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管家給餘燼安排王府護衛的差事, 除此之外還從府裏額外調了兩個人與他交接。
管家知道餘燼是甄蓉兒的人,但想起寧昭那看似有意無意的交代,管家還是暗示了兩句, 讓另外幾個人看住餘燼,別讓餘燼這個不懂規矩的, 靠離甄蓉兒太近。
只是這番叮囑, 效果似乎有些偏微。
一日午後,甄蓉兒在靠窗處執筆作畫, 她跪坐在案邊, 細心認真地點綴着畫上圖案。婢女進門送糕點, 便見這一幕。
餘燼跪坐在甄蓉兒身側,眸子凝望着甄蓉兒的畫, 手裏還敷衍地撫摸兩把懷裏的白貓。
他與甄蓉兒說了些什麽,甄蓉兒随之将注意力轉移到他懷裏白貓上。白貓曬着太陽, 懶洋洋地伸展着身子, 勾得甄蓉兒放下筆,傾身過去、雙手揉搓它腦袋。
婢女覺得這畫面甚是溫馨,可等回神想起餘燼的身份,又有種說不上來的別扭怪異。
餘燼跟在甄蓉兒身邊,相處太過自然順暢。不僅這一次,好幾次甄蓉兒身邊的仆人都有這樣的感覺。但意外的,沒有人敢上前說餘燼一句不是。
餘燼雖然穿着護衛服,但總有股沒來由的氣勢, 像是被硬塞裝套進這個身份一樣, 顯得格格不入。他與人關系疏離, 跟同行護衛不過點頭之交, 連個借口說笑的都沒有。
再加上兩人态度自然坦蕩, 從沒避過什麽人,一般人拿不準、也不想惹是生非。
仆人們只能說服自己,餘燼畢竟是甄蓉兒帶來的人,兩人親近些,也實屬正常。要怪,只能怪他們王妃太過親和,與誰交談都有這和諧氛圍。若是他們王爺,不經常待在大營,多花些時間心思陪陪王妃,相處起來定然更加和美。
甄蓉兒是個好主子,肅王府下人們都認這件事。衆人嘴上不說,但太子妃有孕,看着王爺王妃這不急不慢的态度,還是忍不住替他們着急心焦。
連肅王府下人都如此,更何況是外面那些圍觀看戲的。
在皇家,子嗣問題被看得極重,原本是有太子在前頭壓着,衆人不敢亂起波瀾。現在太子妃有孕,情況就大有變化。
對于有些人而言,想要攀附太子,卻沒辦法把女兒嫁入東宮,那與太子一黨的肅王,便是他們最佳的選擇。企圖讓肅王納妃的呼聲越來越高,逢人就要打聽一下這個事。
這還不是最麻煩的,有人渾水摸魚,趁賞菊宴上的恒王側妃恢複過來,大肆宣揚當日的謠言,事情越鬧越大,最終驚動了太後。
‘如此聰慧的兩位皇子,受你管教、怎麽都變得如此特立獨行起來?你是怎麽為人母的?’這是太後的原話。
太後與皇後早前就有私怨,同樣的問題上積怨已久。太後如今當面說出這樣的訓斥話,擺明是不想給皇後留臉面。
皇後回自己寝宮後,将能砸的東西都砸了,對下發了好大一頓火。
皇後坐在榻上,氣哭抹淚,大罵道:“她不就是因為當年的事,看本宮不順眼!非得找這些由頭。”
皇後身邊的張嬷嬷屏退下人,安撫道:“娘娘別生氣,氣壞了身子,反倒叫人如意。”
皇後從小被溺愛慣養,外表嬌弱,骨子裏卻有股狠勁。
她恨紅眼眶,與張嬷嬷道:“嬷嬷,本宮不管你用什麽辦法,一定要讓甄芙兒生兒子!讓她生、多生幾個,往死裏生!只要孩子夠多,本宮就不信他們還有什麽理由!只要我睿兒不想納,誰都別想往他身邊塞人!”
張嬷嬷內心有些微嘆,她知道皇後就是賭當年的一口氣。
當年皇上也是許諾皇後鐘情不二,結果成親不到一年,新人一個又一個地迎入府。這還不算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後來那件事……
本來太子妃久未有孕,眼看皇後就要放下過往,順勢讓太後為太子納妃,可誰想到、太子妃偏偏又有孕。皇後心疼太子,又因為當年之事,心有執念,現在是舊事重提,又鬧起來了。
張嬷嬷鬥膽道:“可是娘娘,奴婢覺得,您這回其實可以讓步些。”
“你什麽意思!”皇後當即變臉,整個人都冷了下來。
張嬷嬷道:“娘娘,不管太後娘娘是不是在借題發揮,現在的重點、都不在太子,是在肅王。您可能沒聽聞,肅王與太子妃那事,又被人提起來了……”
提起這件事,皇後心裏就有氣。
皇後不滿意甄芙兒,在皇後眼裏,甄芙兒就是一個異類、一個惹禍精,皇後從一開始就很排斥甄芙兒。只是太子堅持,加上皇後不想讓太後看笑話……
當年太後也因為不滿皇後,接連為皇上納妃,皇後不願又做同樣的事,讓太後打自己的臉,所以一直咬牙忍着。皇後也沒想到,太子完全不像他父皇,是個徹頭徹尾的癡情種,連個侍妾都不肯收。
皇後為了争一口氣,忍甄芙兒忍了四年。如今甄芙兒好不容易有孕,皇後以為自己終于可以揚眉吐氣。在皇後心裏,只要甄芙兒能為太子生上六七個兒子,她也不介意成全太子一雙人的想法。
可甄芙兒根本就是個該死的狐貍精!
