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入貢院舉子嘗艱苦
三月初八那日二更天,凹晶館裏已經燈火通明,前一日晚間賈琮已經拜別了父母長輩,回自己房裏只睡了三個時辰,蔡嬷嬷就叫他起來了。錦兒已經捧來了入場穿的衣物,因為國朝最重科舉,聖人尤憤舞弊,因此會試場規極其嚴格。
錦兒一邊和香兒服侍着賈琮穿衣,一邊囑咐着:“三爺,這些衣服我和香兒全都撚過一遍了,皮衣去了裏,袍衫都是單層的,襪子也單層,靴子是薄底的,一點兒違制的地方都沒有。爺進了場,千萬自己當心,早晚實在冷了,就把皮衣裹緊些兒,雖沒有裏子,一層皮頂得上十層棉。”
香兒便道:“今年倒春寒,早晚還跟臘月似的,那些寒門士子在這樣結霜的天氣,還不定怎麽哆嗦呢,不知拿不拿得住筆。”
蔡嬷嬷瞪她一眼道:“你管那些個,三爺是嬌貴人,比不得那些吃慣苦、受慣凍的,實在冷了,就把被褥披到身上……”
香兒年紀最小,便快口道:“我就奇了怪,怎麽考個進士就跟防賊一樣呢。”錦兒趕她出去看看園門外跟賈琮去考試的書童都到了沒有,這裏蔡嬷嬷便又拎過來考籃,是個半新不舊的湘妃竹籃,編成玲珑格眼,雖精致,卻不見華貴——然而卻是林家特意送過來的,因為是林嘉蕤應考時提着的考籃。蔡嬷嬷說道:“這個考籃裏的東西,奴才都一一檢點過了,三爺別輕信那些小厮,自己拎着穩妥。”
說着,便一樣一樣給賈琮又點了一遍:一塊薄薄的小巧端硯,半根常用的徽墨,六枝蠅頭小楷,筆管全都镂空了的,水瓶、水注全是青瓷的,一只錫制燭臺和一盞玻璃燈罩是為了夜間照明的,幾十根修成兩寸長短的青岡木炭和一個小小的紅泥風爐是為了取暖的,另外還有一大包糕餅饽饽,葷素搭配,全都是切成了兩半,以備查驗。還有一罐幹制的金鈎、蝦皮、肉脯、筍幹、紫菜和蕈子,是事先用醬油煨熟焙幹,用滾水一沖就可以當湯喝的。
賈琮笑道:“行了,嬷嬷,你是讓我進去過日子嗎?便是山珍海味在那個地場也沒有胃口了,忍忍餓,也就出來了。”
蔡嬷嬷卻道:“三爺可別這麽說,本就穿不暖、睡不好的,又要寫文章,再吃得不适口,真能把人給煎熬病了——那邊的珠大爺不就是在考場上受了暑熱,一病不起的嗎?”她想想這話不吉利,便連忙吞了回去。又囑咐道:“還有厚厚的棉被衣服和同樣的兩份考籃都先送到下處去了,爺考完一場出來找着家下人,就去下處歇息,我讓蔡安給爺燒了熱水,先松泛松泛筋骨,再吃些熱湯熱水,就好好睡一覺,別在下處用功了。”
賈琮笑道:“知道,知道,嬷嬷你就等着聽好信吧。”這樣一番叮囑,賈琮便自己提着考籃出來,外面他的四個小厮早備好了車等着了,賈琮便上車去了,蔡嬷嬷只站在臺階上看着馬車去的不見影了,才回去。
賈琮他們三更到了貢院大門外面,只見明遠樓外已經搭了一溜兒的考棚,貢院裏外燈火通明,差役把守嚴格。賈琮卻算是熟門熟路,上次的鄉試他就是在這裏考的,因此只在馬車上打個盹,派蔡安擠進去聽着叫號,快到自己的時候再進去。
春寒料峭,雖然貢院莊嚴,除了遠遠的差役叫號點名的聲音,并不聞人語,然而卻有一種匹匹噗噗的聲音不絕于耳,賈琮先還疑惑,後來省悟原來是那些穿着單薄的考生在不住的跺腳搓手。他正閉着眼睛假寐,卻聽車窗外面他新晉的小厮潘又安的聲氣:“這位爺,請您往邊上站站,仔細車輪上的泥蹭您身上。”他說話客氣,卻是在攆人,賈琮便掀起車簾一角往外看去,卻見自己馬車外箱邊上倚靠着一個二十幾歲的考生,衣着樸素,然而并無寒酸相,反而舉止坦然,儀表不俗。方才那人是冷得狠了,便蹭到馬車邊上,将身子裹進車身的氈子裏禦寒,才惹得小厮們發話攆人。此時那人便爽然一笑,說道:“是我唐突了,對不住。”便從氈子裏鑽出來,正要走開。
