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回宮
更新時間2012-12-10 9:08:49 字數:2441
秋涼入侵,一襲大隊人馬終于返程回到宮中。
輕流閣一如既往素淡寧致,只是歸來之人,已然沒有了當時離去的風采。
皎月見我疲憊不堪又身形孱弱,邊上來迎接我邊擎着眼淚道:“娘娘這是怎麽了,好好的一個人怎的瘦成了這番模樣?”
綠湄從另一側攙着我,也紅着眼道:“奴婢們聽說了娘娘在宮外備受冷落,私下打點曹公公一定要多多看照娘娘,可他竟是怎麽看的,左右娘娘還位列妃位的。”
我淡淡說道:“曹慵确是為本位費力不少,你們都錯怪他了。”四下環望了一番:“初雪與德芳呢?”
皎月回道:“初雪陪小殿下去玉清池喂魚了,小殿下這幾日功課做得頗好,太傅許他幾天假期好好放松放松。”
我點頭贊道:“德芳果然是個乖巧聰明的孩子。”
在房中坐下,待皎月她們打水洗漱了一番,才揉着眼皮子靠上貴妃榻。綠湄去燒水煮茶,皎月替我輕輕揉捏着肩膀。
不過短短幾月,我的命運就忽上忽下幾番輪轉交替。趙匡胤自封了胡芮孜做淑妃,再未去找過我一次,宮裏人人都道是如今胡淑妃與萼貴妃分羹而食,各霸**的一邊天地。
而我,自然由于被冷落,再次退出人們的視線。
心中感慨了一番,如今已由當初的心碎不甘慢慢換成冷眼旁觀。這幅心态,倒是和我小産初醒那個時候很像,只是當時是真的心無旁骛,如今卻是硬逼着自己不作他想。
既是趙匡胤再不想見我,我便也沒甚麽理由費盡心思續命,倒不如這樣一天是一天,樂的自在。
躺了一會兒,初雪帶着德芳掀簾而入,一個夏天不見,他又長高了些,看上去沉穩了些。
我招了招手,他信步過來,站在我旁邊,乖乖一聲:“母妃。”
我會心笑道:“想母妃了麽?”
他面上一絲遲疑,眼角亦有訝異,我只當他性子淡漠便有些被我吓着,于是又笑着換了句說辭:“瞧瞧母妃這次都給你帶了些什麽好東西——”一邊指着皎月去桌上拿包裹。
包裹攤開來,裏面吃的玩的應有盡有,全是時下東京城內小孩子們最喜玩樂見的東西。當然以我現下的能力,并不能搜羅的到,大多是托了胡芮孜的手去收集的。
我看着他睜大眼睛,臉上雖有隐忍驚訝但絲毫不阻礙我瞧見他那眸子的裏的激動,看了許久,才轉而對着我道:“這是——母妃帶給德芳的?”
我溫和笑着:“不是你這個小娃娃,卻還有誰能玩這些東西。”
他嘴角一抹不自禁的笑,只是那笑轉瞬即逝,随後又是面對我頗有些冷情的道:“母妃實在不必對德芳這樣上心,德芳也對這些都沒什麽興趣。”
我愣了愣,随即仍展顏笑着說話:“做母妃的不對自己的孩子上心,卻對哪個上心?”