皇後惡狠狠地想着,當年甄芙兒還沒出嫁,就勾搭上她睿兒,還和寧昭膩乎不清。嫁入東宮,仍舊迷得寧昭為她守身,不願娶妻。
皇後倒是樂見寧昭不舒坦,可她也沒想到,寧昭竟然給人留了那麽大的把柄……
這兩個奸夫□□,勾搭在一起,壞她睿兒的名聲!當年若不是她從中斡旋,還不知道會把睿兒連累成什麽樣。
本想着事情過去也就罷了,誰知道、甄芙兒竟然敢當衆瞥下甄蓉兒,喊什麽‘你護不住阿昭、我來護’,這不是昭告天下、明擺着說兩人有私?
皇後使出渾身解數壓下這件事,甚至不惜将恒王側妃打成良媛,為的就是讓她閉嘴,哪成想,還是鬧起來了。
皇後對甄芙兒動了殺心,她惡毒地呢喃道:“如果甄芙兒難産沒了,倒省本宮不少麻煩。”
張嬷嬷領悟到皇後的意思,不敢在這件事上搭話。
張嬷嬷道:“娘娘,您為太子殿下受苦也就罷了,何必再為肅王、頂撞太後呢?”
張嬷嬷提醒了皇後。
皇後反應過來。太子是她親子,她逼不得已為太子善後,可寧昭憑什麽!她憑什麽要為寧昭忍氣吞聲!更何況,寧昭還是那個女人的孩子……
皇後有些猶豫道:“可是,睿兒四年未納新婦,寧昭這才三年,若是被人說本宮厚此薄彼,這待如何?”
畢竟,這大靖、誰不知道皇後寬厚仁慈,待肅王如同親子。
張嬷嬷是看着皇後長大的,她對皇後這個性子也很無奈。皇後從小受寵,什麽都要争,什麽都想要,眦睚必報、半分不讓。皇後明明對肅王生恨,卻還硬逼自己強裝表面功夫,維持這段扭曲的母子情分。
張嬷嬷有些不敢想,如果肅王和太子知道實情,兄弟間會鬧出什麽事端來。
張嬷嬷建議道:“不如,讓肅王妃快些有孕……”
皇後怒瞪張嬷嬷,對其很是警戒。皇後道:“上回你便說,你懷疑寧昭和甄蓉兒沒有圓房,至少要讓甄蓉兒破身,寧昭愛慕甄芙兒的事才算安全。現在你又說讓甄蓉兒有孕……”
張嬷嬷忙道:“哪怕有個女兒,也是好的。”
張嬷嬷解釋道:“這樣外人看來,就算鬧得再厲害,最多也只是太子妃無孕,肅王袒護随從兄長。太子還能得個兄弟情深的友善名聲,不至于牽扯到那些不堪入目的事情裏去。”
“娘娘,現在恒王和良王兩人來勢洶洶,恒王更是直接指使自己的側妃來做這件事。您想想當初的三皇子……太子良善,性子又剛硬,可就只有您,能這般為他着想打算了。”
張嬷嬷最後一句話說到皇後的心坎裏。事情放到別人身上是一回事,放到自己身上,她倒寧願太子是個薄情寡恩之人,別的妃嫔膝下兒孫環繞,唯獨她、還要為這些事鬧心着。
皇後放下對張嬷嬷的戒心,嘆氣道:“你說得對。”
皇後其實不是不明白怎麽做更好,她只是更寧願寧昭沒有子女,所以一直裝作沒看見,懶得過問這件事。
皇後道:“讓人把甄蓉兒傳召進宮,本宮要與她說道說道。”
與此同時,皇後也在心中暗下決定,這是她容忍甄芙兒最後一次。
如果甄芙兒不能為太子生下兒子,那甄芙兒也沒必要順利生産了。
即便當年太後對她不滿,她也孕有二子,甄芙兒這種不下蛋的雞,哪來的臉占着太子妃位置不放!活人不肯退,那就讓她死好了!
皇後絞着手上絲帕,露出與嬌貴面容完全不符的醜陋惡像。
……
甄蓉兒雖然被禁足,但畢竟沒有像恒王側妃那樣旨意嚴苛,她受皇後傳召,起身入了宮。
如果說,寧昭是皇後眼中無知無覺的獵物,那甄蓉兒就是皇後手裏的那把弓。甄蓉兒雖然不知內情,但她知道皇後在拉弓指着寧昭,她沒有辦法發聲提醒,他們都是別人棋盤上的棋子,連相護相依都做不到。
待到過兩天,寧昭被皇後傳話入宮,收到從京郊大營換職的聖旨後,他将滿腔怒火都撒到了甄蓉兒身上。
成為将帥、守衛一方,是寧昭從小到大追求的夢想。他在京郊大營深的軍心,怎麽能夠接受,因為甄蓉兒‘告狀’的‘區區小事’被換職。
寧昭憤恨不理解,質問道:“為什麽,你明明答應會與我和離,卻又跑到母後面前告狀,這算什麽?先穩下本王,再另謀他法嗎?”
作者有話說:
胖媽今天寫完了,就早更吧~
偶爾也要提早一兩次,不能老是延遲到淩晨,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