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選丫鬟風波
第四十二章 選丫鬟風波
王媽媽看着秋月真誠而又堅定的眼神,知道她已經拿定主意,也就不再勸說。朝着秋月點點頭,“你快起來,媽媽試試,不過最終還要太夫人和大小姐拿主意。”王媽媽雖然看好秋月,可也不敢把話說滿。
秋月笑着接口道:“勞媽媽費心了……這是我給媽媽做的鞋墊,吸汗耐磨,還請媽媽您收下。”說完拿出一雙喜鵲俏枝頭的鞋墊遞給了王媽媽。選擇這個禮物秋月很是費了心思,平日裏王媽媽不會輕易的拿人銀錢,落人口實。秋月不想引起王媽媽的反感,又知道王媽媽是汗腳,就特意趕制出一雙鞋墊來表示心意。
看着秋月送上來的禮物,王媽媽對秋月的行事有分寸更是滿意,如果秋月送的是銀錢,王媽媽對她的觀感會下降很多。
王媽媽接過鞋墊,誇贊了一句,“秋月真是費心思了。”
午睡過後,孫淑婷來到太夫人的院子處理今天的事務。
孫淑婷先到太夫人的內室,和太夫人打招呼。
王媽媽正陪着太夫人說話,看見孫淑婷進來,忙給大小姐孫淑婷問好。
一番互相問候下來之後,孫淑婷坐到了太夫人身邊。
王媽媽趁着這個機會,把挑選大丫鬟的事情說了出來。“太夫人,大小姐,這幾天奴婢看了不少丫鬟,挑出了幾個最優秀的,您看看什麽時間……”。
前面王媽媽把秋月的心思告訴了太夫人,在所有的候選人中,太夫人最是中意秋月,也存了把秋月給孫淑婷的心思,同時她屋裏另一個大丫鬟的位置,也确定下來給守月。
太夫人拿定主意,“趁着現在有功夫,讓丫鬟把人都帶過來吧!也該把人定下來了。”太夫人拿主意,就不用孫淑婷這個小輩插嘴。
王媽媽趁着丫鬟去帶人的這個空擋,把候選人選先介紹了一遍,把她們的出身、年齡、入府伺候幾年、性格、擅長什麽都大概的說了一下。
透過王媽媽介紹的次序,孫淑婷能看出王媽媽最看好的是第一個被她介紹的秋月。
對太夫人院裏的這個二等丫鬟,孫淑婷有印象,在二等丫鬟裏不論模樣還是能力都算是出類拔萃的了。只是沒想到她也在丫鬟的備選行列之中,看來祖母對她的的大丫鬟人選很是用了心思。孫淑婷知道要是沒有太夫人的同意,太夫人院子裏伺候的丫鬟是沒有資格參與進來的。
半刻鐘的時間剛過,去領人的丫鬟就把所有的候選人都帶了進來。
Advertisement
排成一行站在太夫人和孫淑婷面前的丫鬟們,在王媽媽的指導下,一起給太夫人和孫淑婷行禮問安。
王媽媽從左到右的介紹起來,第一位就是秋月,“太夫人,大小姐,這位是太夫人屋裏的二等丫鬟秋月,15歲,女紅出色,為人心細、穩重”;第二位被介紹的是個微胖的圓臉女孩,“這位是莊子上杜福貴家的女兒—杜月牙,在莊子上長大,今年14歲,廚藝、女紅不錯,幹活很利索”;第三位被介紹的是所有人選中最漂亮的,“這位是賣身入府的楊桂珍,入府調教了半年了,很聰明,識字,女紅不錯,今年16歲”;最後被介紹的女孩身材很是高挑,“這位是許媽媽的遠方侄女—陳杜娟,入府伺候3年,很是機靈,今年15歲。”王媽媽介紹完之後,就站在一側,等着太夫人和大小姐拿主意。
太夫人看着打量各位丫鬟的孫淑婷,笑着說道:“婷姐,你看中哪個了?”如何選擇丫鬟也是一門學問,太夫人想趁此機會教孫淑婷一些知識。
畢竟是重要的大丫鬟位置,孫淑婷不敢輕易下決定,走到太夫人身邊,趴在太夫人的耳朵上低聲說道:“祖母,您先幫着挑挑看,孫女跟着也能學一些,以後再有這樣的事,心裏就有點章程,也不至像現在這樣慌手慌腳不知該問什麽。”
太夫人也學着孫淑婷的樣子,低聲道:“祖母先幫你問問,你看好哪個告訴祖母……”
太夫人先吩咐丫鬟把手拿出來,看看她們的指甲是否幹淨;又讓她們各自說說會寫什麽,看她們說話的語氣和神态。
太夫人問完了,就側身看看孫淑婷。
孫淑婷低聲對太夫人說道:“祖母,孫女看中了秋月,不知道您舍不舍得?”