他低下頭,嘴裏嘟囔一句,聲音雖小,我還是聽得真真切切,他說:“可德芳的親娘是孝明皇後。”
果如梁昭儀當日所言,是個喂不熟的冷面兒啊。
心中有沉沉失落,卻也不做計較,只笑道:“東西我已經買了,你仔細再看看,覺得喜歡了就留下,若真的不喜歡,丢了也無妨。”
他也似覺察出自己的拒絕頗有些不合時宜,半晌,終于咧開嘴對我開心笑道:“德芳在此謝過母妃。”
年底,西蜀之亂終于被平定。乾德五年初,趙匡胤召還諸将,令中書門下審訊。雖有群臣奏言“法當死”,然趙匡胤最後還是網開一面,以王全斌、王仁贍、崔彥進三人平蜀有功為由,赦其罪。貶王全斌為崇義留後,崔彥進為昭化留後,王仁贍為右衛大将軍。曹彬、劉光義二人因嚴守軍律,未犯秋毫,加以厚賞,曹彬擢為宣徽南院使,領義成節度使,劉義成改領鎮安節度使。其他搶奪蜀民之財務器具,皆一律退賠。
趙匡胤此舉大大增加了蜀地臣民的對宋朝的贊譽,一場兵戎戰事就此停歇,他本人也頗為市井之民所津津樂道,稱其德行仁厚,善心愛民,是個不可多得的好皇帝。
我在閣裏聽到這些,是趙妭娓娓道來。
彼時一爐明亮的炭火燒的正旺,紅紅火光映的她的臉格外俊俏逸麗,與我這番白刷刷慘淡的面容是天上地下。她将一口茶端在面前楞了好半天,才又動也沒動的放到桌上看着我道:“妭兒知道當日救皇兄的人是嫂嫂,可妭兒不懂,既是嫂嫂對皇兄上心,為何又便宜了胡淑妃,為他人做嫁衣的?”
我只看着爐子苦笑兩下道:“以他那時對我的成見,怕是我說了,也不見得會信。倒不如索性成全對他癡心一片的胡淑妃,還能落得個成人之美,豈不快哉?”
她斜眼觑我:“嫂嫂當真覺得快樂?”
我怔了怔,笑道:“你既看的出來,又何必多此一問。”
她長嘆一聲:“妭兒曾經頗恨嫂嫂,想不通為何皇兄與三哥都對你那般愛護,如今卻不得不承認,嫂嫂當真有着尋常女子沒有的氣度。只是造化弄人,好容易嫂嫂真正屬意皇兄了,皇兄卻又視你不見。”
她說的無比悵然,我心中也似缺了一塊,久久未話。她四下環顧了一番,換副輕松模樣與我說道:“嫂嫂這屋裏的配備還是很齊全的。”
我回過神來,是的,趙匡胤許諾保我平安,自然也不會不厚道的因冷落我本人就讓我不能溫暖過冬,遂輕輕笑道:“內侍省的人很勤快,暖爐棉被一個不少,這點倒不用我擔心。”
她點點頭,想了想,說道:“皇兄為這次處置伐蜀将領費心不少,三哥在旁也幫襯着夜夜晚睡,懷德與王全斌曾經交好,此番亦頗為他感到遺憾,原是一朝踏錯,便就終身不能悔過的。”
我覺得她似意有所指,遂詢問道:“妹妹可否說的更明白些?”
她咬唇仔細看我,籲出一口氣,道:“如今胡淑妃與萼貴妃雨露均沾,這**也顯見是她們倆的。雖說嫂嫂與胡淑妃的關系甚好,可現下礙于皇兄,淑妃與嫂嫂亦是不敢多加聯系,更不可能在皇兄面前為嫂嫂說句好話。嫂嫂一日兩日不與人來往無礙,然時間綿長,就不為将來考慮考慮麽?”
她一句将來,讓我楞了許久,可嘆我還有将來麽?常太醫若是所言不虛,怕我捱不過這個秋天就要魂歸離恨天了,現在還有什麽資格去談将來?
于是淺笑兩下,伸手握住她道:“妹妹的好意,我心領了。只是我已過慣了這樣的日子,也不覺得有什麽不好。倒是很感激妹妹能夠不計前嫌,來我閣裏探我一探,這番情誼,确是無以為報。”
她沮喪道:“罷了,嫂嫂若是真喜歡這樣的生活,那就權且先這樣吧。妭兒将要說的話都說了,”又站起來,上下打量我一番道:“可無論嫂嫂選擇怎樣過活,都記的照看好自己的身子,妭兒不能常常進宮,嫂嫂就多多保重了。”
我溫暖一笑:“我會的。”
她再不多言,謙恭福了一禮黯然出去。我起身站在門口看着她的背影越來越遠,心中一絲比之冰雪更冷的寒涼也愈加明顯。