都能瞧見,莊上管事的心善,年年品相不好的果子都任由村裏孩子去撿。
一到秋日裏,一群猴孩子就守着果林,只盼着樹上掉下個壞果兒,或是将将才爛掉的果子。
荷香對莊子倒比趙大勝還了解,因為她常跟人家一道去看果子林,也去撿過人家的果子。對于元繡說要買莊子,她是最歡呼雀躍的。
“林子裏頭好多果子樹,即便爛了,都甜的很,莊上嬸子人也好,看見孩子們過去從沒罵過,曾還給過我好果子呢!”
元繡聽着荷香的話更為意動,幹脆歇了手裏的針線活兒,橫豎現下有時間,不如就直接去瞧瞧。
丹桂縣土壤肥沃,田地大多都是好田,便是下等田,還比那些偏僻地方的中等田還要肥些,開始她想着不拘下等田還是上等田,能買些便都是好的,如今既然有更好的選擇,自然還是上等田最好。
當初出宮攏共帶出來二千兩銀票,既說了那莊子要一千二百兩銀,那她銀錢是足夠的,再不說她還有那十兩金。
先前她尋訪故友,被幾位好友塞了幾百兩銀票,這塞給她的錢她沒算自個兒的,不過心裏到底承了情。錦娘塞了一百兩外加一個足金镯子,芸娘也塞了一百兩,明和王府做供奉嬷嬷的玉香姑姑貼了三百兩,總的加起來也有五六百兩銀票,而她不過帶些各地風土俗物去看人家罷了。
幾位好友都是出宮早的老人了,她出京以後一路北上,凡有消息的都去見了見,南行路途遙遠,她只去了信問好,不曾親自過去。
這一路過來,見大家過得都算不錯,這才放心歸家。
趙大勝說的莊子,離雙井村算不上太遠,周邊除了城裏大戶人家,估計也沒人能出的起這個錢。若能在年底之前把莊子買了,來年就能直接種上,倒也不必擔心田地荒廢。
趕驢車約莫小半個時辰便到了,一衆仆人成了罪人,那莊子上所有營生也都停了。莊子管事的姓周,南邊人,瞧着頗為和善,不過想來這幾個月吃了不少苦頭,看着疲憊的很。
才下過雪,天冷,元繡出來時穿的是嫩青色鑲毛領的襖子,針腳細密,領口袖口都繡了紋。尋常衣裳都是她自己做的,雖說比不上宮中司衣坊秀女的手藝,不過拿到外面也是很叫人高看的。
至于相貌,雖不比小姑娘活潑俏麗,不過她長相大氣,再加上不同于人的氣度更容易叫素不相識的人信服。
譬如面前這位周管事,他極有眼色,旁人只當元繡年紀小,所以才稱她作姑娘,唯獨這周管事心裏要過幾道彎。見她氣度非凡,一時拿不準該叫夫人還是叫姑娘,又見元繡沒挽婦人髻這才開口稱呼:“姑娘萬安,您今兒是來看莊子的?”
元繡點點頭:“聽說莊子要賣,我便來瞧瞧,若是确實不錯,便立時定契。”
周管事眼神亮了亮,旋即又暗下去,沉吟許久,才嘆了口氣:“那我先帶您去瞧瞧罷”
“這價錢是定死了?”莊子裏收拾的井井有條,元繡心裏已然有數了。
“是一千二百兩銀子,便是楊財主想壓,恐怕也壓不下多少,上面下來的欽差鐵面無私,咱們知縣都不好說話……”管事不安更甚。
“楊老財也想買這莊子?”元繡蹙眉,一想十裏八鄉估摸着也就他能買得起。
“好些日子前就來問了,還托楊主簿跟欽差大人說和過,想叫少些銀錢,不過那位大人鐵面無私,不曾答應”周管事觑着元繡神色,“也有旁人來問過,不過都被楊老財尋個由頭打發了您…,…您似乎不怕他?”