太夫人也是中意把秋月給孫淑婷,沒想到孫淑婷自己就選中了她,很是高興,“行,咱們祖孫兩個的眼光很是一致。”
太夫人對着面前支着耳朵留意二人說話的四個丫鬟,宣布最後的結果,“秋月留下伺候大小姐。”
秋月一愣,趕緊行禮,“謝謝太夫人,謝謝大小姐。”語氣很是高興。
剩下的三人或多或少的露出失望的表情,被太夫人問話最多,覺得大有希望的楊桂珍甚至想要開口問話,被一邊的陳杜娟扯住了。
留意到這番舉動的孫淑婷,開口問道:“楊桂珍,你想要說什麽。”
楊桂珍雖然被身邊的陳杜娟扯住,理智也回來了一絲。可是自視甚高的她,并不服氣被秋月打敗,見孫淑婷發問,不假思索的話就沖口而出:“奴婢不知哪點比秋月差,還請大小姐明示。”雖然沒聽清大小姐歲太夫人說了什麽,可在她眼中大小姐孫淑婷是做選擇的人。
王媽媽在一邊被楊桂珍的不知分寸吓得冷汗直出,太夫人看着她皺皺眉頭,孫淑婷直接就搖搖頭,陳杜娟吓得立刻把扯着楊桂珍的手縮了回去。
楊桂珍已經不再是私塾先生的女兒,不再是清高孤傲的小姐,賣身入府半年還這麽認不清形勢,僅憑這一點,孫淑婷就不會選她。孫淑婷要的是伺候的丫鬟,不是請一個被人服侍的小姐。
原先太夫人對楊桂珍的印象還好,想把她留在自己的院子裏做二等丫鬟慢慢調教調教,可現在太夫人改了主意,不識分寸的人誰也不會喜歡。
王媽媽看着面漏不愉的太夫人和大小姐,有些惴惴不安。楊桂珍是她推薦來的,她有很大的責任。王媽媽不能讓楊桂珍再說出什麽不合宜的話來,教訓她道:“主子說什麽,奴婢只有聽着的份,哪有這麽多為什麽……原先看着你還是個好的,沒想到小姐脾氣這麽大,我們孫府可用不起你這麽尊貴的人。”
理智全部回來,知道闖了大禍的楊桂珍,跪在地上祈求道:“奴婢錯了,請太夫人開開恩,請大小姐開開恩……”語氣很是惶恐。
王媽媽也跪在一邊請罪道:“請主子責罰,奴婢識人不清,沖撞了主子。”現在王媽媽恨死楊桂珍了,也氣把楊桂珍介紹到她面前的李婆婆。要不是李婆婆把楊桂珍誇得千好萬好,王媽媽很是相信她,也不會把楊桂珍領到太夫人和大小姐面前。
太夫人讓丫鬟把王媽媽扶了起來,說了句“誰都有看走眼的時候”,冷眼盯着楊桂珍說道:“王媽媽,楊桂珍簽的是什麽契,是哪個牙婆子介紹來的。”
“簽的是死契,是咱們府裏常用的唐婆子介紹來的。”這些事情王媽媽打聽的很明白。對自己伺候了一輩的主子,王媽媽很是清楚,看樣子是厭棄楊桂珍了。
“把人退給唐婆子”多的話太夫人就不再說了,怎麽辦王媽媽都清楚。
楊桂珍聽着太夫人和王媽媽說的話,再也支撐不住,歪坐在地上,不再祈求什麽,看向孫淑婷和太夫人的眼神帶着一絲憤恨。
看在眼裏的王媽媽鄒鄒眉頭,對楊桂珍是更加抵觸,把這件事記在了心裏。王媽媽從外面找了2個婆子把楊桂珍架了出去。
秋月還好,畢竟伺候太夫人的時間長,知道楊桂珍是犯了太夫人的忌諱,心裏沒有太大的負擔,另外兩個丫鬟就不那麽鎮定了,就怕下一個被發作的是自己。
屋裏的氣氛被這樣一鬧騰,冷凝了很多。
王媽媽勸太夫人道:“您別生氣,都是老奴的錯。”
太夫人嘆了一口氣,“哎!看着是個好的,我本來還動了心思,想放在身邊,沒想到……”
孫淑婷這才知道祖母為什麽這麽低落,原來是責怪自己看走了眼。
孫淑婷看着有些惴惴不安的兩個丫鬟,指着陳杜娟對太夫人說道:“祖母,您看這裏不是還有個機靈、懂事的陳杜娟嗎?這就叫‘失之桑榆收之東隅’,沒有楊桂珍的魯莽,哪能顯出陳杜娟的機靈。”
陳杜娟沒想到大小姐會為她說話,看着把眼光留在她身上的太夫人,嗫嚅着說道:“謝謝大小姐的誇獎,那是奴婢的本分。”
“是啊,本分!”太夫人聽了陳杜娟的話高興起來,“做人什麽時候都不能忘了自己的身份,要守住自己的本分。”看看陳杜娟,“你很好,留在我屋裏當個二等丫鬟吧!”
陳杜娟沒想到一波三折,好運降到了她的頭上,忙跪下行禮“奴婢謝太夫人的提拔。”
太夫人想想說道:“你不能再叫杜鵑了,我屋裏的二等丫鬟名字都帶月,你就叫新月吧!始終如新,人心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