賈琮正覺得心裏突突的,想找個人說話定神,便掀起車簾道:“這位仁兄,在下禦下不嚴,得罪了,請進車裏說話。”潘又安一向圓滑,見賈琮發話,上趕着給那人賠了不是,連忙打起車簾,請那士子上車,那人見賈琮車馬華貴,又帶着數個驕僮,便知是富貴人家的子弟,本不欲攀交,無奈寒氣直往薄衣領中鑽,半邊身子都冰涼了,再看看那香軟暖蘊的車裏,便灑脫的一笑道:“那就叨擾了。”
一偏腿便坐上車了,兩人互通了名姓,賈琮才知道此人名叫殷繼東,是浙東人,祖上也曾為官,只是父母亡故得早,他依在堂兄門下,日子困苦,此次應試好容易進京來,盤纏已經用盡了,賈琮見這人雖貧卻無窮相,很是豁達,便有意結交:“既是如此,不如我們結伴進出,家人已在貢院街為在下定了下處,地方倒也寬大,恰好住開。”那殷繼東也不推辭,只道謝:“如此恭敬不如從命。”
然後兩人議論起經史文章,越發有一見如故之感。不多時,那殷繼東也暖和過來了,手指不再發抖,另一面蔡安也飛跑着來報,就要點到賈琮這一號了。兩人恰在一號,便一同進去,約好了出來的地點,便各奔東西。賈琮找到自己的號房,見一丈見方的地方,門口矮牆上橫擔一塊木板,就是書桌,裏面磚砌的矮炕,倒也清清爽爽、幹幹淨淨。他便将自己考籃裏的被褥取出卷起來放在炕裏,又把筆墨燈盞一一歸攏,坐等差役過來搜檢。
一直到正午之後,考題乃出,第一場是經義,考題倒也平正,是《孟子》中的一句: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這題不偏,然而要答得有新意卻也不易,好在賈琮之前與林嘉蕤議論過這個話題,便不假思索地打起稿來,起承轉合,真是文不加點,待到掌燈時,已經将初稿完成。
出師順利,賈琮心中安穩,便細心将卷收訖,打算着明日修改謄寫,他這才活動活動凍僵了的手腳,将木炭在炭盆裏點上,又叫差役來沖上一碗湯料,在炭火上烤了兩個豆沙酥餅和幾個火腿冬菇餡的饽饽,一頓吃了,便卷緊薄被,将所有的衣物都蓋上,在周圍嗡嗡嘤嘤的吟哦聲中,酣然入夢。
第二日賈琮睡到日上三竿,才起來伸個懶腰,差役過來送水,他胡亂用手巾沾濕了擦擦手臉,雖然這兩年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也過慣了,曾經二十多年的自力更生留下的印記更多些,自己收拾飯食并不讓他感到為難,将帶來的炒面沖了一碗,他便就着一塊杏仁酥草草吃下,權當早飯了,然後将落在案板上的飯粒水漬都收拾幹淨了,才将昨日的草稿拿出來細改。
這一日是初九,乃是頭一場的正日子,主考恰是文華殿大學士沈博約先生,也在貢院中轉了一圈,到賈琮門外時,雖是指點過賈琮文章的,也只是微微點頭,并不言語,見賈琮內外整潔,手中的卷子上密密麻麻寫滿字跡,沈先生微露笑意,賈琮心裏越發篤定。
中午日暖,賈琮在矮炕上蜷着小睡了一會兒,起來神清氣爽,便将空白的考卷小心展平,提着氣小心将文章工楷謄清,一個時辰方才完成,放下筆,舒一口氣,見日頭已經西斜了,小心吹幹了墨跡,反複看了幾遍,再無一些瑕疵,才小心收妥,他午飯都沒有胃口吃,這時才覺得餓了,且天又轉陰,西北風飕飕地吹起來,他便窩在一角點上炭盆,又烤了幾個糕餅,囫囵吞了,倒也辨不出味道,只算半飽,不敢再吃,便收拾了,躺在炕上,将所有衣被裹緊,靜等着明日開闱出場。