若前東家沒落魄,周管事也是不怕的,可如今前東家倒了,楊老財自然也知道,很是找了幾回茬了。
“大可不必擔心楊老財,我本就與他結了梁子,何況買賣一事,先來者得。”元繡聽周管事說完,仍雲淡風輕,一揮手絲毫沒将周管事的話放在心上。
一路上聽着周管事說,她才知道是怎麽一回事。
刑部指派了欽差下來查沒財産,像是小莊子或是地處偏遠的私産是要就地發賣的,要說周遭誰家能買得起莊子,除了楊老財再數不出第二人了。
楊老財自然也知道,他也看上這個莊子了,欽差大人在這兒留不了多久,到了時間再不走,莊子價格勢必要降。他便想耗着,若一直沒人買,這價兒就好壓了,再一個楊老財不願意養這一莊子人,管事的跟車夫那幾個壯勞力倒還行,剩下一群老弱婦孺,沒用且不說,還費糧食。
只是餘下那些老弱婦孺又能賣去哪裏呢?罪臣家中的下人,泰半都只覺得晦氣。
周管事方才臉色不大好,也是心裏想着大家一處共事多年,晚年沒落到什麽好下場,不免生出幾分悲涼跟唏噓罷了。
元繡神色不明,周管事不知道她究竟是個什麽想法,也不敢過問許多,只邊走邊給元繡介紹。
趙大勝腿腳不便,跟着走了兩步就歇下了,元繡見他走不動了,就叫他去跟莊上人聊聊,看看莊上那些人品行如何,若有偷奸耍滑之輩,是斷然不能留在莊裏的。
“這些田地荒了一年”周管事指着枯黃的麥苗給元繡看。
自出了事以來,莊子就被封了,哪怕是莊稼還在地裏長着,也沒人敢去收,今年一年的辛苦全白費了不說,地裏那麽多糧食也糟蹋了。
先時說那位欽差大人鐵面無私,可那性格較尋常人來說也更固執。既然已經查封了,莊上任何東西本來就不敢擅自亂動,那位大人來了以後又發話,更沒人敢動了,畢竟他們也算是待罪之人,再敢有其他動作怕是會當即處死。
周管事在莊子裏待久了,除了每年送東西回京,其他時候都頗為自在。他也不稀罕京中的榮華富貴,更不想着要回京掙前程,一直窩在這小地方,這才逃過一劫,要知道,京中幾個管事的,沒一個有好下場,如今……只盼着新東家是個仁厚的。
元繡不知道周管事心裏的想法,她瞧這五十畝上等田地,确實的相當好,即使許久沒料理,也能看得出來土壤肥沃,因着田地一眼瞧不見邊,只稍大致看了一眼,便叫周管事帶她去瞧瞧果子林。
果子林分四個塊兒,除了蘋果跟雪梨兩樣稍微常見的,另外還種了不少軟籽石榴跟櫻桃樹,靠山腳還圈了一小塊單種水晶葡萄。
山腳底下那些葡萄,除了專用來釀酒,餘下皆要送去京裏,因不易存放,這東西就是極為金貴的水果。
如今果子比糧食要價高很多,可也更不好打理,今年果子沒人收,地上爛了一攤,也有被鳥雀啄食的就剩一小半的,還有不少幹枯癟瘦的挂在樹杈子上。
“我家婆娘專門伺候果子林,今年果子林官府不給動。”周管事嘆了口氣,“都是成年的果樹,品相不好的都鋸了重新補苗,那邊葡萄藤也是如此,年年這林中果子若是單拎出來賣,恐怕也能有百來兩銀子的進項。”
這話不假,不過品相上佳的果子都要送去主家,主家是要朝京中顯貴各處送的,要知道,這人情往來可比百兩銀子劃算。
思及此元繡不免有些唏噓,如今牆倒衆人推,樹倒猢狲散,這二品大員元繡之前居于深宮時還曾聽說過,如今高樓塌,竟沒一個幫着說話的,聽說連個辯駁的話都沒有,就被禁軍就地處死了。
也不知究竟犯了什麽事。
收回思緒,元繡又去種葡萄的山腳看了一眼,這會兒寒冬裏,仍能看得出葡萄藤長的壯實,估計明年一開春,一發芽兒準能重新繁茂。
周管事說的不錯,單這果子林的出息,沒幾年也就回本兒了,若非楊老財一時半會兒舍不得掏出這些銀錢,恐怕他也早就将這莊子買下來了。
果子林不茂盛,但這也能保證每棵樹都能曬到太陽,往年入冬前都要在樹幹上刷些石灰水,一來為了防蟲,二來也防止入冬凍壞了果樹,今年因為不敢動,所以暫時還沒刷石灰水。
自個兒看的,加上周管事說的,元繡能看得出來,無論是林子還是田地,之前都是被精心打理的,這會兒到了山腳,連二十畝靠着山腳的中等田,土地都依舊肥沃,不光麥子長得好,雜草也長的高。
“果子林是我那婆娘管,田地都是宋莊頭管的,咱們莊子上還有個趕車的,再就是前年我跟我婆娘撿回來當閨女養的小丫頭,還有從前府裏遣到莊子養老的婆婆。”周管事搓了搓手,“雖盡是些老弱,不過裏裏外外都能一把抓,再一個……既是老弱,吃的也不甚多,姑娘若是嫌棄,也不必勉強,只肖給個住的地方,我們幾人勻出一口也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