這一夜卻不如上一夜安靜,有些舉子受了涼不住地咳嗽,有些舉子還未完卷,瘋魔了一般地來回轉圈,不時被差役呵斥,遠遠還傳來其他號房的喧嘩號哭之聲,賈琮經停了一會兒才朦胧睡去,半夜驚醒,見號房外瑩瑩燈火閃爍,是不少舉子在挑燈夜戰,只聞磨墨聲、呵凍聲,寫字的沙沙聲,與風聲混在一起,讓賈琮恍惚以為還在夢裏。
第二日上午一開闱,賈琮便交卷出場,沒想到那殷繼東也已經出來,在等着他了,兩人相視一笑,便共同去賈琮的下處安歇。賈府裏已經在貢院街上最好的溫元樓上給定下了三間上房,因此賈琮住得很是寬敞,分了殷繼東一間,下人們早已預備妥帖,先去泡了熱水澡,更了衣,然後上來狀元及第湯等吉利名目的一桌菜,那是店主特意孝敬的,賈琮和殷繼東飽餐一頓,兩人評了幾句彼此的文章,都已經是困倦不堪,便回房去黑甜一覺,直到下晚方起來。
見賈琮醒了,潘又安便進來,伺候梳洗,又道:“三爺,琏二爺來了好一會兒了,在外面坐着,不讓打擾爺呢。”賈琮便連忙換了身衣裳出來與哥哥相見。卻見那賈琏與殷繼東正相談甚歡,殷繼東還是穿着昨日那身舊衣,卻是毫無卑态,揮灑自如,賈琏也原是個精于應酬之人,又見殷繼東言語诙諧、見識過人,自然也毫無驕意,見賈琮出來,便笑道:“琮弟,好睡呀,這一來可真要蟾宮折桂了——父親不放心,讓我來看看你這邊奴才們伺候得是否妥當。”
賈琮連忙站着請了父親的安,才給賈琏問好,又與殷繼東相見,三人自在地吃了頓晚飯,賈琏便不耽誤他們的時間,只又吩咐小厮們好生伺候,又囑咐了賈琮好些話,才辭去了。賈琮一直送到樓下,見賈琏上馬去的不見人影了才回來。殷繼東只笑看這兄友弟恭的場面,并無一句歆羨或是評論,賈琮越發覺得此人城府甚深,且通達人情世故,便有心攀交。
這樣歇了一日,兩人除了談談文章,便是在各人的房裏看書,并不出門,到了十一日,便是第二場,照樣清晨入場,考的卻是策論,問自古治河之策得失論,這種經世致用的策問是所有舉子最為頭疼的,不過是引經據典、空發議論而已,卻正中賈琮的下懷,因為他上一世學的便是水利工程,标準的理科高材生,自然有一番自己的見識,且因為林嘉蕤升任河道總督,自己每常也與他議論了好些治河之道,林嘉蕤也深以為然。只是生怕太過駭人聽聞,便将自己的見解巧妙闡釋到古代聖賢的經義之中。當日便完卷了,此後只關注自己別被越來越冷的天氣給凍死,小心節省着用自己帶進來的那點兒木炭。
第十三日出闱後,那殷繼東便道自己對于治河并無體會,第二場恐怕考得不好,又聽賈琮的答題,深為佩服,兩人因為最重要的兩場已過,都有些輕松,日間便坐在一起說笑,賈琮發覺這殷繼東來自士族,而常居民間,見識廣博,便不局限在科舉八股,若說文章其實并不出色,只是其人真真算是個人才。
第三場考詩賦,這卻是賈琮最不擅長的一宗,好在聖朝重文章,應制詩都是大同小異的,倒也塗塗改改地完了卷,賈琮給自己的評語也只是中平。到了第十六日上午,開了闱,衆舉子才如倦鳥出籠,也不顧斯文,也不顧差役的呼喝,吵吵嚷嚷、擠擠挨挨地出了龍門,賈琮老遠看到賈琏和家人們站在“為國選賢”的牌坊下面,一臉笑容地正等着他,連忙擠過去,蔡安一把接過考籃:“好三爺,總算是受完這罪了,奴才背着您出去上車。”
賈琮笑踢他道:“快起開,說得我像上刑場似的。”賈琏便笑道:“好得很,看神情考得就不錯,家裏的接風宴都擺上了,連林家的人都請過來了,快回去吧。”
賈琮聽說黛玉也來了,心裏一動,便顧不得什麽,直往車裏鑽,恨不能立刻回家去,賈琏卻一把拉住他,問道:“你那個朋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